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美国收购上海家化

美国收购上海家化

发布时间:2021-05-06 06:15:42

『壹』 请问上海家化具有和美国宝洁,英国联合利华抗衡的资格和优势吗

这个不能这样比,因为产品线不同,强势产品也不同,家化有家化的优势产品,在国内最起码是龙头老大,看看家化的股票就知道了,很稳的,

『贰』 近几年被外国收购的民族企业

2004年以后,由于我国积极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和进一步加快国企改革,外资在国际投资第五次并购高潮的推动下,纷纷采取并购方式进入我国,而且直接并购我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一汽轿车被德国大众并购,四川长虹被荷兰飞利浦并购,美菱电器被德国西格玛并购等,其目的显而易见,即外资企业期望通过并购整合与控制我国相关行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标准是由一系列知识产权所组成,并由行业的龙头企业所主导,外资并购了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就能主导行业技术标准而控制整个行业,我国被外资并购的企业就自然而然地丧失了主导权而成为外资的加工车间。这样,相关的民族战略产业就不是掌握在国人自己手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我国民族企业近些年有哪些牌子被外国收购

1、福建南孚电池 ------------ 美国吉列公司

2、河南双汇肉制品 ------------ 美国高盛集团

3、黑龙江哈尔滨啤酒 ------------ 美国AB(百威啤酒)

4、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美国约翰迪尔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时英博

6、四川双马集团 -------------拉法基

7、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

8、G华新 -------------HOLCHIN B.V

9、G东睦 -------------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10、华润锦华 -------------华润轻纺

11、桦林轮胎 -------------新加坡佳通轮胎

12、江苏无锡威孚 -------------德国博世

13、西北轴承 -------------德国FAG公司

14、锦西化机 -------------德国西门子

15、TCL国际电工 -------------法国罗格朗

16、上海轮胎橡胶 -------------法国米其林

17、上海贝尔 -------------法国阿尔卡特

18、深圳赛格三星 -------------韩国三星康宁

19, 德龙钢铁-----------俄罗斯第二大钢铁企业Evraz

20.统一石化----------英荷壳牌

21.娃哈哈--------达能

22。乐凯---------日本

</EMBED>

还有:

1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2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3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4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5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6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7 苏泊尔(12.89,-1.10,-7.86%,吧):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8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虽然还打着福建产什么的旗号,但股份并不在我们手上,而今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也为数不多了。不仅如此中国许多民族品牌都大量的引入外资,为外资对我们民族企业的收购埋下隐患!

民族企业也需要一些精神,也许我们可以去参看一下日本和韩国的企业。 二战后的日本是百废待兴,索尼公司也是其中之一,当索尼开发出一款半导体收音机产品销往美国时,当地的经销商说:“你们索尼没什么名气,但美国人都知道我们的牌子,贴我们的牌子我能一下子给你10万美金的订单。”当时索尼所有的流动资产也没有这么多。但创始人盛田昭夫经过认真考虑,拒绝了这个要求。二三十年过去以后,人家问盛田昭夫你在商业史上、你在索尼发展史上最好的商业决策是什么?他说我最好的商业决策就是拒绝10万美元的订单,从而树立了索尼的品牌。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人那种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民族气节,做品牌,也必须有一种精神在里面。

韩国三星更是让我们佩服,三星以前是生产电视机等中低端电器产品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公司陷入巨亏,债务竟然高达200亿美元,但三星公司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同样拒绝了很过跨国公司的并购要求,而是咬紧牙关,成功进行了公司转型,以高科技数码产品为主要产品,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企业的品牌之路,刚走了20多年,而且仅仅是这10年才开始有了品牌意识。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必须是品牌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为什么俄罗斯大肆驱赶中国商人,因为他们要的是品牌产品、品牌经营,高质量的产品并不能让中国企业在国外站稳脚跟,反而会成为廉价品的代表,完全在中国生产的耐克、阿迪达斯,贴上他们的牌子,价格可能就要翻10倍。江浙一带的很多小商品在国际上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但说到底还只是产品而不是品牌,品牌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文化与管理能力的象征,没有品牌的国家,注定无法成为强者。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国货,支持我们的民族企业!!目前, 真正属于我们的民族品牌有:

家电有长虹、海尔、TCL、康佳、海信、新科

汽车有:红旗、奇瑞、吉利、福田、长安、

IT有:清华同方、联想、紫光、

食品有:娃哈哈、伊利、三鹿、蒙牛、

张裕(葡萄酒);哈德门(香烟);三角(毛巾);茅台(白酒);全聚德(饮食);瑞蚨祥(丝绸等);王麻子(剪刀);张小泉(剪刀);同仁堂(制药);荣宝斋(文具,现为古玩);东来顺(饮食);狗不理(饮食);楼外楼(饮食);胡庆余堂(医药);南洋兄弟(糖烟);亨得利(钟表);王老吉(饮食)······诸如此类

爱国,从小做起!不要让外国人占尽了便宜!

『叁』 上海家化的前身是什么

上海家化的前身:香港广生行

百年家化
1898年,一个伟大公司纷纷诞生的年代,上海家化的前身-香港广生行创立。
1、家化前身:从广生行到化妆品厂
1898年,鸦片战争的失败和戊戌变法的夭折使中国陷入一场巨大灾 上海家化
难之中。此时,以产业兴国为理想的民族企业-- 上海家化前身--香港广生行有限公司诞生了。借助曾获巴拿马奖的著名花露水品牌“双妹”,广生行迅速成为民族化妆品业的领头羊。
2、1949-1978:转型
在新中国公私合营改革的浪潮下,由香港广生行上海分公司,历史悠久的中华协记化妆品厂, 内地最早的花露水生产商上海明星香水厂以及东方化学工业社强强合并为“上海明星家用化学品制造厂”,这是“家化”最早的由来。 此间推出的“友谊”、“雅霜”两大品牌,成为新中国人最早的护肤品。
3、1978-1990:独占熬头的家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化踏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于1990年,登上了发展史上第一座高峰--固定资产超过6000万元,销售额达4.5亿元,利税1.05亿元,位居全国化妆业之首,此间,推出的美加净系列产品成为国内销售量最大、品种规格最全、获奖次数最多、知名度最高的中国民族化妆品第一品牌,创下多项全国第一。
4、1991:合资风云
上海家化
1991年上海家化厂被迫拿“露美”、“美加净”两个品牌与美国庄臣公司合资,建立上海庄臣公司。 合资后“露美”、“美加净”即被打入“冷宫”,当年销售额锐减2.5亿元,陷入谷底。 失败的合资让上海家化反省民族品牌的战略发展之路。
5、1992-1995:从庄臣回归上海家化
为打造民族品牌,上海家化向庄臣公司回购了“美加净”和“露美”。同时上海家用化学品厂改制为上海家化联合公司。上海家化进行了意义深远的第二次创业,开始按当时全球领先的市场管理模式推行品牌经理制度,这为家化从一个计划经济下的工厂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具备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6、1996-2000
家化集团诞生
7、1999年1月
作为上海工业实施大集团战略的重大举措,上海家化联合公司吸收兼并上海日用化学(集团)公司,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8、2001年: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2001年,上海家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资本平台的搭建,为家化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神、美加净、佰草集等多个知名品牌组成了家化品牌部落,分别占据了各自细分市场的领导地位,其强大研发和品牌实力体现出综合竞争力,使得家化成为唯一能与国际同行展开全方位竞争的本土日化企业。

『肆』 截至目前有多少国产品牌被外资收购与控股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苏泊尔: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伍』 中国有那些国产饮料被外国的公司收购了

以下为部分被收购的民族品牌现状。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苏泊尔: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陆』 关于外企收购中国企业

中国目前最大的危险是外资正不断吞并(并购)中国企业,这不仅严重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将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实权,过去中央很多好的政策无法真正落实到地方或者阻力重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正是因为外国收购并控制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国有企业和民族产业!这等于捆绑住了国家的手脚,后患无穷!而且国企被外国并购重组必将架空地方政府乃至中央政府,想想过去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反常事情就明白了。在将来,我国坦克的零部件由外国控制的中国企业提供,在战场上会莫名其妙地出故障;飞机发动机由外国提供,在战场上会莫名其妙地熄火(我国武装直升机的发动机居然由美国提供);美国凯雷并购徐工,中国重型装备由美国参与制造,到时候就不仅是炮弹里掺沙子的问题了......另外在将来,难道让我们的下一代吃的食品由外国提供、喝的饮料由外国提供、治病的药品由外国提供、脸上擦的化妆品由外国提供......一旦外国看中国的某项政策不顺眼,就会“不慎”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药品安全事故......

