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成为上海人有什么好处
可以拿到本地劳动手册,生下的小孩子有上海户口。
从上海市政府一推出之初,就一直宣传持有上海人才类居住证,可以享受上海同等市民待遇,那既然可以享受上海高等市民待遇,那市政府为何不直接给那些“人才”以户口呢,而是只给居住证。通过下面的比较,你就不难看出上海市政府的良苦有心了。
持有上海市人才类居住证,用工单位就得为那些外地人来沪的“人才”交纳四金,可以享受上海市民同等待遇,听起来确实非常诱人。四金主要保括养老,医保,失业,公积金(还有工伤,生育由于比例较小,且个人不交费,这里不累述)
第一项,养老,这个问题是最让上海市政府头疼的问题,因为现在上海老龄化问题尤其突出,再加上以前的历史问题,这部分老人中有很多人自已都没有交纳过养老金,那这部分人这么办呢?现在在职职工养老金交纳,单位承担22%(计入社会统筹),个人承担8%(计入个人帐户),这样的记帐方式,对本地人而言,是无可厚非的,而对居住证持有者来说,就苦了,因为你退休后,不可能持有上海市才类居住证,就算由于特殊原因持有,按现有的规定,也不可以在上海办理退休,按居住证制度,你只能转回原户口所在地,而转回部分只是你个人交纳部分8%,单位为你所交纳大块部分22%,只能留上海,作为上海的社会统筹,光这一项,就能算出,外地人为上海市政府作了多少贡献,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算出你的转回原籍,又给自已的家乡增加了多少负担(因为你没有为自已的家乡作出多少贡献,却要回来养老)。
第二项, 医保,单位承担12,个人交纳2%,同样方法,单位交纳的12%计入社会统筹,而只有2%计入个人帐户,这项呢,在上海工作期间还算是实际有用的,但事实上,你这个期间生病的概率应该较小。而在你退休后待到体弱多病时,你唯一的选择是,你的医保也只能转回原籍,同样,你也只能转出你自已交纳的2%,单位为你交纳的12%,也就只能为上海作贡献啦,同样,你又要给自已的家乡增加一份负担。
第三项, 失业保险单位交纳2%,个人承担1%,按上海目前的居住证制度,你基本是不能享受的,交了也白交(因为如果你失业,你就不可能持有居住证,而在上海的人才类居住证中70%以上都是一年期的),而没有居住证,你就不可能享有失业待遇。
第四项, 公积金,单位与个人各交7%,且全部计入个人帐户,只要你想在上海买房就可以100%的享受,这一项是唯一对外地人有实际意义的待遇。不过本项不是强制性的,因为现在的法律没有强制单位一定要为你交公积金,单位有权选择是否给你交,这项待遇得看你的就业运气了。
尾语: 现在的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就业比例都快近3:2,每5个就业者就有两个外地人,那么外地人还有一项为上海所作的最大一个贡献,就是税收,也就在上海每年的税收中有近40%是外地人所创造,也使得上海越来越繁华。看完这些,你应该不难想像出上海市府的良苦有心了吧,一句话“你的付出上海是需要的,你的负担还是推回你老家去”这就是居住证比户口的好处,这也是上海市府热推居住证的原因,并且推广范围已经加大至民工,因为民工相对于人才,是一个更大的群体,更有利可图,这也是为什么市府规定民工要办居住证,前题必许是你已经交纳过综合合保险的原因。(本来居住证只是一个居住证明,根本就没有必要与交保险挂勾的)
Ⅱ 上海人的优缺点
优点:细心`
缺点:自以为是`婆婆妈妈
Ⅲ 上海人的优点,如何和上海人相处,我在北京,有一个上海朋友
心思细
"拎的清"
会享受
Ⅳ 上海人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踏实能干
缺点:小气
Ⅳ 上海户口有什么好处
1、住房:上海市寸土寸金,如果外地人没有上海户口,想要在上海买房简直是天方夜版谭。拥权有上海户口,在限购令下,还可以在上海买房。
2、教育:全国的教育资源相对来说都很紧张,上海也不例外。私立学校学费高昂,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公立学校才是最好的选择,而拥有上海户口才能挤入公立学校,享受国家赋予平民的公平的教育资源。
3、社会福利:可以申请上海的保障性房屋,如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还可以在上海退休,按照上海的标准发放每月的养老金。
4、医疗:上海拥有全中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但这些医疗资源也不是对全民开放,只有拥有上海户籍的病人才能够享受上海市医保,给予部分报销福利,而外地来这里看病的人则需要支付全额的医疗费用。
(5)上海市民的优势扩展阅读:
上海落户申请条件:
1、学历
2、在沪就职
3、在沪缴纳社会保险
4、在沪缴纳个人所得税
5、外省市(海外)工作资质
6、特殊成就
7、在沪创业投资纳税
Ⅵ 上海的人文优势有哪些
