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联通股票还会涨吗
中国联通2017年因为发生了24亿的非经常性损益,导致业绩比预期的低了不少。估计在4月份之前,回股票的走势都不会答有太大的起色了。
联通的上涨机会在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上,联通混改的结果应该会开始出现一点效果了。到时候很可能会有一波涨势。
未来几年内,因为还有5G这个大热点,估计联通不会错过,股价也有很大的上涨潜力的。
② "中国联通"这个股票怎么样
经查证核实,"中国联通"600050这个股票是大盘蓝筹股,央企改革概念股,混改的样板(试验回田)股,股价不高答,业绩不错,概念多多,后市可期,坚定持有吧!也可以低吸进场操作!但不要满仓操作!附后相关公告,经供参考:★最新公告:2017-12-27中国联通(600050)关于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获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公告(详见公司大事) ★最新报道:2018-01-10中国联通(600050)瘦身健体 大步向前:聚焦联通混改的 八大核心问题(详见业内点评)
③ 联通累计让出多少股份
据报道,按照撤回前的混改方案,中国联通上市公司将向战略投资者非公开发内行90.37亿股股容份,同时由联通集团出让19亿股联通上市公司股票。此外,将向核心员工授予最高8.48亿股限制性股票,累计交易对价为779.14亿元。
中国联通方面称,中国联通拟通过本次混改形成多元化董事会和经理层,以及权责对等、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治理机制。让参与进来的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有话语权,按照章程依法行使决策权。
公司拟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结合战略投资者情况等,适当引入新的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代表担任公司董事,进一步优化多元董事会组成结构。
④ 中国联通混改后股权结构会怎么变化
2017年8月16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混改方案,BATJ等14家战略投资伙伴正式入局,开启中国联通混内改。容混改完成后,联通集团对中国联通的持股比例从原来的62.7%降低到36.7%,战略投资者占股35.2%,员工持股2.6%,公众股东25.5%。
⑤ 中国联通这次混改一定会成功吗成功后股价会上50元吗
你好,联通这么大的流通盘,不管是否混该成功,股价上50可能性基本忽略不计。上50的话总市值都要5000亿了。
⑥ 受中国联通混改影响多股停牌是真的吗
千呼万唤的中国联通混改方案终于出炉,作为目前唯一一家集团整体混改的试点单位,其以A股为平台的方案设计极具标杆意义。据联通港股公告及国务院国资委官方微信披露,中国联通A股“定增+转让股份+员工持股”的混改共涉及金额约780亿元。
中国中车未参与认购联通A股股票;中国人寿拟参与联通混改中国中车(601766)17日早间公告,公司并未参与认购中国联通A股公司股票;中国人寿(601628)则公告,公司拟参与中国联通混改事项,相关事项所涉及的对外投资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15%,未达到应当披露标准。
苏宁云商、宜通世纪、网宿科技、用友网络:拟参与中国联通混改事项,因相关事项对公司影响较大今起停牌。
⑦ 联通混改 国家持股多少
联通混改消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分析人士预计,中国联通或将引入BAT等互联网巨头参与混改,中国版“软银移动”雏形初现。但国资很难放弃在联通的控制地位,外部资本的占比并不会太高。 10月9日晚,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联通集团被列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试点事项,大股东联通集团正研究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目前尚未得到最终批准。 消息公布后,中国联通A股及H股股价自10月10日开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其A股股价11日也迎来年内首个涨停,截至昨日收盘累计涨幅达19%。 BAT或入局 联通公告提及,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鹤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相关工作。东航集团、联通集团、南方电网、哈电集团、中国核建、中国船舶等中央企业负责人就列入第一批试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实施方案做了详细介绍。 中泰证券分析师程娇翼认为,此次混改是由发改委牵头,有望突破国资委牵头时混改仅在子公司层面的力度,民营资本有望进入主业,参与总公司层面的改革。 而受制于体制制度,中国联通在业务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将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收入,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实力也落后于大型互联网公司。 与之相反,BAT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实力雄厚,对用户的行为数据又非常渴望,但却苦于缺少这些数据的有效入口。若大型互联网公司能够入股联通,参与部分经营决策,联通在业务创新和人才激励机制上都将获得非常大的灵活度和提升,推动其所拥有的资产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效益。 基于这些原因,程娇翼预计BAT这样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很有可能参与此次联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双方通过合作可形成优势互补,发挥协同作用,打破原有僵化的运营体制、激发创新人才活力,提高运营效率,最终推动联通资产价值重估。 事实上,中国联通高层2014年就曾表示,可能会在创新型业务领域,及增值业务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且已有所行动。当时马云入股中国联通的传闻甚嚣尘上,但最终无疾而终。 联通混改动力 从整个电信行业来看,程娇翼称,中国移动的净利润占比长期维持在高位,独吞80%电信运营市场利润。一家独大的趋势愈演愈烈,电信运营市场的失衡不断加剧。 为加强对电信领域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监管,推动资源共享,国家近几年积极引进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以发挥民营资本在电信运营行业中的“鲶鱼”效应,增添整个市场的竞争活力。 中泰报告称,2013年12月至今,工信部向42家虚拟运营商颁发了牌照。但真正推出业务的却不到一半,而批零倒挂等问题又导致虚拟运营商鲜有盈利。奄奄一息的“鲶鱼”,根本无法成为真正的搅局者。 从中国联通自身业务来看,受4G业务开展缓慢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联通的营业收入从2014年开始呈持续下降的态势。在净利润方面,从2013年开始归母净利润的增幅持续下降,并于2015年开始出现负增长。 2016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4.4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0.62%。程娇翼认为,公司依然处于从去年四季度的亏损状态中逐步恢复的特殊时期,位于业绩亏损的边缘,亟需通过变革来改变公司经营不利的局面。 因此,发改委选择将联通列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试点可谓现阶段打破电信运营行业发展不平衡状态的最优选择。 2005年,软银集团从沃达丰集团手中收购了沃达丰在日本的运营公司VODafoneKK。起初,由于信号不好、服务体验差,沃达丰日本的市场份额很小,整个公司都笼罩在濒临破产的阴霾之中。 为扭转沃达丰日本的这一颓势,软银集团冒险将公司改名为软银移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质量。同时,从终端定制、移动应用和营销整合等多个方面入手,最终在日本移动市场获得了极大成功。 程娇翼认为,目前,中国联通在发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沃达丰日本类似: 4G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力度远远落后中国移动,自身资产负债率过高,投资能力弱。 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不力。 应用不够丰富,用户粘性不足。 中泰认为,若互联网巨头能够入股中国联通,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三个问题,逐步提升资产效益,打造中国版的“软银移动”。 外部资本占比不会太高 但是,电信服务影响国计民生,运营商的关键数据仍需国有控股保证,外部资本能在多大程度上介入联通混改,仍不容乐观。 澎湃新闻援引接近中国联通的内部人士对称,引入民企资本,可能也会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做法,更市场化,“但不认为外部资本会取得控股地位,运营商的一些关键数据还是需要国企控股来保证的。”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也表示,“基础电信服务领域引入外资、民资,资本多元化,加强竞争,大方向是一定的,但国资很难放弃在联通的控制地位,而且很可能还是超过50%股份的绝对控股。因此外资、民资能获得的股份比例不会太高。” 相比之下,单独拿出增值业务进行混改,则被视为一个阻力相对较小的方案。 付亮认为,联通可以把云服务、应用商店等旗下的增值业务拿出来混改,引入外部资本,最终实现融资,“但这种方案融资时间较长,融到的资金也较少,对联通来说未必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