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好还是上海好
不一定哪里好,关键是你适合哪里。
1如果你既不是上海人又不是北京人,估计北京更好一些,因为北京70%多的人口都已经是外地人了,真正成为了全国人民的首都,你遇到的排外情况绝对不如上海那么严重,上海只要不说上海话,就能被看出来是外地人。
2如果你讨厌太阳晒和天气热,讨厌海边空气盐化潮湿,讨厌冬天阴冷,劝你别去上海。如果你讨厌气候干燥,缺少雨雪,别去北京。
3如果你喜欢高楼大厦林林总总,上海的陆家嘴和北京的国贸CBD都可以满足你,如果你喜欢古色古香的旧建筑,上海的弄堂北京的胡同可以满足你,如果你喜欢西洋建筑,上海的外滩你会喜欢,如果你爱上皇家园林,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将会令你痴狂。
4如果你只爱吃米饭,京沪两地都可以满足你,如果你不爱吃米饭,只爱吃面食(烙饼烧饼馒头),那就留在北京。
5在城市交通上,两地差不多,区别在于上海市可以骑摩托,北京市基本全是汽车,两地堵车程度差不多,高峰期都堵的很凶。两地都有密布的地铁和公交系统,区别在于北京地方大,一站地路很长,上海地方小,每站间隔比较短。两地都有高度发达的航空业和铁路运输业。关于道路,上海的道路很窄,而且羊肠,北京纯粹的正北正南,九宫格,条条街道都很宽敞。
6就居民区而言,由于北京人口少于上海人口,而且北京地盘要比上海大很多,所以北京的居民区要矮小,上海居民公寓楼动辄二三十层像香港那样。可两地房价都是一线的价格,市区价格都贵的很。
7物价而言,食品价格北京要比上海便宜,饮食价格也比上海便宜,人少占优势。其他商品价格基本一致。
8教育,不用问,全国首屈一指的是北京城,不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是国家最强大的教育之都。不过由于北京本地人实在太少,60%以上的中小学生都是外地籍。而上海也有10来所名校。
9按照国家内的城市地位,北京首善之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方经济中心。上海市是东南沿海经济中心,未来的亚洲金融中心。
10论旅游景点,北京有天安门,故宫,长城,八大处,香山,颐和园,圆明园,天坛,北海等等,上海有外滩,陆家嘴地标,静安寺,豫园等等。相对来说北京景点更胜一筹。上海有海有黄浦江,北京有山有园林水系。
11两地人都不怎么样,北京人太傲慢,上海人太势力,不过北京本地人太少,市区内不到30%人口是北京人,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按照这个标准看,北京更可爱亲切一些,毕竟普通话的起源地,语言沟通无障碍,城市内到处都是外地人。而上海市公共场所很多人还在用上海话窃窃私语,连公交司机也用上海话和乘客对话,上海人还总是硬盘长乡毋宁短的。
12两地经济不相伯仲,虽然北京人口少于上海,但全国富人的聚集地,所以GDP和人均收入都目前仅次于上海。
13饮食文化上,北京城聚集了全国的菜系,有名的饮食之都,一条街上餐馆不少于3家。而上海市人民生活比较精打细算,出去吃饭还爱去西餐馆,所以上海的街道上餐馆不多。
14着装,总体而言,上海市人民的衣着水平要比北京市的人民高,毕竟北京天气较冷,北京人的文化也不爱臭美。上海市较热,4月到10月的气温都在25度之上,一出门一身汗,所以天天都需要换洗衣服,上海女人更是变着花样地爱美。
15如果你从事商业贸易经济金融类的工作或者是对外交流等工作,建议你去上海,那里的外企超多,而且从事以上活动,上海是投机家与商贾的乐园。如果你想从事科研,尤其是国家级别战略的科研工作,这种高科技项目的科研人才大多数在北京发展,北京市是科研学术之都,总部经济的驻扎地。两个城市文化不同,一个重商,一个重学。
16由于北京市外地人口太多,导致北京市看起来比上海要脏乱,上海市相对显得细腻整洁。一个大气,一个精细。
⑵ 北京上海的经济差距是什么
2018年1月北京和上海同时发布了2017年经济成绩单。同为超一线城市,二者经济实力一直就难分伯仲,各有千秋。
从城市定位来看,北京更偏重政治和文化中心,但其经济实力也很强;上海更偏重经济中心,但在文化方面也不示弱。
第七:财政收入
上海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42.2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5430.8亿元,同比增长6.8%。
财政收入方面,上海还是挺厉害的,主要是上海的经济总量大。但一个地方的财政收入不仅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有中央税收返还和中央转移支付。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汇总表》显示,北京2017年预算数为700.46亿元,上海为525.28亿。
看来,在转移支付方面,中央还是更偏爱北京一些,毕竟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需要花钱的地方多。
第八:接待游客
这个指标主要是为了对比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相比之下,上海确实比北京更开放,上海入境的外国(包含港澳台)游客比北京多很多。
2017年,北京全市累计接待入境游客392.6万人次,上海全年的数据没公布,但是截止去年11月,接待入境游客就达到801.6万人。
不过,两市有个共同点,从主要客源国来看,接待最多的外国游客都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
第九:人口
