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刘瑜分析师博客

刘瑜分析师博客

发布时间:2021-05-11 05:15:28

1. 如何评价刘瑜《观念的水位》

之前知道刘瑜是因为《民主的细节》,结果阴差阳错先读了《观念的水位》。基本的感觉是小篇幅,易入戏。因为都是随笔,更多的是思考的吉光片羽,欲言又止,偶尔作者笔锋一闪,让人寒意阵阵,感觉作者功力深厚。
最主要的是,作者的书在于写“观念”,而观念既可以是整体式颠覆,也可以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很明显,刘瑜选择后者,所以整本书难免看起来似珠落玉盘,影评那部分完全不必放在书中,影响这本书的整体“品质水位”。但整体而言,读完《观念的水位》,下一本《民主的细节》应该是必读之物,读或者不读,时间、缘分早晚的问题。
言归正传,总结刘瑜其人或者其书的启示如下:
一、 将“观念”视之为推动改革的基础,并将其落实为生活的常识。
笔者曾在北大听许振洲老师讲课,许因曾留学法国,因此也盛赞法国,对于其制度、文化不但烂熟于心,更是将其视为第二故乡,对其有特殊的情感,所以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分析以及民主的细节,往往拿法国开刀,说将开来。同样,刘瑜曾留学英国剑桥,自然在笔下往往拿英国的例子处处佐证其论点。作为清华政治学的老师,从宏大的政治学体系中,剥离出民主观念的一些细节,而不是流于一般的长篇大论和专业论述,深入浅出,实属不易。
比说就本书“观念”一词,刘瑜在书中说:“观念水位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以前在人们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变成问题了。比如政府部门财政预算公开……比如国企被有待问题……比如民工孩子上学难问题等等。”
而在刘瑜看来,民主观念的基础无非是“问责意识和权利意识”两点,而上面的所提及的观念变化,几乎都指向这两点。因为变化的政治伦理,生长于转变中的生活伦理。因此,刘瑜对于那些改革绝望者回应以乐观的笑容,因为随着观念的水涨船高,制度性的改革在势在必行,只是时间的久暂而已。因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源于公众政治理念的变化,而政治理念的变化又根治于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
因此,刘瑜不惜以文字为道场,开始一次又一次的“观念”布道。这种因为太接近生活而看似琐碎,但因为琐碎,才可以称之为名符其实的“微革命”。
在谈到“素质”问题,刘认为中国人的素质问题并应该归罪与受教育水平、或者规则意识,反倒是制度问题。试举一例,目前我国政府对自己的定位是一个“全能政府”的角色,所以所有事情几乎都是大包大揽,且敏感区域太多。截止到目前,居然也没有一个像样的民间工会或者举足轻重的慈善机构为社会底层奔走呼号,且形成完善的运作系统。原因不过组织合法性上首先就很难通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非政府组织的组建手续至少有48道之多,所以中国社会散沙化、冷漠化不是强权的原因,而是强权的结果。
关于“民意的真伪”问题,刘瑜认为:“鉴定民意真伪,标准不在于民众选择的那一刻是不是真诚,而在于他们在形成意见讨论时讨论是否自由、观念是否多元、信息是否充分。”这次鉴定民意真伪的标准,如无此基础,则看似万众一心的支持率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而已。对于我们当下所谓的民意测验可谓洞若观火。
此外,在谈及大众的愤怒时,让我不禁想到尤其是微博、微信这些自媒体平台如日中天的时候,网友表达愤怒其实是最廉价和实惠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在刘瑜眼中看来:“愤怒之所以令人上瘾,大约是因为愤怒是通往正义的捷径。”但正义有捷径可走吗?愤怒的狂奔路上,未必找得到正义的道。
在谈及我们对于公共话题的辩论时,我们“往往流于一种标签式的骂战,以标签来代替说理,或不必要地贴标签来强化说理。所以微博上“毛粉”、“傻逼”、“脑残”这些标签盛行,大多数辩论不是流于标签式的骂战,即演变为个人私生活的攻击。并且以英国电视节目上议员的辩论为例,在如何为辩论展开公共空间提供有效的边界和规则。
二、“政府”、“民主”这两个样东西是个什么东东,你真的想过吗?!
一般具有本科学历的人,都基本受过“马恩”的摧残和“虐待”,这种强权灌输的结果是,学生赢得了学分,却对于真正思考“政府”“民主”是什么从来都是概念模糊,甚至到现在也懒得让其清晰起来。
就如刘瑜所说,以“国情”二字推卸责任,且不加论证的认为自由、民主只适合于西方的看法,说白点就是一种过于懒惰的世界观。最大的诘问其实一直都存在,就如:“你真的相信世上有救世主吗?一个强大到可以给你一切的政府,一定也可以强大到可以拿走你的一切。”
现在,请扪心自问,对于这些事关每个人利益的事情,你真的是懒的去思考,还是没有思考的能力。而所谓观念的改变,一言以敝之,“就是让政治变得家常。”
在刘瑜的举例中,英国剑桥的政府网站完全不是什么领导视察、亿级项目签署之类的跟老百姓不沾边的“官本位”新闻上,而完全是一个便民服务网站,如何找剑桥附近的停车位、如果无家可归、如果想获得住房补助、甚至抱怨邻居房子装修、对于某个公务员不满,皆可在政府的网站上进行相应的咨询、查询和投诉。
政府是什么?民治是什么?这里本该有回归本质的思考。让政府回归到政府的本质,它就是一个便民的工具。让民主回归本质,其实不过是权利的制衡和防止强权政治的一种体制而已。而恰恰相反,威权统治对于“政府”这个词语本身以及其行为的任何“粉饰”,都会将政府与公民的沟壑越来越大,乃至到最后一拍两散,重新洗牌。
三、从“经典”到“经验”,从“意识形态”到“市政论证”。
撇开“观念”不谈,刘描述自己在读书方面的经历了从“经典”到“经验”,从“意识形态”到“市政论证”的过程,这点到时回答了笔者在读书上一些困惑,包括如何处理“经典与经验”的关系。
对于一些佶屈聱牙、乃至不知所云的经典我们该如何处理?为了读书的虚荣,死磕它!但是读完,似乎也无甚了了,一知半解,读了比不读还糊涂。刘瑜和笔者一样,经历无数次在经典的碰壁之后,她对于读经典的认识是这样的:
“一个经典之所以经典,不应该是多少人赞美了它。而是它真的能帮助你认识你所置身的世界和自己。如果它不能做到这一点,要么是你的功力还不够去真正读懂它,要么它真的其实也没有什么。”
这种,即是读书从“经典”到“经验”的一种转变。而这个转变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
“一切经典本质上都是基于那个时代作者对于他所处时代的问题的回答和思考,要读懂它,第一,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其问题有所了解;第二,你所处的时代和他所处的时代有相似性,而且你也理解其相似性在什么地方,由此批判地理解他的思考对于当下的意义。”
所以,读书的心态应该是一个从问题出发,从经验出发的寻问过程,而并非其它。
总而言之,《观念的水位》倒是让人产生一种去尝试改变的动力,我想也就是刘瑜自己所说观念水涨船高的力量所在吧。

