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五粮液长期待摊费用变动分析

五粮液长期待摊费用变动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07 21:05:37

A. 请求:五粮液股份ROE变动数据 该怎么找啊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2007 15.35
2006 14.17
. 10.75
. 12.61
. 11.7
. 11.56
. 17.29
. 24.09
1999 26.81
1998 31.35
1997 86.98

B. 五粮液股票能否长期持有价值投资

五粮液不值得长期持有。

原因如下:

五粮液的浓香型白酒不具备茅台酒这样的独特优势,很回容易失去市场份额,各大答品牌都在大力发展高端酒,象最近几年崛起的沪州老窖剑南春古井贡,五浪液很容易失去市场份额。

高度白酒毕竟不是健康饮品,长远来看,随着国人的消费观念变化及对酒驾的严厉执法,都会让白酒市场增长率停滞不前,甚至下降。

(2)五粮液长期待摊费用变动分析扩展阅读:

五粮液公司的基本面:

白酒行业龙头企业,生产浓香型白酒。2008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78亿元,同比增长8.86%;营业利润21.32亿元,同比增长8.1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5.89亿元,同比增长20.02%;实现每股收益 0.42元。

C. 五粮液什么时候上市的

五粮液什么时候上市-五粮液整体上市拉开序幕收购战车启动 五粮液(000858行情,爱股,资讯)终于迈出了整体上市实质性的第一步:先把集团和酒业的相关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五粮液(000858.SZ)。7月21日,五粮液自开市起停牌:因公司正筹划整合集团酒类相关资产事宜,待公司发公告时复牌。这是五粮液董事长唐桥在兑现其在2007年报中的承诺:三年内,逐步将集团中与上市公司酒类生产相关度较高的资产收购到上市公司中来,预计到2010年底整合完成上港集团整体上市,约需资金60亿元。而今年启动的整合,需资金19亿元。“在方案正式出台之前,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对今年拟收购的集团资产内容,五粮液董秘彭智辅表示。但业内人士均认为,收购集团酒类相关资产,将极大解决关联交易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整体上市,提高上市公司利润,以缩小五粮液和国酒茅台之间的利润差距。注资方案预测“今年的资产注入具体方案一旦出台,上市公司会发公告,最长不会超过30天。”五粮液证券事务代表肖祥发说。事实上,关于资产注入内容已无太大悬念。其中拉开了序幕,普什集团首当其冲。上海证券分析师彭文飞认为,整个收购会分三步走:先是将五粮液集团旗下普什集团的酒类相关资产整合进上市公司,比如瓶盖和包装资产;其次是整合五粮液集团下属的宜宾五粮液进出口有限公司;最后是由上市公司来收购集团下属的其他和酒类相关的公司。早在3月31日,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也透露了五粮液的资产注入方案。尽管和上述分析师的分析有一定出入,但普什集团也是率先被提及。报告称,3月28日股东大会,五粮液高管与20多名机构投资者代表见面交流,沟通会相关信息表明:酒类相关资产注入于今年下半年启动,总计60亿元资金需求将由公司自筹,通过资本市场融资的担忧可以打消。资产收购对象的重点是酒类包装企业,具体包括普什、环球、丽彩和酒瓶等厂。但不同的是,中金公司认为,宜宾五粮液进出口公司不在收购之列广弘控股整体上市五粮液整体上市,但会提高其从上市公司的五粮液酒进价,以缩小和市场进价的差距,把合理的经营利润还给上市公司。