『壹』 中国股市 早上9点到9点半这段时间在做什么
集合竞价
『贰』 中国股市从2005年到2018年的具体大起大落点。
贪婪和恐惧!
股票抄的价格围绕着股票内在价值这个中心轴上下起伏。
当交易者乐观情绪达到疯狂,股票也会疯狂上涨,虽然已经毫无价值;
反之,当交易者悲观情绪达到一致时,股票下跌,越是下跌,越是恐慌,当股市里到处弥漫着恐惧时,股价猛跌。
『叁』 中国股市现在是最低位了么92年上证,300多点05年800多现在19年2900点
中国股市现在在低位,
想买到最低位是不可能的事,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现阶段完全可以分批建仓。
『肆』 中国股市早上9:15-9:25之间是否会产生交易,交易价格是否全部一个样,都是开盘价哪
产生集合竞价价位在每个交易日上午9:15—9:25,由投资者按照自己所能接受的心理价格自由地进行买卖申报,电脑交易主机系统对全部有效委托进行一次集中撮合处理过程,称为集合竞价。
在集合竞价时间内的有效委托报单未成交,则自动有效进入9:30开始的连续竞价。
具体来说,集合竞价是将数笔委托报价或一时段内的全部委托报价集中在一起,根据不高于申买价和不低于申卖价的原则产生一个成交价格,且在这个价格下成交的股票数量最大,并将这个价格作为全部成交委托的交易价格。
所谓集合竞价就是在当天还没有成交价的时候,你可根据前一天的收盘价和对当日股市的预测来输入股票价格,而在这段时间里输入计算机主机的所有价格都是平等的,不需要按照时间优先和价格优先的原则交易,而是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则来定出股票的价位,这个价位就被称为集合竞价的价位,而这个过程被称为集合竞价。直到9:25分以后,你就可以看到证券公司的大盘上各种股票集合竞价的成交价格和数量。 有时某种股票因买入人给出的价格低于卖出人给出的价格而不能成交,那么,9:25分后大盘上该股票的成交价一栏就是空的。当然,有时有的公司因为要发布消息或召开股东大会而停止交易一段时间,那么集合竞价时该公司股票的成交价一栏也是空的。 因为集合竞价是按最大成交量来成交的,所以对于普通股民来说,在集合竞价时间,只要打入的股票价格高于实际的成交价格就可以成交了。所以,通常可以把价格打得高一些,也并没有什么危险。因为普通股民买入股票的数量不会很大,不会影响到该股票集合竞价的价格,只不过此时你的资金卡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
集合竞价-基本介绍
2006年7月1日,深沪证券交易所实施开放式集合竞价。即:在集合竞价期间,即时行情实时揭示集合竞价参考价格。开放式集合竞价时间为9点15分至9点25分,即时行情显示内容包括证券代码、证券简称、前收盘价格、虚拟开盘参考价格、虚拟匹配量和虚拟未匹配量;9点15分至9点20分可以接收申报,也可以撤销申报,9点20分至9点25分可以接收申报,但不可以撤销申报。
连续竞价集合竞价主要产生了开盘价,接着股市要进行连续买卖阶段,因此有了连续竞价。集合竞价中没有成交的买卖指令继续有效,自动进入连续竞价等待合适的价位成交。而全国各地的股民此时还在连续不断地将各种有效买卖指令输入到沪深证交所电脑主机,沪深证交所电脑主机也在连续不断地将全国各地股民连续不断的各种有效买卖指令进行连续竞价撮合成交。而无效的买卖指令主机不接受。如:股票价格涨跌幅超过限制等(当日上市的新股除外)。
集合竞价需要满足的条件
集合定价由电脑交易处理系统对全部申报按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排序,并在此基础上,找出一个基准价格,使它同时能满足以下3个条件:
1.成交量最大。
2.高于基准价格的买入申报和低于基准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满足(成交)。
3.与基准价格相同的买卖双方中有一方申报全部满足(成交)。
该其准价格即被确定为成交价格,集合竞价方式产生成交价格的全部过程,完全由电脑交易系统进行程序化处理,将处理后所产生的成交价格显示出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第一,集合竞价方式下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体现在电脑主机将所有的买入和卖出申报按价格由高到低排出序列,同一价格下的申报原则按电脑主机接受的先后顺序排序;
第二,集合竞价过程中,若产生一个以上的基准价格,即有一个以上的价格同时满足集合竞价的3个条件时,沪市选取这几个基准价格的中间价格为成交价格,深市则选取离前收盘价最近的价格为成交价格。
集合竞价时间:
上海市场:9:15—9:25 深圳市场:9:15—9:25(开盘集合竞价时间) 14:57—15:00(收盘集合竞价时间)
集合竞价申报规定:
每个交易日9:15至9:25(深圳包括14:57至15:00),证券交易所交易主机接受参与竞价交易的申报。
每个交易日9:25至9:30,交易主机不接受申报,但不对买卖申报或撤销申报作处理。交易所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整接受申报时间。
集合竞价阶段撤单规定
沪深两市每个交易日9:25至9:30的开盘集合竞价阶段,两个交易所交易主机都不接受撤单申报。