2. 刘瑜的毕业院校

毕业院校: 哥伦比亚大学
刘瑜,女,1975年12月生,学者,作家,诗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国际政治专业 政治学学士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 政治学硕士
200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 政治学博士
2010年—至今,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副教授
2007年—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系 讲师
2006年—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 博士后
1999年—2000年,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3. 既是作家同时也是清华教授的刘瑜最近近况怎么样怎么很久都没有看到她的新闻

刘瑜很早就关了微博了,据她说是为了”保持自身的清醒”。最近又有新书了,叫《观念的水位》,大概就13年一月出版吧。喵。

4. 刘瑜的工作履历

2010年—至今,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副教授
2007年—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问题研究系 讲师
2006年—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 博士后
1999年—2000年,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 助理研究员

5. 如何看待清华教授刘瑜说:“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这话

“我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这话出自清华教授刘瑜之口,话语的本义大概是想要让大家看开一些,要看淡一点,不要搞得那么残酷,然而这话最近却在网上备受争议。

写在最后

当然,刘瑜教授的话也没有错,在压力巨大的当下,看开一些,看淡一点,不要搞得那么残酷,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自我安慰。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不努力的借口,但凡对自己有期望,都需要去努力。需要提醒的是,社会不允许现在的人做普通人,要明白一个道理没钱什么事都做不了,就算是很普通的事都可能会很为难,面对现实吧!不努力,你将什么也不是,甚至连普通人都做不上!

“刘瑜:我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你怎么看这观点!欢迎各位留言吐槽!