我国企业竟然向外国同业竞争者融资,这岂不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竞争者的手中,任人宰割吗?大家请想一想,当代大学生读了多年书,最后只能争着给洋人打工, 争的是头破血流,最后洋人的企业还挑三拣四的不要你呢!我们的民族工业最后都落在外国人的手中,我们中国人还有什么好日子过吗?

还有以下这些令人心痛的事实:

▲英国联合利华“租借”中华牙膏:

中华牙膏是中国最早、最具知名度的牙膏品牌之一。1994年初,英国联合利华公司取得了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中华”牙膏。随后,中华牙膏的销量一直未能增长,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 法国达能收购乐百氏:

位于广东中山的乐百氏曾是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企业之一,中国最著名的饮料品牌,其“乐百氏”奶曾连续六年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00年3月,法国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成为其最大的股东。此后几年,这个曾经与娃哈哈一起争雄的著名饮料生产商一蹶不振。

▲ 德国美洁时收购活力28:

原为湖北沙市日化公司所有,曾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日化品牌。1996年,沙市日化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活力28”品牌由合资公司使用。现在,“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已经难觅其踪。

▲ 法国欧莱雅收购小护士:

小护士创立于1992年,曾是中国市场三大护肤品牌之一。2003年12月,法国欧莱雅集团全资收购了小护士,随后该品牌被雪藏。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已几乎销声匿迹。

▲ 百事可乐收购天府可乐:

天府可乐诞生于重庆,曾经的国宴饮品,曾以高达75%的市场份额风靡全国。1994年,天府可乐以区区35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贱卖给了百事可乐。几年后,“天府可乐”品牌便被雪藏,现在早已在市场上消失。

▲ 美国庄臣收购美加净:

原为上海家化集团旗下知名品牌,一度占有国内日化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美国庄臣公司合资成立了露美庄臣有限公司,美加净品牌由庄臣全面管理。随后“美加净”商标被搁置,销量一落千丈。上海家化于1995年出巨资购回了美加净商标,但已经错过了发展的宝贵时机。

▲ 美国吉列收购南孚电池:

曾占有国内电池市场的半壁江山。自1999年起,南孚先后引入摩根士丹利等战略投资者,后股权被数次转让,2003年,美国吉列取得南孚72%的股权。吉列曾是南孚主要的竞争对手,其“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始终敌不过南孚。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

▲ 美国强生收购大宝:

大宝化妆品公司成立于1999年,其“大宝”品牌一度在国内化妆品品牌中销量第一。2007年初,大宝开始挂牌出售,雅芳、强生、联合利华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介入。2008年7月,大宝成为美国强生的全资子公司。近几年,大宝业绩逐年下滑。

▲ 美国凯雷并购徐工:

江苏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的行业排头企业,其“徐工”商标是行业内首个“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美国凯雷投资集团意欲洽购徐工;2006年,就在凯雷收购徐工机械等待管理层审批的关口,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自己的博客内发起了对此项收购的反对战。面对压力,凯雷方面逐步把收购份额由85%下降到50%,后来又将为45%。既便如此,该收购还是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僵着之中。至2008年7月,双方有效期三年的认购协议到期,该案不了了之。

▲ 法国赛博收购苏泊尔:

苏泊尔是一家位于浙江台州的家族企业,中国炊具行业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占国内压力锅市场40%的份额。2006年,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法国赛博宣布欲控股苏泊尔,引发了炊具行业的激烈抵制。2007年初,此并购案获商务部批准,当年12月,法国赛博集团以3.27亿欧元的价格获得苏泊尔52.74%的股权。

像乐百士、小护士、活力28这些原本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在被外资并购后全军覆没,都悄然消失于市场。还有美加净,在上海家化从美国庄臣手里买回来之前,已被雪藏10年。目前中国日常用品的国内品牌几乎已经全军覆没。另外大家都认为青岛啤酒是中国的著名品牌,但是大家还认为青岛啤酒还是中国企业吗?告诉大家一个数字,青岛国资局控股仅仅30%,但是第二大股东是谁呢?来自美国的安海斯——布希公司控股27%,只要它再多买4%的H股,中国的青岛啤酒就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外资企业!

