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股价与均价线关系

股价与均价线关系

发布时间:2021-05-08 08:12:43

1. 什么是均价线又怎么看个股的均价线

一、市场平均建仓成本均线,简称成本价均线。

成本均价线(AMV)不同于一般移动平均线系统,本指标首次将成交量引入均线系统,充分提高均线系统的可靠性。

同样对于AMV指标可以使用月均线系统(5,10,20,250)和季均线系统(20,40,60,250)。

二、个股的均价线的意义:

1、依据均线理论,当短期均线站在长期均线之上时叫多头排列,反之就叫空头排列。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为金叉,短期均线下穿长期均线为死叉。均线的多头排列是牛市的标志,空头排列是熊市的标志。

均线系统一直是市场广泛认可的简单而可靠的分析指标,其使用要点是尽量做多头排列的股票,回避空头排列的股票。34日成本线是市场牛熊的重要的分水岭。一旦股价跌破34日成本线,则常常是最后的出逃机会。

2、参数是(5,13,34,250)的AMV可用于分批买进,具体方法是股价穿越短期AMV线时买进第一批,随着其逐渐上穿中长期AMV线而逐渐加码买进,当股价穿过60日AMV线时为最后的买进时机。

(1)股价与均价线关系扩展阅读:

三线金叉指的是均价线、均量线、MACD。三者发出金叉信号。三者同时发出的金叉信号是非常强烈的买入信号。

1、均线金叉之后必须同时向上发散,呈现多头排列。均线金叉就表明了市场平均持仓成本朝着多头方向发展,随着多头赚钱效应不断扩大,将会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入市。

2、5日均量线从下上穿10日均量线,成交量出现明显放大。均量线的金叉就表明了场外新增资金在不断进场。

3、MACD在零轴附近金叉,DIF线上穿DEA。MACD零轴以上就表示多头行情。

2. 股票走势图里的K线和均线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区别

你好,K线是由股价的开盘open、高high、低low、收盘close四个参数构成的一条柱状影线和实体的线条。记录了一定时间(日、周、月、季等)价格及价格位置。
均线是利用统计学的“移动平均”的原理,将每天的股价予以计算,求出一个平均值,连接起来取得的移动平均线(MovingAverage)。它是道氏理论的具体体现,也是K线的重要补充。
风险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据网络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3. 股票的均线与价格的关系

对均线的来使用有很多种,葛源氏八法,均线交叉,甚至顾比均线群。但表面化,机械化使用这些规则,却不能带来盈利,有时亏损还比较大,或造成连续亏损。这些经典的规则并没有错,不能盈利的原因是对均线概念了解的不透彻。

均线严重的滞后性是均线的特点之一,均线在很多时候也起不到支撑作用。实在不能理解那些宣扬以均线为支撑或阻力的评论家是否自己也以此为依据操作自己的账户。

价在线先。是价格在决定均线。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这个特点呢?

用价格判断均线的走势,再反过来用均线来确定交易方向。这就是我使用均线的全部理念。

价格判断均线走势有很多手段,“扣抵值”的概念就是 其中之一 (台湾人黄韦忠的著作:主控战略移动平 均线。这本书中有对扣抵值的详细论述和计算方法)。

均线方向确定了,价格交易的方向也就知道了。但进出场的具体价位却不能依据均线。有时进出场点与均线可能是重合的,给人造成假象。

4. 股价与均线的含义及关系

股票均线是指当天累计的股票平均成交价格的线图。
由于从均线可以动态分析股价的走势,所以,常有人以均线来设置止损点及止赚点(高抛点),其实就是起到一种通过技术分析而确定的活动标尺的作用。都只有相对的参考价值。
1、”黄金交叉”
当10日均线由下往上穿越30日均线,形成10日均线在上,30日均线在下时,其交叉点就是黄金交叉,黄金交叉是多头的表现,出现黄金交叉后,后市会有一定的涨幅空间,这是进场的最佳时机。
2、”死亡交叉”
当10日均线由上往下穿越30日均线,形成30日均线在上,10日均线在下时,其交点称之为”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预示空头市场来临,股市将下跌此时是出场的最佳时机。
关系:
移动平均线反映股票价格的变化,可以利用移动平均线理论来把握股票的买进和卖出时机。
1、10日均线由K线图上方穿越K线图,位于K线之下方。由空转多,是买进时机。
2、10日均线、30日均线和72日均线均由上而下穿越K线图,则表明该股多头的气势极为旺盛,涨势已成定局,是买进时机。
3、10日均线、30日均线和72日均线位于K线图下方呈平行状,则表示是多头市场,后市涨幅极大,是买进时机。
4、10日均线由K线图下方穿越K线图至K线图上方。表示短线由多转空,是卖出时机。
5、10日均线、30日均线和72日均线成由下而上顺次穿过K线图,该股将会有很深的跌幅,应及时卖出股票。
6、72日、30日均线继10日均线之后,从下而上穿越K线图,右下方移动,跌幅将会很深,应及时卖出股票。
7、10日、30日与72日平均线位于K线图上方且三线呈平行状,表明空头市场已确立,应卖出所有的股票。
8、72日均线上升趋势转为平缓或向下方转折时,为卖出时机。
如果很好地运用移动平均线理论,不仅能判断行情的真正趋势还能获取可观利润,但移动平均线理论不是唯一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有是局限性:首先,移动平均性是股价定型后产生的图形、反映较慢。另外,不能反映股价在当日的变化及成交量的大小。综合动用其它技术分析方法,可以达到更好效果