不过在接受交易申报的其它时间内,两个交易所规定有所不同。沪市未成交申报在其接受交易申报的时间内可以撤销,具体为每个交易日9:15至 9:25、9:30至11:30 、13:00至15:00;而深交所规定14:57至15:00,深交所交易主机也不接受参与竞价交易的撤销申报,在它接受申报的其它时间里,未成交申报可以撤销。
集合竞价的基本过程
设股票G在开盘前分别有5笔买入委托和6笔卖出委托,根据价格优先的原则,按买入价格由高至低和卖出价格由低至高的顺序将其分别排列如下:
序号 | 委托买入价 | 数量(手) 序号 | 委托卖出价 | 数量(手)
1 。。。。3.80。。。 2 ——————1 。。。。3.52 。。。。5
2 。。。。3.76 。。。6 ——————2 。。。。3.57。。。。1
3 。。。。3.65 。。。4 ——————3。。。。 3.60 。。。。2
4 。。。。3.60 。。。7 ——————4 。。。。3.65 。。。。6
5 。。。。3.54 。。。6 ——————5 。。。。3.70 。。。。6
按不高於申买价和不低於申卖价的原则,首先可成交第一笔,即3.80元买入委托和3.52元的卖出委托,若要同时符合申买者和申卖者的意愿,其成交价格必须是在3.52元与3.80元之间,但具体价格要视以后的成交情况而定。这对委托成交后其它的委托排序如下:
序号 | 委托买入价 | 数量(手) 序号 | 委托卖出价 | 数量(手)
1第一笔买入的已经全部成交这里为空 1 。。。。3.52 。。。。3 这里是经过第一笔成交后委卖由于多了3手而剩下的
2 。。。。3.76 。。。。6 —————2 。。。。3.57 。。。。1
3 。。。。3.65 。。。。4 —————3 。。。。3.60 。。。。2
4 。。。。3.60 。。。。7—————4 。。。。 3.65 。。。。6
5 。。。。3.54 。。。。6 —————5 。。。。3.70 。。。。6
在第一次成交中,由于卖出委托的数量多于买入委托,按交易规则,序号1的买入委托2手全部成交,序号1的卖出委托还剩余3手。
第二笔成交情况:序号2的买入委托价格为不高于3.76元,数量为6手。在卖出委托中,序号1—3的委托的数量正好为6手,其价格意愿也符合要求,正好成交,其成交价格在3.60元—3.76元的范围内,成交数量为6手。应注意的是,第二笔成交价格的范围是在第一笔成交价格的范围之内,且区间要小一些。第二笔成交后剩下的委托情况为:
序号 委托买入价数量(手) 序号 委托卖出价 数量(手)
3。。。。3.65。。。。4
4 。。。。3.60。。。。7 4 。。。。3.65。。。。6
5 。。。。3.54。。。。6 5 。。。。3.70 。。。.6
第三笔成交情况:序号3的买入委托其价格要求不超过3.65元,而卖出委托序号4的委托价格符合要求,这样序号3的买入委托与序号4的卖出委托就正好配对成交,其价格为3.65元,因卖出委托数量大于买入委托,故序号4的卖出委托仅只成交了4手。第三笔成交后的委托情况如下:
序号 委托买入价 数量(手) 序号 委托卖出价 数量(手)
4 。。。。3.60。。。。7 4.。。。。3.65。。。。2
5 。。。。3.54 。。。。6 5 。。。。3.70。。。。6
完成以上三笔委托後,因最高买入价为3.60元,而最低卖出价为3.65,买入价与卖出价之间再没有相交部分,所以这一次的集合竞价就已完成,最後一笔的成交价就为集合竞价的平均价格。剩下的其他委托将自动进入开盘后的连续竞价。
在以上过程中,通过一次次配对,成交的价格范围逐渐缩小,而成交的数量逐渐增大,直到最后确定一个具体的成交价格,并使成交量达到最大。在最后一笔配对中,如果买入价和卖出价不相等,其成交价就取两者的平均。
在这次的集合竞价中,三笔委托共成交了12手,成交价格为3.65元,按照规定,所有这次成交的委托无论是买入还是卖出,其成交价都定为3.65元,交易所发布的股票G的开盘价就为3.65元,成交量12手。
当股票的申买价低而申卖价高而导致没有股票成交时,上海股市就将其开盘价空缺,将连续竞价后产生的第一笔价格作为开盘价。而深圳股市对此却另有规定:
若最高申买价高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就选取该价格为开盘价;若最低申卖价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就选取该价格为开盘价;若最低申买价不高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最高申卖价不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则选取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为今日的开盘价。
开放式集合竞价:
开放式集合竞价制度是指在集合竞价期间,即时行情实时揭示集合竞价参考价格等信息的集合竞价方式。新《交易规则》中,根据交易时间不同,开放式集合竞价分为开盘开放式集合竞价和收盘开放式集合竞价两种。
所谓集合竞价就是在当天还没有成交价的时候,欲要入市的投资者可根据前一天的收盘价和对当日股市的预测来输入股票价格,而在这段时间里输入计算机主机的所有价格都是平等的,不需要按照时间优先和价格优先的原则交易,而是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则来定出股票的价位,这个价位就被称为集合竞价的价位,而这个过程就被称为集合竞价。
集合竞价分四步完成:
第一步:确定有效委托在有涨跌幅限制的情况下,有效委托是这样确定的:根据该只证券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以及确定的涨跌幅度来计算当日的最高限价、最低限价。有效价格范围就是该只证券最高限价、最低限价之间的所有价位。限价超出此范围的委托为无效委托,系统作自动撤单处理。
