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比上海市近三年财政支出教育方面的,并分析。。要怎么做
找出上海市近三年的财政支出,然后再在教育系统找到具体的教育支出,那么变可以得出比如:是偏重初中教育或者高中教育,偏重农村还是城市等等,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内容了
B. 哪些钱一定要上缴国库
国库,是国家金库的简称,中国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代为经营。国家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来源。
当然,税收只是构成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国家财政收入除了税收之外还有:
1.国家机关的各项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例如工商管理费等等,各级财政部门就有“非税收收入管理局”这一机构负责这项收入。
2.国有企业的利润,例如:烟草、电力等垄断行业的利润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现在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负责此块收入。
3.发行国库券。
4.其他收入,例如企业、个人的捐款,国际组织和别国政府的援助(例如解放初期苏联对我国的无偿援助)。
其他收入还包括各种全国性收费、债务收入、收归国库的特殊物品(如没收贪官的家产,违章违法的罚款等)、出卖土地……
反垄断罚单:12.4亿元最大罚单直接上缴国库。
故宫门票:2011年6.5亿元门票收入全部上缴国库。
地方法院收取的罚金、诉讼费:直接上缴省级国库。
C. 关于处理解放前存款问题的有关规定
1949年1月10日,国民政府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在其上海的办公室里见到了蒋介石的大公子蒋经国。蒋经国拿出一封蒋介石的“手谕”,上面明令俞鸿钧尽快将全部库存的黄金、白银和美钞运往台湾。当时,国民党经过所谓的“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已经强行将民间的黄金和美元收归国库。
而实际上,这个行动早在1948年12月1日,蒋介石集团就开始劫运大量黄金白银去台湾。共从上海原国民政府所属的中央银行里将黄金2,775,358两、银元1520万元,分三批运往台湾(有人根据档案指出,被劫运的这批黄金中有2万余两是老蒋的私人储藏——老蒋够有钱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核实)。第一批,也是主要的一批,系当日(1948年12月1日)午夜由上海装运,外滩整个戒严,这批黄金总数为200.4万余两,由海关缉私舰“海星”号装载,并由海军总部派“美盛”号护送,运至基隆登陆。第二批运走57.3万余两,仍由“海星”号装载,“美盛”号护送,在厦门登陆。1949年5月17日为第三批,汤恩伯遵蒋介石命令亲自派人用武力从中央银行劫走了黄金19.8万余两、银元120万元,合计约5亿美元。(而《蒋介石详传》披露,国民党从大陆运台的黄金先后达875吨,约合28,000,000两,这个数字更加可观,较前面的数字要高出10倍,暂且存疑)。
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这笔巨额财富背着代总统李宗仁,由海军舰只全部抢运到台湾。那时,人们经常看到每到黄昏时分,就有军舰停泊在靠近中央银行的黄浦江上,沿途是荷枪实弹的士兵,一个个大箱子从中央银行的大楼里抬出来,然后搬到军舰上,夜深人静后,军舰便消消离开码头,朝南开去。后来李宗仁虽然撤换了俞鸿钧,但也未能阻止国库“大搬家”行动。
被抢运到台湾的还不只是金钱。在上海解放前的几个月里,蒋介石动用军舰将大批机器设备、布匹等物质向台湾转移,仅从上海一地就装走了1500多船。蒋介石还逼迫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委员长孙越崎将一些重要的工厂拆迁运台,将珍藏在南京故宫博物院的原北京故宫所藏历代古玩字画精品,包括铜器、瓷器、玉器、字画等1424箱,图片画册1334箱,历史档案204箱,合计文物23万多件全部抢运到台湾,成为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对于搬不走的或来不及搬走的水电站、发电厂等,蒋介石则命令统统炸毁。总之,绝不能留给共产党……
有人认为,蒋介石运往台湾的这些黄金算不了什么,更有人反复的引用某网友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引用过的一个数字,该数字提到在1950年,新中国政府在广东收兑的黄金数量就达到745.5万两;那么相对的,国民党从大陆的上海运往台湾的黄金只有黄金2,775,358两,这样国民党政权留在大陆的黄金数量就十分可观,更有人说,这区区2,775,358两的黄金,台湾一个省都拿的出来。所以在这些人看来,这些黄金数目不大,对大陆的经济建设的影响更小,所以对于今天台湾的经济起飞没有什么作用,而大陆经济不好归罪于国民党运往台湾大量黄金也只是推委之词。那么,这些黄金(包括银圆、外汇),在1949年的中国到底价值多少呢?