我国为什么非要将原本属于中国的企业卖给外国?我国连神舟飞船这样的高技术装备都能研制成功,难道还经营不好那些民族产业吗?!更何况那些民族品牌曾经拥有辉煌的业绩,但被卖给外国后一蹶不振销声匿迹,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难道不觉得痛心吗?!

我国反垄断法第27条虽然规定了商务部在审查的时候必须考虑六个因素,但是却没有量化的具体标准,导致很多人几乎不可能根据这些标准来预测外国是否会吞并中国企业。最终一个个民族品牌悲壮的倒下了......

『柒』 华润漆是被美国威士伯公司收购的,民族品牌一个个的被外国企业收购,伤心!

以下为部分被收购的民族品牌现状。

1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2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3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4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5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6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7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7 苏泊尔: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8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捌』 中国史上被外国收购的民族品牌有哪些

中国史上被外国收购的民族品牌有小护士,哈尔滨啤酒,大宝,苏泊尔,中华牙膏等。

1、小护士

原为国内著名化妆品牌,原为深圳丽斯达日化公司的品牌产品,2003年12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在巴黎和北京同时宣布:欧莱雅集团已正式签订了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的协议。

对于具体成交额,双方都讳莫如深,且作为收购条件之一,小护士品牌的拥有者李志达今后将退出化妆品行业。

『玖』 为什么美国及欧美都不让我们收购他们的企业,而是频频收购我们的企业

你说的现象确实存在,就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有几点,与大家探讨。

在全球化的分工格局中,中国主要负责低端的制造环节,附加值较高的创意、设计、品牌、销售等环节牢牢掌握在你所说的“别的国家”手中。这并不是我们不想要自己的品牌,比如可口可乐等知名品牌,往往是经历上百年的沉淀积累,我们国家真正参与到全球化的市场经济中也就是最近30年的事情,我们还很年轻,还需要更多的积累。

不可否认,我们国家在品牌的建立已经有所突破,比如:振华重工(ZPMC)已经掌握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成为全球知名品牌,特别是在巴菲特投资之后。

其实也有许多品牌并购成功的例子,比如吉利收购沃尔沃,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等等,有成功的有失败的,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种尝试。

最后说说小护士所在的日化行业,不可否认,日化行业基本上都被海外行业老大并购殆尽。一方面是因为对手的确强大:欧莱雅、保洁、强生等等几百年的跨国企业;另一方面,国人在产品选择上“重洋媚外”短期也很难改善;第三,日化行业属于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主要是民营企业,但国内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的确存在诸多问题。

但是日化行业也有星星之火,比如上海家化就活得很好,佰草集、双妹、六神等品牌可能你也听到过,其它还有霸王、瑞贝卡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与美国收购上海家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红绿灯股票 浏览:319
天盛中国投资集团 浏览:906
米高梅股票 浏览:38
购买基金从什么时间起算 浏览:691
基金黄陈 浏览:112
只投分级基金 浏览:6
a类期货公司相关股票 浏览:487
东阿贷款5万 浏览:585
立华投资王政 浏览:35
奥西康价格 浏览:964
外汇微盘哪个好 浏览:2
助学贷款有多少人逾期 浏览:819
贵港国海资金账号5位升为 浏览:503
中国国际投资股份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59
开立外汇经常项目账户应注意 浏览:640
新加坡币对人民币汇率2月24 浏览:547
第三方支付对基金销售 浏览:901
ltraderfx外汇 浏览:729
股票联结票据 浏览:704
投资银行做市商的风控对策 浏览: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