对包装类资产收购也仅限于与上市公司有关部分整体上市是什么意思,其对外销售部分将不会进入上市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上述两方案预测有所差别,但关于上市公司对普什集团的收购均明显发生变化:只收购普什集团和酒业相关的资产。普什模具公司一员工告诉记者,由于模具和酒业无关,在公司内部没有听到任何要被收购的说法。事实上,关于收购普什集团的说法早在两年前,就屡次被五粮液提及。2006年5月23日,股改后的五粮液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收购普什集团,如果股东赞成五粮液上市时间,该收购估计两个月内就可以完成。第一步收购普什集团49%的股权,最终目标是控股。到当年的8月26日,五粮液却发公告称,“公司收购普什集团,是收购部分股权还是收购部分资产尚在论证过程中。”2007年1月23日,五粮液宣布,由上市公司收购普什集团的事情尚无进展,下一步将积极与五粮液集团协商,逐步将五粮液集团中与上市公司酒类生产相关度较高的资产收购到上市公司中来。放弃整体收购普什集团,五粮液大有原因。有证券分析师认为,这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对普什集团的收购问题有很大意见。普什集团经营业务较多,其中涉及非酒类资产,收购股权会导致公司利润摊薄,公司估值较低。然而,仅收购普什集团的酒类相关资产,也并非一蹴而就。因为涉及到资产的作价问题,方案分歧一度导致收购停滞。关联交易之患普什集团全称为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五粮液集团持股99%,五粮液集团安吉物流公司持股1%。普什集团是五粮液从事多元化的载体,包括普什塑胶公司、普什模具公司和合资公司群(普什3D公司、普什互美日化公司、普光科技公司)三大部分。它是五粮液集团盈利能力最强的下属企业之一。事实上,普什集团旗下并非所有企业都盈利。盈利最好的是和上市公司五粮液发生关联交易的企业,如瓶盖、塑胶等。据五粮液高管透露,在旺季时,五粮液及系列酒的产量每天高达两三千吨,一吨就需要瓶盖几千个,其他厂根本无法满足。据五粮液2007年报,2007年公司销售货物等关联交易金额41.71亿元,同比上升了17%五粮液上市,占收入比例达到56.92%,采购货物等关联交易金额达到23.4亿元,同比略微下降4%,占成本的69.27%。公司关联交易量巨大,和普什集团、五粮液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关联交易量最为突出。有资料表明,去年,五粮液进出口公司代理销售的成品酒收入为41.3亿元,相当于当年五粮液全部营业收入的56%。中金公司的报告透露,五粮液进出口公司今年五粮液酒销售单价曾为418元/瓶,公司供货单价约为226元/瓶,中间价差高达192元/瓶。由于五粮液酒大量通过进出口公司销售,因此,五粮液对产品的提价收益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上市公司。彭文飞认为,身为五粮液集团下属的进出口公司,对产品的进价远低于市场价,有将上市公司利润输送到集团之嫌。事实上,多年的关联交易源于五粮液集团和五粮液之间的委托经营关系。在去年上市公司的专项治理整改报告中,五粮液就指出,由于公司由宜宾五粮液酒厂部分优质资产改制设立,改制时受上市发行额度限制,酒厂完整的生产经营体系一分为二,公司与五粮液集团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方面实现了五分开。宜宾国资公司虽为五粮液的第一大股东,但不能左右公司重大决策,由五粮液集团委托经营五粮液。然而,由于经营方五粮液集团不能作为股东获得收益,五粮液集团和五粮液之间漏出利润的畸形关联交易一直不绝。

D. 五粮液股票分红

2008年以来五粮液股票分红情况为:

2014末期 每10股分红6.0元内/税前容 股权登记日2015-06-18

2013末期 每10股分红7.0元/税前 股权登记日2014-06-30

2012末期 每10股分红8.0元/税前 股权登记日2013-06-06

2011末期 每10股分红5.0元/税前 股权登记日2012-05-15

2010末期 每10股分红3.0元/税前 股权登记日2011-05-12

2009末期 每10股分红1.5元/税前 股权登记日2010-05-13

2008末期 每10股分红0.5元/税前 股权登记日2009-05-08

E. 五粮液上市以来每一年的每股净收益,以及股本变化,还有分红

F10股票软件有

F. 关于长期持有五粮液股票的问题

为什么一定是到2017年的牛市呢?这么悲观吗?去年到今年的大跌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自身的泡沫,次贷危机,解禁压力,高通胀等。尤其以接近压力和高通胀的影响最大。解禁的压力过了今明两年就没有了,而高通胀和股市的走势始终的反比例的。你可以看看CPI的大幅拉升的时候刚好是股市泡沫最严重的时候,如果现在继续这么通胀下去,那么股市有起色是不容易的,如果在出现行情的,那么高通胀的问题是一定要解决的。今年是国家经济困难的一年,主要的问题就是抑制高通胀。这个宏观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后市就有希望。如果真的新的行情爆发,那么股市的盈利速率是大于通胀的。
亏钱的心情都不好受,跌成这样是政府也不愿意看到的,但是政府不可能专心救治股市,而是要从大局出发,抓重点解决通胀,同时稳定其他经济领域。通胀抑制好了,宏观经济走好,股市自然就会好起来。这个时间段不会很长,股市的中期底部在未来数月就可以构筑,现在真的是折磨人的时候。
08年的五粮液高价位在47左右,现在的价位将近打了三折。假设你有100股,如果2年左右的时间解套了,相当于盈利了3000,2年的时间,如果通胀能够严重到现在1500的东西要3000才能买到的话,那中国就真的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了,这种情况政府是绝对不会允许的。现在预计中国的经济至少还可以稳定高速发展10年,出现这样的高通胀肯定是不现实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看好长线投资,就是中国的经济面好,虽然通胀难免,但是长线价值投资的收益率是高于通胀的。我也建议你了,不是死等解套,而是利用这次探底的机会来摊低成本,这样实现解套的速率更快

G. 五粮液最近两年的投资回报收益率

不是很理想,现在,酒业,行情不是很好,
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效益的百分比。版
总的回报率可权分为股利收入部分和价格变动部分:
总回报率:r = (收入/最初投资 + 价格变动/最初投资)*100% = (收入+价格变动)/最初投资*100%
回报率:一般而言回报率是指投入成本后所得到的收益比上之前的成本,所得结果即为回报率

H.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论文

一、阅读了解:首先是阅读财务报表。仔细阅读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一是金额较大和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了解其影响;二要了解公司的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了解控股股东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重要性、控股股东所拥有的其他资产以及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等。对于子公司,要了解上市公司持有的股权比率、子公司销售与母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相关性、子公司销售额和盈利对母公司的贡献度以及各子公司的所得税率和执行优惠税率的阶段。三是还需对关联方之间的各类交易做详细的了解和深入分析。对其中交易量大、交易所产生收益大的交易行为,以及关联交易的定价依据及支付手段予以特别关注。该类关联交易主要包括资产转让、组建合资公司、销售、采购、商标使用以及资金占用等。阅读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以下项目,第一,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第二,应收账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第三,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第四,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