第二步:选取成交价位。首先,在有效价格范围内选取使所有委托产生最大成交量的价位。如有两个以上这样的价位,则依以下规则选取成交价位:
(1) 高于选取价格的所有买委托和低于选取价格的所有卖委托能够全部成交。
(2) 与选取价格相同的委托的一方必须全部成交。如满足以上条件的价位仍有多个,则选取离昨市价最近的价位。
第三步:集中撮合处理所有的买委托按照委托限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限价相同者按照进入系统的时间先后排列;所有卖委托按委托限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限价相同者按照进入系统的时间先后排列。依序逐笔将排在前面的买委托与卖委托配对成交,即按照“价格优先,同等价格下时间优先”的成交顺序依次成交,直至成交条件不满足为止,即不存在限价高于等于成交价的叫买委托、或不存在限价低于等于成交价的叫卖委托。所有成交都以同一成交价成交。
第四步:行情揭示
(1) 如该只证券的成交量为零,则将成交价位揭示为开盘价、最近成交价、最高价、最低价,并揭示出成交量、成交金额。
(2) 剩余有效委托中,实际的最高叫买价揭示为叫买揭示价,若最高叫买价不存在,则叫买揭示价揭示为空;实际的最低叫卖价揭示为叫卖揭示价,若最低叫卖价不存在,则叫卖揭示价揭示为空。集合竞价中未能成交的委托,自动进入连续竞价。
集合竞价中申报手数大小与成交次序:
集合竞价的成交价的产生大体为:所有申报价中能够实现最大成交量的价位定为成交价,所有符合条件的申报委托依此价位成交,并提示出来成为开盘价。
集合竞价过程中同样依照“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来成交,如果申报价格相同,那么谁先申报得早,谁先成交。申报买卖手数的大小不是竞价成交的原则。所以有些投资者认为“庄家申报手数大,他可以先成交,而中小散户申报的手数小,不能成交”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有的投资者遇到过这种情况:有几次申报价格上符合了开盘价的条件,时间上又符合了集合竞价的条件,但都无法成交。这时,可检查一下,是否存在以下这种可能:在集合竞价中,如果价格相同,但申买委托只有50手,而申卖委托却有100手,那么,按时间优先原则,排在后面的50手申卖委托,在集合竞价时间里也是无法成交的,而只能参加连续竞价。
集合竞价中注意要点:
1. 所有在集合竞价成交的委托,无论委托价格高低,其成交价均为开盘价,所有高于开盘价的买入委托和低于开盘价的卖出委托均可成交,与开盘价相同的部分委托也可成交。
2. 沪深两地股票的开盘价是由集合竞价产生的,如果集合竞价未能找出符合上述3个条件的成交价格,则开盘价将在其后进行的连续竞价中产生,连续竞价的第一笔成交价格则为该股当日的开盘价,如果某只股票因刊登公告等原因于上午停牌,则下午于1点起直接进入连续竞价,其第一笔成交价格则为该股当日的开盘价。
3. 沪深两市每日集合竞价时间为上午9时15到25分,在这段时间内交易所有只接受申报,不进行撮合,但可以撤单。9时25至30分之间的5分钟既不能报单也不能撤单,9时27分由集合竞价产生开盘价,9时30分开始进入连续竞价阶段。
4. 配股、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等)以及新股申购都没有集合竞价,只有在正常交易时间进行连续竞价。可转换债券上市首日的开盘价由集合竞价产生,之后的交易与债券相同。
集合竞价-用途
每天开盘价在技术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股市市场均采用集合竞价的方式来确定开盘价,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为操纵现象。 在咨询文件的创业板交易规则中,对集合竞价的规定有两点与主板不同:第一,集合竞价时间拉长。由原来的每交易日上午9:15-9:25为集合竞价时间,改为每交易日上午的9:00-9:25,延长了15分钟,这使得参与集合竞价的申报更多,竞价更充分, 加大了人为控制的难度,也使得开盘价更为合理,更能反映市场行为, 体现了公平的原则;第二,文件规定,每交易日上午开盘集合竞价期间,自确定开盘价前十分钟起,每分钟揭示一次可能开盘价。可能的开盘价是指对截至揭示时所有申报撮合集合竞价规则形成的价格,这条规则在主板中是没有的,主板只公布最后集合竞价的结果。这条规则的意义就在于加强了对投资者的信息披露,使投资者能够更多、 更细地掌握市场信息,特别是对于新股上市首日的集合竞价,意义更加重大, 它使投资者能够提前在集合竞价期间就掌握较为充分的市场信息,从而作出决策。 这体现了市场的公开原则. 每天上海和深圳早上开盘前15分钟 9:15-9:30 为集合竞价时段 之后为正常交易时间
『伍』 中国股市的810事件是什么
回首“810”惊心动魄 看中国股市疯狂岁月2008年10月06日 15:29凤凰网专稿
