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2016年上海土地市场

2016年上海土地市场

发布时间:2021-05-07 12:51:03

1. 上海房地产市场投资前景如何

从投资增速长期变化看,最近15年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大起大落,受国家宏版观调控权政策影响大。据《一线城市房地产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1-4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113552百万元,同比增长7.1%;2016年1-12月上海市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70903百万元,同比增长6.9%。

上海近几年房地产投资增速的变化反映出:一方面我国房地产业进入“新常态”,高增长投资时代结束;另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严峻,下行压力大。预计2017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将延续2016的态势,增速继续收窄。

2. 2016年11月上海最新购房资格&首付比例

市住建委今天公布,自2016年11月29日起,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申请商业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的、或在本市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公积金贷款利率、贷款额度等也将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11月28日, 市住建委、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上海银监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旨在进一步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通知》规定,经上海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商定,对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作以下要求:

自2016年11月29日起,居民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即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且无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的、或在本市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包括商业性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通知》要求,各房屋管理部门要加强房屋交易审核工作,认真做好住房信贷房屋信息查询工作。各商业银行应继续强化对首付资金来源、收入证明真实性等审核,根据借款人家庭信用状况、偿债能力等审慎把握具体执行水平,对于有投资、投机性购房特征的,应从严确定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银监局将加强监督检查。此外,上海银监局已会同规土部门深入核查了部分土地拍卖的竞得资金来源,正在对查实存在资金违规进入土地交易市场问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后续还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土地交易资金来源核查工作。

同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调整本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政策的通知》,一是严格执行公积金差别化信贷政策。在区分首套和二套购房的前提下,调高对第二套改善型购房的首付比例至普通商品房50%和非普通商品房70%、二套普通商品房贷款利率上浮10%、二套普通商品房个人贷款最高限额下调10万元,并停止向已有两次公积金贷款记录的职工家庭再行发放贷款。二是体现公积金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和风险可控。借款人以公积金缴存账户余额确定贷款额度的倍数从40倍下降到30倍;严格执行住建部还款能力的计算比例调减为每月还本额占工资基数不超过40%,以及对第二套改善型住房认定标准的口径。

此外,本市将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供应,确保2016年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同比增加。进一步强化商品房预销售行为管理,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和从业人员监管,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经纪企业捂盘惜售、炒作房价、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交易及各类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对编制谣言、散布不实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查处力度,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社会专业机构不断扩大代理经租业务规模,切实落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制度,规范住房租赁行为,稳定住房租赁关系,保障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

本市将继续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的住房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按照国家关于住房限购、限贷的要求,继续严格执行“沪九条”、“沪六条”规定,强化市场调控职责,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考核制度,确保各项调控政策执行到位,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政策问答:

一、商业银行如何认定首套房贷?

答: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且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显示在全国各地无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无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按照首套房贷政策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5%。

二、商业银行如何认定二套房贷?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11-2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更多房产资讯,政策解读,专家解读,点击查看

3. 7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大涨36% 投资客开始抛售房产

经过三个月的低迷与回调,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在7月再度冲高。

据信义房屋数据,2016年7月上海二手房共成交3.85万套,较上月环比上涨36.6%。全市二手房成交总金额889.6亿元,环比上月增长39%。成交均价微涨,为2.79万元/平方米。

投资客抛售两套房

在刚刚过去的7月,林先生已经将自己在上海市长宁区伊犁路的一套50平方米的房子售出,总价275万元,“成交很快,一挂出去就有买家上门,而且也没有还价。”林先生说,自己在上海做生意多年,名下持有8、9套房产,从去年到现在,房价一路飙涨,自己所在伊犁路区域,均价从一年多前的3万多元/
平方米上涨到现在的5万多元/平方米,“我已经有些看不懂了,担心市场有泡沫,我手头的房产较多,总是持有怕后市存在风险,所以想先卖掉1、2套。”林先生说,好在出售的过程很顺利,一挂出就有买家接盘,自己又欣喜又意外。

