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市委政策研究室的职责主要是什么主任有啥实权没
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基本职责是:负责全市发展战略、总体规划、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对全市经济建设、经济宏观调控、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包括工、农业和科技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工作;负责对全市财政、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的调查研究工作;承担市委政治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负责全市性调查研究的组织、协调工作,完成全市综合性课题的调研任务;参与市委重要文件、报告和市领导文章的写作;承办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㈡ 哪位市委组织部长很受欢迎
一对从万里之外的俄罗斯带回的茶杯,孤零零地放置在武汉市水果湖一幢老楼二层的房间里,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开封启用。
已经入住武汉沙湖附近人才公寓大半年的留汉大学生李波,再也等不到为他们操持尽快住进公寓的那位长辈来实地看一眼。
家住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的87岁的孤寡老人郭桂荣,再听不到“儿子”嘘寒问暖的话语,在“儿子”关心下盖起来的新平房,也盼不到他再上门看上一眼!
随后,“红色物业”全面铺开。19家公益性物业公司陆续组建,进驻500多个老旧小区,1500多名毕业生竞聘“红色物业”岗位,很多来自“985”“211”高校。
武汉市东西湖区稻香社区鑫海花城,“红色物业”整治坑洼地面,修复池塘污染,多年来的“脏乱差”局面变了;青山区钢花村街117社区,住户家里的自来水不再是“涓涓细流”……
对此,中组部高度肯定:党建有思想、有温度、有色彩。
杨汉军曾说过:“我也住在没有物业的楼里,要从我身边看变化,但不能只抓我那个点。‘红色物业’全市覆盖,自然延伸到我家,才算到位了。”
杨汉军因公牺牲后第二个月,他住的那幢老楼也有了“红色物业”,楼梯间里没了小广告,灯泡坏了也不用住户自己换了。然而这些,他却看不到了。
武汉市委组织部研究室的李磊至今依然清晰记得,在建党95周年“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杨汉军讲过的一段肺腑之言:“不忘初心,意味着责任如山。这个责任,就是我们在入党宣誓时的承诺。不忘初心,要做到奉献如常,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1983年12月9日,21岁的杨汉军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入党志愿书中他写到,“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每一步都凝聚着党的心血。小时候,党教给我从小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我还受益于高考改革,在大学里接受了更为系统的党的教育。所有这些都使我感受到,党是抚育我成长的慈父!”
因公牺牲两个月后,杨汉军被追授为湖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要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
武汉市水果湖一幢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楼,爬上昏暗的楼梯间,二楼就是杨汉军的家。墙上水渍的痕迹,门下面开裂的白漆,能看出年头的蓝色布艺沙发,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正厅级干部的家。
“大家都不知道杨部长家住哪里,牺牲后去他家吊唁,看到那个样子,真是太震惊了。”这几乎是所有认识杨汉军的人不约而同说的话。
在到武汉任职前,杨汉军曾担任过省委组织部的秘书长,期间管过分房子。“只要他有一点私心,不可能还住在这里。”同事说。
组织部长位高权重,经常有人打听他的爱好。在一次大会上,杨汉军说:“如果一定要问我喜欢什么,那就是喜欢干事的人。”
