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鹿奶粉事件的后果
中国三鹿奶粉事件的失火,殃及整个乳制品业的池鱼.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流失,为乳制品生产商的前景蒙上阴影,而一些规模较小的生产商则料将被淘汰.
投资银行高盛在报告中指出,受累于三鹿事件,消费者担心原奶有问题,拖累中国液体奶用量短期内亦将下跌,致使中国乳制品生产商受到打击.
(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食品安全还是比较担心的,但现在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不知道这是个别现象还是行业现象,不好判断(对行业的最终影响),但对行业短期的负面冲击比较大.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薄官辉说.
业内人士担心,原来国产奶粉的消费者,在三鹿事件发生后,消费能力稍强的,将会转向进口产品;而对于一直以进口奶粉为主的消费者来说,就更不会改变了.
三鹿集团是中国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其奶粉产销量已连续15年达全国第一.过去中国亦曾出现有毒食品的问题,但是次涉及国内的名牌,可能令国内消费者对本土食品失却信心,尤其是中国近年销量增速甚高的乳制品.
中国乳制品生产商的股价周二多数表现欠佳,如有奶粉生产业务的伊利(600887.SS:)首当其冲,股价一度大跌10%至52周低位,收盘跌近6%;光明乳业(600597.SS:)收盘亦跌7.9%.至于奶粉产量较小的蒙牛乳业(2319.HK:)曾急挫近11%,惟收市跌幅收窄至仅跌0.7%.香港大盘?生指数当日受外围市场大跌影响下挫5.44%.
听到(三鹿)这件事真的是挺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可能不仅只是一家(企业)的事,而是全行业都是这样,上海一位半岁幼儿的妈妈说.
近日逾1,200名曾食用中国三鹿牌奶粉的内地婴儿先后被验出患上结石病.中国政府初步调查发现,三鹿奶粉中的化合物三聚氰胺可能导政婴儿患上肾结石.生产该批奶粉的中国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表示,发现市场上约700吨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决定全部召回今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优胜劣汰
分析师普遍认为,三鹿事件长远将推动行内进一步整合,令强者更强,并催化政府加强监管原奶等的原材料供应.
中国政府今年3月出台对乳制品加工企业颁布新规定,包括调高对加工企业产能要求及自给原奶比例等,以提高乳制品的质素,对大型乳制品生产商较为有利.
高盛及另一投行瑞信均预期,事件将触发政府加强规管乳制品行业的供应链,在更高的生产要求下,规模较小的生产商将遭淘汰.
瑞信认为,若调查证实蒙牛的产品未受污染,相信蒙牛将可得到新的市场机会,受惠于这个毛利率甚高的中国奶粉市场.
高盛则认为,海外品牌价钱仍相对高昂,农村或乡镇的消费者未必能够负担,都将利好伊利等大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根据瑞信的数据,三鹿在中国奶粉市场的占有率达18%.
北京举办奥运,一直令市场憧憬将推动中国产品走上世界舞台.京奥开幕式的成功以至整个赛事顺利举行,均令海外对中国的印象加分.然而,三鹿事件令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有学者指问题非一朝一夕可得到解决.
有人为了贪图利润而弄虚作假,已不是单靠法律或监管可以解决的问题.要真正令民众守法,顾及大众利益,是需要中国社会有结构性的改变,当中包括社会风气和道德等.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丁伟说.
丁伟直言,若海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没有信心,就不会选择中国的产品,这亦使中国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困难重重.