数据显示,在年初的1月和3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曾达到惊人的4.6万套和5.7万套,然而随着3.25新政的出台,4月的成交量大幅下滑到2万套水平,5、6月份也是在低位徘徊,成交量分别为2.3万套和2.8万套。

上海
太平洋房屋副总经理王超称,3.25政策出台以后,4、5、6月份的成交量都很低迷,从3月的5.7万套下滑至2万多套,价格也出现5%左右的微调,这一阶段市场转为观望,需求是被抑制的。而到了7月,政策的消化期已过,市场再度活跃,此前被压制的刚需、改善型需求被释放出来,加上7月上海土地市场单价、总价最高地块频出,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心理,出现了恐慌性购房的行为。

“怕涨价”:地价走高刺激买家入市

太平洋房屋
浦东金桥门店经理方波表示,7月他们门店成交了10多套房源,业绩上涨了40%-50%,“外环外的地价都拍到3万多了,我们这儿的房价才4万多,所以客户会选择出手。”方波说,8月的行情会比7月更好,市场行情将持续走高。

中原地产中国大陆区副总裁兼上海中原地产总经理刘天旸称,7月上海二手房市场出现“淡季不淡”的行情,且交易量增幅超出预判。目前市场置换需求占据重要比例,买家往往是卖掉一套或者两套原有房屋去购置新房。因此从新房市场来看,7月中高端项目有不错表现,7月一、二手市场保持了很好的协调性。
“尽管7月成交量比较大,但是价格还是保持稳定。主要成交集中在中低价位段产品,结构性变化下均价没有出现大幅波动。”刘天旸说,7月二手房市场成交活跃,一方面是活跃的土拍市场提高了买家的未来预期。另外,7月新房市场供应减少,“一房难抢”使一些急于入市的客户转投二手房市场。最后,原先固有认知7
月是传统淡季,但是今年7月出现“淡季不淡”的行情,让很多客户始料未及,有些买家唯恐到“金九银十”楼市会变得更好而错失入市良机,故在此预期下不如提前入市。

中原地产中远两湾城的中介业务员张硕也称,7月市场明显比前两三个月好很多,整个中远两湾城片区成交了40、50套房源,原来出价580-590万元的两房现在出价在600万元,房型好的两房房源基本卖空了。

再出新政空间不大

王超说,照目前的情况看,预计8月二手市场仍会延续7月的火热势头,成交量仍然会保持在3.5万-4万套的水平,如果接下来连续三个月成交量维持高位,价格将会再度上涨,“所以我们也很担心,如果市场持续过热,不排除到了10月份再出政策的可能。”不过王超同时表示,3.25政策已经堪称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再出台新的政策,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

房多多联合创始人曾熙表示,上海作为一线城市,成交量持续上升是必然的。即便是在比较低迷4、5、6月份,上海二手市场的成交量也是呈现逐月回升状态的,由于新房的供应量比较小,大量的成交转移到二手市场,随着政策被逐步消化,造成7月成交量的爆发。“从我们目前监测到的情况看,房东的加价比例在增加,在交易前临时跳价的比例也在增加,在局部区域比如拍地的区域,价格是在明显往上走的,所以未来价格上行的压力是很大的。”

曾熙说,7月的市场情况将成为未来几个月的常态,预计8、9月份市场会持续向好。

宝原地产宝山区域总监张燕介绍说,尤其是7月中旬以后,客户购房的欲望非常强,不再犹豫了,看过几套之后就能下定,而前面两三个月都是在观望的。因为土地市场火热,很多客户担心到了9、10月份房价还会涨,所以纷纷出手,“价格总体稳定,有些微涨,谈价的余地已经不大。”