上海去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418.3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37万人;北京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2万人,下降0.1%。
两个城市都是人口超大城市,但去年北京人口下降了2.2万人,有人分析可能和疏散低端产业有关。
看完详细对比,很多人会发现,北京和上海的差距可能并没有外界想象中那么大,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齐头并进的。
如果要说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上,这主要是由两个城市的定位决定的,总体上孰优孰劣真的不好下结论。
声明:对比不是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更了解两个城市的差异,拒绝无缘无故的地域黑。
⑶ 为什么世界城市各种排名中北京都落后于上海
因犯罪率、空气质量和交通拥挤情况方面得分不高,不少著名都会的生活质量趋于下降状态。
美世咨询每年都会公布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以供政府和跨国公司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时参考。2006年排行榜覆盖全球各地215座城市,评判标准包括政局是否稳定、自然环境、医疗、教育和交通等公共设施情况等39项指标。美国纽约通常都是评估的基准城市,得分是100分。
欧洲城市占优
毫无悬念,欧洲在排行榜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前10名中有7个是欧洲城市,其中德国和瑞士又各占了3位。苏黎世得到108.2分排在第1位,仅比第2位的日内瓦多了0.1分,排在第3位的是加拿大的温哥华,得分为107.7分。
新西兰的奥克兰(第5位)和澳大利亚的悉尼(第9位)成为前10名中仅有的其他两个非欧洲城市。
在排名垫底的3座城市中,除了巴格达外,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和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分列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三。
大都市排名普遍不高
但世界知名的国际性大都市排名都不是很高,英国伦敦排在第39位(101.2分),法国巴黎排在第33位(102.7分),德国柏林排在第16位(105.1分),日本东京排在第35位(102.3分),美国纽约排在第46位(100分)。美世咨询表示,最近几年,由于遭遇恐怖袭击事件,加上在犯罪率、空气质量和交通拥挤情况方面得分不高,不少著名都会的生活质量趋于下降状态。
排名最高的美国城市是檀香山,排名第27位;旧金山排在第28位。但今年进步最快的城市要数美国的芝加哥,从去年的第52位升至第41位,上升了11位,这主要得益于当地犯罪率下降。
此外,今年不少东欧城市的成绩也不错,例如布达佩斯、布拉格和华沙的排名都有所上升。
新加坡成绩亚洲最好
新加坡得到102.5分,排名第34位,成为亚洲地区生活质量最高的城市。得分高的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在机场服务和金融服务方面的优良品质,低犯罪率以及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此外,日本的横滨排在第37位,韩国首尔排在第89位。
北京上海正处于上升期
今年,中国香港的排名提升了两位,从去年的第70名上升到第68名,主要得益于现代、高效的基础设施,香港国际机场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机场之一”。此外,上海排在第103位,是仅次于香港的中国城市。美世咨询说:“北京和上海正处于上升期,最近几年在生活质量方面应该有迅速提升。这与引进较多的国际投资和专业人士有关。”与中国相比,印度城市的排名都比较低,孟买和班加罗尔分别排在第150位和第153位。
前十位排名
1、瑞士苏黎世 2、瑞士日内瓦
3、加拿大温哥华 4、奥地利维也纳
5、新西兰奥克兰 6、德国杜塞尔多夫
7、德国法兰克福 8、德国慕尼黑
9、澳大利亚悉尼 10、瑞士伯尔尼
⑷ 北京和上海哪座城市更发达
北京除了空气质量不好,其他的都还不错,如果整个城市,比起繁华程度来,还回是不及魔都上海。
帝都北答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一座有着几百年都城历史的古都。魔都上海是近现代中国现代化都市的代表,19世纪末就已经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两座城市确实不是一种气质的。如果说北京是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那么上海就是时尚摩登高贵的代表。
如今的上海,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变化,始终都是中国大陆最富有,最时尚的大都市之一。上海没有五环六环,只有内环、中环、外环。但是,上海内中外三环都很繁华,即便是外环之外。
⑸ 北京与上海比较谁更好点
其实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北京和上海,是中国的两大都市,一个是政治中心,另一个是经济中心。
北京和上海,应该都是带动力极大的城市,都应该具有较强的经济带动性。