Ⅱ 五粮液股票20元钱买入,但总感觉涨势缓慢,请高手指点,后市该如何操作
抛,前有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现在有传闻酿酒行业出现问题酒,不论是真是假,都会对股价造成巨大影响的。
Ⅲ 对网友波子:关于为什么敢在三聚氰胺事件后买伊利股份的回复
我说实话,我自己思考过~我是因为那时间之后由经常喝伊利蒙牛,变为从此没再喝过~~现在伊利,蒙牛,光明等酸奶也大行其道,超市看到很多新包装新产品,,我也还没建立回信心,可以说自那黑天鹅后,我是对这些品牌失去信心,,反而三聚青安事件~媒体反而报道了我们广州一些本土奶企没有任何污染(燕塘,风行,香满楼)从此我就只认这几个牌子的奶喝了~~~ ---------------------------------------------------下面是我的回复: 首先我本来投资伊利之前就经常买伊利的牛奶喝,喝牛奶对人体是有好处的,这在日本得到验证。而外国人每日消费奶制品是当初中国的十倍(好像是,记不大清)。这说明在中国奶制品消费具有很大的潜力。而中国乳制品经过这些年的竞争,伊利和蒙牛优势特别突出。而伊利当时靠赞助奥运会,效果肯定会显现出来,后来10年又赞助上海世博会,不断加强自己的品牌。后来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主要是三鹿含量很高,伊利和蒙牛虽然受到影响,但含量低,对成年人根本没影响,而且事件曝光后,问题奶制品都下架了。这时各个乳制品都在打折促销,我还去买了几箱。在中国,我们知道只要是吃的总有点问题,只是可能没曝光,你不知道。牛奶因为这件事件后可能更安全了。所以我现在买来喝一点都不担心,况且以前就一直喝,没啥问题。 其次投资伊利,是因为经济上的双寡头现象,一个行业竞争到最后剩下一般是两家大的企业。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像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像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我觉得未来中国乳制品肯定会被伊利和蒙牛垄断,因为他们都来自草原,有先天的基因。就像伊利有三大牧场资源,不是其他公司能比的。 买伊利还有就是伊利市值是蒙牛的一半,而两者销售量差不多。这是因为伊利的市净率很低,而且我统计了下,它的市净率处于历史低位,只有2%,而蒙牛是4%多,只要伊利未来稍微提高下,那就是很大的利润。当时我也怀疑公司是不是故意做低利润,因为管理层要股权激励,股份还没拿到手,是不是未来利润释放出来。后来,这几年伊利的利润率确实提高了,现在应该有4%了,再加上销售量的提升,股价也逐步上涨,回升的速度甚至超过了我的想象,所以我在2010年和2011年把伊利股份都卖掉了,稍微卖早了点。 其实说到最初原因,还因为哪位投资大师的一句话:当一个好公司遭遇一次黑天鹅事件打击,而这事件不足以致命,最终能恢复过来,那就是一次重大的投资机会。 以上是我当时买伊利股份的一点想法,时间仓促写得不是很详细,和你一起交流。
Ⅳ 哪个国产奶粉打败巨头捱过三聚氰胺没躲过什么劫
“国际品质,华人配方”,你还记得这句有些年头的广告词,和那个曾被誉为“国产奶粉第一品牌”的贝因美么?
(图文无关)
贝因美在奶粉新政后推行的总承销模式是由一个总承销商将负责一两个产品品类在全国范围的渠道规划、营销推广。但是对于贝因美的总承销模式,行业内却备受争议。
据报道,有大型乳企奶粉事业部负责人认为,这种承销模式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是承销商同时代理几个品牌,不可能把资源集中起来只做贝因美;二是不排除承销商为开拓市场挖贝因美经销商墙脚的可能。
母婴行业独立评论员年永威认为,贝因美把这些稀缺品牌拱手交给承销商令人匪夷所思。
对此,贝因美此前回应表示,总承销商带来的是杂牌清退后的增量市场,原有市场依然掌握在公司经营团队手中,因覆盖的区域和渠道不同,不存在价格和促销等方面的冲突。
Ⅳ 那些深陷丑闻的股票怎样了:行业巨头反而会出现买点
闪牛分析:转载,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三聚氰胺事件
2009年2月12日三鹿集团破产,资产被北京三元收购。
再来看9月16日晚上新闻联播爆出蒙牛、伊利产品同样含有三聚氰胺后,两家巨头企业的反应。
9月17日凌晨,蒙牛董事会召开电话会议,牛根生、杨文俊以及焦震(鼎晖合伙人)等资本方代表最终同意,为了不让股价暴跌,蒙牛股票暂时停牌。
同时蒙牛开始停售、回购产品并致歉。
9月23日,蒙牛乳业的股票在港交所复牌当天暴跌60.25%。
回头看,出事的酒鬼酒的确受到打击一蹶不振,而行业老大贵州茅台则在涅槃之后开启了开挂之路,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中国神九。
行业小弟出事,牵连了老大,但最终小弟奄奄一息,老大活得更好了。
Ⅵ 三鹿奶粉事件的后果