严跃进表示,应该说7月上海二手房交易非常热,这和一手房的市场走势基本类似,体现了淡季不淡的效应。这有几个原因。第一是房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后续是否会出政策还是比较担心的,这个时候对于此类二手房市场的判断就会比较一致,即积极认购此类二手房非常有必要。第二是持续的高单价、高总价地的现象,使得二手房跳价的现象比较多,这个时候购房者也会积极认购。第三是随着7月份新盘的供应,会使得房东急于抛售二手房,进而换购新房。二手房热是一个很大的信号,意味着此前“3.25新政”后上海房地产市场热度依然不减。所以要警惕下半年突然收紧政策的可能。否则目前部分房源陆续步入到4万元/平方米的均价,将是倒逼各类新政策的继续出台。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8-0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4. 一线城市地王频出 风险隐现

针对三四线城市的明显过剩风险,2015年以来,标杆房企开始全面回归一线城市和二线核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土地价格也水涨船高。不过,在一线城市地王频出的同时,也暗藏着不小的风险。

针对三四线城市的明显过剩风险,2015年以来,标杆房企开始全面回归一线城市和二线核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土地价格也水涨船高。不过,在一线城市地王频出的同时,也暗藏着不小的风险。

地王频出

79907元/平方米!去年12月25日,深圳尖岗山出让的某地块楼面价成功刷新了去年10月22日北京丰台花乡地块创下的7.5万/平方米的楼面价,成为2015年全国的楼面价地王。

与深圳相似,北京和上海也是地王频出。近期的上海土地拍卖会,“碧桂园+东原+平安”三家联合体以23.1亿元竞得奉贤区南桥新城地块,成交楼面价14597元/平方米,溢价率为62.19%,这个拍卖的土地楼板价和周边的二手房价相差无几。

在北京,根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的统计,住宅类土地楼面价超过3万的地块2015年高达22宗,占所有住宅土地49宗的45%。而在2014年52宗住宅土地中楼面价超过3万的只有9宗,占比为17%。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目前北京楼面价超过房价已经成为常态。北京已经出现了遍地地王的现象,虽然地王不完全代表未来市场售价,但如此多的地王集中出现,未来房价很难不受到影响。随着北京地价的攀升,未来新上市的商品房定价会出现高端化趋势,而很多过去认为是非豪宅区的区域将会供应大量的豪宅项目,对市场定价有明显影响。

一线城市之外,南京、杭州、福州等二线核心城市也同样出现土地成交热潮,高总价地、高单价地亦频频刷新历史纪录。例如,2015年12月21日,福州市第十四次土拍会上,经过82轮拼抢,鲁能集团以总价32.3亿元竞得北三环外的五四北区域原天宇开关厂地块,楼面价14926元/平方米,溢价率达134%,五四北区域“地王”诞生。

风险隐现,开发商更加谨慎

一方面是一线城市和二线核心城市火爆的土地市场,另一方面却是全国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的局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989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1%,降幅比1~10月份收窄0.7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6409亿元,下降26.0%,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

为什么在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的同时,一二线核心城市的地价却节节上扬?这是因为,在目前广大三四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面临高库存压力的情况下,主要房企都将资金集中到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争夺,而这些城市不超过20个,占全国城市的比例相当之小。

对开发商而言,未来可供选择进入的城市和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市场的价格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张大伟预计,房企拼抢一线城市土地,已经普遍出现了地价超过房价的现象,预计2016年,一线城市土地竞争将依然白热化。

不过,在疯狂的土地市场背后,未来一线城市的楼市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不少开发商都对此表示将更为谨慎。

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来自福建的上市房企泰禾集团曾在北京、上海两大一线城市大举拿地引发广泛关注。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采访时介绍,泰禾2013年和2014年总共拿地花了350亿,如果到2015年再去拿,可能要700亿。黄其森说,未来泰禾仍坚定看好一线城市的前景,2015年泰禾拿了六块地,除了杭州一块外,其他全部位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一线城市的经济承载力仍很强。

不过,黄其森也表示,2015年泰禾在土地市场不像前两年那么激进了,因为很多地方地价跟前两年比翻了一番,“我们现在非常审慎,我们只在适合的城市拿适合的地块。”