有人到办公室,临走时递上两条烟,他当即拒绝,连人带烟送出去。推不掉,就请工作人员代为上交。同事休假外出,带回一盒家乡的茶叶,他不收,还不忘补上一句,“不是针对你一个人,规矩不能破了。”
送别杨汉军时,武汉市委组织部里的许多年轻人回忆起他和大家的最后一次集体谈心。那次谈心,他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做官、做事和做人的关系--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
每逢过年过节,杨汉军家总是锁着门。有人打听到住处后来“拜访”,家里人就躲在屋里,不敢出声。杨汉军曾说,这样虽然给家里带来一点不便,但可省去当面回绝的尴尬。
不收人礼物,对别人却充满温情。武汉市委组织部办公室的欧阳俊告诉记者,逢着过年,会收到杨汉军给他孩子的压岁钱。牺牲前不久,杨汉军从俄罗斯考察回来,还给他孩子买了俄罗斯套娃。
“别人是给领导送礼物,我是收领导礼物。这样正派的领导,从哪儿找啊。”欧阳俊说完,沉默了。
杨汉军的外甥在武汉上大学,毕业时问舅舅,是在武汉还是去外地发展。杨汉军勉励他,好男儿志在四方。
侄儿知道,舅舅不会为亲人谋私。此后,几个侄儿侄女都在外地发展。
杨汉军的母亲去世后葬在老家湖北仙桃。每年清明,不管多忙,他一定会回去上坟。他不和地方打招呼,地方的官员只知道他回来了,但从未见过他本人。
杨家的祖坟在一个偏僻的地方,逢着雨天,道路泥泞难走。地方上想修一下这段路,被他婉言谢绝。
“我讨厌一切虚伪和狡猾的东西,因此总希望自己能做一个作风正派的人。”在他大学毕业材料的“自我鉴定”一栏,杨汉军写道。他用一生践行了诺言。
“墨守成规、四平八稳,日子虽然过得轻松,但党的事业难以发展,就是不负责任”
“组织部收到的举报信变少了,自荐信变多了。”武汉市委组织部经济干部处处长李保旗谈起这几年的变化时说。
变化的原因,要从一项特殊的人才政策说起。
2016年底,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方案获批,急需一批干事创业的干部。为此,杨汉军带头谋划,提出“狮子型”干部的调研选拔方案:副处以上干部,不唯年龄、学历、年限,只要敢闯敢拼,想干事、能干事,就有被推选的机会。特别优秀的,副处直接提副局。
一时间,干部纷纷写信自荐,连过去不想干事的人都想当“狮子”。
杨汉军组织17个调研组,走访了137家单位,谈话4000多人次。调研组出发前,他特别交待,每一位被推荐的候选人,都要用3件工作实例“画像”。
有位正处级干部有冲劲有闯劲,但年龄偏大,调研组提出,这样的干部能不能用?杨汉军坚持提议,将他安排到重要实职岗位。
有名干部,因工作失误受过处分,但他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努力工作。杨汉军建议,这名干部要大胆用。
最终,309名“狮子型”干部进入储备库,截至目前,近150人已被安排到重要岗位。这些干部想改革、谋改革、善改革。
杨汉军常说:“墨守成规、四平八稳,日子虽然过得轻松,但党的事业难以发展,就是不负责任。”在同事眼里,杨汉军也是个“狮子型”干部,是个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的“闯将”。
2017年,武汉成立招才局,整合人才工作职能,杨汉军兼任局长。去哪找人才,用什么吸引人才?
杨汉军把突破口放在武汉校友这个群体上。
“怎么是您?”凌晨一点,武大校友、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乘坐的航班到了武汉,走下飞机,发现接机的是杨汉军。
组织部长半夜接机的消息传开,百姓引为美谈,企业家知道了武汉的招才诚意。此后,雷军几次赴汉。小米第二总部落户武汉,仅用5天。
人才来了,资金随之而来。去年,武汉校友招商签约1.3万亿元,为全市招商引资总额贡献半数。
有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城市发展才有后劲。武汉在校大学生近120万人,怎么留住他们,杨汉军很是动了一番心思。
他比较了武汉和北上广深,发现武汉的优势是房价相对较低,生活成本不算太高。所以他提出人才公寓政策,让毕业留汉的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拎包入住。
杨汉军常说,政策不落实,还不如没有这个政策,那会损伤党和国家的公信力。他不搞形式主义,要实地看看政策执行得怎么样。
毕业季的一天,杨汉军来到申请人才公寓的窗口,和两个大学生说,我扮成你们的家长,在旁边看看办起来麻烦不麻烦。
第一个同学没办成,告诉杨汉军他有个证件忘带了,杨汉军还不太信。第二个同学顺利地申请到了,杨汉军这才放心。
听说有个同学入住的公寓很远,杨汉军就问负责这项工作的干部,你自己愿意住那么远吗,自己都不愿意去,怎么指望大学生去?