上海的文化被称为“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是在中国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传入的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上海特有的文化现象。
海派文化既有江南文化(吴越文化)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大都市的现代与时尚。区别于中国其他文化,具有开放而又自成一体的独特风格。
海派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融汇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的精华,吸纳消化一些外国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因素,创立了新的富有自己独特个性的海派文化,其特点是:吸纳百川,善于扬弃,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海派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开放性,创造性,扬弃性和多元性。
开放性
海派文化姓海,表现在海纳百川,熔铸中西,为我所用,化腐朽为神奇,创风气之先。还表现在不闭关自守,不固步自封,不拒绝先进,不排斥时尚。
创造性
吸纳不等于照搬照抄,也不是重复和模仿人家,而是富有创新精神,洋溢着创造的活力。当年的海派京剧开创了连台本戏,机关布景是创新,如今的《曹操与杨修》也是创新,金茂大厦是在建筑文化方面的创新。
扬弃性
百川归海,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尤其在被动开放时期,在租界里,以及主动开放初期,百废待兴的形势之下,有些饥不择食,来者不拒,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及时地提出这时特别需要清醒地辨别,有选择地有区别地对待,避免盲目和盲从。
多元性
海派文化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复杂的共同体,不应该要求它纯之又纯,单一就不成其海派文化了。雅与俗,洋与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以致先进与落后,甚至低级,庸俗,黄色,反动文化也有可能混杂其间,特别需要清醒地区别对待。
Ⅶ 上海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优点
购物比较方便吧,交通也比较方便,人比较多,晚上比较热闹!
Ⅷ 请各位评论上海人的优缺点
绝对支持4楼的观点,我也是名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其实我门上海人很好相处。大家都是讲道理的。我门也不排斥你门。但是有时候你门的行为真的让人头痛,正如4楼说的。排外倾向因该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固然上海的治安是很重要的。但是最近发现身边的外来人员,在上海是越来越猖狂。耳边也经常听见他门打架\抢劫\偷窃的事情.他们的心里完全没有“国家宪法”这4个字。他们认为在上海杀了人、放了火。跑回老家躲一下就没事了。他们开小店来做生意,其实都是些黑店。这不得不让我门上海人给外来人员的素质分数降低。为什么某些犯罪我门第一推测反映就是由外来人员所为,为什么那些做好事不留名的事我门的反映却不是这样。你门自己想过吗?没想过,又来评论别人来了
Ⅸ 上海户口的优势在哪里比起外地户口
你好,你的问题回复如下:
现在上海施行的外来人员居住证制度正在逐步提高外来人员的近似于上海市市民待遇;
上海户口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优势的,比如上海市的学生就读本地的高校要比外地户籍的学生要有很大的政策优势;
外地户籍人员虽然可以投上海车牌,但这不算什么优势;
外来人员的医保与上海市民的医保还是有很大的区分的,比如大病医疗保险就比外地户籍的要高很多。一旦是一个家庭成员有人生病,外来户籍的家庭很有可能会因病致贫,而上海户籍的家庭可以根据大病医疗保险获得较多的报销;
如果现行的居住证积分制度可以让一部分外来人员解决子女在上海接收中高考的问题,那只是一部分人可以有这个条件的,绝大多数的外来人员是无法解决这个比较现实的问题的;上海户籍的子女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
以上只是拥有上海户籍众多优势的一部分,其他的方面如贷款、投资及创业等方面的优势也是不容忽略的。如果你符合现行的上海市人才引进政策,你还是申请落上海户籍会比较更加有助于你在上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