I. 怎么通过关联交易转移上市公司利润的以五粮液为例

1、虚假财务报表的常见表现形式
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二是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调整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
人为编造的财务报表,往往是根据所报送对象的要求,人为编造有利于企业本身的财务数据形成报表。这种形式手段较为低级,或虚减、虚增资产,或虚减、虚增费用,或虚减、虚增利润等,但往往报表不平衡(子项之和不等于总数)、帐表不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勾稽关系不符、前后期报表数据不衔接等。
利用会计方法的选择形成的虚假财务报表,手段较为隐蔽,技术更为高级,更难以识别,常见的手段有:
(1)调整收入确认方式,使利润虚增或虚减。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可以采取三种收入确定方式:A、销售行为完成(商品已销售,商品发出,取得权利;劳务已提供),无论货款是否收到,即可视为收入实现;B、按生产进度确认(完工程度或工程进度);C、按合同约定确认,主要指分期付款销售方式。同时规定,在确认营业收入时,还应扣除折扣、折让、销售退回。造假时,企业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收入确认方式,或调整扣除项目。
(2)调整存货等计价方法,从而虚增、虚减资产和费用。如通过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使帐面资产或产品成本费用虚增、虚减。
(3)调整折旧计提方法,延长或缩短折旧年限,虚增、虚减成本费用,从而调整利润的高低。
(4)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现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但目前资产重组被利用来做假帐,典型做法有:A、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的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B、由非上市的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C、由上市公司将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公司的企业。
这些做法的特点一是利用时间差,如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前进行重大资产买卖,确认暴利;一是不等价交换,即借助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母公司之间进行“以垃圾换黄金”的利润转移。
(5)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主要方式有:A、虚构经济业务,人为抬高上市公司业务和效益;B、利用远高于或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C、以旱涝保收的方式委托经营或受托经营,抬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D、以低息或高息发生资金往来,调节财务费用。E、以收取或支付管理费、或分摊共同费用调节利润。
利用关联交易调节利润的最大特点:一是亏损大户可在一夜之间变成盈利大户,且关联交易的利润大都体现为“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入”,但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赚取的“横财”,往往带有间发性;另一个特点是非上市公司企业的利润大量转移到上市公司,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6)利用资产评估消除潜亏。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谨慎原则,企业的潜亏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通过利润表予以体现。然而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往往在股份制改组、对外投资、租赁、抵押时,通过资产评估,将坏帐、滞销和毁损存货、长期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以及递延资产等潜亏确认为评估减值,冲抵“资本公积”,从而达到粉饰会计报表,虚增利润的目的。
(7)利用虚拟资产调节利润。根据国际惯例,资产是指能够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即使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列入了资产负债表,严格的说,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由此产生了虚拟资产的概念。所谓虚拟资产,是指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但由于企业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资产项目。
企业通过不及时确认、少摊销或不摊销已经发生的费用和损失,从而达到减少费用,虚增利润的目的。
(8)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而支付的利息费用,在这些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前,可予以资本化,计入这些长期资产的成本。投入使用后则必须将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但有些企业在长期资产投入使用后仍将利息费用予以资本化,明显滥用配比原则和区分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原则,虚增了利润。
利用利息资本化调节利润的更隐秘的做法是,利用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难以界定的事实,通过人为划定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将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的利息资本化。
(9)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
主要做法是在对外投资中,企业根据需要通过选择权益法或成本法来进行对外投资核算,从而增大投资收益,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如:对于盈利的被投资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于亏损的被投资企业,即使股权比例超过20%,仍采用成本法核算。
另外,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如果上市公司以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必须进行资产评估,并将评估增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但规定公司将对外投资转让时,必须借记与这项投资的资本公积,同时贷记营业外收入。这一规定无疑给企业虚增利润提供了借口。如公司通过与其他企业协议相互以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投资,评估资产时彼此将对方资产价值高估,再将所持股权转让给对方的关联企业,从而将高估的资产价值作为营业外收入虚增彼此的利润。这是利用股权投资调节利润的又一方法。
此外还有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调节利润、虚增资本金等。
2、虚假财务报表的识别方法
(1)对人为编造财务报表数据的识别方法:
主要采取掌握证据,对比分析,查帐核实等手段进行,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①尽可能多的通过不同渠道搜集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比异同点,对差异的数据提出质疑。
②连续向企业要同一时点的财务报表,对有差异的数据进行质疑。
