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股市中,你见过亏得最惨的人,有多惨呢
股市里见过亏得最惨的,在我认识的人中有一个,几百万二天灰飞烟灭,被强制平仓,从标准的富人一下赶到了穷人阶层。这个故事以前说过,但是因为发生在身边,所以记忆尤深,到现在还时不时拿出来提醒一下自己,千万别加杠杆,千万别满仓操作,风控永远在第一位,不知道我朋友知道我以他的例子为警钟,会是何感想。
事情是这样,这个朋友是带我进股市的领路人,以前在一起工作,一个月六七千的收入,夫妻两人工作,家里算是小富家庭,手里有点小钱,我们属于差不多的类型。从08年开始玩股票,一开始投入少,到后来慢慢的越投越多,在14年-15年时满仓加杠杆做,被强制平仓时有多少资金我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知道,最少是几百万。
严守纪律,把赔钱的仓位给平掉,同时抱紧有获利潜力的顺势仓位。而且,虽然获利回吐比起认赔杀出,更能满足个人的面子。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在这市场,不是为了面子而来的,我们之所以回在这里,为的是在合理的风险中赚钱。依据这个原则,我们要关心的整体的获利操作,而不是想方设法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市场是错的。
已经证明管用的策略:在任何一个市场中,或两个相关的市场中,应该买的是走势最强的股票,应该卖的是最弱的股票。因为如果市场上涨,做多的仓位表现一定会优于做空的仓位。如果市场下跌,做空的仓位一定会比做多的仓位有更好的表现。
❷ 中国股市历史及重大事件;以及牛市与熊市转折点事件。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第三轮暴涨暴跌:333点——1053点——512点。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第四轮暴涨暴跌:512点——1510点——1047点。1996年初,这一波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上证指数上涨接近300%。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第五轮暴涨暴跌:1047点——1756点——1361点。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它第一次将历史的“箱顶”(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股民的脚下。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
第六轮暴涨暴跌:1361点——2245点——1000点。由于继续受欧美股市大幅攀升的刺激,中国股市最后奋力一搏,终于冲上了本轮行情的“至高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我国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
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1500点究竟是中国股市的“箱底”,还是“箱顶”?历史似乎跟我们股民开了一个大玩笑。原来1500点仍是中国股市的“箱顶”,曾经的“箱底”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不是吗?就在中国股市在1500点的上方稍作停留后,她依然还是回到了她熟悉的1500点的历史“箱顶”下方,这样的指数点位似乎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安全、更踏实可靠。
2002年1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1339.2点;2004年9月13日,上证指数跌至1259.43点;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这与此前专家预言“推倒重来”的1000点预测是十分巧合的。这便是一种技术性的报复,更是上一轮疯狂的大牛市自制的“苦果”。
第七轮暴涨暴跌:1000点——3300点——1500点?2005年6月,上证综指破1000点,2006年1月从1200点启动,截止2007年4月6日收于3300点之上,过去的历史高点已被远抛脑后,一年多时间大盘累计涨幅超过了230%。这一轮行情的上涨应该算是历史上最为猛烈的。50倍的市盈率还能伴随这一波行情走多远?我们将拭目以待。当然,这一轮大的行情结束后,将回调至何处,我们仍将拭目以待。我认为目前4300是阶段性高点
❸ 为什么我国新股IPO如此奇葩,连续涨停板N个交易日
发行价格与估值差距较大,股价反映的是市场预期,说白了就是公众认为他值多少钱,发行价格反映的是当下这个公司值多少真金白银,新上市的股票一般都是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市场预期必然是高的,这个预期的价格和发行价,有个很大的价差,而中国股市实行涨停板机制,这个价差需要一段时间来补齐,就会出现问题里描述的状况。望采纳!
