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谁能分析一下中国股市为什么那么脆弱最近的大跌到底什么原因
这一切都是自导自演,当时5千点媒体大量开始鼓吹泡沫经济,意版思是不能再高了;那券权商、机构自然是借机大量出逃,这甚至可以说是潜移默化地配合,第一次股灾顺利出炉,大量小散被套。 中段期间券商、牛散大量做空、违法乱纪被罚的估计只是凤毛麟角,股市受到进一步打压,第二次股灾再次登场,可以说中段期间股市已经完全失去信心。目前是第三阶段,机制方面的不完善与股市内部的人心涣散在短期内很难恢复,再多的利好也都是浮云,千股跌停已成了家常便饭,只能说这是中国股市的悲哀吧,一个病重的病人不做手术,光是靠吊盐水是没有出路的。挽回人心则是重中之重。
Ⅱ 中国股市是不是很脆弱,卖10000股都会有影响
要看个股的市值
市值大的个股没什么影响
只有小市值股票才有影响
Ⅲ 中国股市是不是很脆弱,卖100手都会有影响
中国股市是不是很脆弱先不谈,先谈谈卖100手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严格从理论上说,只要你参与了交易,哪怕只有一手,都会对个股行情甚至整个股市都有影响。
具体的影响有多大?可以打一个比方,天气炎热,你在河边准备洗脸,无意间一滴汗水滴入河中,河水向东流,流入大海。。。。。。你的汗水也对大海产生了影响。
中国股市是个奇葩股市,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草木皆兵,非常的脆弱。
但散户就个体来说,在没有形成趋势之前对股市的影响犹如布朗运动,可忽略不计。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Ⅳ 中国股市有哪些弊端
中国的证券股市交易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主要原因就是证券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造成的。有以下弊端需要改善。 1、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2、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虽然其业务已涉足证券的承购包销、发行、交易、自营、财务顾问等内容,但与国外投资银行业务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功能缺陷,例如投资银行核心任务之一的购并业务对于我国中介机构来说几乎还未曾涉及。西方国家的公司购并活动大多由投资银行策划完成,投资银行起着搭桥牵线、筹划交易过程、为交易筹措资金和参与交易谈判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重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3、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品种单一、结构残缺。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保持多样化趋势。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8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权、认股权证等投资品种,而且这类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过现货市场之势。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集资形式更为多样化,在债券、票据和存款证3种形式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浮息工具、变息工具、可换投股债券、信用卡应收债券等多种形式,目前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债务工具已增至129种。相比之下,我国大陆的资本市场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种种限制,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4、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从制度本身还是从执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开不够的问题,表现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极大挫伤了股民、债券投资者的信心。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证券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被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我国证券市场的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过大,严重措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Ⅳ 为什么说中国股市还不成熟
中国股票市场不成熟因为不规范需要调整的地方很多
主要表现在: 近年来我国已制定了《公司法》、《股票发行与交易暂行条例》、《证券交易所管理办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然而证券交易的基本法规《证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证券法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导致证券交易的某些环节无法可依,加之对已颁布的法规执行不力,证券交易的违规和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我国1995年发生的“三.二七”国债期货的严重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证券法规不健全、监管不严造成的。 1) 证券市场规模过小。以股票市场为例,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总体规模看,与国外还有相当大差距,参与股票投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8%左右,发达国家的比例则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国目前股市投资者为3 300万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7%。我国股市规模较小,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也可以看出在我国扩大股市规模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2) 资本市场主体缺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而目前我国企业主体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约束无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国企业的主要特征,企业主体地位残缺。