中国三鹿奶粉事件的失火,殃及整个乳制品业的池鱼.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流失,为乳制品生产商的前景蒙上阴影,而一些规模较小的生产商则料将被淘汰. 投资银行高盛在报告中指出,受累于三鹿事件,消费者担心原奶有问题,拖累中国液体奶用量短期内亦将下跌,致使中国乳制品生产商受到打击. (消费者)对这个行业的食品安全还是比较担心的,但现在调查结果还没有出来,不知道这是个别现象还是行业现象,不好判断(对行业的最终影响),但对行业短期的负面冲击比较大.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薄官辉说. 业内人士担心,原来国产奶粉的消费者,在三鹿事件发生后,消费能力稍强的,将会转向进口产品;而对于一直以进口奶粉为主的消费者来说,就更不会改变了. 三鹿集团是中国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其奶粉产销量已连续15年达全国第一.过去中国亦曾出现有毒食品的问题,但是次涉及国内的名牌,可能令国内消费者对本土食品失却信心,尤其是中国近年销量增速甚高的乳制品. 中国乳制品生产商的股价周二多数表现欠佳,如有奶粉生产业务的伊利(600887.SS:)首当其冲,股价一度大跌10%至52周低位,收盘跌近6%;光明乳业(600597.SS:)收盘亦跌7.9%.至于奶粉产量较小的蒙牛乳业(2319.HK:)曾急挫近11%,惟收市跌幅收窄至仅跌0.7%.香港大盘?生指数当日受外围市场大跌影响下挫5.44%. 听到(三鹿)这件事真的是挺担心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可能不仅只是一家(企业)的事,而是全行业都是这样,上海一位半岁幼儿的妈妈说. 近日逾1,200名曾食用中国三鹿牌奶粉的内地婴儿先后被验出患上结石病.中国政府初步调查发现,三鹿奶粉中的化合物三聚氰胺可能导政婴儿患上肾结石.生产该批奶粉的中国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表示,发现市场上约700吨的三鹿婴幼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决定全部召回今年8月6日以前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优胜劣汰 分析师普遍认为,三鹿事件长远将推动行内进一步整合,令强者更强,并催化政府加强监管原奶等的原材料供应. 中国政府今年3月出台对乳制品加工企业颁布新规定,包括调高对加工企业产能要求及自给原奶比例等,以提高乳制品的质素,对大型乳制品生产商较为有利. 高盛及另一投行瑞信均预期,事件将触发政府加强规管乳制品行业的供应链,在更高的生产要求下,规模较小的生产商将遭淘汰. 瑞信认为,若调查证实蒙牛的产品未受污染,相信蒙牛将可得到新的市场机会,受惠于这个毛利率甚高的中国奶粉市场. 高盛则认为,海外品牌价钱仍相对高昂,农村或乡镇的消费者未必能够负担,都将利好伊利等大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根据瑞信的数据,三鹿在中国奶粉市场的占有率达18%. 北京举办奥运,一直令市场憧憬将推动中国产品走上世界舞台.京奥开幕式的成功以至整个赛事顺利举行,均令海外对中国的印象加分.然而,三鹿事件令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有学者指问题非一朝一夕可得到解决. 有人为了贪图利润而弄虚作假,已不是单靠法律或监管可以解决的问题.要真正令民众守法,顾及大众利益,是需要中国社会有结构性的改变,当中包括社会风气和道德等.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教授丁伟说. 丁伟直言,若海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没有信心,就不会选择中国的产品,这亦使中国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困难重重.
Ⅶ 自从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伊利牛奶股票的价格为什么反而上升得比较快
这是基金堆量现象,白酒云南白药等都是这种现象,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是伊利在中国乳制品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三聚氰胺并无法动摇。
Ⅷ 美国次贷危机和三聚氰胺的关系
http://finance.qq.com/c/biz/langxianping_news.htm
,里面详细介绍:
·郎咸平:国企改革要靠法制杜绝科龙现象[12月11日 ]
·郎咸平:救市难治本 经济寒冬明年到[12月03日 ]
·郎咸平:千万别抄底越抄越亏[12月02日 ]
·郎咸平:千万不要抄底楼市股市 越抄底越亏[12月02日 ]
·郎咸平:只要股市继续下跌楼市定会继续下跌[11月20日 ]
·郎咸平:四万亿应多投向民营企业[11月20日 ]
·“金鹏奖”十大金融风云人物候选人之郎咸平[11月12日 ]
·郎咸平:股市远没有到抄底时 目标是少亏钱[11月06日 ]
·郎咸平:警惕中国经济的多米诺骨牌[11月06日 ]
·郎咸平:救市应先救制造业[11月03日 ]
·郎咸平:救市应先救制造业 冬天还没开始[11月03日 ]
Ⅸ 股票分析中的三角形态对于股价的走势有什么影响
股价最高点的连线,形成压力(因为这个区域以上没有买入);
最低点的连线,形成支撑(因为这个价位区域以下,没人卖出);
股价会沿着三角形态作何走势?
