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股市有没有主力翻车的例子

股市有没有主力翻车的例子

发布时间:2021-05-07 02:47:35

1. 股市中,有没有两个庄家为同一只股票互相争斗攻击的情形呢

  1. 不会的,庄家选股是精挑细选,经过调查的,如果已经有庄家的股票会被踢出;

  2. 庄家是以利益为重,互相争斗是不合适的;

  3. 盘面迹象会有提示,操作周期会有前后,但不会相反。大资金不会抬高后让其他大单出货,而自己不出货;也不会打压后被其他大单吸货,而自己不吸货。一旦发现,变更操作是常有的事。


庄家,指能影响金融证券市场行情的大户投资者。通常是占有50%以上的发行量,有时庄家控量不一定达到50%,看各品种而定,一般10%至30%即可控盘。因交易量和资金量巨大,所以在期货市场上很少出现庄家。
1、庄家也是股东
2、庄家通常是指持有大量流通股的股东。
3、庄家坐庄某股票,可以影响甚至控制它在二级场的股价
4、庄家和散户是一个相对概念。
庄家炒股票也要获利。同样是买、卖的差价获利。与散户不同的是,他可以控制股票的走势和价格,也就是说散户获利是靠期待股价上涨,而庄家则是自己拉动股价上涨。所以,庄家炒作包括四部分:建仓、拉高、整理、出货。所谓的“洗盘”,多为拉升。一般是吃、拉、出三部曲。

2. 崩盘是个什么概念可以举几个中外的例子吗目前中国股市的跌幅到什么程度呢

崩盘即证券市场上由于某种原因,出现了证券大量抛出,导致证券市场价格无限度下跌,不知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停止。这种大量抛出证券的现象也称为卖盘大量涌现。

世界最惨烈的几次股市崩盘
纽约1929大崩盘:一个小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
1929年大恐慌的第一天,也给人们烫上了关于股市崩盘的最深刻的烙印。
那天,换手的股票达到1289460股,而且其中的许多股票售价之低,足以导致其持有人的希望和美梦破灭。
但回头来看时,灾难的发生甚至是毫无征兆的。开盘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值得注意的迹象,而且有一段时间股指还非常坚挺,但交易量非常大。
突然,股价开始下跌。到了11:00,股市陷入了疯狂,人们竞相抛盘。
到了11:30,股市已经完全听凭盲目无情的恐慌摆布,狂跌不止。自杀风从那时起开始蔓延,一个小时内,就有11个知名的投机者自杀身亡。
随后的一段日子,纽约证券交易所迎来了自成立112年来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大崩盘发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超过以往经历的任何一次。
而那些活着的投机者,接下来的日子也是生不如死,小弗雷德·施维德在《客户的游艇在哪里》讲述的1929年股市崩盘前后的一个故事,成为那一时期投机者的经典写照。
一个投资者在1929年初的财产有750万美元,最初他还保持着理智,用其中的150万购买了自由国债,然后把它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并且告诉她,那将是他们以后所需的一切花销,如果万一有一天他再向她要回这些债券,一定不可以给他,因为那时候他已经丧失理智了。
而在1929年底,那一天就来了。他就向妻子开口了,说需要追加保证金来保护他投到股市上的另外600万美元。他妻子刚开始拒绝了,但最终还是被他说服了。故事的结局可想而知,他们以倾家荡产而告终。
实际上,这种遭遇不仅仅降临到普通的缺乏理智的投资者身上,即使是一些睿智的经济学家也没有逃脱噩运。20世纪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在此次危机中几近破产。
像其他人一样,凯恩斯也没有预料到1929年大崩盘,而且还低估了这次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凯恩斯积累的财富在1929年崩盘时受到重创,几乎变得两手空空。
后来凭借着敏锐的判断力,到1936年的时候,他靠投资股市把财富又增长到了50万英镑以上(相当于现在4500万美金)。但是在1938年的熊市中,他的资金又缩水了62%。一直到他1946年去世,1929年的崩盘都是他心理上抹不掉的阴影。
尽管股市暴跌最初影响到的只是富人,但这些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群体,其成员掌握着大部分消费收入,构成了最大部分的个人储蓄和投资来源。因此,股市崩盘导致美国经济失去了由证券投资盈利形成的对支出的支撑。
股市崩盘以后,控股公司体系和投资信托的崩溃,大幅削弱了借贷能力和为投资筹措资金的意愿,这迅速转化为订单的减少和失业的增加。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41.9跌到28,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
受股市影响,金融动荡也因泡沫的破灭而出现。几千家银行倒闭、数以万计的企业关门,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间出现了四次银行恐慌。尽管在泡沫崩溃的过程中,直接受到损失的人有限,但银行无法避免大量坏账的出现,而银行系统的问题对所有人造成间接冲击。
大崩盘之后,随即发生了大萧条。大萧条以不同以往的严重程度持续了10个年头。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到1933年底,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还达不到1929年的1/3。实际产量直到1937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接着又迅速滑坡。直到1941年,以美元计算的产值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间,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业人数少于800万。1933年,大约有1300万人失业,几乎在4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失业。
更严重的是,股市崩盘彻底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国股市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1987:大恐慌再临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段美国股民的黑色记忆,这一天美国股市又一次大崩盘。
股市开盘,久违了半个世纪的恐怖重现。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
这意味着持股者手中的股票一天之内即贬值了二成多,总计有5000亿美元消遁于无形,相当于美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八分之一的财产瞬间蒸发了。
随即,恐慌波及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10月19日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
随后的一周内,恐慌加剧。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 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将自1986年11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与此相呼应,东京、悉尼、曼谷、新加坡、马尼拉的股市也纷纷下跌。于是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下泻。
据统计,在从10月19日到26日8天内,因股市狂跌损失的财富高达2万亿美元之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直接及间接损失总和3380亿美元的5.92倍。美林证券公司的经济学家瓦赫特尔因此将10月19、26日的股市暴跌称之为“失控的大屠杀”。
1987年10月股市暴跌,首先影响到的还是那些富人。之前在9月15日《福布斯》杂志上公布的美国400名最富的人中,就有38人的名字从榜上抹去了。10月19日当天,当时的世界头号首富萨姆·沃尔顿就损失了21亿美元,丢掉了首富的位置。
更悲惨的是那些将自己一生积蓄投入股市的普通民众,他们本来期望借着股市的牛气,赚一些养老的钱,结果一天功夫一生的积蓄便在跌落的股价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股市的震荡刚刚有所缓解,社会经济生活又陷入了恐慌的波动之中。银行破产、工厂关闭、企业大量裁员,1929年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
比1929年幸运的是,当时美国经济保持着比较高速的增长,股市崩盘并没有导致整体的经济危机。但股灾对美国经济的打击仍然巨大,随之而来的是美国经济的一段长时间的停滞。

