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两步分析法格雷厄姆

两步分析法格雷厄姆

发布时间:2021-05-12 21:52:01

Ⅰ 博迪投资学与格雷厄姆证券分析

博迪投资学讲解了投资领域中的风险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证券评估、衍生证券、资产组合管理等重要内容。
证券分析主要从财务报表来分析一家公司,这本书揭示了一个投资获利不变的真理即:安全边际。内容比较深,非专业人士可能难读懂,不过你可以读另一本《聪明的投资人》

Ⅱ 要想深入读懂本杰明 格雷厄姆的 证券分析 前需要怎样的基础知识

了解美国证券行业的各种金融产品(普通股 优先股 期权等等) 知道各种术语的意思 会看不同的财务报表 略懂美股交易规则

不必要具有非常全面的金融知识 因为他的书不难读懂

Ⅲ 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里的理论放到现在来看是否已经过时

肯定没有过时的,因为人的贪婪与恐惧的心理是永远都不会变的,历史是会重演的。所以他里面的理论肯定是没有过时的。只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要加以分析现在的国际国内形式。

Ⅳ 在线阅读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

这本书你是不会想在线阅读的。
花钱买本实体书吧,这样你才能边看边做笔记才能学懂。

Ⅳ 看过格雷厄姆所写的证券分析的朋友请进

内在价值无法精确来计算出来,自内在价值应该是一个区间,只有在股价明显偏离这个区间的时候,才有充足的理由去判断其是高估还是低估。所以说“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普通股分析才有积极、科学的意义”。买股票都要一个必要的理由,但是很多时候这个理由往往并不充分。 所以格雷厄姆说“在何种程度上普通股分析是切实有效、真正有价值的,在大多程度上它又是对企业及股票的未来下注时毫无意义却不可或缺的仪式”。很多时候我们进行股票分析是在为自己找一个必要的理由,就像一个仪式一样!
看内容,你应该在看人大版的,这个版本翻译很差。