2017年,留在武汉工作的大学生首次突破30万人,是2016年的两倍,为城市带来了活力。
武汉高层次人才不少,但缺的是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武汉大学的张俐娜院士,有很多国际上认可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有项专利,能实现低温溶解纤维素,既节约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杨汉军听说后,没几天就上门拜访,俩人谈了很久。
杨汉军突然离开的那天,办张俐娜院士科研成果转化工作的报告。
得知他因公牺牲,张俐娜夫妇冒着大雨参加了杨汉军的追悼会。
“我一般很少接受采访,但我很愿意和你们讲讲杨汉军的事情。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干部了。有了这样的好干部,我们的国家就会大有希望。”张俐娜说。
㈢ 市委研究室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分为几个部门,市委研究室跟市委是什么关系
你好,研究室是市委的部门,有政策研究室、党史研究室之别,如果该市的级别是正厅级,那么研究室主任的级别是正处级。研究室是党委从事政策和党史研究的专门机构,当然属于市委的部门了。
㈣ 市委政策研究室 是什么机构主任是什么级别
市委政策研究室是市委的常设机构,为市委领导出谋划策。
政策研究室主任的行政级别根据城市的类别,不能一概而论。
中央直辖市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正厅级。
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副厅级。
地级市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正处级。
县级市市委政策研究室,正科级或副处级。
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主要职责 :
(一)围绕市委的中心工作,对有关全市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方针、政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市委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市委决策参考。
(二)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市工业、农业、财贸、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负责起草或修改市委有关重要文件、文稿。
(四)做好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中的信息反馈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集中情况,汇总资料,向市委综合反映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有关意见及各种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提出完善、补充以至修正决策的建议。
(五)根据需要组织撰写宣传、阐释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方针、政策的文章和著作。
(六)组织、联络、协调全市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层次的政研网络。
(七)承担市委交办的其它事项。
㈤ 各级党委政府的研究室有什么职能不是 政策研究室。 和办公室有什么区别
党委设政策研究室,不设研究室。
政府设研究室,不设政策研究室。
其职能类似,都是调查研究,起草重大文件和讲话。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而办公室则是拘泥于日常事务,起草的文件和讲话,也都是日常文件,譬如一些例行会议的讲话和通知、工作安排等,主要围绕日常工作开展。
而政研室或研究室,则是起草重大政策性、长远性、纲领性的文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工作人员具有幕僚性质,重点就是出主意,参与决策,与日常安排工作相去甚远。
㈥ 各位高人:请问市委研究室和市委政策研究室是一回事吗若不是,哪个权利大
你好,市委研究室分为政策研究室和党史研究室,两者功能不同,政策研究室主要负责党委的政策研究及理论支持,党史研究室主要负责党史方面工作,如编写党史,编辑出版重要党史书刊等。
【市委政策研究室】是市委智囊机构。
【主要职能】
1、负责市委领导重要讲话稿和其他重要文稿的起草或审修。承担市委领导的调研服务工作;
2、根据市委领导的要求,按时完成市委重要文件和上报材料的起草任务;
3、负责对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调研,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为市委决策服务;
4、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提供市领导参考;
5、发行和总结对全市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
6、参与市委重要会议的筹备和服务工作;
7、组织、协调、指导全市各方面的调研力量,搞好调查研究,发挥全市调研网络中心的作用;
8、搜集、整理市内外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供市委决策参考;
9、代市委主办党刊,编发参考、政研等内部刊物;
10、完成市委交办的其他任务。
市委政研室是市委下属单位,如果是直辖市级别就是正厅级单位。
副省级城市市委政研室是副厅级单位。
地级市市委政研室是正处级单位。
党史研究室也一样。同是市委下属部门。
由于这两个部门管理的事物不一样,权力不好比较。
㈦ 在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发展前途如何
要看各个地方的传统,有的地方更重视市委办,那政研室地位就要低,有的地方并重那地位就和市委办相当。还有些地方特别重视市委政研室,比如东莞,市委政研室主任两三年甚至一两年就下派重要镇的镇长或书记(东莞直接管辖镇,相当于县),而市委办主任流动性很差,干到退休,这就造成政研室出来的干部呈现压倒性优势,按东莞这种形势,就要争取进市委政研室。
㈧ 市政策研究室主任有什么权利
权利及职责如下:
1、负责组织起草《政府工作报告》和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要讲话等文稿;审修部门起草的市政府领导在全市有关会议上的讲话文稿;参与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领导讲话文稿和文件的起草工作。
2、负责组织或参与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负责市政府综合性调查研究工作;协调、指导全市政府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3、负责向市政府领导的资料信息服务,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组织有关事项的协调落实。
4、编发《政务调研》、《参阅件》和其他内部信息资料。
5、负责与国务院、省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完成交办的研究课题。
6、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8)上海市组织部政策研究室李波扩展阅读
市政策研究室的其他机构:
1、办公室
组织协调本机关日常工作;负责机关文电、会务、机要、档案、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安全、保密、接待、信访、财务、资产管理及行政后勤工作;负责对外联系工作;负责机关人事管理和机构编制等工作。
2、综合处
负责组织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组织或参与起草、审修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要讲话文稿和其他综合文稿;参与起草市政府关于重大问题向上级的请示和报告;参与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的领导讲话文稿和文件的起草。
3、社会调研处
负责全市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住房、民政、公共安全、环保、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人口计生、民族宗教等领域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政策性建议;起草、审修有关重要讲话、文件等文稿。
4、决策咨询处
负责市政府专家库建设,组织协调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和评估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负责重大决策网络智库平台建设,加强与其他智库的沟通合作;负责开展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报送工作。
㈨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机关的研究室有什么职能注:不是政策研究室。是研究室 和办公室或办公厅有什么区别
主要就是给领导出政策文件、汇报材料、总结规划等书面材料,是管材料的地方。办公室、办公厅多是管事和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