很巧的是,我这里正好有一个中国大陆1949年到2004年的历年黄金产量的一个数字,我节选了其中一部分:
中国历年黄金产量(单位:千克):
年份 年产量 增减(%) 累计产量
1949 4,073 - 4,073
1950 6,508 59.78 10,581
1951 6,821 4.81 17,402
1952 6,452 -5.41 23,854
1953 5,440 -15.69 29,294
1954 4,812 -11.54 34,106
1955 4,721 -1.89 38,827
1956 5,511 16.73 44,338
1957 5,541 0.54 49,879
1958 6,885 24.26 56,764
1959 6,590 -4.28 63,354
1960 6,498 -1.40 69,852
1961 3,653 -43.78 73,505
1962 3,653 0.00 77,158
1963 5,024 37.53 82,182
1964 5,868 16.80 88,050
1965 7,824 33.33 95,874
国内黄金行业使用的一种计量单位叫“小两”,此小两为一斤十六两制的计量单位,每两折合成国际制单位为31.25克。换句话说,黄金计量时,1千克合32两黄金。根据上面的数字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很轻易的计算到,新中国从1949年到1964年15年间,共开采黄金88,050千克合2,817,600两黄金,刚刚超过国民党劫运往台湾的2,775,358两的数字。换句话说,老蒋1948年底到上海解放前夕从国民党位于上海的中央银行运往台湾的黄金数量是中国大陆15年的开采总量,而我们不要忘记大陆的15年是基本安定的15年,开采能力、开采技术均有提高,而除了1961年和1962年之外,开采的黄金数量均大幅度的超过1949年,所以可以想见,这国民党劫运往台湾的2,775,000余两的黄金在1949年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在一些人用很大的口气说“国民党劫运往台湾的2,775,358两黄金不算什么”、“台湾一个省都可以拿出这么多黄金”、“广东一个省1年都可以收兑超过745.5万两黄金”的时候,《我国黄金市场改革的基本历程》一文却提到了另外一个数字“当时新政府(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黄金储备只有6000多两,黄金成为新中国绝对重要的战略资源。”换句话说,在国民党往台湾运走了2,775,358两的同时,这么大的国家、人民政府要运转下去,所依赖的黄金储备只有6,000多两黄金……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1950年,人民政府真的从广东收兑到了多达745.5万两的黄金吗?如果真是这样,华北、东北的人民政权早干吗去了?
与此同时,我却看到台湾人写的一个文章,文章内容也是关于国民党政权在台湾搜刮黄金的一个记录:
“四大家族即蒋家国府、以「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第三项为藉口、命令人民於一九四八年九月三十日以前、把所有金银‧外汇等以公定价格卖给指定银行、违者一律充公。台湾、在台北市警察局的强制执行之下、一共搜刮了台湾人的黄金二万四千四二二台两、银一一万四千三八七台两、美钞七一万四千元、港币五一万元等、总值台币一八○亿元、等於同年八月底台币发行额一千亿元的一八%、主要是从台湾的地主资产家‧商人等资产阶级打劫得来。(参阅台湾银行金融研究室「币制改革在台湾」--”台湾银行季刊〃第二卷第一期p.102)。其结果、导致黄金‧美钞的黑市价格波动无常(参阅表101 )。 这种巨额金银的强制徵收、比起日据时代的战时徵收还要凶暴(参阅p.403)。”
从上面的记载来看,台湾百姓共被国民党政权搜刮了24,422台两黄金,相比较台湾长达近50年的基本安定和经济发展,已经经过几十年的战乱和国民党逃跑前的大肆搜刮后的广东,1950年可能被收兑出超过800万两的黄金来吗?所以在这个数字出来之后,一直有人在怀疑这个数字的准确性,有人提出这个所谓的745.5万两会不会是引述者搞错了数字,多加了几个0,这样这个数字应该被修正为74.55万两、7.455万两甚至更少到7455两、745.5两?我认为,这个数字在被证实无误之前被怀疑真实性是很正常的,而这个数字被修正为7455两或者745.5两也都是不出人意料的,联系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央政府所掌握的全部黄金储备只有6000多两,广东一个省在1950年从民间就能收兑出7455两或者745.5两黄金,广东省的领导晚上睡觉也能笑醒了!
