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楼市调控再升级,这释放出什么信号
上海,能够稳稳地坐在一线城市的宝座上面几十年,一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管周边环绕的长三角经济新兴城市表现得多么活跃,也不管长三角深圳GDP房价如何令人瞩目,上海就是上海,一线地位不可撼动,有腔调还是有腔调。
这不是吹捧上海如何好,看人是态度见人品,看城市,那绝对要看政治觉悟和分寸拿捏了。
仅仅在这一点上,上海就足以让北京以外的所有城市,喊上一句老大哥。
这释放了一个很简单的信号,而且也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一个信号,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点非常关键,而且现在每一位炒房者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同时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正常买房的人应该怎么办?
很多人会问,如果出现了这些政策,那么正常买房的人要怎么办?是不是就买不到房子了?其实我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现在所有的楼市的调控都是为了正常买房人的利益,也就是说当调控逐渐稳定的时候,房地产的价格就会相对稳定了,这个时候想买房的小伙伴也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这一点不需要有任何担心。如果你真的是一个房子的刚需用户,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对于后续中国楼市的几点思考:
关于房价,说句很多人不爱听的,一线城市的房价,依然要上涨,只是会以平稳,温和的形态表现出来,金融限制这样的手段不可能长期使用,对于经济市场和行业发展来说是互相制约的,所以,当下的综合调控,震慑示范作用是主要目的。
反对炒房,坚决拥护和坚持“房住不炒”已经从口号正式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投机和炒作行为必然会受到抑制。
楼市和房价会进入一个调整阶段,伴随调控的深入和金融手段的配合,预计还会有更大的行政手段介入,关键节点,是春节前后,敬请拭目以待。
中国楼市进入完全管控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政策市,是一个必然趋势。未来购房群体的综合评估会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信用体系和人口普查结果将在下一阶段的房产和楼市中得到充分运用。
中国房地产和楼市中的资本下一步非常有可能进入其他资本市场,目前管理层的导向非常清楚:投资房子是不行的,长效机制打压和遏制会成为常态,未来资本投资的方向可能很快就会出现,一个全民炒房的时代,必将终结。
2. 上海楼市调控还是来了,它将会如何发挥效力
现在我们国内的楼市,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状况。一线城市以及发展潜力好的新兴城市,房价不仅没有出现下降的情况,房价反而开始向上走。而一些城市由于发展不好、没有潜力,房价也只能下行。
上海除了在资格上进行更加严厉的控制外,也对增值税征免年限进行了调整。在以前,个人只要购买住房的时间超过2年,就可以免征出售房产的增值税。
而在《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中就把2年,修改为了5年。这样,如果购房年限不到,出售者就需要承担一笔不小的增值税。这样也可以增大投资者的出售房屋的成本。当然,这个政策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毕竟,对于一些资源紧缺的房源,这部分费用一般都转嫁给购房者了。
各位大仙,对于上海楼市调控新政,您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3. 上海楼市调控再升级,这释放出了什么信号
上海1月21日发布重磅楼市新政,并于今日起实施:一对夫妻离异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个人将购买不足5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增值税;公证摇号选房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自住需求……
无独有偶,另一个房价标杆城市——深圳也在1月19日加码升级楼市“限购”政策,对“7. 15新政”在途交易问题、高层次人才购房条件问题、居民家庭住房登记问题作出进一步明确,剑指“假结婚买房”!
“我自己在2019年底买的房子还花了好几十万茶水费,2020年跟别人去合伙打新……我也是被逼无奈,现在在找朋友打听北京的房子。”一位在珠三角从事房地产媒体行业多年的陈女士坦陈了自己这两年的经历,她指出,此番深圳等楼市火爆的焦点不再是纯粹的新盘价格的问题,而是新旧住宅价格的倒挂。
“二手房的价格这两年已经涨得很高了,买方不太愿意接盘,而新房市场一套房动辄一两千万,还比周边二手房挂牌价低不少,这里面就有了套利空间。参与摇号的要求是无房户优先,所以就出现了很魔幻的情况,刚需有资格买不起,想投机的资金不够,真正有钱的又没资格,所以导致代持、众筹买房的行为层出不穷。”一位深圳当地的房地产研究者告诉我们。
央企华润在深圳核心地段开发的一个楼盘一期项目2020年11月份的开盘均价约为13万元每平方米,而周边二手房价格已挂到18万元每平方米,万科一处刚刚开售的楼盘销售均价10.6万元每平方米,周边二手房挂牌价15万元左右。“一万人摇一千套房,摇上一套新房,直接相当于赚了几百万。”明显的一二手房价的倒挂差加上“僧多粥少”,本来是政府为了调控房价做出的限价措施,却让目的是赚取暴利的部分炒房客们钻了空子。希望政府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真正为老百姓办事!
4. 上海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来了,夫妻离异3年内如何购房
新政下,夫妻两个人在婚姻维系情况下有一套房,离了婚房子归其中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名下无房,那么他可以买房吗?