三角形形态,只是当股价跌至/或升到,压力线和支撑线交叉区域时,买卖双方存在分歧,无法判定。
什么时候属于突破或者反向突破?
当买多卖少,向上突破;当卖多买少,向下寻找支撑。
什么时点是买进股票的时机,什么时点是卖出股票的时机?
形态(三角形、楔形、箱体等等)只是一种形态,是股票随着市场走出来的。突破或方向突破,只是结果,不能通过形态判断买入点。
买卖股票,其实是你选择投资品。要找出上涨/下跌的理由、及时间点,才能确定买卖时机。
基本面(全球经济基本面、中国经济基本面、行业及相关行业基本面、最后是个股的基本面)
危机事件(如银行的城投债、瘦肉精、三聚氰胺、国际危机、气候突变、天灾人祸)
时间点:股价够便宜(不是股价的贵贱,而是是否有上升空间)+基本面趋好/危机解决
技术指标:当前股价走势的晴雨表(常用指标:MACD、KDJ、K线组合、RSI、Boll等等)
以上,只是举例,不能穷尽上涨下跌的原因,及应用技术。专家评述,只是评述,建议只是他们认为的大概率事件,股价如何走,是由市场的内因、外因、时间点决定。
买卖股票,要遵循价值规律,避免参与恶炒、爆炒的股票。长期投资(不等于,长期持有某只股票。不如,当危机时间发生时,卖出持币规避风险。当基本面向好、危机影响解除时,择机买入股票,支持企业共同发展,股票会以股价或红利返还你的投资)。
Ⅹ 如何看待“双氰胺”和“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回放 作为中国最大的奶粉进口国,以“天然、高品质”著称的新西兰近日卷入质量门。日前有报道称,2012年9月新西兰乳制品公司恒天然在对牛奶进行抽检时,发现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双氰胺(DCD)化学残留物,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25日证实,在新西兰出产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检测出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但这些残留物不会影响食品安全或导致健康问题。 全球最大奶源基地新西兰产牛奶及乳制品被检查出双氰胺引发全球关注。新西兰政府继下令禁止使用双氰胺后,在上周六再次通报只有小部分乳制品可能涉及这个事件,并表示不会召回被测出含有少量双氰胺化学残留物的乳制品。但受事件的影响,雅士利国际股价一度大跌超过15%,而恒天然则紧急开通微博澄清并在昨日再次强调:“我们在少量奶粉中检测到的DCD残留极低,还不到欧盟规定安全限值的百分之一。” 新西兰政府为何禁止使用双氰胺 新西兰乃至世界各个角落都有农民会在牧场使用含双氰胺的化肥,双氰胺作为化肥喷洒到草地上,牛羊吃了这种草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氮排放过高,可能会使湖泊、河流滋生绿藻,破坏环境,同时减少硝酸盐从土壤中渗漏至河水和溪流中。出于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新西兰研究并开始了双氰胺的使用。据统计,新西兰只有5%的农场使用了双氰胺,并且每年只使用2-3次。 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局长WayneMcNee说,对于新西兰暂停在牧场施用双氰胺及其对新西兰乳制品的安全性意味着什么,外界有所误解。 在一些国家,对双氰胺残留物问题没有标准可参照之际,作为以绿色产品著称的新西兰为了做得更好,既然检测出了残留物,不管多少,采取的是零容忍,停用双氰胺,并把风险评估过程公诸于众,完全是秉着对公众的极负责任的态度,对贸易伙伴信任的回馈而发,结果却被外界所误解,甚至被某些媒体利用演变为毒奶粉事件。 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恒天然也只是在2012年9月的一个批次原料粉中检出了双氰胺,此前以及此后的产品都没有发现。双氰胺只在少量乳制品中发现,并且极其微量,不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而新西兰也于2012年9月第一时间切断了双氰胺的源头,下令禁止农业部生产含有双氰胺的化肥。WayneMcNee说,任何新西兰乳制品目前的生产都不可能有双氰胺残留物。 新西兰官员称,去年9月就做了风险提示,最近中国国内转炒,只是因为《华尔街日报》转载而已,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问题奶粉瞒报三个月”的事情。 肥料公司Ravensdown行政总裁格雷格•坎贝尔称,新西兰第一产业部最开始的调查认为二氰二氨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但是,后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二氰二氨添加到安全性待检测物质名单,随后二氰二氨的安全性遭到质疑。 