5. 股票的即时价格是怎么形成的,和均价有什么关系

假如当前抄卖一是10元,而买一是袭9.99 如果你以10元买进则即时价格就是10元,如果你想以10.50元买入,量很小的话,不足以推动价格上涨,所以会以最优惠你的价格,10元成交,即时价格还是10元,不会造成波动。今日均价的话,就是今日成交价格的平均

6. k线与均线的关系

K线是由股价的开盘open、高high、低low、收盘close四个参数构成的一条柱状影线和实体的线条。记录了一定时间(日、周、月、季等)价格及价格位置。


均线是利用统计学的“移动平均”的原理,将每天的股价予以计算,求出一个平均值,连接起来取得的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它是道氏理论的具体体现,也是K线的重要补充。


K线是单位时间的价格的记录,均线是K线的平均描述与补充。

7. 在均线理论中经常听说股价和均线的关系,请问是不是在大智慧的技术分析图里面里面的股价指的是K线吗

在技术分析中,市场成本原理非常重要,它是趋势产生的基础,市场中的趋势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市场成本的推动力,例如:在上升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上升的,下降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下移的。成本的变化导致了趋势的沿续。

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我非常看重均线,本人在多年的实战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市场成本变化规律----均线理论。他用于判断大趋势是很有效果的。 内容包括:

1,均线回补。

2,均线收敛。

3,均线修复。

4,均线发散。

5,均线平行。

6,均线脉冲。

7,均线背离。

8,均线助推。

9,均线扭转。

10,均线服从。

11,均线穿越。

12,均线角度。

首先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均线回补和均线收敛,希望在和大家交流中得到完善和补充。

一,均线回补。

均线反应了市场在均线时期内的市场成本,例如:30日均线反应了30日内的市场平均成本。股价始终围绕均线波动,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由于成本偏离,将导致股价向均线回补(回抽),在牛市里表现为上升中的回调,在熊市里表现为下跌中的反弹。例如:大盘在99年5.19行情时,由于短期内的,导致股价远远偏离了中长期均线,在大盘冲到1756点时,30周均线处于1212点,60周均线处于1249点,当股价在高位放出天量出现剧烈震荡时,已经明确的表明:大盘见顶,指数将向均线回归。

2002年年初,当大盘暴跌到1400点以下时,30周均线在1763点,60周线在1931点,股价偏离均线的距离很大,30周的偏离达到400多点,60周的偏离达到近600点。当大盘在1400点以下出现剧烈震荡时,表明:大盘见底,将向均线回补。2002年年初的1339点见底时,我当时在中财论坛曾经发过两个帖子提醒网友抢反弹。一个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千万多头千万军”,在里面提出:1400点以下是空头坟墓。另一个是“我爱低价股”,指出了超跌的低价股是反弹的主流。

本次大盘从2002年7月的1748点跌到前期的1311点时,我虽然感觉到大盘下跌动力不足,但我还是看错了,没想到大盘会提前出现强劲反弹,我之所以没有在1300多点进场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30周线和60周线处于1556点和1584点,而且每周匀速下行6个点左右,指数仅仅偏离了均线200多点,并且大盘在下跌时不断的出现抵抗行为,产生大级别反弹的可能性小,60周线是熊市生命线,被突破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也就在空间上限制了反弹的高度,我的判断是:200多点的空间太小,不能有效的吸引场外主力大资金进场做大行情,因为200多点对于主力大资金来说,回旋余地太小。如果在1311点时,大盘不反弹,而是采取继续暴跌的话,如果跌到1200点以下或者更低时,则大盘就有了产生大级别反弹的基础!但是,市场永远也无法让人看透,这就是它的媚力所在!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这次反弹的均线偏离程度太低,所以在技术上,我认为行情的高度和参与的价值也将注定有限。

二,均线收敛。

均线的状态是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当多条均线出现收敛迹象时,表明:市场的成本趋于一致,此时是市场的关建时刻,因为将会出现变盘!大盘将重新选择方向。

例如:99年519行情前,5周,10周,30周,60周等多条重要的均线由过去的发散状态趋于收敛状态,在技术上表明:大盘将要出现重大的变盘选择。2002年8月末9月初时,大盘的5周,10周,30周,60周等多条均线也是趋于收敛状态,表明:大盘将变盘选择方向,后来大盘从1683点一路下跌到前期的1311点。

