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有几座地王大厦
截止2019年3月有广东深圳地王大厦和南宁地王大厦两座。
他们的作用:广东深圳地王大厦由商业大楼、商务公寓和购物中心三部分组成;南宁地王大厦以写字楼为主要作用。
1、广东深圳地王大厦,又名信兴广场,是全国最为知名的一座超高层摩天大楼。因信兴广场所占土地当年拍得深圳土地交易最高价格,被尊称为“地王”,因此公众称之为地王大厦。
主题性观光项目“深港之窗”,就坐落在巍峨挺拔的地王大厦顶层,是亚洲第一个高层主题性观光游览项目。
2、南宁地王大厦,位于南宁市琅东中心区的金湖路 ,交通方便。旁边就是主干道——民族大道。扼守埌东CBD核心,占据龙脉地段。
2005年11月12日封顶,2006年12月交付使用,是西南第一高楼。高276米58层,总投资:5亿元。地王国际,定位于南宁唯一国际5A甲级纯写字楼,已荣获中国商务写字楼精品示范项目称号。同时,被国家建设部评定为第五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扩展资源:
两个地王大厦的设计灵感和意义:
1、广东地王大厦大楼建筑体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世纪西方的教堂和中国古代文化中通、透、瘦的神髓。
它的宽与高之比例为1:9,创造了世界超高层建筑“扁”最“瘦”的世界纪录。33层高的商务公寓最引人注目的设计是空中游泳池,空间跨距约25米,高20米,上下扩展由9层至16层。
2、南宁地王大厦,琅东CBD是顺应南宁城市发展、扩张、升级而诞生的商务中心区,是市政府规划城市战略的商务翘楚之地,对于南宁城市的未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南宁地王国际,位于南宁金湖广场,扼守琅东CBD核心,占据龙脉地段。
❷ 潘石屹地王案是什么意思
2010年2月1日,上海外滩8-1地块以92.2亿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上海有史以来最昂贵的政府出让地皮。然而,拿下了“地王”的上海证大当时账上仅有5亿元,投标书显示,其银行存款加净资总额也不过30亿元,因此被外界质疑为“蛇吞象”。
随后,“地王”演变出一场纠纷,以致把包括复星、SOHO中国、绿城、上海证大在内的一众企业推上法庭。2013年4月一审判决——复星胜诉。
(2)上海北广场地王扩展阅读
2014年,上海外滩地王股权争夺案一审结束近5个月后,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4月24日上午裁定原告复星集团胜诉。随后,SOHO中国[-0.89%]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将与证大和绿城联合将此案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
不过,SOHO中国等三家被告显然对上述判决结果并不服气。针对上述判决结果,SOHO中国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公司相关子公司及卖方(即上海证大房地产及绿城控股的相关子公司)将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随后,潘石屹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我们坚信法律的公正。我们三方(SOHO、证大和绿城)决定提起上诉,直到正义得到伸张。”
❸ 上海地王大厦在哪里
有国信证券在荔枝公园对面
❹ 上海青浦再现地王,房价为何一直涨
此番青浦缘何再度出现地王,原因有三:
一、土地面积小,开发商上手门槛低
三幅土地面积差不多在、3万平方米,一个项目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体量并不大,对开发商资金投入量要求不是很大。
二、17号线将带动上海青浦二手房房价上涨
上述三幅地块紧邻在建的轨交17号线,在青浦有4个站点,17号线沿线板块自东向西均价递减,最高的为徐泾板块,均价为4.1万元/平方米,最低的为朱家角板块,均价刚过2万元/平方米,青浦新城与赵巷板块均价相当。Shhuang44ss
17号线通车,势必会对青浦新城和朱家角板块的房价有新一股的助涨,预计为区域房价带来40%以上的提升,如果开发节奏掌握了好,17号线明年底预计通车,这时是区域房价涨幅最大的时期,一般可以令上海17号线轨交房房价上涨15-20%,所以预期是非常大的。
三、副中心概念火爆,市场想象空间更广阔
目前城市发展有很多副中心的概念。最后发展成熟并不会比中心城区差多少,完全能满足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需求,今后市区和郊区的落差不会变的那么明显。由于外围是发展区,一旦注入一些概念性东西,房价就有很强的想象空间,打个比方,外围区域犹如在白纸上画画,而中心区区域周边环境等状况既定,想象空间不足。
虽然发展相对上海其它地区滞后,但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青浦最为宝贵的资源。作为受益虹桥商务区规划最直接的区域,未来青浦区的发展能够更完全地吸收虹桥规划所带来的发展红利。所以,未来青浦二手房价格走高也不足为奇。
从空间规划来看,板块的东北面是青浦工业区,有产业支撑,随人口导入可以有产城融合的优势。距离地块约2公里,位于漕盈路淀山湖大道口东北侧,是已经建成营业的吾悦广场。虽然目前区域内生活配套便利度不是非常完善,但随着土地大量出让,区域建设也在提速。一旦轨道交通通车后,带来的客流会更多,为导入外区域的消费者提供有力条件。
❺ 从上海北广场到奉贤区南桥镇杨王工业区金骏路58号怎么走
公交线路:地铁1号线 → 地铁5号线 → 海沈线,全程约52.0公里
1、从上海站-北广场步行约670米,到达上海火车站
2、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15站, 到达莘庄站
3、步行约90米,换乘地铁5号线
4、乘坐地铁5号线,经过14站, 到达奉贤新城站
5、步行约140米,到达奉贤新城地铁站
6、乘坐海沈线,经过2站, 到达金海公路杨跃路站
7、步行约1.7公里,到达金骏路58号
❻ 嘉兴北站到上海北广场发车时间
推荐
1小时23分钟94.3公里21个红绿灯
打车约336元 途经:申嘉湖高速、沪昆高速
嘉兴北站
进入中环北路辅路,行驶120米
请直行,进入中环北路,行驶1.3公里
右转,进入城北路,行驶2.3公里