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主体残缺还表现在投资主体主要是个人,其投资的质和量均较低,以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比重明显不足。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机构投资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业银行信托部、保险公司、共同基金等。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性投资者发展滞后,这使得仅靠若干家大机构和数以万计的小股民散户所支撑的股市投机盛行,股价暴涨暴跌难以避免,阻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 3) 市场分割,整体性差。首先,一级市场的发行仍然按地区分配额度,限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债券地区性发行市场也是按省分派额度(企业债券发行)和按银行分支机构分派额度(政府债券发行)。至于二级市场分割则更为明显,把股票市场划分为A股、B 股和H股,构成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使在A股中,国家股流通与转让只限于极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许在沪、深两个交易所交叉挂牌,限制了全国性市场的发展。在股票市场中呈现出A股与B股、H股分割;个人股、内部社会个人股与内部职工股分割,个人股市场与法人股市场分割。如此繁杂的分割,不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惯例接轨。 4) 市场中介机构不完善。证券中介机构从广义上讲就是在证券市场上为参与各方提供服务的机构。我国目前的中介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等,虽然其业务已涉足证券的承购包销、发行、交易、自营、财务顾问等内容,但与国外投资银行业务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功能缺陷,例如投资银行核心任务之一的购并业务对于我国中介机构来说几乎还未曾涉及。西方国家的公司购并活动大多由投资银行策划完成,投资银行起着搭桥牵线、筹划交易过程、为交易筹措资金和参与交易谈判等重要作用。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中介机构,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重组活动的顺利开展。 5) 资本市场交易工具品种单一、结构残缺。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中,资本市场工具保持多样化趋势。以香港资本市场为例,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80%以上已被其采用;在股票市场上,不仅出现了期指、期权、认股权证等投资品种,而且这类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过现货市场之势。香港上市公司在债券市场上的集资形式更为多样化,在债券、票据和存款证3种形式的基础上,先后出现了浮息工具、变息工具、可换投股债券、信用卡应收债券等多种形式,目前在联交所挂牌买卖的债务工具已增至129种。相比之下,我国大陆的资本市场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几乎没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种种限制,这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 6) 证券市场制度不健全。证券市场制度是支撑证券市场高效、公平运转的基础,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等。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无论从制度本身还是从执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开不够的问题,表现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极大挫伤了股民、债券投资者的信心。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是指证券投资者在获取有关信息后,被给予证券投资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实现的制度。我国证券市场的利益保障与实现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资者面临的市场风险过大,严重措伤了股民的投资积极性。
Ⅵ 股市的下跌为什么如此惨烈
(转载)
这市场疯掉了,自打我95年接触股市以来没见过这样不要命的砍法,我想原因都在以下:
就在A股命悬一线之际,央行又降准又降息的,似乎想要把牛市从悬崖峭壁活生生救起。大多数人认为接下来是要报复性反弹的。以至于大多数人忘了这一轮千点大跌的真实原因——融资盘。很明显,接下来短线内是一场融资盘平仓压力和政策面救市的一场大博弈。先前爆仓的配资盘,还有多少没有被强制平仓,还有多少人愿意补充配资账户保证金,接下来的平仓压力有多大,这直接决定了这个救市动作的效果。
不知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自从5月份监管层对场外配资严查以来,每逢下午1:30到2:30左右这个时间段,市场往往都会变得异常敏感和脆弱,会出现以往不常见到的非理性下跌,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秘密就在场外配资上。因为目前活跃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的场外配资公司,基本都把每一个交易日下午的1:00到2:00规定为客户追加保证金的时间,一旦客户在这个时间段内没能按时补充保证金,而对应的个股又出现进一步下跌趋势,配资公司就会在接下来的时间段内做好随时强行平仓的准备,这样一来由于时间点过于集中,任何一家配资公司对客户实施强行平仓都会引发某一只个股的下挫,而持有这只个股的投资人也许是来自多家配资公司的客户,杠杆比例也从1:3到1:5不等,因此下跌又会引发其他配资公司的强行平仓,进而进一步加深个股的跌幅。
如果仅仅发生在某一只个股,其实并不会导致大规模的踩踏,问题就出在了场外配资在最近几个月出现了野蛮生长,场外配资规模目前已经激增至万亿以上,如果算上伞形信托的话,这部分杠杆资金的规模已经超过了2万亿,因此涉及到的个股也越来越多,恐慌下跌诱发“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引发了6月26日的踩踏事件。这种下跌逻辑在之前的A股市场上是很难见到的,究其根源是场外配资形成的杠杆资金不同于两融杠杆资金。
首先,场外配资形成的杠杆资金看似规模庞大,实则异常敏感,助涨助跌明显。两融杠杆一般为1:1,而场外配资目前行情下一般为1:3,正常情况一般都是1:5,5月份行情疯狂时甚至很多高达1:10,而且配资客户的门槛非常低,10万甚至几万就可以参与配资了。这是什么概念?