但是,上海做到了,两者获取财富的方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上海是带动周围一起致富的龙头,而北京依靠的则是寄生和利用权力进行资源掠夺的方式。所以北京周围的省份则是越来越贫穷,实际上北京资源掠夺范围不仅仅是北京周边,延伸至全国,所以北京就是一个寄生虫,我们所有人创造的财富都最终被他掠夺走,号称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结果勤劳的省份分配得最少,没有劳动的省份获取最多,比如北京。
2:向往北京的人,看中的是权力,以及与权力紧紧相连的利益。
向往上海的人,看中的是上海的创业环境,以及与创业紧紧相连的价值体现。
3:到过北京的人,都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一种被权力压抑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即使是经商,也要与权力紧紧相依,与政治紧紧相连。再高明的企业家,在北京,如果离开权力,都难以获得成功。所以外国人不喜欢在北京经商,因为中国人是权力控制着钱,太多官方全力参与其中。北京经商不是真的在经商,是在搞特权。
到过上海的人,都有一种紧张的感觉,一种被竞争所压制得高度紧张的感觉。在上海经商,你不需要考虑过多的市场之外的因素,只需要懂得什么叫市场,什么叫竞争,什么叫创新,什么叫发展。
4:北京人喜欢高昂自己的头,不管该不该昂起头,头始终是昂着的,因为,他是北京人,他在政治中心,就必须高人一头,就必须让人高看一眼,就可以动辄训斥人。
上海人也喜欢高昂自己的头,但他们昂起的是经济大都市的头,昂起的是有经济大脑的头,他们看不起没有经济大脑的人,他们看不起只会拉关系的人。
5:生活在北京的人,虽然昂着头,但他们的观念十分落后,特别是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念,危机观念,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北京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不知道经济发展归根结蒂要靠市场、靠经营理念。于是,只要出了北京,他们很难做成大事。
生活在上海的人,不会整天昂着头,他们没有时间昂着头,他们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面对紧张的工作,面对残酷的市场。他们走到世界每个地方,只要愿意,都能够创出一番事业。
6:于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北京,除了全国人民支援北京、支持北京外,他们自己创造的财富很少很少;于是,她对周围也就没有形成幅射,河北、天津等,在北京的周围,经济并没有得到北京的幅射而快速发展。
但是,上海不一样,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的经济象奔驰的骏马一样,不仅如此,苏州、杭州、宁波都受到她的幅射,成为中国经济的明星。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州地区,已成为中国最活跃、最有前途的经济圈。
7:按理,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好大学中的多数,科技发展水平应该很高,然而,北京的科技水平能够用到经济发展上的,又有多少呢?北京经济发展中,科技的贡献又有多大呢?北京的大学看起来都是一流学校,但实际上没有真正做学问,而是在搞政治,所以他们没有心思真正学习,所以也不能学到东西,所以在科技中贡献很小,我们所看到的有些名气很大的科学家,其实也是通过政治斗争获取名利,巧取豪夺别人的成果,因为北京人有权力,北京的大学和科学家也利用权力夺取别人成果,可以说也是寄生虫。
上海的一流大学虽然没有北京多,但是,上海在科技转化方面,比北京抓得好、抓得紧、抓得及时,于是,科技对上海的贡献很大,对上海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
8:北京是保守和顽固势力的大本营,政治斗争的大本营,上海则本质上就是一座开放型的城市。
北京与上海的差距,已经是全方位的差距,从经济到社会,从科技人文,从思想到观念,都有着相当的差距。
⑹ 同样靠近大都市,为何北京周围远不如上海周围富裕
因为上海周边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非常富裕的,因为像苏州,杭州,无锡这些地方都地处江南鱼米之乡,所以说一直以来这里经济就比较繁荣,也是人文荟萃之地,特别是苏州,在明清时期,苏州是全国的经济商业中心,相当于今天的上海,而上海此时还是渔村,而北京也是因为成为了首都,所以说北京自然发展的不错,但是周边的河北一带,这里经济就和其他的北方省份差不多,也没什么突出的,甚至经济还更落后。
但是北京,同样也是因为成为了都城,因此北京市区的发展也是不会差的,但是北京周边的城市,也就是河北的,因为北京是政治中心的缘故,所以说没有太多的外资产业辐射,所以这里的经济相对就不算太发达了,论历史,这里也不如江南地区富裕的,因此就会出现这一种现象。
⑺ 北京发展落后上海你有责任吗
北京发展怎么落后了?北京上海发展不都是名列全国前茅的吗?有对比总会有差异,稍微有点差异也是很正常的。怎么会怪到上海头上呢?风马牛不相及的嘛。北京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北京自己和中央的决策,和上海没有太大关联。
⑻ 中国北京厉害还是上海
谁是中国城市一哥?上海还是北京?中国真正的一线城市从来都是北京和上海,那么它们谁是中国城市一哥?我们从8个方面比较:
1,经济:上海的gdp总量高于北京,北京人均gdp略高于上海,经济作为评定一个城市实力最重要的指标占到了最高的权重,数据上上海领先较多,再加上中国经济中心的头衔,此轮上海领先。