当均线出现收敛时大家都能看出来,这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在变盘前,如何来判断变盘的方向呢?判断均线收敛后将要变盘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他是投资成败的关建,判断的准,就能领先别人一步。

判断变盘方向时,应该把握另外的两条原则:均线服从原理和均线扭转扭转原理。

均线服从原理是:短期均线要服从长期均线,变盘的方向将会按长期均线的方向进行,长期均线向上则向上变盘,长期均线向下则向下变盘。日线要服从周线,短期要服从长期。

短期服从长期:99年5.19前的5周10周30周均线的方向都是向下的,但60周线走平,而120周线却仍然强劲上行,因此,此时变盘的方向要服从长期的120周线的方向,长期均线的上行是牛市存在的基础,当利好政策配合时,大盘在1043点产生了无比的暴发力。2002年8月末9月初时,5,10,30,60周线处于收敛,30周线是向上的,而60周线是下降的,因此,要服从60周线的方向,向下变盘。

日线服从周线:2002年5月初,大盘的日线来看,5日,10日,30日,60日,120日线发生收敛,30日向下60日强劲向上,120日走平,此时,从日线得出的变盘结论是向上,大盘应该向上突破。但当时的周线5周,10周,30周线收敛,5周走平,10走向上,30周却向下,此时周线得出的变盘结论恰恰相反,是向下的,因此,当大盘跌破1600点反抽无力后,应出局止损,大盘将向下变盘。

利用均线服从原理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一定正确的,它只是一种最大的可能性,而且他还存在一个重要确陷:也就是迟钝性,不能用来判断最高点和最底点,只能用来判断总体大方向。另外在实战中,市场往往会发生出人意料的逆转,此时均线服从原理就要完全失效了,而此时要利用均线扭转原理。

均线扭转原理是指:当市场出现与均线服从原理向反的走式时表明:市场见底反转或见顶反转,此时要看扭转力度。均线服从原理具有较大的惯性,一般情况下都有效,想扭转它并不容易。在低位时多条均线收敛,你并不能知道此时是底部还是下跌中继平台,因此不能盲目进场,底部时利用均线服从原理得出的结论都是向下的,因为长期均线的方向是向下的。但当市场在低位出现连续的巨大成交量时,并向上逆转,此时就是均线的扭转原理在发生作用!底部向上的扭转必需要有巨大的成交量,成交量大小代表扭转的力度大小!例如:2002年年初的600057夏新电子在6元多的价位见底扭转时的连续巨量。当时在中才论坛时我和网友曾经讨论过它,它是提前于大盘见底的,当大盘见底后,他已经从6元多涨到了9元,而当时的很多低价股的价格很低,3元,4元的遍地都是,因此,虽然在技术上表明60057有大资金进场,后市应该向上,但是从当时超跌抢反弹的角度来看,他的短期利润远远不如3元4元的股票,因此我当时并没有选择他,而是在4元多的价位选了0728化二和5元出头的0650九江化纤。就当时的短期内的涨幅而言,600057远远不如0728和0650。但600057后来的长庄控盘走式很吓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另外,高位见顶后,当股价跌破均线后回抽无力就要止损,虽然均线还在上行,但已经发生了均线扭转,所以此时要执行纪律。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技术分析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他们都有自身的缺陷,不能只迷信一种,应该把多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例如:均线分析要结合型态分析和趋势线分析,如果再考滤到基本面分析,那么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均线技术兵法-----均线修复

均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市场成本,而市场成本的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均线的运行,当牛市时,随着股价的不断上升,市场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均线向上稳步运行,当市场进入熊市时,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市场成本也随之不断下移,此时的均线向下运行,在实际抄做中,我们会发现,股价与均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股价始终围绕均线波动,而均线的方向就是股价运行的趋势方向,这是为什么呢?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根据就是成本因素,当市场上升时,市场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当股价在短期内上涨过快时,由于换手率不够充分,将在短期内导致市场的获利盘增加,从而产生多头了结,形成获利卖压,导致股价向成本(均线)回调。当股价在短期内下跌过快时,同样,由于市场成本并没有快速下降,导致市场的平均成本出现亏损,此时抛压减轻,并且出现空头回补,形成逢低买盘,导致股价出现反弹。股价和均线之间存在强大的吸引力,当股价远离均线时,由于成本因素将导致股价向均线回归,从而形成回调或反弹。这一现象就是“均线修复”(股价和均线之间修复乖离率),乖离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在实战中十分重要,它很直观的反映了股价偏离均线的程度。

股价在修复均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主动修复。2,被动修复。

1,主动修复是指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出现剧烈波动,并且成交量放大,主动而且快速向均线回归,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顶部和底部时。