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对北京、上海的房地产前景的判断颇为审慎。他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北京、上海“没法弄,一算就赔钱”。过去他觉得北京、上海什么地都能拿,现在觉得要避免掉进高价地的“坑”里面。

张大伟认为,在2015年以前,尽管也出现很多地王,但当时的楼面价都没有超过周围在售房价,因此风险相对要小很多。但2015年以来,由于三四线城市实在太差,大量资金都进入到一二线城市。这种资金推动下的地价不冷静,会导致2016年下半年后出现一个泛豪宅化的趋势。因为这些地王要到2016年下半年后才会开始入市,到时候房价要达到现在的一倍以上才能回本,但这样的价格是很多区域所接受不了的。“因此这些问题将会在2016年下半年后爆发出来。”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6-01-10,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领取看房红包,百元现金直接领

5. 全年土地出让金整体上涨了吗

中指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受到宅地供应整体增加影响,全年住宅类用地出让金占比较2016年增加约4个百分点,达到82%,商办类及工业用地占比分别下降3个及2个百分点,合计为17%。成交面积方面,各类用地供求结构相对稳定,工业用地仍然占半数,住宅类与商办类用地占比较2016年全年增加近3个百分点,住宅类成交面积占比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达到37%。

综合全年来看,一季度,土地市场总体平稳,热点城市坚持调控,一线城市供应剧增,二线城市回归理性;二三季度热点城市调控深化,平均溢价率同比普遍下降,需求外溢至周边三四线城市;四季度整体供应量攀升至年内高位,出让金同比增加近四成,平均溢价率继续下行。

6. 上海市产权调查土地状况信息表中的备注“完全产权、五年以后可进入房地产市场”是什么意思

房子可以交易没有任何问题

7. 如何看待上海从严调控房地产市场上海能遏制住房价上涨的速度吗

前几天,网上到处是上海楼市房价上涨的信息,诸如二手房一月价格跳涨200万、一小时涨40万、新楼盘认筹率700%之类的夸张说辞,有人预测,上海有关部门肯定会在近期出台新的楼市调控政策。

上海在楼市稍有异常之时,有关部门立刻制定了新政策来压制这种现象,2021年楼市调控第一枪开在上海,无论是速度还是控制力度,上海都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其他城市不妨参考下,连这么优秀的上海都"忍不住"给楼市浇水灭火,你们有何突出能力掀起风浪来呢,赶紧自觉地浇灭内心燃烧的小九九吧!

8. 谁那里有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数据报告,可以分享一下

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2016 年,上述四个一线城市的 GDP 分别 达到 2.49 万亿元、2.75 万亿元、1.96 万亿元和 1.95 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同时,2017 年前四月,四个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占全国比例分别为 4.01%和 13.0%, 总体呈现下降态势。

1、随着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的“四限政策”陆续出台,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呈现下 降趋势。2017 年前四月,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达到 1670.5 万平,同比下滑 27.9%。同期,一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金额累计达到 4314.0 亿元,同比下滑 26.3%。

2、在加大土地供给的情况下,一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有所回升,但总体仍处低位。截 至 2017 年 4 月份,一线城市商品房出清周期回升至 16.4 个月。同时,一线城市房价增 速下行。截至 2017 年 4 月份,一线城市商品住宅均价达到 3.30 万元/平,同比增加 15.0%。

9. 楼市调控或仍加码 分析称房地产市场迎拐点

本周,房地产市场相关数据陆续公布。与2016年11月相比,2016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0个,上涨的城市有46个,持平的有4个,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继续呈现减少态势。其中,一二线城市房价走势总体趋于平稳,三四线城市环比涨幅回落,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前期楼市调控的积极效果。除此之外,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2015年名义上涨6.9%,其中,住宅投资68704亿元,增长6.4%,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业界人士分析认为,2017年不少城市房价会迎来拐点,同时,房地产去库存也将持续推进。

调控效果逐步显现

房地产市场最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于,2016年12月份,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已率先由上涨转为持平。具体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地区的房价环比均有所下跌,广州也出现连续3个月房价环比涨幅回落。