❹ 股市上有什么黑天鹅事件
1、1992年股票认购证
1992年股票认购证确定为30元1份,一开始的信息:认购证在1992年内分次摇号,共发行10多个股票。当时大家搞不清楚该买还是不该买,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所有人都没有经验。认购证的发行时间为期10天,在当时的10天发行期中,对所有跃跃欲试的人的心理都是一种考验。在认购证发行的10天中,柜台销售并不踊跃,从未发生过排队的现象。1992年上海发行的股票认购证的奇迹发生在认购证全部销完之后。由于改革开放,股份制改造需提速,原定的发行额度大大增加,1992年上海全年发行的股票要增加到50个,于是,认购证成了当时的稀世珍宝,一夜间洛阳纸贵。以100份认购证为单位来计算,化3000元的认购证投入,并用几万元作为流动资金来认购股票,认购股票后上市就抛、将抛出股票后的资金继续认购新股……如此滚动操作,就平均收入而言,100份股票认购证大概可赚50万元。而20年前的50万元,与今日的50万元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啊!可以说,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造就了上海股市的第一代大户,一大批人通过认购证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资本原始积累。
2、股价放开
上交所正式开业(1990年12月19日)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但基本是有价无市,交易量太小,终于在1992年5月26日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股指一飞冲天达到1429点高位。但好景不长,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
3、三大利好政策救市
1994年中上证综指跌到了333点,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在1994年7月29日出台三大利好救市:a.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b.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c.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达200%,最高达1052点。
4、国债期货327事件
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是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国债期货327品种受操纵,最后10分钟交易作废,这种交易作废事件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的影响,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随后股指又暴跌,形成小竹笋走势。5、《人民日报》专评干预
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期间,市场开始崇尚绩优,在深发展(从6元涨到20.50元,中间有除权)等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深成指涨幅达346%远大于上证综指涨幅的124%。在此背景下,上面认为涨得太多了,于是《人民日报》发表《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证券市场有暴涨必有暴跌!文章发表当天,配合涨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场暴跌,大盘连续3个跌停。
6、转配股
转配股是上市公司在配股时,国有股或法人股股东由于缺乏现金等原因将配股转让给社会公众,由社会公众股股东认购的股份。转配股是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品种,它产生于1994年至1997年。这几年一直不能上市流通。 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决定,转配股从4月开始,用24个月左右的时间,逐步安排上市流通,上市的方式是按照产生转配股的时间先后,分期、分批陆续进入二级市场流通。沪深两市实施转配股的公司共168家,转配股总量约33.05亿股,占两市流通A股数量的3.96%。
7、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
中国证监会宣布向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允许国内居民以合法的外汇进行B股交易,一时间2月19日前存入银行的外币资金大量涌入B股市场。2001年2月28日,B股恢复交易首日便全部涨停。此后的一段时间里,B股股价一路上扬,最高上窜至230点,交投一度异常活跃。
❺ 央视曝光股票导师涨停神话,一切皆是骗局吗
是的,所谓的涨停神话就是骗局。因为没有人可以预测市场,预测市场往往容易打脸,而且股市是一个充满随机的地方,所谓的涨停神话都是骗人的。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股市里没有师傅,所以我们在股市里不需要听所谓的导师、专家的话,而是需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己的投资体系。
这些人的目标群体一般都是刚入股市的小白,这些初入股市的小白缺乏方向,什么都不懂,但无一例外都是怀着赚钱的目的来的。骗子就喜欢利用这一点,所以专门挑这类股市新手来下手,通常这些人也因为贪心很容易上当。
给这些股市新手一点甜头,这些股市新手就会不断的往里面砸钱,直到亏完老本为止。
❻ 你所经历过的A股里最奇葩的股票是哪一只
st信威,跌个不停,都不知这些公司怎样审核通过上市的。
❼ “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徐翔,在股市有哪些著名的神操作
很多不玩股票的群众对于“宁波涨停板敢死队”这个名号感到一脸懵逼,不知道是谁,但是对于股市人民来说,“徐翔”这俩字就是一个大写的奇迹,他的神操作就是抄底断崖股、大进大出、高起高落,快速从3万炒到了40亿,技惊四座!
不过这些神操作,是我们一般人学习不来的,股市真的有风险,很多人都在被割韭菜,也有些人下场是面临牢狱,或者人财两空,妻离子散,赚钱还是要踏踏实实,更加的稳定幸福。
❽ 股市中各种奇葩操作,都有哪些套路
首先我觉得你不能用这样的心态来看待股市,因为股市只是一个投资市场而已,并没有任何人可以操纵股市。至于股市中的套路问题,这些套路只不过是很多小散的个人猜测而已。
对于很多散户而言,他们总会觉得股市里面有各种套路,甚至会有一些幕后操盘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会在一些不成熟的市场中发生,但是在A股市场中绝对不可能出现。