A,底部的主动修复,当股价连续暴跌以后,此时出现恐慌性卖盘,股价由阴跌进入直线跳水,股价迅速远离均线,而同时整个均线系统出现发散状态,中长期均线由于跟不上股价的运行速度,导致市场在技术上产生巨大的乖离率,当恐慌性的非理性抛售结束后,市场的抛压迅速减轻,此时看空的人基本都已出局,而多头的逢低买盘开始大举介入,由于抛压减轻,因此低位买盘很轻松的就能造成股价的快速反弹,股价出现剧烈震荡,前期抛空的人手里握有大量现金,股价一旦反弹,空头惧怕踏空,也随时空翻多进场接盘,于是股价出现放量上涨,向上方均线进行主动的快速攻击,这就是均线在底部的主动修复。此时表明市场见底,至少也是短线见底

B,顶部的主动修复,当股价连续以后,此时出现消耗性上升,股价由缓涨进入直线,股价迅速远离中长期均线,而同时整个均线系统出现发散状态,中长期均线由于跟不上股价的上涨速度,导致市场在技术上产生巨大的乖离率,当消耗性上升的结束后,市场的买盘迅速减轻,此时看多的人基本都已进场,而巨大的获利盘造成空头的大举抛压,由于买盘减弱,因此高位卖盘很轻松的就能造成股价的快速下跌,股价出现剧烈震荡,前期买入的人手里握有大量股票,股价一旦在高位下跌,多头惧怕套牢,也随时多翻空离场止损,于是股价出现放量下跌,向下方的中长期均线进行主动的快速回挡,这就是均线在顶部的主动修复。此时表明市场见顶,至少也是短线见顶。

2,均线的被动修复,均线的被动修复是指当股价偏离均线以后,并没有出现主动修复,而是在原地踏步,被动的等待均线向股价靠近,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上涨或下跌的中途,具体表现为强势整理或下跌抵抗。他是市场的一种中继信号,一旦均线跟上来以后,股价仍将保持原有的上涨或下跌趋势。

A,上升途中的被动修复,此时市场处于上升途中,股价偏离中长期均线,但由于成交量连续活跃,场外资金不断进场接盘,换手充分,导致股价虽然偏离均线,但获利盘被源源不断的场外接盘所消化,导致股价无法深幅回调,一旦下方的均线跟上来以后,由于换手充分市场成本趋向一致,股价在消化获利盘以后再度上升。具体表现为:股价上涨后在相对高位原地踏步,回调力度不足,而买盘源源不断,这就是强市整理。

B,下降途中的被动修复,此时市场处于下降途中,股价偏离中长期均线,但由于买盘不足,场内筹码不断的离场场抛压,导致股价虽然偏离均线,但买盘和空头回补盘被源源不断的场内卖压所消化,导致股价无法出现有力度的反弹,股价在下跌后原地踏步,一旦上方的均线压下来以后,由于换手充分市场成本重新趋向一致,股价在消化完空头回补盘以后,再度下跌。具体表现为:股价下跌后原地踏步,缺乏弹性,反弹无力,这就是下跌抵抗。

在实际抄做中经常会遇到均线修复现象,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去发现它,因为它本身就具体表现在图形上,谁都能够看到,而对于我们来说,关键问题是在于如何判断他属于哪一种修复方式,从而帮助我们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势方向,这一点,才是我们最需要的。判断均线的修复方式可以根据如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A,成交量因素,

上涨时的成交量连续活跃程度。注意:成交量连续活跃是判断问题的关键,如果成交量连续活跃则形成强市整理的可能性大,从而产生上升途中的被动修复,如果成交量不连续活跃的话,则可能会回调,从而形成主动修复。

下跌时,买盘不足成交量低迷,反弹无力,则说明市场进入下跌抵抗,从而产生下跌途中的被动修复。

B,上涨或下跌速度的因素,

主动修复均线一般是出现在快速的暴跌之后。而被动修复均线一般出现在股价温和上涨或下跌时。

C,乖离率因素

主动修复均线一般都是在产生巨大乖离率之后出现的,此时股价远远偏离了中长期均线,主升段或主跌段都已基本完成。

被动修复均线一般都是在乖离率并不是很大的情况下产生的,此时股价虽然偏离了中长期均线,但偏离的距离有限,主跌段或主升段尚未完成。

D,均线稳定性因素。

主动修复均线一般是产生在均线大幅发散的状态下,而被动修复均线一般是产生在均线发散的程度有限时。

值得注意的是,均线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对于一些筹码高度集中的高控盘老庄股来说,由于筹码的控盘度极高,因此股价已经完全被人为抄纵,因此,对于这样的筹码被绝对控盘的庄股来说,任何技术分析都在很大程度上失效。

另外,在均线分析中,均线的状态以及均线周期的长短也非常重要,均线排列状态以及均线的周期和涨跌角度是判断市场未来趋势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应当全面综合的考虑,不能把一种分析方法绝对化,因为市场的发展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况且各种形态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任何一种分析方法都有他自身的局限性,因此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要比用单一的角度分析出来的结论的把握性要大得多。