蒋慰如表示,如果在离婚前,夫妻家庭名下只有一套房,根据上海住房限购政策,他还可以购买一套;但如果离婚前,夫妻家庭名下有2套房,甚至更多,离婚后其中一方名下无住房,如今离异不到3年要购房,在核查环节,会核查到3年前夫妻名下拥有2套住房,就不能购房。
不要盲目跟风,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并有自己的理性判断。其实这一轮到现在,大家多看一些信息的话就会发现它并不是普涨,只是局部地段、局部类型的一些房子的增长。所以不要因为小道消息而左右了自己的判断。因为有些房价上涨是和个别政策调整相关,政策调整本身也有不确定性,可能未来还会再调整,如果盲目追高就会面临风险。新时代要有新时代的心胸和心态,上海近年一直在推租赁市场,随着租房市场的规范发展,它的体验会越来越好。
5. 上海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来了,具体政策是什么样的
央行自己也说了,放水是为了扶持实体经济,官媒的统计也证实了这一次次放水的效果。
虽然这么说,但还是会有部分资金流向了房地产市场,不然也不会有银行因为违规放贷被处罚,不然上海此次调控也不会提出“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这部分流向房产市场的资金量有多大,官方也无法精准统计,但肯定是有的。
因此,央行放水确实助推了上海本轮楼市,但不是最主要推动力。
“史上最严”会是“史上最有效”吗?上海“史上最严”房产调控政策一出,媒体几乎一片叫好,既为上海市的政策“叫好”,也为上海的楼市“叫好”,好像明天上海的房价就能像央视新闻中所说的“健康”、“稳定”了。
如果真能这样,百姓幸甚!中国幸甚!
但房价越调越高,几乎已经成为“共识”。那上海这轮调控,也会这样吗?
我们无从预测,只能看政策实施以后上海楼市的真实走向了。
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房价上涨的“推动力”问题,就真的能控制住房价吗?
“公民同招”的负面影响不消除,上海的家长会放弃对“学区房”的念想吗?你能忍受你家“优秀”的孩子进“菜小”吗?
真实的“刚需”得不到满足,它会“爆发”吗?
6. 上海七大举措收紧调控,这会不会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一、曾几何时,房价居高不下:
在某一个时间段,房子是真的便宜。记得那时候我家的邻居,在一个非常好的地段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当时只要30万左右,那个邻居还劝我妈买,我妈咬了咬牙,狠了狠心,最后没买,以至于直到现在,我妈一提到这件事情就开始咬牙切齿的后悔。
后悔归后悔,但是这不是一个后悔的故事,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后来,房价没有降下来的趋势,而且还是在往上涨,我妈吸取了当年的教训,果断出手,买了一套房子,即使现在“房住不涨”,这套房子目前也还是赚的,我妈她老人家终于觉得自己扳回一城,扬眉吐气了。
言归正传,直到现在,房价依然居高不下,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即使再工作一段时间,即使有父母的帮助,依然也要贷款买房,然后背上几十年还贷的压力,住在房价居高不下的大城市的年轻人想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那更是难上加难了,这在某方面也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正是因为房价居高不下,相关部门看到了这一点。
7. 上海加码楼市调控,此次调控涉及哪些范围
这次房地产调控的范围包括价格,土地和购房资格。根据最新市政府公布的房产政策,通过优先购房政策买入的房产必须限售5年时间,同时政府还表示,未来将实现房价地价联动,通过连续的政策,来打压房价炒作势头。有当地的房地产从业人员表示,这次上海实施的限售,控地价,基本是参考其他城市的做法,来调节房地产市场,这些连续的调控政策,也有望补齐房产政策的短板,打击相关炒房投机的行为。
8. 房地产调控的上海调控
2010年10月7日,上海出台楼市调控细则,在一定时期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暂定上海及外省市居民只能在上海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按不同的住房销售价格确定土地增值税预征率。
首付比例认真执行最新规定
上海市政府7日批转的上海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有重点的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住房开发项目销售均价低于项目所在区域(区域按外环内、外环外划分)上一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平均价格的,预征率为2%;高于但不超过1倍的,预征率为3.5%;超过1倍的,预征率为5%。
《意见》还要求,各商业银行应认真执行央行、银监会的最新规定,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停止发放住房贷款。对非上海市居民在上海购买住房申请贷款的,应提供从申请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上海累计缴纳1年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不能提供的,商业银行暂停发放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也作相对应调整,停止对购买第三套住房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
此外,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上海此次还调整了被动迁居民家庭获配的动迁安置房(配套商品房)的允许交易期限,由此前的取得房地产权证满5年调整为3年。
《意见》还明确,着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逐步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今后5年新增保障性住房100万套。 “房产税成悬在楼市头上一把利剑”
专家称对投资投机需求形成一定威慑力,暂停三套房公积金贷款具有新意
本报讯 (记者张晓蕊 袁玥)作为“楼市风向标”的上海楼市面临进一步调控。昨日,备受关注的上海楼市调控细则“水落石出”。
限购措施与北京相似
新政策规定,暂定上海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新购一套商品住房。昨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不管一个家庭以前有几套房产,也不管以前买房子是贷款还是全款,以一个家庭为单位,新政后,都只能新买一套住房。这一条是落实国家“房价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城市,要在一定时间内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此条政策与北京和厦门已施行的政策相似,但不如深圳的限购严厉。