③核对各财务报表内部的平衡关系和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找出疑点。
④与平时观察掌握的经营状况进行对比,找出关键或重要财务项目的漏洞、疑点。
⑤现场调查,进行帐表、帐帐、帐证和帐实核对。
(2)对会计方法选择形成的虚假报表的识别方法:
此类情况的会计较为高明,往往做到了报表平衡及帐表、帐帐、帐证等相符,因此在识别方法上宜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①不良资产剔除法
这里所说的不良资产,除包括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虚拟资产项目外,还包括可能产生潜亏的资产项目,如高龄应收款项、存货跌价和积压损失、投资损失、固定资产损失等。其方法的运用,一是将不良资产总额与净资产进行比较,如果不良资产总额接近或超过净资产,既说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可能有问题,也可能表明企业在过去几年因人为夸大利润形成“资产泡沫”;一是将当期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和增减幅度与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利润增加幅度相比较,如果不良资产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超过利润总额的增加额及增加幅度,说明企业当期的损益表含有“水分”。
②关联交易剔除法
关联交易剔除法是指将来自关联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予以剔除,分析某一特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关联企业,以判断该企业的盈利基础是否扎实、利润来源是否稳定。如果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来源主要来自关联企业,就应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定价政策,分析企业是否存在以不等价交换方式与关联企业交易从而虚增或虚减利润的现象。
关联交易剔除法的延伸运用是,将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与其母公司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利润总额(应剔除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大大低于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就意味母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到上市公司。
③异常利润剔除法
异常利润剔除法是指将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从企业的利润总额中剔除,以分析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当企业利用资产重组或股权投资等方式调节利润时,主要在这些科目中反映,因而对此类情况该方法特别有效。
④现金流量分析法
现金流量分析法是指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现金净流量分别与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进行比较分析,以判断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净利润的质量。如果企业的现金净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将意味着与已经确认为利润想对应的资产可能属于不能转化为现金流量的虚拟资产,表明企业可能存在虚增利润的情况。
3、财务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分析和调整
(1)对损益表的分析与调整
一般情况下,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调整:
①了解收入确认方法是否前后期一致,如不一致,应按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予以重新计算调整。如主营业务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较小,应分析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项目的来源是否真实、合理。
②了解费用支出的确认方法是否前后期一致,如不一致,应按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予以重新计算调整。如果费用成本过高或过低,则应分析存货的计价方法、折旧计提方法以及折旧年限是否合理,有无关联交易形成不等价交换等。
③如果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项目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过大或绝对量较大,或通过前后期报表对比有较大的变动,则应分析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是否合理,有无通过关联交易形成虚增、虚减利润的情况。
④将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与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和现金净流量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差异的大小,判断分析营业收入是否正常、利润是否真实可靠。如果损益表中利润总额较大且主要由营业利润构成,而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净流量较小,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帐款等)较大且出现不正常增长,则虚假利润的可能性较大,应进一步摸清情况并作相应调整。
(2)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与调整
①流动资产项目的分析与调整:
A、短期投资:关键是落实投资的合法有效性。
— 种类有哪些?
— 是否合法合规?
— 投资来源是否真的为闲置资金?如不是,有可能占用经营资金,来源可能是银行借款,导致营运资金缺口,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
— 是否做过抵押、质押?已抵押、质押的短期投资不能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应从资产项中予以扣除。
— 价值如何?市场价格是否高于历史成本?
B应收票据
— 数量多少?是否真实?如过多,应了解是否属于正常的商品交易。与前后期报表对比,分析是否与正常经营情况下的发生规律一致等。
— 承兑人是谁?
— 可贴现性如何?
— 期限是否超过所定期限?
— 是否合法?有无拒付事项?
C、应收帐款
— 数量多少?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多大?是否真实?
— 帐龄长短?对呆帐形成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在金融形式较紧张的情况下,购货单位会以赊购方式作为筹资手段,易导致发生呆帐。分析后对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应从应收帐款中予以剔除。
— 帐款分布情况?(客户的分布情况、区域的分布情况)
— 企业坏帐损失和回收政策是什么?
— 坏帐准备能否弥补损失?
D、存货
存货指企业占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协作件以及商品等。应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计价方法如何?如在通货膨胀时,采用后进先出法,高估存货成本,可减少利润;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低估费用,增加利润。关键要比较前后期采用的会计方法是否一致,如不一致,一贯根据会计的一致性原则予以调整。
— 存货量在流动资产和总资产中的比重高低?与合理的存货差别多大?其原因是什么?
— 存货周转速度是否正常?
— 存货结构如何?
材料:过多,是否有不合理超储积压