2,政治地位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直辖市,长三角龙头,中国门户城市,政治地位不言而喻,但还是难与首都北京竞争。政治地位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并关乎到影响力和发展。此轮北京胜出。
3,体量:上海在人口,建成区面积,GDP总量占优,北京仅全市面积大于上海,此轮上海占优。
4,生活水平 :北京在人均工资,人均存款,人均消费方面略胜一筹。上海在人均可支配收入 ,人均社消 ,人均税收方面占优。综合来讲都代表中国富民最高水平,但北京物价似乎稍低,本轮持平。
5,金融业 :上海作为中国金融中心,金融市场更大更广,外资金融企业集中。但北京由于金融街这个bug一般的存在,北京金融资产规模,生产总值都高于上海,金融企业实力也更强,本轮北京小胜。
6,历史文化 :北京始终是历朝前几大的城市,并且是世界上拥有最多文化遗产的城市,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而上海晋朝时叫松江府作为苏州的附属城,直到近代才开始发展,文化影响力较弱。此轮毫无悬念北京大胜。
7,城建 :上海浦西商业区的建设很人性化,夜景led虽多,但内透也不差。而北京单体见诸虽然品质更高,但城建除了几大商圈外细节方面就要逊色上海很多,特别是城南和郊区,规划设计夜逊色一些。此轮上海胜。
8,教育:清华北大人大遥遥领先复旦交大同济,人大附和四中貌似也强于复旦附中和上海中学,北京胜。
综上,8个方面北京上海各占4优,谁是中国城市一哥,只能说半斤八两,如果硬要分出个高下,北京作为首都,似乎中国一哥称号更名符其实。你认为呢?
⑼ 北京和上海哪个发达
上海发达。
北京和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强的两个城市,多年来牢牢占据了中国城市GDP排行榜的前二位置。刚刚出炉的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十强的城市,按顺序排名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南京、天津。上海以GDP17356.80亿元,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北京则以16205.6亿元,位居第二。
北京经济规模不仅跟上海有差距,与纽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东京都市圈等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北京经济发展还有较大发展空间,北京GDP落后于上海,并非始自近两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至少从2010年至今,北京与上海的经济规模就一直存在差距。
2010年,上海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872.42亿元,北京为13777.9,两者相差3094.52亿元;到了2019年,两者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上海GDP为38155.32亿元,北京为35371.3亿元,两者相差2784.02亿元,差距有所缩小。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北京的经济总量在持续上升,逐渐接近上海。
(9)北京落后上海扩展阅读:
根据纽约、伦敦、东京三大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为实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的全球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北京必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经济适度增长。
就产业结构而言,北京的产业结构应该不断调整优化,但高端高效化程度亟须提升。“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来看,第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64.5%增长到2019年的83.5%,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一产业比重均逐年下降。结合国际化大都市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以及北京市市域面积比较大的客观事实,下一阶段,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多地是提高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产业内部高端化高效化趋势将日趋明显。”李国平说。
当前,北京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和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仅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德国、日本、法国、美国和英国)平均劳动生产率的1/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