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股市中如何判断庄家持股的成本(简单易懂)
关于这一点,建议楼主只可以大致估算,千万不可去细致考证。因为主力大多数时候,是不会让局外人能算得出持仓成本的。财经网站上有所谓标注的主力成本,都是骗小孩子的数据,如果认真,会吃亏的。稍详细点为楼主释疑罢。通常有两种状况。一是某只股票中的老主力,长线庄。这种主力的持仓成本是最最难以估算的。甚至连大概的估算都做不到。这是真话。举个例子,如果我告诉楼主,长庄在某些时候,手里的筹码成本居然是负数,楼主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对吗?但实情确实如此。你有机会可以试一下。假如你买入某股一万股,获利百分之三十后,卖出八千股,那么你再查一下,你手里留有的二千股,成本就是负数了。就是这个道理。老主力长年运作一只股票,反复几百次高抛低吸,底仓的成本低得惊人,甚至无法计算。这就是为什么熊市来了,股票暴跌,散户大户都承受不了,但主力却泰然自若的根本原因。在股票市场,主力与散户的博弈,说到底就是成本高低的博弈。另外一种是相对容易估算一点的,比如说面对突发性利好,或者过江龙游资对某股的突然强制介入。主力原本没有底仓筹码,或是底仓太少,只能用拉高建仓的手法,此时主力的成本就会很高,大致成本得从最低位起加百分之二十。但主力的水平不均,对这个数字也要辩证地看,不能按图索骥。
❷ 股市中如何分析庄家的成本价
庄家的成本价可从几个方面分析:
1、进仓成本。庄家资金量大,进场时必然会耗去一定升幅,有人看见股价从底刚涨了10%,便担心升幅已大,不敢再买。其实,升20%、甚至50%有可能为庄家在吸筹,关键要看在各价位区间成交量的多寡。低位成交稀少,庄家吸筹不充分,即使已有一定的涨幅亦不足惧。全柴动力从走势看,3-4月为庄家的吸筹期,股价最低从3月1日的8.28元涨至4月23日的11.40元,最大涨幅38%,庄家在9元以下能吸到的筹码微无其微:9元以下总成交仅几百万股。将吸货期每天的平均成交价与成交量相乘,然后再平均,发现庄家的平均买价在10元左右。知己知彼,持有该股的就不会在5月中旬的短线回调中抛在最低价了。北海新力(0582)7月中旬急跌后有资金进场吸纳迹象,7月16日-8月13日市价低于10元,共成交约500万股,相对该股5700万流通盘来说,吸筹不充分,目前市价在11元附近,尚处于主力吸筹成本区。总的说来,进仓时耗去的升幅越大,后市升幅越可观。亿安科技去年8月随大盘见底后成交温和放大,可断定9-10月份为吸货期,两个月内成交约4600万股,实现了充分换手,同期股价从6元左右升至9元附近,仅吸货期便耗去50%的空间,庄家为何如此不惜血本?精明的庄家早已知道手中的"货"经过"重组",重新"包装"、"粉刷"之后会卖出更高的价钱,因而进货时极为慷慨。
2、利息成本。庄家资金多数为拆借资金,通常是要付出利息成本的。若某个庄股运作的时间越长,利息成本越可观,越需向上拓展空间。我们来看看最"贵"的啤酒--重庆啤酒(600132)是如何买到如此高价的,从走势看庄家从98年初即开始介入,8-9月份一度将股价从10元附近拉升至15左右,之后便长期陷入沉寂,今年5月重出江湖,神勇异常。投资者可仔细寻找前期有一定表现后便长期默默无闻的个股,这些在利息方面付出了"血本"的个股一旦重新启动都有可观涨幅。
3、拉升成本。正如庄家无法买到最低价,同样亦无法卖到最高价,通常有一大截涨幅是为人作嫁:船小好调头的跟风盘跑得比庄家还快。有的庄家拉升时高举高打,成本往往很高,短期会有大涨幅;有的喜欢细水长流,稳扎稳打,成本较低,为日后的派发腾出空间。
❸ 怎样看股票里某只股的庄家成本
关于这一点,可以大致估算,千万不可去细致考证。因为主力大多数时候,是不会让局外人能算得出持仓成本的。财经网站上有所谓标注的主力成本,都是骗小孩子的数据,如果认真,会吃亏的。稍详细点为楼主释疑罢。通常有两种状况。一是某只股票中的老主力,长线庄。这种主力的持仓成本是最最难以估算的。甚至连大概的估算都做不到。这是真话。举个例子,如果我告诉楼主,长庄在某些时候,手里的筹码成本居然是负数,楼主一定觉得不可思议对吗?但实情确实如此。你有机会可以试一下。假如你买入某股一万股,获利百分之三十后,卖出八千股,那么你再查一下,你手里留有的二千股,成本就是负数了。就是这个道理。老主力长年运作一只股票,反复几百次高抛低吸,底仓的成本低得惊人,甚至无法计算。这就是为什么熊市来了,股票暴跌,散户大户都承受不了,但主力却泰然自若的根本原因。在股票市场,主力与散户的博弈,说到底就是成本高低的博弈。另外一种是相对容易估算一点的,比如说面对突发性利好,或者过江龙游资对某股的突然强制介入。主力原本没有底仓筹码,或是底仓太少,只能用拉高建仓的手法,此时主力的成本就会很高,大致成本得从最低位起加百分之二十。但主力的水平不均,对这个数字也要辩证地看,不能按图索骥。
❹ 在股票中,怎么判断一个股有庄家,特别是如何判断庄家的成本请...