刘芳:如今我还时不时能听到有人抱怨中国股市被人操控。但以今天中国股市的盘子操控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我也经常听人说中国股市就像坐过山车,但如果你觉得10%涨停板跌停板的情况像过山车?那一天暴涨105%算怎样?90年代初的中国股市曾经造就过一夜暴富的神话,也曾经让多少人从梦中惊醒看到残酷的现实。1992年8月,一种叫做股票认购证的玩意吸引了上百万人的注意。很多做着发财梦的人们在深圳四处向亲戚朋友借身份证,争着购买这种新潮玩意。当抽签表全部售完的时候,人们发现网点前炒卖认购表的情况相当普遍,100元一张的表被炒到300到500,紧接着银行又发公告称将表格回收期延长到8月11日。很多人开始质疑,愤怒,深圳的秩序也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混乱起来。1992年的8月10号,810事件,惊心动魄,也为中国股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改变。
解说:8月10晚,很多没有买到新股抽签表的股民,愤怒地聚集到深圳市政府门口,要求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当事人李春瑜:“810”大家为什么会闹事,因为你不公平,不公开,不公正,我们去闹事,假如我是最早去排队的,我是排了三天三夜,我愿意承受这三天三夜的疲劳,或者说时间啊,精力耗在里面,我愿意去承担,我就能享受,我就是能最快的领到抽签表的那个人,我就有机率去领到抽签表,可是我不是啊,我去排了三天三个晚上,但是最后一天我挤不过人家,原来本来有一百张抽签表,我是九十个人,第九十个人,我是可以领得到的,因为你腐败,因为你暗箱操作,你当天只拿出五十张抽签表出来,我就没有这个机会,本来这个机会是我的,因为你的监管不测,监管不当,你的管理的不好,你的腐败的问题,使我没有了这个机会,那我就不愿意干了,我有抽签表我抽到了股票,股票跌了是我的风险,我承担,赚了是我的收益,我享受,但是之前的因为你的发行制度不透明,你不公开你不公正,你不公平,我不行,我肯定就不干了,我会不干,群众也都是这样想的嘛,就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为买不到认购证,然后又排了这么长的队,千里迢迢的,然后这里边又发现了隐私舞弊的,这些人肯定会不满。
解说:事态很快恶化,少数人开始使用暴力,砸汽车,砸摩托,攻击执勤警察。危机下,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第二年新股发行额度提前调用,连夜加印5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兑换券,一张兑换券换10张抽签表。并且公开表态,决不姑息舞弊行为,如有发现立即追究领导责任。
当事人刘勘:那么当天晚上深圳市决定,政府增发500万的认购券,使这个市场暂时平息,但是到了11号的晚上,当时的市长叫郑良玉,这样发表电视讲话,这些参加认购证的人要识大体,顾大局,要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局面,但是市场上有好利的,截流认购证的,有关的单位,个人一定要彻查
刘芳:8月10号晚上11点,深圳市长助理亲自出面,宣布了深圳市政府的5项通告,包括增发认购表等等。但聚集的人群仍然不肯散去,直到最终发生冲突。虽然后来810风波中的舞弊行为被查的水落石出,查出十多万内部截流私买抽签表的情况,但事件却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股市。深圳股指从8月10日的310高点4天内就跌到285点;上海股指更是在8月10号后的2天内跌了19%,而且沪深股市从此元气大伤。很多从来没有经历过股市起伏的人们错讹不已。我记得今年早前中国总理温说过,股市有风险这个事情,人们从道理上都明白,只是情感上接受不了。这种情况是在中国股市发展了18年后的今天,90年代初的那个时代,没有几个人在入市前就懂得股市有风险。
解说:1992年10月底,也就是“810事件”发生两个月后,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内地最高证券管理权利机关,负责证券市场管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记者:“810事件”对今后深圳证券市场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当事人李春瑜:我觉得它的经验是什么就是,证券市场一定要以公平公开公正为基石,你要向投资者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你如果失去这个基石的话,群众就会有意见,投资人就会用脚投票,他就不参与这个市场了,甚至会有更过激的行为,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发生后呢,假如是一个管理层有失误的话,我觉得在那个年代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去原谅的,不能原谅的是你有这个经验教训,你没有去弥补这个缺陷,你这个腐败问题发过一次可以原谅,如果发生二次三次,我觉得这个是没办法去原谅的,没有经验可以去累积,可以去学习,我们可以看到,“810事件”之后呢,我们看到我们现在的股票发行制度,是不断的在完善之中,我们后来没有再有这样的事件,这个就很难得,这个也是一个很积极的事情,假如没有那次去刺激监管层去重视这个事情,也许以后还会有相关的一些,比如说制度的缺陷啊,比如说腐败的问题啊,也许会有,我想很多制度的完善都靠一些事件去推动它的。