均线技术兵法-----均线背离

均线理论的本质是市场的成本趋势,而股价的涨跌始终围绕市场成本,因此代表成本的均线在实际抄做中十分重要。

股价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沿着均线的方向波动,而均线的周期长短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周期短的均线的敏感度高,但是准确性相对较低,而周期长的均线敏感度低,但稳定性和准确度相对较高,例如,3日均线比5日均线敏感,240日均线比120日均线的周期长,但240日线所代表的趋势的方向更准确,周期越长的均线越重要。

均线背离现象在实际抄做中经常能够遇到,它对于把握短线机会很有帮助,所谓均线背离是指两种情况:

1,当股价下跌见底后,从底部上涨时,此时中长期均线的运行方向一般都是向下的,当股价突破一条均线以后,股价的运行方向与所突破的均线的方向是“交叉”并相反的,这就是均线背离。

2,另一种情况是,当股价上涨见顶后,快速下跌的过程中,此时的中长期均线的运行方向仍然向上,当股价快速击穿一条中长期均线后,此时股价的方向向下,而被击穿的均线的方向确是向上的,股价与被击穿的均线的方向也是“交叉”并相反的,这也是均线背离的现象。

均线背离现象一般发生在或者暴跌时,他对于判断底部和顶部很有帮助,股价对均线有拉动的作用力,而同时均线对股价也有吸引的作用力,股价与均线的方向发生交叉背离,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市场状态,是短期的行为,由于均线的吸引力,将导致这一现象得到修正。同时由于均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趋势的方向,而一个趋势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趋势会对出现偏差的股价进行修正,从而出现反弹或者回调,这一方法对于判断短期的底部和顶部很有效。

例如,在本轮行情中,大盘从4月9日以后在指标股的带动下,快速上拉,并快速突破了年线。这样的走势一般都是一鼓作气,此时,虽然大盘上涨力度较强,但是被指数突破的年线的方向仍然向下,年线的方向与指数的方向完全相反,此时就发生了均线方向上的交叉背离,此时一旦大盘出现高位震荡,并跌破短期的10日均线的话,则表明大盘短线见顶。指数需要向其所突破的均线回调,这是市场本身的一种客观规律。在前期4月分大盘见顶前后,我当时在一篇帖子里和大家说过,帖子的题目是“关注行情的生命线”里面提到10日均线是行情的生命线。其理论根据就是均线交叉背离。

再例如,97年5月--7月间,由于大盘暴跌,当时曾经多次发生均线交叉背离,并产生反弹,97年5月中旬股价在暴跌中快速击穿30日线,但此时30日线仍然向上,而指数击穿均线向下,此时就是均线交叉背离,并出现反弹。97年6月中旬,大盘击穿60日线后,60日线仍然向上,指数与均线再次出现交叉背离并出现反弹。97年7月初,当大盘击穿120天线时,也是指数与均线出现交叉背离,后来也出现反弹。

股价与均线的交叉背离现象是很常见的,这种方法只是技术上的一种参考指标,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它作为一种参考指标,还是很有应用价值的。我们在运用均线背离时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1,股价的K线与均线必须发生交叉,并且在方向上相反,如果股价与均线没有发生交叉时,即使此时两者方向相反,也不属于均线背离。

2,在均线背离发生后,判断短期的底和顶时,应当注意:股价必须出现剧烈震荡的情况下才可靠。如果在均线发生背离后,股价并没有出现剧烈的震荡,而是出现强势盘整或者下跌抵抗的情况下,表明市场并不理会均线背离,原有的上涨或下跌状态仍将持续。例如000002,万科在今年3月初时突破120日均线后,股价与120日均线发生交叉背离,但此时他的股价在高位进入控盘状态,小阴小阳的方式震荡上行,股价在均线背离的情况下,并未发生剧烈的震荡,因此,此时均线背离已不适用,因为股价进入控盘后的“超强状态”,此时所发生的现象属于另一种均线状态-----“均线扭转”。关于“均线扭转”的问题以后再和大家讨论。再例如,沪深大盘在2001年7,8月份时的大顶破位后,当时也出现了短时间的“均线背离”现象,但是大盘后来所出现的是在均线下方进行下跌抵抗来修复均线背离,此时表明市场进入“极弱状态”,这时的情况下,也不能运用均线背离技术,此时的均线状态也属于“均线扭转”的一种情况。

3,均线背离技术只适用于一般状态下的市场,当市场进入“极强”或“极弱”状态时,应当运用“均线扭转”理论来判断大势。此时的市场状况是有两种情况:

A,极强市场。此时是连续放巨量突破均线与均线发生背离,突破后股价在高位强势整理拒绝回调,判断这种现象的关键因素在于“连续”放巨量,成交量的“连续”是十分重要的。

B,极弱市场。此时是连续阴跌破位后所出现无量的下跌抵抗,股价无力回弹,即使股价暂时起稳,也不能进场抢反弹,因为股价是在半山腰被动等待均线下压,属于均线的被动修复,一旦上方的均线压下来,股价仍将破位下跌。