呵呵,提问者很可爱。
实际上我觉得对于一般散户而言,庄家这个词,是个伪命题。其实质意义就在于判断资金进出和大势背景,才是对散户来讲真心有帮助的信息。
动不动就谈跟庄、甩庄、判断庄家成本的散户,多半都很傻很天真。花钱去买软件去参加某某私募培训班的,多半是有钱没处花的主儿。
❺ 怎么看股票的主力成本区
在K线图中,最长最密集的区间是成交堆积最多的价位区,就是主力成本区。
低位筹码主峰是长期形成的,是主力投资者的重要持仓成本区,主力持仓成本那么股价不仅可以获得支撑,还可以频繁获得支撑。
如果行情不佳,主力持仓成本使得股价从高位回调至筹码峰上限.我们可以看到股价出现反弹的情况很多。主力持仓成本价格多次反弹以后.低点不断抬高。
股价回升后首次见顶回落:股价脱离筹码主峰以后大幅上涨,主力持仓成本价格涨幅较大,主力持仓成本使得投资者的盈利空间快速增加。
(5)如何判定股市庄家成本扩展阅读:
投资者析应用上注意:
1、动态化的成交密集区只在短时期内对股指或股价起到一定作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换手率的增大,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小。真正的作用可能只是心理上的。
2、在大盘或个股冲关或下跌遇阻之时,会有“成交密集区”的提法出来解释现象。但最终在市场中起决定作用的当然不是什么“密集区”。
中小投资者应得到的重要启示是,在操作上,如你所持有的股票向上运行遇到前一个密集区时,不要被轻易“吓住”,尤其是股价正好在前一个密集区驻足不前时。
如果此时你的个股经过调整,有了充分的换手(一般要达100%以上),上攻时成交量又持续放大,那么这个阻力位过定了,而且突破时不会显得很沉重。
❻ [股票]如何计算庄家成本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为成交量除以流通股总数乘以100%。因为我们要计算的是从庄家开始建仓到开始拉升时这段时间的总换手率,因此,根据经验,以周线图的参考意义最大。
参看个股的周K线图,周均线参数可设定为2、10、20,当周K线图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时,就可以证明该股有庄家介入。只有在庄家大量资金介入时,个股的成交量才会在低位持续放大,这是庄家建仓的特征。正因为筹码的供不应求,使股价逐步上升,才使周K线的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我们也就可初步认定找到了庄家。
无论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庄家,其控盘程度最少都应在20%以上,只有控盘达到20%的股票才做得起来,少于20%除非大市极好,否则是做不了庄的。如果控盘在20%-40%之间,股性最活,但浮筹较多,上涨空间较小,拉升难度较高;如果控盘量在40%-60%之间,这只股票的活跃程度更好,空间更大,这个程度就达到了相对控盘;若超过60%的控盘量,则活跃程度较差,但空间巨大,这就是绝对控盘,大黑马大多产生在这种控盘区。
❼ 如何计算庄家成本
要跟庄,就必须摸清庄家的底细,最重要的莫过于庄家的控盘程度即持仓量以及庄家的成本,我们只有通过K线图以及成交量来作分析和研判,据笔者认真分析和研究认为:用换手率来计算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在我们的市场中,大多数都是中线庄家,其控盘度大约在40%~60%之间,这种持仓量活跃程度较好,即庄家的相对控盘,超过60%的持仓量时,即达到绝对控盘的阶段,这种股,大多是长线庄家所为,因为在一只股票中有20%的筹码属绝对的长线投资者,这批人等于为庄家锁仓,当然控盘度是越高越好,因为个股的升幅与持仓量大体成正比的关系。据传0048康达尔的控盘程度达到90%,所以才会有十几倍的涨幅。一般而言,股价在上涨时,庄家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约是30%左右,而在股价下跌时庄家所占的比率大约是20%左右。但股价上涨时放量,下跌时缩量,我们初步假设放量/缩量=2/1,这样我们可得出一个推论:前题假设为若上涨时换手200%,则下跌时的换手则应是100%,这段时间总换手率为300%,则可得出庄家在这段时间内的持仓量=200%×30%-100%×20%=40%,即庄家在换手率达到300%时,其持仓量才达到40%,即每换手100%时其持仓量为40%/300%×100%=13.3%,当然这里有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把从MACD指标金叉的那一周开始,到你所计算的那一周为止,把所有各周的成交量加起来再除以流通盘,可得出这段时间的换手率,然后再把这个换手率×13.3%得出的数字即为庄家的控盘度,所以一个中线庄家的换手率应在300%~450%之间,只有足够的换手,庄家才能吸足筹码。