(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山村老师看教育”

6. 如何评价刘瑜这个人

我不了解、不关心那些学术争论,但是我认可刘瑜这个人。从她的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真诚坚强独立自由的女人的喜怒哀乐,她可能在政治观点等上与许多人不同,但无疑刘瑜是可爱的、坦诚的、善意的,她的那些细碎的话语感染了我,我相信许多人会有同感。在阅读《送你一颗子弹》的过程中,我愈来愈明白普希金试图表达的,世界上没有幸福,但有自由和宁静。愈来愈清楚的认识到,自由与孤独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7. 你对刘瑜印象如何

相信喜欢看随笔和小说的朋友们,肯定都对刘瑜这个人很眼熟吧。但是对于那些没看过没了解的人肯定很纳闷,这个人到底是谁呢?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讲讲我对刘瑜的印象吧。

总结:

刘瑜老师是我在所读刊物之中,对政治见解最为深刻的一个人,而且她的著作往往简单深刻。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去拜读一下。

8. 刘瑜的 《愿你慢慢长大》结尾内容

现在的你,有一百个烦人的理由,你有时候因为吃不够哭,有时候又因为厌奶哭,你半夜总醒,醒了又不肯睡,你常常肠绞痛,肠绞痛刚有好转就又开始发低烧,发烧刚好又开始得湿疹?但就在筋疲力尽的妈妈开始考虑是把你卖给马戏团还是把你扔进垃圾桶时,你却靠在妈妈怀里突然憨憨地一笑,小眼睛眯眯着,小肉堆堆着,就这一笑,又足以让妈妈升起“累死算了”的豪情。


岂止你的笑,你睡着时嘴巴像小鱼一样嘬嘬嘬的样子,你咿咿呀呀时耸耸着的鼻子,你消失在层层下巴之后的脖子,你边吃奶边哭时的“哎呀哎呀”声,你可以数得出根数却被妈妈称为浓密的睫毛?都给妈妈带来那么多惊喜。


妈妈以前不知道人会抬头这事也会让人喜悦,手有五个手指头这事也会让人振奋,一个人嘴里吐出一个“哦”字也值得奔走相告——但是你牵着妈妈的手,引领妈妈穿过存在的虚空,重新发现生命的奇迹。现在,妈妈在这个奇迹的万丈光芒中呆若木鸡,妈妈唯愿你能对她始终保持耐心,无论阴晴圆缺,无论世事变迁,都不松开那只牵引她的手。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布妈

(8)刘瑜分析师博客扩展阅读:


《愿你慢慢长大》是作者刘瑜写给自己刚满百天的女儿的信。文章细腻、深情,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跃然纸上,令读者感动至深。

该书是一本“慢养育”的名家散文合集,收录了近30篇随笔,包括父母写给孩子的书信、自身成长经历之谈以及对于子女的教育看法等,提供了许多值得家长借鉴的教育经验。这些随笔的作者来自不同领域,有教师、作家、学者、科学家、商人,也有普通人,他们写给子女的书信温馨感人,对孩子个性的认知与思考真实、客观,充满人性,对自身的成长经历充满反思,对下一代的教育拥有相对独特的看法。

参考资料:《愿你慢慢长大》-网络

9. 刘瑜为什么要清空微博,是和方韩大战有关吗

我猜哈,一部分原因是的,就和当初连岳一样,微博有时水太混。
她最后微博签名说是去冰岛了,这个冰岛在她之前博客里面的意思就是去一个清闲的地方,并不是就是真的冰岛。我真是太不忍心她走了,但那是她的选择,尊重她。

10. 刘瑜的介绍

刘瑜,女,南开大学医学院实验师。教育经历1999.9-2003.7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阅读全文

与刘瑜分析师博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嘉盛外汇时差 浏览:980
可转债与可转债基金的区别 浏览:153
4月10日北上资金 浏览:506
调研投资者赔偿基金 浏览:326
2017我国消费贷款不良率 浏览:345
红绿灯股票 浏览:319
天盛中国投资集团 浏览:906
米高梅股票 浏览:38
购买基金从什么时间起算 浏览:691
基金黄陈 浏览:112
只投分级基金 浏览:6
a类期货公司相关股票 浏览:487
东阿贷款5万 浏览:585
立华投资王政 浏览:35
奥西康价格 浏览:964
外汇微盘哪个好 浏览:2
助学贷款有多少人逾期 浏览:819
贵港国海资金账号5位升为 浏览:503
中国国际投资股份集团有限公司 浏览:59
开立外汇经常项目账户应注意 浏览: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