均线“将死未死”选强势股

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有两种类型:1、标准型:在30天均线上方,5天均线勾头下行与10天均线刚触碰,两条均线数值相同,然后,5天均线开口上行。例:振华港机(600320),2003年12月12日,在30天均线上方,5天均线勾头下行与10天均线刚触碰,两条均线数值相同,第二天5天均线开口上行,且当天出现放量阳线。以当天均价13.30元买入,2004年2月17日以均价17.00元卖出,每股赚3.70元,38个交易日获利27.8%。2.强势型:在30天均线上方,5天均线勾头下行接近10天均线,但未触碰,然后,5天均线开口上行。例:云南铜业(000878),2003年12月12日,在30天均线上方,5天均线勾头下行接近10天均线后重新开口上行,当天出现放量阳线,以当天均价5.00元买入,12月22日以均价6.00元卖出,每股赚1.00元,6个交易日获利20%。

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可演变成“上山爬坡”型走势。特征:在30天均线上方,5天、10天均线多次出现“将死未死”情形,股价震荡上行。这种走势是强势股特征,上升潜力大。买入机时:每次出现“将死未死”买入信号均可买入。例:华夏银行(600015),从2003年12月4日开始至2004年1月7日这波上升行情,5天、10天均线在30天均线上方就发生了三次“将死未死”的买入信号,走出一波强势上升行情。

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可推广到任意两条均线。常用的有:1.20天均线与60天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例:沪东重机(600150),2004年1月29日,20天均线与60天均线出现“将死未死”买入信号,当天出现放量阳线,以当天均价5.90元买入,2004年2月17日以均价7.80元卖出,每股赚1.90元,13个交易日获利33.3%。2、20天均线与120天均线“将死未死”买入法。

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

特征:在30天均线上方,5天、10天均线先死叉(第一次握手)后再金叉(第二次握手)。买入时机:在30天均线上方,5天、10天均线死叉后再金叉当天,且出现放量阴线便可买进。例:中海发展(600026),2003年11月18日,5天、10天均线在30天均线上方发生死叉,11月26日再次金叉,当天出现放量阳线,发出“二次握手”买入信号。以当天均价7.20元买入,12月23日以9.10元卖出,每股赚1.90元,19个交易日获利20.8%。

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可演变成“逐浪上升”形走势。特征:在30天均线上方,5天、10天均线多次出现“二次握手”买入信号,股价呈波浪式震荡上行。这种走势,股价有较大上升空间,买入时机:每次出现“二次握手”买入信号时出现放量阴线均可买入。例:石炼化(000783),从2003年10月28日开始这波上升行情,出现了6次“二次握手”买入信号,股价震荡上行,是一只强势股。

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可推广到任意两条均线。常用的有:1、在120天均线上方,20天均线与60天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例:宝钢股份(600019),2003年9月22日,在120天均线上方,20天均线与60天均线发生死叉,10月28日,20天均线与60天均线再金叉,出现“二次握手”买入信号,当天出现放量阳线。以当天均价6元买入,2004年1月7日上升到8.06元,走出一波强劲上升行情。2、南京水运(600087),2003年10月22日,20天均线与120天均线发生死叉,11月26日,两均线重新金叉,出现“二次握手”买入信号。以当天均价6.10元买入,12月23日以8.00元卖出,每股赚1.90元,19个交易日获利23.7%。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波上升行情中,均线“二次握手”买入法与“将死未死”买入法会交替出现。例:齐鲁石化(600002),从2003年9月18日至2004年2月10日这波上升行情中,“将死未死”买入法与“二次握手”买入法就是交替出现,股价震荡上行。大多数强势股都会出现这样走势。