❽ 看股票看主力成本怎么看的
主力作为大资金的代表,很大一部分决定一只股票的走势,而主力运作一只股票有几个不同的阶段,从吸筹到洗盘、拉升到出货均在K线图中得到显示,因此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投资者,正确判断主力在运作一个股票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就非常重要。而衡量在买入一个股票时有多大的安全边际就要涉及到主力的成本,因为没有哪一个主力希望跌破其成本价。
图中显示了从主力吸筹到二次洗盘再到拉升的过程。经过总结如下:
1、股票选择:主力做盘一般选择一只干净的股票,就是没有大资金介入的股票;而我们判读主力吸筹的区域就是选择股票经过一轮拉升和出货后的自然股票;
2、周期判断:周线,一般主力在吸筹时会在k线图上留下资金介入的痕迹,而周线比日线更加准确显示主力的吸筹动作;
3、判断方法:选择从底部连续放量并明显有拉升的动作作为周期,首尾相加除以二,比如上图所示的600209从09年2.6日-3.6日中5根周k线所在的最低价2.9和最高价5.28相加除以二,得出的结果是4.09元。
4、验证方法:一般主力在建立底仓后即开始震荡洗盘,而任何主力在洗盘时均不希望跌破自身的成本价,因此在回踩时低点如在前期算出的成本附近既可更加确信主力的成本的准确率;600209正好符合本特点;
5、安全区域:一般说来,主力运作一只股票,从建立底仓吸筹到震荡洗盘、拉升到最后的出货,考虑到资金利用成本和时间,涨幅需要在4-5倍之间,而在主力的成本附近一倍左右均可以看作安全区域。比如600209的安全区域在8.1左右。
❾ 怎么确定一个股票是否有庄家庄家的筹码分布情况以及庄家的成本
一个股票是否有庄家的股票具体反映情况如下:
第一,股价长期下跌末期,股价止跌回升,上升时成交量放大,回档时成交量萎缩,日K线图上呈现阳线多于阴线。阳线对应的成交量呈明显放大特征,用一条斜线把成交量峰值相连,明显呈上升状。表明主力庄家处于收集阶段,每日成交明细表中可以见抛单数额少,买单大手笔数额多。这表明散户在抛售,而有只“无形的手”在入市吸纳,收集筹码。
第二,股价形成圆弧度,成交量越来越小。这时眼见下跌缺乏动力,主力悄悄入市收集,成交量开始逐步放大,股价因主力介入而底部抬高,成交量仍呈斜线放大特征。每日成交明细表留下主力踪迹。
第三,股价低迷时刻,上市公司利空。股价大幅低开,引发广大中小散户抛售,大主力介入股价反而上扬,成交量放大,股价该跌时反而大幅上扬,唯有主力庄家才敢逆市而为,可确认主力介入。
第四,股价呈长方形上下震荡,上扬时成交量放大,下跌时成交量萎缩,经过数日洗筹后,主力庄家耐心洗筹吓退跟风者,后再进一步放量上攻。
几种庄家如下:
1、大资本个人投机客:个股走势异于大势,此类庄家通常专情于某一只个股;
2、公募或私募机构:由于资金量庞大且成派系,通常游走于板块之间,此类庄家往往能带动一个板块;
3、上司公司:为了达到自身的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操控行为,此类庄家总在关键时刻或价位出现,或为保持一定价格区间,或为达到相应条件(比如为了抬高增发价格炒作股价等);
4、国家:这个是最牛的庄家,不过一般他只对大盘进行操控,只是可能通过个股开始而已;
5、国际金融大鳄:类似于索罗斯之类的投机客,他们通常手握极大量的资金,大到可以与一个国家抗衡(97年索罗斯在东南亚某国成功导致该国货币贬值,并从中谋利颇丰,可是却栽在弹丸之地——香港);
6、国际投行:类似于大摩、高盛之流(高盛私下做空次贷引爆全球金融危机)。
以上6类庄家哪个比较厉害则要看该国货币发行权在谁手中,如果在该国政府手中则4最大,反之则6最厉害。
❿ 如何知道股票主力的成本价
股票计算出主力的成本价,也就是指主力的持仓成本,持仓成本是主力的最高机密,但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这一机密。
一、从操盘软件中直接获取。
一般来说,所有券商提供的实盘操作系统都可以查询。从F10资讯中,我们可从“股东研究”一栏了解机构的进出情况。
首先,从“股东户数”及“人均持筹”数据的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机构动向以及个股筹码的变动趋势。一般地,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东人数越多,则表明筹码趋于分散,盘中缺乏主力关照。