请直行,进入苏嘉路,行驶3.1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王江泾互通,行驶1.3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申嘉湖高速,行驶47.1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从申嘉湖高速到上海绕城高速,行驶35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上海绕城高速,行驶4.4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大港立交桥,行驶61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沪昆高速,行驶25.9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莘庄立交桥,行驶89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外环高速,行驶1.6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从外环高速到莲花南路,行驶520米
左转,进入莲花南路,行驶1.7公里
右转,进入沪闵公路,行驶3.0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沪闵公路辅路,行驶160米
右转,进入动力北一路,行驶60米
北广场
❼ 上海外滩地王案的案件介绍
从2011年到2012年 ,复星与SOHO中国[5.84-0.34%]也终于从场外暗中较劲 ,进入正面交锋状态。2012年11月29日,上海外滩8-1地块股权纠纷首次开庭未宣判结果后,各持有该地块50%股权的复星、SOHO中国频频放话。2012年12月2日,SOHO董事长潘石屹再次开口炮轰复星,随后,复星方面对潘石屹的说法予以了反驳。
外滩8-1地块曾以92亿元刷新2010年上海总价地王纪录,当时上海证大[0.152.74%]、复星国际[4.501.58%]、绿城中国[12.840.31%]各占股50%、40%、10%。
一直以来,复星早已视外滩8-1地块为囊中之物,尽管之前与上海证大、绿城共享股权。然而,2011年12月底,SOHO中国以40亿元从急需现金的上海证大、绿城中国手中接过外滩8-1地块50%股权。潘石屹的突然闯入,并成为与之股权对等的合作方,这令复星十分恼火。收购第二天,8-1地块项目原大股东、持股50%的复星集团提出自己享有“优先购买权”,SOHO收购无效;随后复星在年初一口气把SOHO中国、绿城、上海证大等涉股权转让的6家公司告上法庭。
撕破脸皮的SOHO与复星,先是一轮隔空对战。在2012年11月29日开庭前数天,潘石屹突然在网上爆料称,复星压价并索要5亿元合作费。对此,复星集团老板郭广昌则称,SOHO主动提出补偿但并不落实,SOHO受让股权的行为没有得到复星的同意,还恶意设置复杂交易结构,以绕过该项“母协议”这一法律结构进行收购。
2012年11月29日,上海“外滩8-1地块股权纷争案”在上海正式开庭,双方面对面“舌战”4小时。按照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定计划,此案一审的时间为两小时,但现场控辩双方争论激烈,双方轮番舌战将近4个小时。
由于该案一审未宣判,业内预计,两位大佬近期频频对媒体隔空放话,为的是创造有利的舆论环境。业内人士认为,复星和SOHO对外滩项目都投入了巨大成本,双方既不会轻易退让,也绝不愿意纠纷动摇到项目的未来发展。
2012年11月30日上海证大发 布公告称,在2012年11月29日外滩地王庭审上,法院并没有作出任何裁决。但在庭审最后阶段,被告原告同意法庭参与调解。但截至2012年12月初,各方尚未达成任何协议。
上海外滩地王争夺案自2011年12月底就拉开了序幕,SOHO中国、复星两大集团因为外滩8-1地块而结成了冤家,2012年5月复星法庭起诉,11月29日双方对簿公堂,潘石屹、郭广昌在上演一幕幕的“斗地主”。庭外无法和解,法庭上一审仍无结果,潘石屹、郭广昌各曝事件内幕, 引出了新的争议点:“母协议”、关键人“汪先刚”。外滩地王争夺案的未了局仍在延续…
❽ 上海新诞生217亿“天价地王” ,什么是地王
【地王是什么?】
所谓“地王”,是社会舆论对在房地产开发土地招标活动中以硕大的资金数字拍得自己属意地块的中标单位的谐称。目前,政府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住宅用地,往往竞出天价,而这一天价又必然作为成本带进了房价,也把房价推向天价。这也是由于政府部门高度垄断的土地单寡头供应市场与土地需求者的竞争性市场存在着不对称和不平衡所造成。因此,社会对于一些“地王”的产生,往往会产生对于房价又会重回新高的担忧。
【地王标准】
国土资源部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价所公布了官方意义的地王标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宗地成交总价超过历史同类用途宗地最高成交总价,或者楼面单价超过历史同类宗地最高成交楼面单价,则可认定该宗地为该区域内的‘总价地王’和‘单价地王’。”
【地王的产生】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至本2000年以后的一些时期里,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热火,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一些一、二线城市,均连续出现“地王”。他们往往拿地的时候好像根本就不算帐,钱对他们来说好像就是自己印的,根本不在意地价的高低,瞄准了,就是义无反顾。
事实证明,也正是这些“地王”的出现,给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前些年,国家针对于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整顿措施,“地王”的不见也已经有些时日。不料,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回暖,“地王”顷刻间又接二连三地冒了出来。
【地王的影响】
地王效应一直是商品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在一线城市不断带动房价飙涨,同时吸引投资需求不断涌入市场,几度造成商品房供不应求的市场格局,是形成当前房价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将导致今后房价暴涨的一个重要推手。
地价飞涨传导到房地产二级市场的结果是,加重了房价的上涨预期,于是各大城市的“楼王”(高房价)纪录亦被屡屡刷新。此外,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使得不少外资机构大手笔地增持包括不动产在内的人民币资产,亦助推了房价的上涨。虽然外资收购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占比不大,但由于许多项目是溢价收购,这一方面打开了开发商们的想像空间,另一方面俨然构成了某一区域的标志性价格。由此,房价排浪式的上涨令不少百姓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