未完

8. K线与均线的关系

1、K线又称蜡烛图,最早由日本人本间宗久运用于日本稻米市场,用于记录稻米的价格变动,之后被推广应用到全球证券期货市场。它由四个要素构成: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通常以开盘价和收盘价为上下边沿画长条框,两个价位哪个高哪个就在上方。如果收盘价低于开盘价,就将长条框涂黑,谓之阴线;如果收盘价高于开盘价,就将长条框涂红,谓之阳线。收盘价和开盘价之间的长条框部分,谓之“实体”。最高价与“实体”上边沿之连线,谓之“上影线”;最低价与“实体”下边沿之连线,谓之“下影线”。如果K线之四个要素分别指一个交易日之内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则谓之“日K线”;若指一周或一个月之内的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则分别谓之“周K线”或“月K线”,相应的还有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K线或季K线、年K线等。我们现在看到的K线图都是电脑软件自动生成的,因此不再需要手工绘制。
以时间为横坐标,以价格为纵坐标,以多根“月K线”为基础绘制的价格走势图称之为“月线图”,以多根“周K线”为基础绘制的价格走势图称之为“周线图”,以多根“日K线”为基础绘制的价格走势图称之为“日线图”。每一种大盘指数、单只个股或商品期货或股指期货,任何一个交易品种都可以由相应的看盘软件生成自己的月线图、周线图和日线图。趋势跟踪,就是分别在月线图、周线图、日线图三个时间级别上跟踪标的品种的价格趋势。就是说,月线图是时间周期最长的需要跟踪研究的图形,日线图是时间周期最短的需要跟踪研究的图形,周线图的时间周期则介于二者之间。我认为这三张图就已足够,其它如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K线图或季线图、年线图,统统都是不必要的。因为趋势跟踪交易者恪守利物莫的名言:“ 不理会大波动,设法抢进抢出,对我来说是致命大患。没有一个人能够抓住所有的起伏。在多头市场里,你的做法就是买进和紧抱,一直到你相信多头市场即将结束时为止……大波动才能替你赚大钱。”
有一种“单日平仓”型的“日内交易”,简单说就是“仓位不过夜”,就是以5分钟、15分钟K线图为依据的“抢进抢出”的超短线操作。老实说我无法理解这种做法,因为似乎在这一类交易者看来“趋势”这个词根本就不是一种客观存在。我目前处于“趋势跟踪”这种范式,这是通过我十几年的研究和实战得出的最适合我的范式,因此我无法理解这种与我的范式绝然对立的范式。还有一类交易者,津津乐道于讲述他们以季线图、年线图为依据进行操作的故事,并借机炫耀他们那不可多得的“宏伟的眼光”与“惊人的耐心”。在我看来,尽管我在这里并列了日线图、周线图和月线图这三种图表,但在我的心目中,日线图才是最为重要、也是最值得关注的核心目标,周线图和月线图只是对日线图的研究起辅助作用而已,具体的理由后面如有机会我再作进一步解释。因为的图表的时间周期越长,也就越迟钝。月线图已经足够描述最为宏观的趋势,所以就象我无法理解“日内交易”的必要性一样,我也完全无法理解分析季线图或年线图究竟意义何在。
关于K线理论,自有专著介绍;由于本书不是基础读物,故不在这里详细叙述。这里推荐李明、李梦龙所著的K线理论专著——《庄家操作定式解密》一书供读者参考。初学者至少要看三种以上的K线理论专著,才有可能看懂K线图。我必须强调的是,读懂K线组合的核心任务是发现多空力量强弱之对比,进而佐证趋势。即使是同样的K线组合,它们出现在均线的不同位置其含义是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总之一句话,尽管所有的K线理论都不得不从“形”入手,研判K线组合最重要的依然是读懂它的“神”而不是“形”。读者宜先分别学会K线理论和均线理论,然后再来研究它们的形态与位置关系。该技术是证券技术分析理论中最有实战价值同时也是最难掌握的部分,交易者为了彻底掌握它至少需要付出10年以上的努力,一边看书一边还要和电脑图形对照,因为书上的黑白插图和电脑软件上的红绿图表对人眼、人脑的刺激和因之造成的记忆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你必须把书上的插图在电脑上调出细细研读,完全模拟当时的走势。基本上,掌握这项技术还是适用那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没有师傅,你就得完全依靠勤奋刻苦的自学。没有毅力和研究精神,就永远也不可能掌握这门技术,即使再高明的老师也无能为力。
2、均线(全称“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MA【Movement Average】指的是最近N天某标的个股收盘价(或指数收盘点位)的算术平均值。计算方法是:始终采用最近N天的收盘价格之和除以N,作为当天的数据;第一个初始数据算出后逐日向前推移,每把新的收盘价加入被平均的数组,就把从后向前倒数第n+1个收盘价剔除(为便于理解,我姑且称之为“纳新吐故”);然后再把新的总和除以N,这样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数据,如此类推。计算公式为:MA=(C1+C2+C3+…+Cn)/N ,C为某日收盘价,N为移动平均周期或叫参数。如果将移动平均线参数分别设为5/10/20/60/120/240,就分别得到5、10、20、60、120、240日均线,体现在日线图上,就是6条日均线,统称为“日均线族”;如果用周K线取代日K线,用周收盘价取代日收盘价,再将移动平均线参数分别设为4/8/12/24/48,就分别得到4、8、12、24、48周均线,体现在周线图上,就是5条周均线,统称为“周均线族”;如果用月K线取代日K线,用月收盘价取代日收盘价,再将移动平均线参数分别设为4/6/12/,就分别得到4、6、12月均线,体现月线图上,就是3条月均线,统称为“月均线族”。
和K线图一样,我们今天在电脑上看到的无论月、周、日均线族都是电脑自动生成的,不再需要手工计算并绘制,与前人相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移动平均线是前人的一项伟大发明,为观察价格趋势提供了捷径。对那些无法掌握K线理论的交易者来说,选取一两条简单的均线,配合以坚定的纪律,照样能够从这个市场上源源不断地盈利。所谓趋势跟踪,本质上就是跟踪均线族的运动。我几乎从不绘制趋势线,我就是直接用均线替代趋势线的。因为本书不是基础读物,因此不具体介绍均线技术,初学者必须寻找相应的专著来研究。在这里推荐台湾张龄松先生所著的《股票操作学》一书,其中对于移动平均线有较为系统的介绍,可供初学者参考。
3、K线和均线的形态与位置关系。
关于这方面的参考书,国际上我没有发现;倒是国内唐能通的《短线是银》系列,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许多名人一样,唐不乏崇拜者,但也有不少人骂他,说他是骗子、黑嘴等等。我并非唐的弟子,但容许我公允地说一句,唐在国内技术分析领域是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他发明的许多通俗形象的说法,例如“出水芙蓉”、“断头铡刀”、“冷暖空气带”等技术形态,无论你是否喜欢,因为易懂难忘,已经成为经典。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善于包装和推销自己的强人,在他的书中存在大量广告,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他的书你只要买了第一本,后面就会一口气把他的《短线是银》系列一至八册全部买完,他写多少本你就会买多少本,这就是个人魅力。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唐的理论有多么高深,最多两本书就足以表达清楚了,可是他却一口气写了八本,因此说,他的著作,至少75%的内容是糟粕。尽管瑕不掩瑜,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从他的书中分辨清楚哪些东西是有益的,哪些东西是无用甚至可能是有害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9. 股价和均线的关系