存货构成内容 在产品:过少,是否生产在萎缩;过
多,是否生产效率低?
产成品:过多,是否销售受阻?
生产用
生产适应性结构 管理部门用
非生产用
非经营范围用
质量完好
质量结构 霉烂变质、毁损
冷背呆滞,变现能力差
— 是否作了抵押、质押?
— 变现能力如何?
— 市场价值如何?
E、其他应收款
如数额长期居高不下,应特别关注有如下情况:
— 是否有较多长期未还的个人借款(挪用公款?)
— 对外借款?
— 是否有当地党政部门平调资金?
— 是否有注册资本的虚拟处理?
F、其他
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般不是主要分析项目,但如果数额过大,且时间较长,则要关注其真实性、原因和管理的有效性。
②非流动资产
A、长期投资
经济过热?
— 投资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正常环境?
生产经营扩张需要?
— 流动性如何?(是否有较强的变现能力?)
— 变现价值有多大?
— 盈利能力如何?
B、固定资产
— 原值、净值占总资产中的比重是否恰当?一般说来,技术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价值比重较高,如果过低,有可能缺乏竞争力;劳动密集型企业固定资产价值比重较低,如果过高,有可能出现设备闲置。
— 原值与净值比较的情况。主要据此分析企业生产技术含量的先进性。
— 折旧方法是否合理?
— 固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生产用。应分析主要关键设备配置与经营规模是否
适应?
非生产用。
— 是否已作了抵押?
C、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 真实价值如何?
— 数额大小?
③负债
数量多少?
A、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 拖欠情况?还款意愿判定。
是否全面反映?
B、应付帐款
— 是否全面反映?
— 帐龄如何?
— 是否经常拖欠?
— 内容是否是贸易负债?
C、应付票据
— 数额大小?
— 付款对象?
— 期限、利率、到期日怎样?是否与借款期限项冲突?
D、应交税金
— 数量多少?
— 与交税期限比较。主要分析是否用借款交税的可能性。
E、或有负债
或有负债是企业财务报表以外反映的业务,主要指对外担保、未决诉讼、已贴现未到期票据和质量事故赔偿纠纷等。信贷人员一般可通过报表附注、日常调查等渠道掌握情况。主要应分析以下一些内容:
— 数量多少?
— 付给谁?
— 什么条件下转化为真实负债?
— 对外担保是以什么资产作担保?
④所有者权益
主要分析实收资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无进帐单和验资证明,在帐表上直接虚拟登记形成虚假资本。这种情况主要通过了解企业的现金(含存款)资金进出情况即可分析出真假并据此予以调整。一般说来此类企业的信贷风险非常高,一经发现,无论是评级还是贷款决策均应予以否定。
— 借款形成资本。企业往往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借款时:
借: 银行存款
贷:资本金
还款时:
借: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
贷:银行存款
对于一个成立不久的企业,如果企业的流动资产构成主要是应收帐款或其他应收款,且一直保持高比例的金额,或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出现与实收资本相当的借方发生额甚至出现借方余额,则上述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应进一步通过查帐弄清事实真相,并对虚假数据进行调整。
在实际工作中,并非对每个企业以及财务报表的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调整。一般说来,对重点企业(包括将评为A级以上的企业,或拟决定信贷准入将进行较大额度信贷投入的企业等)应重点分析调整;对某一具体企业,又应对财务报表中的重要项目(包括对银行债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经分析可能有较大出入的项目等)进行重点分析调整。总的原则是“突出重点,抓大放小”。

阅读全文

与五粮液长期待摊费用变动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融资对象分 浏览:728
凯裕金银贵金属 浏览:394
展博投资管理 浏览:980
壹理财下载 浏览:144
贵金属看盘技术 浏览:930
外汇ea三角套利 浏览:389
宝盈转型动力基金今日净值查询 浏览:311
abl外汇软件 浏览:817
天使投资移动互联网 浏览:315
中翌贵金属老是系统维护 浏览:225
历史期货松绑 浏览:23
信托借款平台 浏览:214
吉林纸业股票 浏览:324
贵金属元素分析仪 浏览:30
融资打爆仓 浏览:645
分级基金A还能玩吗 浏览:289
网络贷款平台大全 浏览:358
13月房地产到位资金 浏览:744
姚江涛中航信托 浏览:518
coding融资 浏览: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