日本股市梦魇
在1987年10月17日美国“黑色星期一”过后,率先恢复的是日本股市,并且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升。
此后,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态势,但另外一个噩梦般的恐慌却在酝酿之中。
1989年12月,东京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的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这也是投资者们最后一次赚取暴利的机会。
进入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3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
股市泡沫的破灭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方面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赚取交易手续费生存的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
对外资本交易方面,由于对外证券交易额减少,出现长期资本收支盈余,日本戏剧性地变为了资本输入大国。
另一方面由于股市疯狂上涨,吸引企业都转向直接融资,银行被迫以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要融资对象,从而间接地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
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呈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影响所至,连房地产也未能幸免。日本房地产价格在1990年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当时日本皇宫地块的价格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价格的总和。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当年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涨激发人们借贷投机的欲望,日本银行当初急切地给房地产商放贷终于酿下了苦果。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增加,使日本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引发了通缩,使得日本经济经历了更持久、更痛苦的萧条。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中国式股灾
目光放回国内。虽然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中国股市发展历程较为短暂,但依然经历了两次惊心动魄的股灾。
一次发生在1996年。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从4月1日到12月9日,上证综合指数涨幅达120%,深证成份指数涨幅达340%。证监会连续发布了后来被称作“12道金牌”的各种规定和通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给股市定性:“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涨势终于被遏止。上证指数开盘就到达跌停位置,除个别小盘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体持仓股民三天前的纸上富贵全部蒸发。
另一次发生在2001年。当年7月26日,国有股减持在 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股市暴跌,沪指跌32.55点。到10月19日,沪指已从6月14日的2245点猛跌至1514点,50多只股票跌停。当年80%的投资者被套牢,基金净值缩水了40%,而券商佣金收入下降30%。
与国外股灾相比,中国股灾的发生原因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些共性:股市的走势大大脱离经济的基本面,因此注定难以持续,一有风吹草动,便全线溃败,而股市中人则投机心态过盛,或风雨将至仍勉力为之,或追涨卖跌全凭感觉,终不免悲惨收场。