新政暂停对购买非改善型第二套住房家庭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停止对购买第三套住房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杨红旭认为,上海具有新意的是: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也作相应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三套及以上的信贷需求。
房产税年前推出可能性不大
杨红旭认为,大家最关注的房产税没有出来,但提到“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准备工作。”这说明国家已同意上海试点,只是出台还要等待时机。他认为,若现有政策能使市场明显降温,则房产税将有可能较长时间内暂不推出;若无法抑制房价上涨,则必然会推出。
杨红旭表示,尚未出台的房产税,则成为悬在楼市头上的一把利剑,对投资投机需求形成一定的威慑力。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房产税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制度建设,在中长期来看是势在必行的政策。
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从技术手段上讲,上海已经做好了出台房产税的准备,但普通大众接受房产税的心理来讲还没有准备好,估计年前推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1 停止三套住房公积金贷款
各商业银行对居民家庭贷款购买商品住房的,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认真执行央行、银监会的最新规定,对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停止发放住房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也作相应调整,停止对购买第三套住房及以上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
2 一个家庭限购一套住房
暂定上海及外省市居民家庭只能在本市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含二手存量住房)。违反规定购房的,房地产登记机构不予受理房地产登记。
3 积极做好房产税试点准备
发挥税收在调控中的作用。按照国家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的要求,上海将积极做好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土地增值税征管,按不同的销售价格确定土地增值税预征率,重点对定价明显就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
4 动迁安置房提前上市交易
为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被动迁居民家庭获配的动迁安置房(配套商品房),允许上市交易期限,由取得房地产权证满5年调整为满3年。
5 放宽廉租房准入标准
着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逐步放宽廉租住房准入标准。年内在中心城区和有条件的郊区全面实施经济适用住房申请供应工作。积极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工作,抓紧建设和筹措一批公共租赁住房。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有计划地开展郊区城镇危棚简屋改造。全力推进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今后5年新增保障性住房100万套。
6 保障性住房不低于总量70%
继续增加居住用地供应总量。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0%。要求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 对股市的影响
股市中房地产板块的涨跌除与房地产企业的业绩相关外,还与中央或各地政府出台的房地产政策有莫大关系。如本轮上海出台的政策就让本来九十月份兴旺的房地产市场萧条不小,节后深沪股市各自大涨,而股市的大板块房地产板块在这轮大涨显得比较无力了,除了午后一小波拉升外并无多大建树。
9. 如何看待上海从严调控房地产市场上海能遏制住房价上涨的速度吗
前几天,网上到处是上海楼市房价上涨的信息,诸如二手房一月价格跳涨200万、一小时涨40万、新楼盘认筹率700%之类的夸张说辞,有人预测,上海有关部门肯定会在近期出台新的楼市调控政策。
上海在楼市稍有异常之时,有关部门立刻制定了新政策来压制这种现象,2021年楼市调控第一枪开在上海,无论是速度还是控制力度,上海都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其他城市不妨参考下,连这么优秀的上海都"忍不住"给楼市浇水灭火,你们有何突出能力掀起风浪来呢,赶紧自觉地浇灭内心燃烧的小九九吧!
10. 上海深夜出台楼市调控“沪十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
上海连夜发布楼市调控新政。作为开年首个收紧楼市调控的一线城市,上海反应不慢。在楼市出现“异动”趋势后,迅速出台收紧政策,而不是等到局部过热演变成全局性大涨,甚至传递给其他一二线城市之后,才有所行动。
作为全国最受瞩目的城市之一,上海此番调控无疑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这至少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楼市过热必有调控。这也与官方持续强调的“房住不炒”一脉相承。
“沪十条”落地并没有给市场太多准备的时间,上海推出调控新政——“沪十条”。从新政挂网到正式实施,只有2-3个小时的窗口。过去楼市调控多会在政策落地前形成一个交易高峰,很多人抢搭政策末班车,集中成交。不过这次,这点时间还不足以形成一个“末班车”效应。
为何调控这么严,上海房价还在继续上涨呢?
一方面,执行近5年,上海本轮调控政策效力开始打折扣。严跃进认为,5年内,许多购房者逐渐拥有了购房资格和首付能力,准备入市。
另一方面,上海楼市经过前期较长时间的横盘整理也出现“向上走”的动能。充裕的流动性更为之添了一把火。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升资产价格,特别是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价。
学区房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由于海外形势严峻,出国留学风险加大,带动部分入学。近期北京、深圳、上海等各大城市的房地产热度都主要由学区房热推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各大城市中,上海的房贷利率是比较低的,主流首套房利率4.65%,二套房5.25%。二套房贷利率与北京的首套房相差无几。这就是此番上海升级调控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