“一线城市房价事实上具有风向标作用。”严跃进告诉记者,从这一角度来看,2017年房价走势或将出现拐点。

纵观2016年全年房价走势,可谓在振荡中上行。2016年1至2月,全国房价处于“合理”区间;3月以后,房价开始走高;直至5月,随着房地产市场交易面积有所下降,房价指数环比增幅也开始回落;8至10月,房价再度上涨,并引发外界强烈关注。

为防范房地产市场过度投资投机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各地的调控政策不断升级。2016年四季度,全国热点城市调控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得到明显遏制。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2月后,2016年12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指数第一次出现下调。而从2016年全年数据来看,北京房价环比涨幅最高的月份是9月,涨幅高达4.9%。

短短3个月时间,房价由涨到跌,政策调控成为最大的影响因素。

严跃进告诉记者,从月度数据来看,2016年四季度各月份限购等政策不断升级和加码,所以房价环比增幅在不断收窄,这也遏制了房价同比增幅的扩大态势。“观察70个大中城市的数据可以看出,控制房价政策总体上初战告捷。2017年,稳定市场预期和房价依然需要各方继续努力。”他表示。

调控政策或将加码

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为2017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定下总体基调。另外,在刚刚结束的部分地方两会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多次出现在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部分城市“调控从严”的方向不会改变。

2017年,调控政策或将加码,楼市或将继续承压。

相比而言,一线城市楼市调控政策更趋严格。例如,北京对房地产调控的表态为,“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金融、财税、土地、市场监管等多措并举,探索建立符合国情市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海、深圳等地同样将核心放在“促稳”,并强调综合运用金融、土地、投资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将体现在哪些方面?严跃进表示,在总量上,应当积极增加土地供应,尤其是结合去库存周期和房价走势来动态调整供地节奏;在结构上,包括供应结构、政策结构方面都会有所调整,如在房地产税等方面会针对各地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以及积极增加租赁型公寓项目的建设等;另外,还可以增强各监管部门的政策联动模式,积极运用数据整合的方式,实现调控的精准性。

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或被遏制

对于2017年房地产市场的走势,专家分析认为,受调控政策影响,2017年房价上涨势头将得到遏制,整体预期将得以改变。

某研究院《2016—2017年度全国房地产市场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将呈现上、下半年不同的走势,预计上半年市场在振荡式缓慢升温中,房价增幅会持续收窄。而到了下半年,房价指数环比增幅将呈现负增长态势,70城房价环比增幅将由正转负,出现短周期性质的下跌拐点。受房价指数环比增幅收窄进而下行的影响,预计70城房价同比增幅将在2017年一季度见顶,预计峰值为11.4%左右,四季度将从正增长转为负增长。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一线城市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供需结构难以全面改变,所以这部分市场的房价不具备大幅下跌的条件,依然会呈现相对“坚挺”的态势。

其他方面,国海证券表示,预计2017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8.3%,销售额下滑6.5%,房地产投资增速在1.7%左右。招商证券认为,预计2017年的商品房销售量下降10%左右。但绝对规模仍将达到13亿至14亿平方米,成为仅次于2016年的次高点。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1-23,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买新房,就上搜狐焦点网

阅读全文

与2016年上海土地市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期货转保证金时间 浏览:522
开钢厂需要投资 浏览:343
非法融资坐牢 浏览:48
理财业务资金规模 浏览:850
玖远投资孟祥彬 浏览:950
荣发股票价格 浏览:491
理财稳健精选 浏览:885
大价值股票基金 浏览:769
161818基金今天净值 浏览:993
分级基金是开放基金吗 浏览:260
2万韩元合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351
483003基金累计净值查询 浏览:681
理财分几份 浏览:17
信托游戏 浏览:691
79外汇100 浏览:148
公务员可以贷款 浏览:114
银行柜面外汇业务 浏览:798
一元人民币换外币汇率大全 浏览:94
北京泰和兴投资老板 浏览:779
科创版基金买不买 浏览: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