3. 股市里常说的主力 是什么它对股市有哪些影响 请举一些例子… 谢谢大家! 最好详细一些~

就像我们平时玩牌赌博,有钱的人就做庄。
主力等于有钱+有操盘技术

他对股市的影响基本没有,怎么说呢?
主力也必须是顺势操作,意思就是说,他们也得跟散户一样预测大盘的走势,大盘走好才有他们发挥的空间,或者说有某个炒作概念出来了他们才能进行炒作。
基本上是属于“添油加醋型”。大盘不好,他们有时候也要很无奈的跟着大盘下调。
但也不能这么看不起我们主力。主力在大盘走好的时候,基本可以玩转个股。例如他已经介入了某个个股,操作过程一般是:
1.建仓,该过程主力一般会通过打压股价建仓,还有一种操作很费时的建仓,就是长期的在低位盘整建仓,时间很长一般要2-3个月,甚至更长。但是目前股市前一种短期建仓的居多,主要是针对于那些小盘股、
2.试盘,建仓完毕后,主力要先拉升一下,提高一下该股的活跃度,让散户注意到该股,通过拉升,看看该股拉升时是否有其他庄或者有什么阻力?
3.拉升。试盘期过后,就进入拉升期了,这个时候拉升十分凶猛,连续几天涨停是常事。
4.派发,主力赚够了,就要把手上的股票抛出套现,在高位派发有危险度,所以主力一般都是选择边拉边走的方法。

虽然说的很简单,但是实际操作很复杂,散户要看出他们的操作就更复杂,但也只有试着去学,去判断了。

祝你成功

4. 股市主力的洗盘手法主要有哪些

很长时间以来,股价上涨时放量,是许多投资者买进的操作理由和操作经验,可久而久之,巨量上涨之后往往是快速回落,这给投资者带来新的思考,以至于在股指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的这段过程中,缩量上涨被投资者普遍看好,但是,巨量上涨仍然存在,那么巨量上涨还是不是买点?巨量上涨的股票还有没有关注的意义?
股价处于相对高位时,出现巨量的概率比较低,就是出现了,先卖出持股总是较好的操作策略,对于在相对低位的股票出现巨量阴线或阳线时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巨量出现的原因,股价平日里成交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巨量是一种异常现象,从投资技巧的角度而言,巨量很可能来自对敲;其次,对敲是一种主力行为,主力不会无缘无故让股价出现异动,一定有它的目的性。巨量之后,股价出现了明显下跌,止跌以后买入岂不更好,当然如此,但是谁能确定巨量之后股价一定会下跌,第三次巨量之后横盘整理就是例子。
股市里大家都希望能买到低点,卖出高点,可正因如此,我们经常会踏空、套牢,因为欲望无止尽,低了还希望更低,高了希望更高,这是投资者最普遍、最鲜明的特点,主力知道得非常清楚。在我们分析了主力的手法之后,试想我们的愿望怎么会轻意实现,因此不必计较眼前的一两角,一、两元钱,明知道主力在洗盘,就是买点,一旦介入,我们的目标就不是一、两元的空间,又何必计较眼前。
是洗盘吗?是,就是买点。

5. 股票实战:股票有没有主力

股票都有主力、庄家操控,平时可从以下特征去判断是否存在主力、庄家:
1、股价大幅下跌后,进入横向整理的同时,股价间断性地出现宽幅振荡。当股价处于低位区域时,如果多次出现大手笔买单,而股价并未出现明显上涨。
2、虽然近阶段股价既冲不过箱顶,又跌不破箱底,但是在分时走势图上经常出现忽上忽下的宽幅震荡,委买、委卖价格差距非常大,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
3、委托卖出笔数大于成交笔数,大于委托买进笔数,且价格在上涨。
4、近期每笔成交数已经达到或超过市场平均每笔成交股数的1倍以上。
5、小盘股中,经常出现100手以上买盘;中盘股中,经常出现300手以上买盘;大盘股中,经常出现500手以上买盘;超大盘股中,经常出现1000手以上买盘。
6、在3-5个月内,换手率累计超过200%。近期的“换手率”高于前一阶段换手率80%以上,且这种“换手率”呈增加趋势。
7、在原先成交极度萎缩的情况下,从某天起,成交量出现“量中平”或“量大平”的现象。股价在低位整理时出现“逐渐放量”。
8、股价尾盘跳水,但第二天出现低开高走。股价在低位盘整时,经常出现小“十字线”或类似小十字线的K线。
9、在5分钟走势图下经常出现一连串小阳线。日K线走势形成缩量上升走势。
10、虽遇利空打击,但股价不跌反涨,或虽有小幅无量回调,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阳线。
11、大盘急跌它盘跌,大盘下跌它横盘,大盘横盘它微升。在大盘反弹时,该股的反弹力度明显超过大盘,且它的成交量出现明显增加。
12、大盘二、三次探底,一个底比一个底低,该股却一个底比一个底高。股价每次回落的幅度明显小于大盘。
13、当大盘创新高,出现价量背离情况时,该股却没有出现价量背离。股价比同类股的价格要坚挺。
从以上几条可以判断主力、庄家进入的可能性,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经验与技巧,这样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新手在把握不准的情况下不防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里面的牛人去操作,这样要稳妥得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6. 股民总爱说主力洗盘、主力砸盘、主力拉大盘,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能控制大盘的超级主力呢若有,都是什么人