新西兰第一产业部通用标准副总监卡罗尔•巴尔瑙强调,新西兰的声誉源于当地出产的高质量食物,新西兰政府正研究二氰二氨的使用规定。第一产业部已经成立工作组来评估该事件的影响。巴尔瑙称,正是因为没有食品含量标准,消费者以及国际市场对于奶粉中检测出二氰二氨残留都很难接受,即便含量很低。 针对“洋奶粉”也出现问题,很多消费者吐槽说:“还有没有安全的奶粉?”但对于此次出现的新西兰奶粉双氰胺残留事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此次事件并非是奶粉加工过程中蓄意添加,而是牧草使用了氮肥增效剂双氰胺,奶牛吃了这种牧草后,在奶中残留的,双氰胺毒性小于三聚氰胺。 乳业知名专家王丁棉日前也表示,化学剂有多少停留在水、土壤中,又有多少进入奶牛的身体中,主要还要看检测出的物质浓度高不高。从目前报道来看其含量不高,消费者没必要恐慌,应冷静对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安全学院副教授朱毅同时表示,二聚氰胺的毒性比较轻微,目前国际上没有规定食品中可接受的二聚氰胺含量,也没有相关的毒性报告和病例,消费者不必过于恐慌。 新西兰奶粉享誉全球 皆因严格管理 新西兰奶粉之所以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西兰的奶源好,奶牛管理非常先进,牧场的科学管理水平世界领先。 新西兰拥有世界上最为严格和成熟的奶制品质量监管制度。新西兰食品安全局除了监管新西兰11600多个牧场外,还对全国所有乳品运输和储存商、乳品出口商、46个乳品实验室以及252个乳品风险管理评估机构实行严格监管,实行从农场到餐桌全程一条龙管理。 在检测方面,新西兰采用的是更为公正、有效的第三方检测评估制度。食品安全局根据质量安全管理的规定和标准,对奶牛场实行风险管理制度。所有的评估和检测都是委托有论证资格的第三方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和风险评估机构进行。第三方机构独立于奶场和乳品企业,职责是进行产品抽检,以及按照风险管理制度每年对每个奶牛场进行至少一次的独立的检测评估。风险评估不只是看生产结果,评估内容包括奶牛场选址、奶牛饲养管理及健康状况、饲料和兽药使用、饲养环境和饮水质量、牛奶的冷却和营养成分等。 反思:国产奶粉市场低迷面临困境,该如何解困? 因为国产奶粉的事件频繁出现,所以很多妈妈都不愿意冒险,这当中也反映出国产奶粉质量管理的缺陷。虽然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其安全的监管,但是,单纯依靠政府监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奶粉安全涉及原料、加工、运输等环节,还涉及标准体系、检验检测等方面。其中原料及相关安全标准是制约国产奶粉安全与否的关键。 目前,我国奶源基础薄弱,仍有70%的奶牛为小规模养殖或散养。由于奶农弱势地位没有改变,不仅承担养殖经营风险,还要独自面对市场风险,这为奶源安全埋下隐患。 此外,近年国内奶企生存环境愈加恶劣,为在市场夹缝中谋得一席之地,不得不降低对原料的选取。而且,这些年,企业更多选用进口奶粉作为原料,但进口奶粉、乳清粉的质量也明显降低,这也增大了国内奶企在原料方面的安全隐患。 最后,行业内恶性竞争依然存在,加之消费者对国产食品缺乏信任,成为国产食品安全谣言迅速传播的温床。 国产奶粉如何解困?从短期来看,仍然依靠政府加强监督管理和企业自律。但从长期来看:需要国内奶源等相关产业向现代化方向推进,并与企业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互补合作关系;需要政府在监管手段、行业标准等方面有明显的改进;需要企业严格自律,坚持“品质第一,惠及民众”,加强自身原料、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全产业链的管理和监督。 当前,国产奶企应继续加快整合步伐,提高竞争实力,政府、协会应发挥积极协调作用,避免国产奶企之间打恶性价格战,推动企业抱团,联合发展。同时加大对国产奶粉安全的正面宣传和引导,重塑国产奶粉新形象。 相关链接:双氰胺 双氰胺,又名二氰二氨,缩写DICY或DCD。是氰胺的二聚体,也是胍的氰基衍生物。化学式C2H4N4。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水、醇、乙二醇和二甲基甲酰胺,几乎不溶于醚和苯。不可燃。干燥时稳定。这种药剂通常被当地农民用来喷洒在牧草上,防止肥料的副产品硝酸盐流入河流和湖泊。目前国际上对食品中的双氰胺含量并无标准,但在高剂量下,双氰胺对人体有毒。 目前人体涉取多少有多大危害,新西兰及国内没有发布相关含量多少对人体有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但急性中毒的危险性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