股市中有各种奇葩操作。
这种操作不仅发生在散户身上,甚至会发生在机构和主力身上,因为股市其实是一个市场资金的综合体现,这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人可以精准猜测市场,更没有能力去强行决定市场的走向。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股市的牛市是主力拉起来的,熊市是主力砸盘的结果,这种想法过于天真。因为在实际的市场投资过程中,主力也会出现亏损,这种情况不是只发生了一次两次。
❾ 股市上有什么黑天鹅事件
1、1992年股票认购证
1992年股票认购证确定为30元1份,一开始的信息:认购证在1992年内分4次摇号,共发行10多个股票。当时大家搞不清楚该买还是不该买,对这个问题的判断,所有人都没有经验。认购证的发行时间为期10天,在当时的10天发行期中,对所有跃跃欲试的人的心理都是一种考验。在认购证发行的10天中,柜台销售并不踊跃,从未发生过排队的现象。1992年上海发行的股票认购证的奇迹发生在认购证全部销完之后。由于改革开放,股份制改造需提速,原定的发行额度大大增加,1992年上海全年发行的股票要增加到50个,于是,认购证成了当时的稀世珍宝,一夜间洛阳纸贵。以100份认购证为单位来计算,化3000元的认购证投入,并用几万元作为流动资金来认购股票,认购股票后上市就抛、将抛出股票后的资金继续认购新股……如此滚动操作,就平均收入而言,100份股票认购证大概可赚50万元。而20年前的50万元,与今日的50万元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啊!可以说,1992年的股票认购证造就了上海股市的第一代大户,一大批人通过认购证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资本原始积累。
2、股价放开
上交所正式开业(1990年12月19日)以后,历时两年半的持续上扬,但基本是有价无市,交易量太小,终于在1992年5月26日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股指一飞冲天达到1429点高位。但好景不长,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
3、三大利好政策救市
1994年中上证综指跌到了333点,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在1994年7月29日出台三大利好救市:a.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b.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c.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一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达200%,最高达1052点。
4、国债期货327事件
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这次牛市只有三个交易日,是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国债期货327品种受操纵,最后10分钟交易作废,这种交易作废事件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的影响,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随后股指又暴跌,形成小竹笋走势。5、《人民日报》专评干预
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期间,市场开始崇尚绩优,在深发展(从6元涨到20.50元,中间有除权)等股票的带领下,股指重新回到1510点。深成指涨幅达346%远大于上证综指涨幅的124%。在此背景下,上面认为涨得太多了,于是《人民日报》发表《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指出:证券市场有暴涨必有暴跌!文章发表当天,配合涨跌停板制度的出台,市场暴跌,大盘连续3个跌停。
6、转配股
转配股是上市公司在配股时,国有股或法人股股东由于缺乏现金等原因将配股转让给社会公众,由社会公众股股东认购的股份。转配股是我国股票市场特有的品种,它产生于1994年至1997年。这几年一直不能上市流通。 2000年3月中国证监会决定,转配股从4月开始,用24个月左右的时间,逐步安排上市流通,上市的方式是按照产生转配股的时间先后,分期、分批陆续进入二级市场流通。沪深两市实施转配股的公司共168家,转配股总量约33.05亿股,占两市流通A股数量的3.96%。
7、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
中国证监会宣布向境内投资者开放B股市场,允许国内居民以合法的外汇进行B股交易,一时间2月19日前存入银行的外币资金大量涌入B股市场。2001年2月28日,B股恢复交易首日便全部涨停。此后的一段时间里,B股股价一路上扬,最高上窜至230点,交投一度异常活跃。
❿ 我今天看到一个股票涨停了,后来又掉下来了,原因何在
主力高度控盘。就是持有这只股票的数量占流通数量的比例很大,一般来说超过30%就是高度控盘。现在是庄家的时代,基金(私募和公募)可以是这里面的一个大庄了,还有一些游资,外资也算,个人持股多了也是。
所谓控盘是说庄家持有一笔资金以短炒的方式进进出出,其买卖保持平衡,只通过把握买卖节奏影响和控制股价。
所以,控盘难度大小决定于留在外面的未锁定筹码的绝对规模,未锁定筹码多,则参与者人数多,人多则想法多,控盘困难,这和任何活动都是人越多越不好组织是一个道理,即小盘股控盘容易,大盘股控盘难。
(10)股市涨停奇葩事件扩展阅读:
庄家锁定大量筹码,市场上流通筹码变少,中大盘股可以暂时变成小盘股。如果有一个资金较少的机构或资金较多的大户,这时可以短期的做一把庄。不过这种“小盘股”只是市场瞬间形成的,情况稍微一变就不成了。
而且这种股背后如果有一个大庄家锁定了大量筹码,则好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庄家随时可能出手。
所以,只有在庄家无法出手的时候才能这样做,只有在超跌的时候才有这种机会。当超跌到CYS低于-20,即短线客已经亏损20%的时候,此时筹码都被锁定在上面,不怕庄家继续打压,他打压也不会有人跟着杀跌,他打出去的筹码反倒可能收不回来。
如上所说的,控盘是有成本的,所以,要做庄必须进行成本核算,看控盘所投入的成本和建仓资金的获利相比如何,如果控盘成本超出了获利,则这个庄就不能再做下去了。
坐庄是必赢的,控盘成本肯定比获利少。因为做庄控盘虽然没有超越于市场之外的手段无成本的控制局面,但股市存在一些规律可以为庄家所利用,可以保证控盘成本比建仓获利要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主力高度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