股价均线的关系
一、利用均线炒短线。
股市一周交易五天,一月为四周,那么,我认为,一月之内都为短线。
我们把K线中的均线参数改为10、20、30日时,就会发现均线当中的很多秘密。
我们跟踪一只股票,在整荡或下跌时,如果10日均线道先上穿20日均线,随后,20日均线又上穿30日均线,三条线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称之为“托“。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说明该股已基本稳定,不再下跌,是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
当稳定后,如果三条线成多头排列,即:10日均线在上,20日均线在中,30日均线在下,就说明该股票已进入短期上升通道,如果相反,则是下跌通道。
上升通道中,必须有成交量的有效配合,如果成交量逐步或猛然间放大,则说明该股已进入拉升阶段,应及时介入,,如成交量明显不足或量能突然间消失,则可能是空头陷井或是庄家的波段性洗盘,最好持观望态度。
当然,短线的组合方法还有3、6、9日,5、10、15日,用法一样,根据行情而定。如果是牛市行情,用10、20、30日均线,如果是整理行情或熊市行情,则用3,5。但如果将三种线搭配使用,我们的胜率也将可能更大。
二、如何用均线判断股票的涨幅。
前面说过,如果一只股票的三条均线成多头排列,那么,这只股票便在上升通道中,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那么怎样判断该股能涨多高呢,这就要求我们将三条均线搭配使用。
首先,以369线为基本线,找到成多头排列的个股,再用515线来作判断,如果也附合条件,最后,我们用1030线来做最后的定择。当1030线形成“托”时,如果三条线趋势都是向上(一般会出现涨停),那么此股一定在近期内要大涨,这们应及时介入,如果股价跌入低谷时,369、515、1030托三线的趋势都向上时,该股会及时大幅上涨,是我们抓反弹的最好时机(如绿景地产2007年7月的表现);如果“托”成横向的长形,那么该股上升的速度一定会很慢;如果三线在底部相交成为“叉托“,那么当时的股价便是该股的上升前的最低价,说明庄家的整盘以经完成,只剩拉升;如果369线叉托和515线的叉托出现在同一天,那么次日便是该股行情的发动日(如复旦复华2007年12月份、力合股份2007年8月份)
然后,无论时在高位还时在低位,随着成交量的不断放大,当各种均线指标都符合条件成多头排列时,如果三线之间的距离均匀,向上的角度越大,便说明该股的涨势越强烈,上涨的幅度也就会越大。
三、中长线均线的应用。
选择中长期投资,最关键是要选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次,如果你想或得更大的利润,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股价在60日均线之上。

阅读全文

与股价与均价线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稳健精选 浏览:885
大价值股票基金 浏览:769
161818基金今天净值 浏览:993
分级基金是开放基金吗 浏览:260
2万韩元合多少人民币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351
483003基金累计净值查询 浏览:681
理财分几份 浏览:17
信托游戏 浏览:691
79外汇100 浏览:148
公务员可以贷款 浏览:114
银行柜面外汇业务 浏览:798
一元人民币换外币汇率大全 浏览:94
北京泰和兴投资老板 浏览:779
科创版基金买不买 浏览:181
贷款不良率融资性机构 浏览:937
银行保函可以贷款吗 浏览:652
长春燃气股票股吧 浏览:882
公积金贷款年限和年龄 浏览:302
185000韩币对人民币 浏览:696
今天哈尔滨鸡蛋价格 浏览: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