Ⅵ 看格雷厄姆《证券分析》之前需要看哪些书

1,《聪明的投资者》也是格雷厄姆所著,这个好懂。

2,墨菲的《期货市场技术分析》。因为股市技术分析起源于期货,而这本书是技术分析的圣经,而且不难懂,语言翻译组织的也挺好。

3,江恩的《华尔街45年》。

Ⅶ 巴菲特对格雷厄姆有哪些突破和背叛

格雷厄姆的思想如下:
第一,把投资的核心从对价格研究转移到对企业的研究,还原股票的本质-----被分割的对企业的索取权。由此,格雷厄姆开启价值投资之路。在研究股票背后的企业的时候,格雷厄姆发明了“内在价值”一词。格雷厄姆的价值概念植根在有形价值上,更明确的说是植根在可以清算、可以出售、可以重组的基础上,他甚至只愿意相信自己可以看得见、可以拿出去变卖和清算的价值。他甚至觉得衡量企业不必以持续经营为假设,而是以有多少资产可以便卖为假设。这也是格雷厄姆的保守之处和历史烙印。
第二,格雷厄姆牢守“安全边际”,把买价放在投资的最重要一环。安全边际是格雷厄姆投资方法论的核心和精髓。安全边际思想反应出格雷厄姆对风险的极端厌恶,对股市的心有余悸,对股票价格的不信任感。格雷厄姆强调安全边际本质上就是强调买价的绝对低廉,甚至有“捡便宜”的味道。
第三,分散投资。格雷厄姆内心深处甚至害怕买价估计失误或者害怕大萧条重演,所以他又从分散投资的角度上给风险套上缰绳,用投资的多样化再给投资加上一把安全锁。
第四,寻找隐蔽资产。所谓隐蔽资产就是未被市场发现,以及隐藏在财务报表背后的资产。这符合格雷厄姆捡便宜的思维。
第五,坚持相对长期投资。因为格雷厄姆的投资思路不以企业持续经验为前提,所以他的投资时间不会很长,相比较他的得意门生巴菲特,格雷厄姆算中短期投资者,他本人也承认,相对价格因素,时间是次要的。
第六,格雷厄姆对企业的分析工具是量化的。格雷厄姆精通保险公司精算法,也是财务高手,其本人痴迷于用数学来量化分析各种财务指标
第七,格氏反对过分依赖未来,反对过多预测。他强调,价值投资者主要应为现在支付,而不是为将来支付。他反对依赖未来的根本原因是他认为对未来的过多依赖必然滑向投机之路,又重新把价值投资引向高风险的灾难。格雷厄姆也因此与成长性投资无缘。
格雷厄姆开创的基本分析方法和价值投资理论还原了股票本来的含义,打通了虚拟资本和实业资本之间的通道,是股票投资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格雷厄姆画地为牢,固守原教旨的价值投资体系。对这个体现就行破图和超越的是巴菲特。
巴菲特吸取了格雷厄姆和费雪两位投资大师的精华,并结合自己的投资实践进行灵活运用,形成了自己的以安全边际为基础、结合企业成长性的的价值投资思想,巴菲特融合价值投资的保守和激进两方面观点,是价值投资的集大成者。
首先,巴菲特把价值研究从对资产的研究转移到对企业的研究。巴菲特认为股票是企业整体的代表,所以巴菲特抛弃格雷厄姆的清算价值和账面价值的方法,而是用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来研究企业。巴菲特是从企业主人和股东的思路去研究,而格雷厄姆有点像清算律师和会计师的角色。
其次,巴菲特突破格雷厄姆对无形资产的偏见,把无形资产纳入到企业内在价值的研究上来。巴菲特注意到企业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所以投资时非常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比如商标权、专利权和法定许可权。
第三,巴菲特变格雷厄姆分散投资为集中持股,巴菲特更为自信。
第四,巴菲特把投资时间无限拉长,不但超越了格雷厄姆,也超越了费雪。巴菲特认识到坚持长期持股可以消除情绪化的波动,而且可以享受复利的巨大回报,同时降低交易成本。他说:如果你不愿意持有一只股票十年,那就不要拥有它十分钟。
第五,巴菲特对抗风险的方法更加简单实用,巴菲特把熟悉程度、理解能力、投资对象的简单易懂以及管理层的人品和能力放到几乎和低价差不多的地位加以考量。巴菲特拒绝复杂,他只投资自己“理解能力范围”内的企业,为此他要求投资对象的业务必须简单易懂,而且管理人员必须正直且富有能力。
第六,巴菲特的投资理论核心体现在他的“护城河”理论上。巴菲特认为竞争对手难以攻击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就是护城河。最典型的护城河就是高转换成本,比如一些软件,一旦客户熟悉之后就很难再花精力和时间去学习新的软件,这对一些市场占有率很高的软件企业来说就享受高转换成本这个护城河的保护。还有品牌溢价,网络效应,这些都是典型的护城河。
经过巴菲特的努力,价值投资才有了新的局面。可以说,巴菲特对价值投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物,都是重大突破者。

Ⅷ 关于巴菲特 和他老师格雷厄姆 投资方法的问题,跪求答案.

一般公司上市都是把所属优质资产进行包装上市融资,即上市公司相对来说资产更优秀一点。
母公司表体现的是投资公司(或团队)的资本、项目运作能力。
合并表体现的是所上市的公司本身这个项目的好坏。
具体分析一支股票,两个表肯定都得分析,具体权重分布看你看中了上市公司的哪方面喽

Ⅸ 请问格雷厄姆《有价证券分析》《财务报表解读》《最聪明投资人》

《最聪明投资人》是巴菲特接触格雷厄姆的第一本著作,巴菲特是相当推崇的。它适合给业余的投资者看,而且能从里面学到不少东西,是一本好书。
《有价证券分析》《财务报表解读》,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如果你学过点经济学或者会计财务的看起来会没那么费劲。
其实这五本书现在找的人不是太多,新华书店我见过的有《怎样选择成长股》和《最聪明投资人》,你可以在网上订购,还便宜。
另外,我感觉《战胜华尔街》这本书也相当不错。

阅读全文

与两步分析法格雷厄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联结票据 浏览:704
投资银行做市商的风控对策 浏览:52
台湾股票书籍 浏览:142
美锦能源注册资金 浏览:998
乐视股票激励 浏览:818
惠信贷款 浏览:441
鹰连期货 浏览:787
九鼎投资证券公司 浏览:62
俏江南股票 浏览:770
钱放投资公司安全吗 浏览:375
北京外汇管理局 浏览:675
长发科技股票 浏览:352
创业板基金收益第一年 浏览:960
陈辉股票讲座 浏览:542
焦炭焦煤股票 浏览:771
内蒙宏峰股票 浏览:35
出售长园电子投资收益 浏览:539
安邦持有的股票 浏览:811
中袋贵金属合法吗 浏览:43
布莱尔喊你去英国投资 浏览: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