股民总爱说主力洗盘、主力砸盘、主力拉大盘,,有这样一个能控制大盘的超级主力。主力主要是机构、炒家、或上市公司
简介:
股市上的主力,就是有能耐兴风作浪的一小群人,是机构、炒家,或者上市公司本身。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了就要赚钱。
股市不是印钞厂,它只是一个资金流动的市场,钱不是从你的口袋落到他的口袋,就是从他的口袋落到你的口袋。市场上早就有关于主力的名言,他赚钱靠的是“养、套、杀”,活生生对付羔羊的办法。在每个人都想赚钱的情况下,被养、被套、被杀的最有可能是散户。
散户和主力,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岂止是胳膊和大腿的区别。地位不同,能力不同,操作的环境和条件都不同,两者获取的信息永远是不对称的。

7. 股市庄家亏本是怎么产生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庄家的盈利情况长期看基抄本和散户一样,一样的一赚两平七赔。庄家之所以亏损和散户一样,都是因为出乎预料的事发生了,或者看错了形势。举个简单的例子,您去看看2004年前后的秦岭水泥和金宇车城的K线。
这两个庄家只所以亏损的这么严重,都是看错了形势。庄家坐庄必须以整个市场的牛市氛围为前提,至少也得是该行业的整体氛围配合,或者提前知道某个公司的内部消息。这两个庄家当时没有想到01年到05年的大熊市能持续这么长时间,错误判断了形势,导致自己被迫维持股价,买走了几乎90%的流通股。但是长期的熊市导致始终没人接他们的股票,最终资金链断裂,被迫割肉出局。

8. 股票庄家之间的争斗有哪几种情形

从操盘手法细腻化理解博弈技术

1. 庄家、主力与投资者之间不断的在博弈,知己知彼后,表面的平静蕴含着斗智斗勇。
博弈技术,是一种心理分析方法的具体化,它让我们看见了看不见的争斗:-----操盘手与其它各类投资者的战斗。

2. 随着整个市场各类投资者分析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操盘手的操盘技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避免更多的投机资金跟入。

3. 博弈技术让我们看见了操盘手对人性,对市场的行为的高度理解,也对股票的三要素:量、价、时空有了深入人性的更本质认识。

4. 博弈技术告诉了我们庄家与各类投资者的争斗,让我们自己更清楚自己所处于的阶段以及位置,从而制定“第三方操作策略”,形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博弈论:解套和获利不卖的筹码是主力的筹码。
如何从操盘手法细腻化理解博弈技术?我们用4个例子分别来点评分析:

1、600146大元股份--------01年3月下旬已经创前期新高,为什么先放量?先把前面套牢者的筹码拿过来,所以放量。随着时间推移,连续衡盘窄幅震荡整理,成交逐渐萎缩,为什么逐渐???因为往往刚升到了一个价位,想卖的人最多,所以前几天量最大,随后逐渐减小,做空者也无差价买回。打个比方说明:(不计后期提供)有人现在到农村家家户户收购大米,50元1斤!很多人觉得划得来,于是纷纷卖出,收米者大量资金买过米来,连续几天后,想在50元卖的人,已经卖出去了,没货了,卖不出了,而一开始不想50元卖的,你一直50元/斤,人家也不卖,你想把这些人的筹码再拿过来该怎么办呢?需要抬高价格。比如100元/斤收购!这时候又会很多人来卖,50元吸引力大,100元就大了,于是又放量,同样维持几天,可以再抬高,筹码逐渐被收购者锁定。股市完全同理。 我们回过头看看600146到2001年3月30日,成交量急剧减小,换手率下降到1.2%,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成交量逐渐减小?简单的说就是:想在这个价位卖的筹码已经卖掉了,被主力接走了,不想这个价位卖的人(比如中线心态者)那就不会卖,主力在怎么衡盘也没人卖出来,这时候操盘手称之为:筹码稳定了。按照以往操盘手可以拉台了,也就是让股价再上一个台阶。但是,请注意但是!由于随着股票分析软件的不断升级,股票分析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研究,市场中不论是(跟庄)机构,还是职业投资者中间有大量的高手,这些人资金大,技术高,防风险止损能力强,成为庄家、主力最头痛的人,因为他们是直接从庄家口袋中“抢钱”。所以操盘界一直也在更新操盘技术,希望最大程度上甩掉“假的中线投资者”。我们在《庄家解秘》系列中讲过:庄家讨厌投机者跟在里面,因为他们导致盘口不稳定,真正的中线投资者,帮助庄家锁定筹码,庄家很欢迎!但随着股市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长期实战,很多分析高手不会轻易被洗出来,而能“粘”住庄家,或者一些人虽然无技术但是忍耐力很强,他们不是不想卖,而是比别人能多坚持一下,往往能躲过一般的洗盘,他们就是“假的中线投资者”。此时的盘口稳定也因此很可能是假的筹码锁定。庄家操盘手必须经过再次确认才能真正拉台。所以600146在3月30日是初次缩量,如果是旧的操盘技术,一般3天内可以拉大阳了。但是新的操盘技法需要更谨慎更细腻,所以还要确认。怎么确认呢?在跌来下洗盘???一般不会,不要忘了,如果跌下来,那些高位卖掉的低位有差价了又买回来,或者前期拉升给被逼空者有了低位回调吸纳的机会,这盘口就混乱了,操盘者一致认为:既然这些人能够躲过首次“洗礼“,表明还是有一定技术的,这些人像“牛皮糖“一样“粘”住庄家,甩不开,必须还是要给他们一些“甜头”,才能让他们放手。所以往往是选择小幅度上升!4月3日,600146就升了,从3月30日至4月3日,升了9毛钱!这9毛钱是高手或者耐力好的人应该赚的。请注意:成交量快速明显放大了,也就是说:14.61想卖的人几乎没有了,15.5想卖的人急剧增加!再跌回原来平台来。这里还有一个用处:很多人前期没买到的正在观望,准备突破的时候再跟入,4月3日一创新高突破,立刻15.3或者15.5追进,但是马上套住他们,这种用处叫做:--让场外的人上当一次,震慑住他们,让他们不敢盲目跟,这个位置终究离开主力成本很近,属于刚刚脱离成本。跌回平台后,4月6日很快又缩量了,表明14.6元真的是筹码很锁定了,于是4月9日拉升至涨停!一上16元,成交量马上放大,表明14.6元很多人不想卖,但是16元,又升了10%,很多人见获利了,又开始卖,所以放量。于是主力又衡(洗)盘9天,之后股价再上台阶。

2、再来看第2例子000753漳州发展----------02年2月5日--2月8“坑口“换手很小了,2月25日,主力突破拉高试验了一下,再跌回来,2月27换手变成0.13%,全日仅163万资金!表明该价位筹码再度锁定,于是开始拉升。

3、000828福地科技---------2000年1月12日,坑口位置,11日放量后,12日快速缩小至1/4,表明筹码已经锁定,但是主力再次试验,小幅度推高,升了近8毛钱,结果很快又放量,于是再探回8.9元,1月24、26两天又缩量,其中1月26至最小,筹码真正锁定,主力连续拉升。

4、600786ST东锅--------2003年1月16,“小价坑”位置,收盘8.61,换手率0.79%,17日,仅仅升了1毛来钱,成交量就放大了近3倍!这是很明显的,16日的缩量是“假缩量”。如果升了1元又不同,间距才1毛钱,抛压怎么差别那么大呢?这里面肯定有问题。所以操盘手马上把股价打下来!打回生命线。再升回来,股价再回升到8.7的时候,2月1日换手率只有0.13%!筹码真正锁定,于是2月12日立刻涨停!展开拉升。

阅读全文

与股市有没有主力翻车的例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稳健精选 浏览:885
大价值股票基金 浏览:769
161818基金今天净值 浏览:993
分级基金是开放基金吗 浏览:260
2万韩元合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351
483003基金累计净值查询 浏览:681
理财分几份 浏览:17
信托游戏 浏览:691
79外汇100 浏览:148
公务员可以贷款 浏览:114
银行柜面外汇业务 浏览:798
一元人民币换外币汇率大全 浏览:94
北京泰和兴投资老板 浏览:779
科创版基金买不买 浏览:181
贷款不良率融资性机构 浏览:937
银行保函可以贷款吗 浏览:652
长春燃气股票股吧 浏览:882
公积金贷款年限和年龄 浏览:302
185000韩币对人民币 浏览:696
今天哈尔滨鸡蛋价格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