只要你手里有10万的资金,找到一家配资网站,1个多小时就能完成从开户到交易的整个流程,然后参与股市的资金量就可以轻松达到50万(按1:4杠杆),股票一个涨停板获得的收益就将近5万,达到了10万本金下50%的收益率。
真正可怕的是,这种配资的杠杆是有如复利式的增长。比如盈利五万之后,他配资之后的股票市值不是简单的55万,而是(10+5)*15=75万。接下来是我们周边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个投资者从70万开始1:5配资炒股,没两个月,本金就从70万到1000万了。暴跌前,他的股票市值经配资后,都是5000万了。结果,两个暴跌,他的本金包括最初的70万,就全部打水漂。
绝大多数配资的人都是这么搞的,也就是说无论他们之前赚了多少钱,反正两个跌停就一切全没了。一般情况下,一旦遇到大跌,一个跌停板下来,配资公司就会要求客户补充保证金,要么就强行减仓甚至平仓,面临这种情况,这种资金量级的客户大多无力追加保证金,因此大多逃不过被平仓的命运,对于客户来说损失就是5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在10%的下跌幅度下,个股面临的不仅仅是5万市值蒸发,而是由此引发的50多万资金快速抽离的可能性,而且股票跌的越凶,诱发的平仓盘就越多,抽离的资金规模就越发庞大,进一步助推个股的下跌,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其次,配资资金追求稳定回报,而且具备“先人一步”的巨大优势,配资客实际上是任人宰割。目前我国的配资公司发展迅速,IT团队的信息化风控加上恒生HOMS系统的先天优势,可以确保可以对配资客户的资金进行每分钟数次的快速扫描加上人工盯盘的辅助。可以说,配资资金在整个A股市场上几乎拥有最敏感的嗅觉,为了保证自有资金不受损,一有风吹草动他们都跑的最快。
这不恐怖,恐怖的是他们一跑就会引发某只股票市值的快速抽离诱发踩踏,代价就是融资客自有资金的灰飞烟灭和个股的恐慌抛售。有配资公司人士就表示,他们从业10来年,做配资从未赔过一分钱,他们会根据客户的资金规模巧妙地设计配资比例,就算是2009年的重庆啤酒,配资公司在获得500万保证金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了1:1的配资,在重仓的情况下经历了9个跌停板,配资公司的500万依然没有损失一分钱!
可见,对于配资公司来说,他们会根据不同客户的资金量来为他们量身定做一套配资杠杆,以确保配资公司的最大收益,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永远有融资客的自有资金为他们挡住飞来的第一颗子弹保命,融资客永远都是任人宰割。
最后,也是引发次轮千点暴跌行情的真正导火索,就是配资资金与股指期货其实是存在高度相关性的。按理说,在配资参与的个股中,一般除非有重大利空不然很少出现大面积跌停的局面,只要不跌停就不会触发配资客的警戒线或平仓线,也就不存在我们之前所说的大规模踩踏。但是随着配资公司规模的不断做大,其承担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配资公司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的利益不致受损,很多配资公司都专门聘请了专业的股指期货团队为他们运作股指期货对冲,同时很多资金量的配资客也有做股指期货对冲的需求。
简单说就是,一旦场外有机构大举做空股指期货,很多弱势股就会迎来大跌,而配资公司此时往往会借势通过强制客户减仓或平仓的方式进一步做空股市,从而在股指期货上谋取暴利,而这一切都是属于配资公司和少数大资金量配资客的游戏,大资金量的配资客根本不会被强平出局,因为在股指期货市场上谋取的暴利足够他们进一步补足保证金,而小资金量的配资客对此毫无应对之策,最终沦为了这轮踩踏的牺牲品。
配资公司最早起源于厦门,随后在江浙一带获得了野蛮生长,他们的恐怖实力和手段让参与市场中的散户无以为继,甚至管理层目前也没有万全的应对之策。在这一波清查场外配资的活动中,原本不至于酿出如此大的踩踏事件,但不想场外做空股指期货力量的强势介入,让原本专心股市的配资资金开始伸手股指期货市场参与对冲,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超出了管理层的预期也超出了股市的承受能力。回到接下来的A股市场来看,这股配资崩塌剩下来的压力到底有多大,恐怕不容小觑。
Ⅶ 中国的股市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
发达国家经济衰退.
全球通货膨胀压力.
全世界的股市都在下跌.
先有998>6124的升幅,
才有今年6124-2284的暴跌!
股指基本上完成了第一段的量度跌幅!
目前中国的经济仍属上升趋势
但有所减缓!
仍在上升途中,
07创gdp+13%
预计08回至10%;
09回至8%;
10升至11%!
总的趋势仍是上升中,
今明两年有所回落!
2010年的拐点股市将体现晴雨表的功能!
新的一轮牛市将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