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试分析说明我国东南沿海与西北内陆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较大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
自然条件:
1、海陆热力差异大,冬夏季风力强;
2、海洋摩擦力小,阻力小,而沿海相对缺少高山阻挡
;
3、夏秋季台风较多
4、白天和夜晚的海陆风,风力强
西北内陆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地处高原区,地势平坦,风受阻小,特别是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影响,盛行西北风,因此风能丰富
Ⅱ 我国南方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面向太平洋,而地形呈弧形分布,夏季受热带气旋北移,风能丰沛;而冬季由于西伯利亚冷空气自西北向东移动过程中受到外日本海的太平洋环流影响经黄海、东海向南,在东南沿海地区及台湾海峡受热带高压压制转向内陆,便形成冬季也不缺风的情况。
Ⅲ 我国西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的所有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要是只注重干旱这一情况的话,那只能这样解释:干旱之地少水,植被较少,对空气流通的阻碍较小。相反的,湿润的地方植被多,阻碍大,风较小
Ⅳ 分析酒泉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逢地利天时人和。地利:1、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为酒泉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地形上,酒泉四周的天山山脉、祁连山山脉、阿尔泰山山脉、阿尔金山山脉遥相互应,并肩耸立。疏勒河谷在酒泉大地上蜿蜒千里,从东向西穿越而去,正好在玉门、瓜州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状”地形。气象上,西伯利亚的高压气流受到巍巍祁连的阻挡,便从嘉峪关以西的开阔地带进入疏勒河流域,沿玉门、瓜州向西,越敦煌,奔楼兰,这就是著名的气流“狭管效应”。在这个巨大“气流狭管”的影响下,这片区域长年大风不断,尤其春季,8级大风司空见惯。这里风光资源十分富集,量大质优,风能总储量达1.5亿千瓦,开发量4000万千瓦以上,可利用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1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均在每平方米250-310瓦以上,年有效风速达6300小时以上,年满负荷发电达2300小时。2、建设条件好,戈壁荒滩地势平坦开阔,是发展风电产业的理想场所。3、地理位置好,交通运输便利。兰新铁路、敦煌铁路和国道312、313线布于风电场两侧,有利于大型设备和原料运输,110、330、750千伏输电线路从中穿过,上网条件十分方便。天时:酒泉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是发展经济和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调整能源结构的必然选择。人和:2007年国家批准酒泉建立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同年,甘肃省提出了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力争经过10到20年的努力,实现甘肃“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同时来自于全国人民的支持,也是酒泉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的根本动力。未来远景:到2015年,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成为全国最大的风电基地之一;到2020年,装机容量增加到2000万千瓦,建成陆上“三峡”工程; 2020年以后,装机容量扩大到3000万千瓦以上,酒泉风电基地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基地。随着2010年9月酒泉、瓜州两个750KV变电站的建成运行,风电大规模接入、远距离输送、大范围配置的理想已经成为现实,从此,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驶上西电东送这条“高速公路”,必将一往无前。有位诗人写十六字令云:风,樯倾楫摧谁逞凶?翻江潮,山呼海啸涌。风,龙卷寒流天伤农,飞砂石,良田荒漠壅。风,千帆竞渡你发功,力无穷,避害可利用。风,巨轮降伏变电能,取不尽,清洁可再生。风,不教狂飙度玉门,赛三峡,河西展新容。
Ⅳ 分析某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影响风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1、海陆位置(沿海地区风能资源较内地丰富)
2、下垫面回(粗糙程度,植答被密集程度,地形)
3、大气环流,季风影响(某些地区距风源地较近或受某季风影响强烈)
4、峡谷地形造成狭管效应(风在谷口吹入被挤压使得等压线密集风力变大)
5、再者就是风带(比如南极有强烈的极地东风)
分析原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切不可生搬硬套!
拓展资料:
风能的经济价值
利用风来产生电力所需的成本已经降低许多,即使不含其他外在的成本,在许多适当地点使用风力发电的成本已低于燃油的内燃机发电了。风力发电年增率在2002年时约25%,现在则是以38%的比例快速成长。2003年美国的风力发电成长就超过了所有发电机的平均成长率。自2004年起,风力发电更成为在所有新式能源中最便宜的了。在2005年风力能源的成本已降到1990年的五分之一,而且随着大瓦数发电机的使用,下降趋势还会持续。
风能资源——网络
Ⅵ 酒泉风力发电区位因素
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尤以酒泉市风能资源最为丰富,号称“世界风库”的瓜州县和被称为“风口”的玉门市,风能资源可利用面积近一万平方公里,可开发量在四千万千瓦左右。这里无破坏性风速,且风电场场址均位于戈壁荒漠上,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好,交通便利,近临电网,具有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优越条件。
Ⅶ 分析欧洲西部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①温带海洋气候 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风力强劲;②周围海洋空气阻力小,沿海风力大;③西侧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侧,风力资源丰富;④欧洲西部总体地势较低缓,对西风的阻挡有限,所以东侧海域风能也丰富。
Ⅷ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较大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
自然条件:1、海陆热力差异大,冬夏季风力强;2、海洋摩擦力小,阻力小,而沿海相对缺少高山阻挡 ;3、夏秋季台风较多 4、白天和夜晚的海陆风,风力强
参考资料: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为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 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 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大于、等于 6 m/s的风速也有4000 h左右。但从这一地区向内陆,则丘陵连绵,冬半年强大冷空气南下,很难长驱直下,夏半年台风在离海岸50km时风速便减少到68%。所以,东南沿海仅在由海岸向内陆几十公里的地方有较大的风能,再向内陆则风能锐减。在不到100km的地带,风能密度降至50W/m2以下,反为全国风能最小区。但在福建的台山、平潭和浙江的南麂、大陈、嵊泗等沿海岛屿上,风能却都很大。其中台山风能密度为534.4W/m2, 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为90%,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出现7905h。换言之,平均每天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有21.3h,是我国平地上有记录的风能资源最大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