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业地产市场分析
相比住宅市场,2017年的商业地产迎来了更为高涨的发展热潮。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三年后的2020年,中国房地产投资交易总额或将达到2600亿元,对比2016年将大幅增长45%。而其中商业地产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预计2017-2020年入市的资金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
商业地产的回归,首先就表现在写字楼和商铺租金的提升。2017年1-9月,“双创”效应持续发酵,TMT(科技、媒体、电信)行业发展迅猛,这也直接带动了办公楼租赁需求的强劲增长。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来看,受惠于旺盛的租赁需求,上述城市在2017年前三季度租金普遍上涨。
以商业地产目前的状况来看,传统“短平快”的开发销售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为了在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不少商业地产项目开始构建新的价值链,走向精细化运营,这也造就了2017年商业地产行业的多点开花。
Ⅱ 2018中国商业地产标杆企业和标杆项目研究的研究目的分别是什么
不管哪个行业,树立标杆企业和标杆项目都是为了去学习模仿这类项目。标杆学习的实质是模仿和创新,同时也是一个持续系统的学习过程,是通过与国内、国际标杆型企业的比较,对企业自身进行策略性定位,塑造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强化企业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流程再造、持续改善、创造优势、成就卓越的目的。
商业地产是包括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大卖场、商业街、shoppingmall、主题商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折扣店、工厂直销店、娱乐类商业地产、酒店、度假村、养老院、写字楼及住宅和写字楼的底层商铺等以商业化经营为目的与住宅房地产有很大区别的房地产产品。
商业地产是一个具有地产、商业与投资三重特性的综合性行业,它兼有地产,商业,投资三方面的特性,既区别于单纯的投资和商业,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行业。
商业地产策划可分为前期定位、规划设计、招商运营、物业管理几个阶段,一般来说商业地产的策划还是指项目前期的定位策划,包括主题定位、业态定位、客群定位、档次定位、功能定位等,规划设计则主要是请设计院做的,你提出相应的意见。招商运营和物业管理则更多是商业管理公司的职责。至于是销售还是自持则是项目开发模式的定位,一般集中商业都会自持或者70%以上要自持,即使销售也要进行返租销售,保证对项目的控制。对于社区商业则是分割销售。当然,前期策划之外还会有后期的营销策划,这方面就是指如何销售商铺了。根据你对你们公司的定位,应该是前期后期都会涉及吧,不过还是建议多重视前期的定位策划,对产品多了解,这也会方便后期的营销推广。来源网页链接
Ⅲ 当下商业地产行业发展趋势怎么样
商业地产已过投资高峰期
商业地产中的商业营业用房、办公楼已过了投资高峰期,2018年商业地产开发投资额为20173.42亿元,增速下滑严重,同比下降9.95%。
《2018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白皮书》指出,过去多年我国商办用地供给规模较大,存量去化有限,部分城市亦面临较大的商办库存压力。加之电商交易模式的快速下沉,对零售商业的冲击愈发强烈,商业地产行业变革压力愈发迫切。
从2019年拟开业购物中心城市分布看,新一线城市重庆2019年拟开业购物中心以44个,体量386万㎡排名全国第一。上海以316万平方米排第二位,广州第三位,杭州、成都紧随其后。此外,佛山、苏州、西安均有超200万㎡体量,跻身前十。合肥、昆明、贵阳、石家庄拟开业体量均在100万㎡以上,大部分为省会城市。菏泽、东莞等城市开业量大幅增长,购物中心在下沉市场相当活跃。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Ⅳ 2018中国商业地产指数发布会中国商业地产生态链融合发展峰会发布了哪些内容
商业地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精准、透明数据的指引。中国指数研究院基于多年房地产指数研究的深厚积累,于会上发布在会议上,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2018中国商铺租赁价格指数研究成果及2018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白皮书,涵盖商业街商铺租赁价格指数和购物中心商铺租赁价格指数,通过提供精准、细分的指数信息数据,更好的引导人们投资、置业、交易,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2018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白皮书》指出,过去多年我国商办用地供给规模较大,存量去化有限,部分城市亦面临较大的商办库存压力。加之电商交易模式的快速下沉,对零售商业的冲击愈发强烈,商业地产行业变革压力愈发迫切。面对这一形势,2018年商业地产开发商正加速全产业链更新升级、加速高周转和结构性去化、加速打造联合战舰、在加深护城河的基础上快速扩张。放眼未来,商业地产仍然存在结构性机遇,开发商唯有不断进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市场:新开工、投资回落显著,土地市场加速分化
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延续平稳态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在此背景下,全国商业地产销售面积保持高位,特别是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仍保持同比增长。同期,商业地产开发投资额和新开工面积则呈同比下降态势。商业地产市场运行出现宏观环境和企业投资行为背离、商业地产销售和投资背离、商业开发和住宅开发的背离,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商业地产运行模式变革叠加商业供求关系调整对市场运行带来的持续冲击。同时,挑战中也孕育着机会,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坐标。
(1)商办市场表现:投资、新开工下降,销售面积维持稳定
供应:2018年上半年,商业地产开发投资额9688亿元,同比下降9.9%,新开工面积1195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1%;需求: 2018年上半年,全国商业地产销售面积达7206万平方米,销售规模依然较大。
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扩大,销售增速明显放缓。供应:2018年上半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92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4%;需求:2018年上半年,全国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为525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在新开工逐步放缓、销售增长的情况下,全国新增商业营业用房的供求关系逐渐趋于缓和。
办公楼:开工、销售降温,一线城市受调控影响降幅显著。供应:2018年上半年,全国办公楼新开工面积继续走低,新开工面积273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4%;需求:2018年上半年,办公楼销售面积为19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1%,在新开工放缓、销售放缓的情况下,全国办公楼市场的供求关系仍处稳定状态。
(2)商办土地市场:二线、三四线土地市场升温,整体供应过剩
商办用地供需平稳,楼面均价小幅下降。2018年上半年,全国300城商办用地推出规划建筑面积1.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6%,成交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1.8%;成交楼面均价为233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7.4%。二线、三四线土地市场升温,整体供应过剩趋势。
Ⅳ 今年这情况,请问上海商业地产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会怎么样
商业地产已过投资高峰期
商业地产中的商业营业用房、办公楼已过了投资高峰期,2018年商业地产开发投资额为20173.42亿元,增速下滑严重,同比下降9.95%。
《2018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白皮书》指出,过去多年我国商办用地供给规模较大,存量去化有限,部分城市亦面临较大的商办库存压力。加之电商交易模式的快速下沉,对零售商业的冲击愈发强烈,商业地产行业变革压力愈发迫切。
——以上数据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Ⅵ 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的现状主要有哪些
由于持续受到电 商冲击,我国实体零售行业仍面临寒冬,商业地产已经进入存量时代。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大批实体零售店相继关门,一场关于运营和资本的竞争已经拉开帷幕,行业正加速洗牌。
据《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商业地产开发投资2.24亿元,同比上涨7.5%,涨幅比2015年扩大3.3%。其中办公楼开发投资同比增幅为5.2%,目前,许多城市将商业地产的去库存列为今年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头号任务,也将加速行业洗牌进程。
随着电商的持续发展,年轻人购物观念正在转变,未来的线下零售商业将更加朝体验式购物转型。过去两年国内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商业地产高速发展,库存高企,也催生了行业向专业化细分化方向创新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