所以讲“810”这种事件,它是有一个双面性的。我觉得这个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国的生产力发展到了一个阶段的必然的产物。这种对中国市场的崛起,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就能感觉到,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间,都会出现一次资产的裂变。只有一次不会有第二次,资本裂变的信号,也就是说大家对于股份制的改造、发展,一种新的生产了发展方式形成了。这在中国来讲,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计划经济执行了几十年的时候,这种来讲,变革是革命性的。因为中国的崛起,就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崛起,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都少不了资本市场。
刘芳:18年并不是多长的时间,中国的资本市场依然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中国是一个变化很快的国家,特别是自从1978年后的30年,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日新月异,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忙,经济快速发展,股市不断的改革,我想如果我们不停下脚步,回顾一下过去的足迹,我想我们很容易在疯狂的运转中迷失了方向。对于中国股市来说“810”可能是痛苦的记忆,但假如没有“810”,中国的股市可能还会多走那些曲折?18年后的今天,回首过去那个刚刚诞生的股票市场,那个时候人们的天真,疯狂,简直是恍如隔世。这意味着,18年后,我们也会笑着回忆今天的中国资本市场。
『陆』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几次牛市,分别年份是谢谢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十一次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6)中国股市9OO9O5扩展阅读:
特征介绍
1、小型股先发动涨势,不断出现新的高价。
2、不利股市的消息频传,但是股价却跌不下去时,为多头买进时机。
3、利多消息在报章杂志上宣布时,股价即上涨。
4、股价不断地以大幅上扬,小幅回档再大幅上扬的方式波段推高。
5、个股不断以板块轮涨的方式将指数节节推高。
6、人气不断地汇集,投资人追高的意愿强烈。
7、新开户的人数不断增加,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
8、法人机构、大户进场买进。
9、除息、除权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权。
10、移动平均线均呈多头排列,日、周、月、季线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间。
12、整个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频传。
13、本地股市和周边股市同步不断上扬,区域间经济呈活跃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牛市
『柒』 中国股市近十年出现过哪些重要的事件
你说这个问题其实你自己心里有答案4635
『捌』 中国股市最高是哪一年,有多少点
中国股市在2007年10月16日创新高,04点,收盘6092,06点。
中国股市最大的特点是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时承诺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场中按照股价进行交易,然而指数却是依照总股本加权计算,从而形成操盘上的“以少控多”的特点。
2001年后,中国证监会逐渐提出要解决国有股的不能流通问题,要盘活国有资产,曾先后出台了一些方案。
但由于在当初的上市发行环节,流通股东以超高市盈率购买了流通股,而出台的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损害了流通股东的利益,因此市场以走熊而对“国有股减持”的改革作出市场反应。后迫于市场的压力,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中国证监会再次提出“股权分置改革”,其实质仍然是国有股减持,不同的是,这一改革以消除股权分置为目标,连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进来,由此引发了市场极大的不认同。市场对股权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
因而在2011年,中国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几年前的原点2228点。
(8)中国股市9OO9O5扩展阅读:
1.26暴跌事件
2016年1月26日,A股市场遇“寒流”,三大股指大跌,沪指跌破婴儿底2850点后再创调整新低。早盘,在原油价格再度大跌,外围股市大幅收低的影响下,沪深两市再度低开,盘中虽在国资改革等板块的活跃带动下两市跌幅有所收窄;