其次,预测机构介入成本。由于公布报表的时间和股东人数的统计时间有一段时间差,所以我们要预测机构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如果目前的股价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主力也被套;如果涨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说明主力短期并没有出局;如果涨幅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变化情况再作研判。比如说,新北洋(002376,股吧)(002376,,资讯,)季报显示,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基金公司,占流通股35.73%。除一家基金公司持股数未变之外,新进三家,其余六家全部加仓,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一只基金以所持257.9万股位列第一位。如图所示,第三季度期间,主力建仓的加权均价为39.38元,区间换手率为243%,而三季度报公布的时间是2010年10月22日,以22日的开盘价41.8元来计算,也仅仅上涨6.14%,涨幅不大,且期间成交量不温不火,说明机构短期并没有出局。若再结合二季度进驻的机构来估算成本,在目前的价位上,部分机构也可能被套。因此,根据推算结果,我们可以在当前价位或逢低大胆介入,因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在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唯一因素。在用该指标选择个股时,应注意该指标的局限性。比如主力机构有可能期末采用突击重仓或分仓的方法来达到迷惑中小投资者的目的等。特别是那些典型的庄股,即使股东人数再减少我们也应该岿然不动。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结合起来判断。
二、根据均线来推断。
一般而言,中短线主力建仓时间大约需要4-12周,平均约8-10周。从周K线图上,我们可以估算8-10周均价线是主力的成本区域(虽有一定误差,但不会偏差10%,所以谨慎起见,我们取10周线作为主力建仓成本)。作为主力,其操盘的个股升幅至少在50%以上,多数为100%甚至更多。一般地,一只股票从一波行情的最低点到最高点的升幅若为150%,则主力的正常利润是100%-120%左右。这是因为,主力要想在市场中获利,也必须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固定不变的,也是主力在“坐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建仓成本。亦即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需要付出20%-40%的利润空间。主力的建仓成本算出来以后,再在这个价位上乘以150%,即为主力将来拉升的最低目标位。举例说明:精功科技(002006,股吧)(002006,行情,,),如图所示,从周K线图可以看出,自7月初开始底部明显放量,有主力资金介入迹象。两个月的时间换手率达300%之多,涨幅达41.71%,加权均价为13.42元(10周线的平均成本也在13.4元左右),可以说,两个月的震荡盘整,为主力的吸货建仓期。这期间,主力的建仓成本大约消耗了20%-40%的利润。而行情启动之后,从启动价14.2元开始一路上扬,利润高达100%之多,而建仓期的最低价11.41元至最高价29.67元,振幅高达160%。
测算出主力的成本之后,也就摸清了主力的底细,看清了主力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有的放矢,不再惧怕主力的“洗盘”、“挖坑”等操盘伎俩。只要目前价位没有大幅上涨,不管道路多么曲折,股价迟早都会到达测算的价位,因为主力若非迫不得已,绝不会亏损离场。而主力资金量大,进出两难,有时系统性风险来临时,想出也出不去,这是主力永远的心病。
总之,投资者如果能计算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能测算出当前主力有无获利空间或获利大小,从而以此来决定自己的投资策略。若目前股价低于主力成本,投资者可大胆重仓介入;若目前股价只能让主力微薄获利,投资者可积极逢低参与;若股价已使主力获利丰厚,则投资者应及时出局,或以观望为主。但也要注意一点,虽然能测出主力的成本价,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还要多观察主力的资金动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