但成交量始终维持低迷态势显示出市场资金追涨欲望不强,临近中午收盘,指数再度有所回落。从盘面上看,早盘两市总体呈现出弱势震荡走势,热点较为匮乏。
午后开盘,两市持续震荡下挫,盘中虽有券商股拉升护盘,但依然难挡跌势,沪指跌幅再度扩大,跌破2850点婴儿底后又跌破2800点,创13个月以来新低。同时,创业板盘中暴跌8%。
盘面上,所有板块皆墨。早盘仅有猪肉、机场航运板块等稍显活跃。个股较惨烈,仅9只股涨停,1100余只股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报2749.79点,跌6.42%,成交额2126.08亿元,深成指报9483.55点,跌6.96%,成交额3104.67亿元,创业板指报1994.05点,跌7.63%,成交额289.33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股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玖』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几次牛市,分别是哪一年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十一次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9)中国股市9OO9O5扩展阅读:
特征介绍
1、小型股先发动涨势,不断出现新的高价。
2、不利股市的消息频传,但是股价却跌不下去时,为多头买进时机。
3、利多消息在报章杂志上宣布时,股价即上涨。
4、股价不断地以大幅上扬,小幅回档再大幅上扬的方式波段推高。
5、个股不断以板块轮涨的方式将指数节节推高。
6、人气不断地汇集,投资人追高的意愿强烈。
7、新开户的人数不断增加,新资金源源不断涌入。
8、法人机构、大户进场买进。
9、除息、除权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权。
10、移动平均线均呈多头排列,日、周、月、季线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间。
12、整个经济形势明显好转,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频传。
13、本地股市和周边股市同步不断上扬,区域间经济呈活跃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牛市
『拾』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几次牛市分别年份是多久
中国股市一共来了十一次牛市,分别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后,1380%);
第一次熊市:1992年5月26日~1992年11月17日(1429~386)(半年时间,-73%);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三个月后,303%);
第二次熊市:1993年2月16日~1994年7月29日(1558~325)(17个月,-79%);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一个半月,223%);
第三次熊市:1994年9月13日~1995年5月17日(1052~577点)(八个月,-45%);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三天,59%);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1996年1月19日(926~512)(八个月,-45%);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17个月,194%);
第五次熊市:1997年5月12日~1999年5月18日(1510~1025)(两年,-33%);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两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两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九个多月,109%);
第八次熊市:2009年8月4日~2012年12月4日(3478~1949)(三年多,-39%);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九次熊市:2013年2月18日~2013年6月25日(2444~1849)(四个多月,-19%);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两个多月,15%);
第十次熊市:2013年9月12日~2014年3月12日(2270~1974)(六个月,-11%);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一年三个月,162%);
第十一次熊市:2015年6月12日~迄今(5166-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