蒋介石运往台湾的黄金在1950年代之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不是如某些人眼里、嘴里的刚够给几百万逃台军公教人员发工资),在这些黄金的支持下,一个已经失掉了信誉的政府重新建立了政府信用,可以说,正是这些黄金还有外汇给台湾垂死的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台湾的通货膨胀率1950年为400%,1951年降至66%,1952年降至23%,1953年降至8.8%,1954年降至2.4%。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也依仗这些黄金作为准备金,发行了新台币、完成了台湾的土地改革和经济转型,可以说,正是这些从大陆运往台湾的黄金,让国民党起死回生,又有机会残喘。
再一个数字就是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1950年到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的数字:
中国历年外汇储备总表--1950-2005年(10亿美元)
年末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
1950 0.157 1969 0.483 1988 3.372
1951 0.045 1970 0.088 1989 5.550[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52 0.108 1971 0.037 1990 11.093
1953 0.090 1972 0.236 1991 21.712
1954 0.088 1973 -0.081 1992 19.443
1955 0.180 1974 0.000 1993 21.199
1956 0.117 1975 0.183 1994 51.620
1957 0.123 1976 0.581 1995 73.597[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58 0.070 1977 0.952 1996 105.049
1959 0.105 1978 0.167 1997 139.890
1960 0.046 1979 0.840 1998 144.959
1961 0.089 1980 -1.296 1999 154.675
1962 0.081 1981 2.708 2000 165.574
1963 0.119 1982 6.986 2001 212.165
1964 0.166 1983 8.901 2002 286.407
1965 0.105 1984 8.220 2003 403.251
1966 0.211 1985 2.644 2004 609.932
1967 0.215 1986 2.072 2005 818.872
1968 0.246 1987 2.923
中国大陆一直到1976年才第一次储备到了5.81亿美元;而早在1949年,国民党运往台湾的黄金、白银和外汇的数字为约5亿美元。
另外还有一个观点是说国民党运往台湾的黄金、外汇,好歹是用在中国人的身上,而大陆的钱都捐给了朝鲜、越南这样的国家……那么实际上呢?根据台湾人写的文章:
“这笔庞大数目的金银‧外汇名目上是收归国库、但在实际上都被四大家族及其喽罗搬出国外、当做「逃亡资金」而分赃收为己有。例如、蒋派国府自大陆败退的前后时期、被他们搬出国外的、大概有:
D. 18年在外地继续教育过,在上海财政网是否还要继续教育
18年在外地继续教育过,在上海财政网是否还要继续教育?是的。
E. 怎么查询上海市2013-2019年财政收入统计
登陆上海统计局官网查询。
F. 解放后净上交给中央财政贡献最多最大是哪个省市
上海,其他都差很多
G. 上海曾是中国财政收入三分之一的来源地吗
曾经是的来。
印象中有自一段困难时期,上海的确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挺大一部分
但具体是不是那么长时间都是如此,就不一定了。
GDP不是看面积的。新加坡比蒙古国小不知道多少了,哪个GDP高?
深圳比新疆小不知道多少了,哪个产生的税收高?
上海不是靠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才是大量创造财富的产业。特别是三产。不需要地皮,说的不恰当一点就是“空手套白狼”
LS根据人口、根据面积说话的人,别显摆哪些中学没毕业的学问了。
H. 解放后上海经济巨头有哪些
解放初期,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以及长期战争的破坏,整个国民经济是一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工厂倒闭,商店关门,工人失业,物价波动,社会秩序极为混乱,严重地影响了新政权的巩固。一些不相信共产党治理能力的中外人士评论说:"共产党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有人甚至扬言:"共产党军事打100分,政治80分,经济得零分"。1949年7月,陈云赶到上海,经过两个月的调查研究,主持召开了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之所以决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这是因为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是旧中国外国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的基地,也是中国民族资本的基地,同时也是物价波动最为严重的城市。因此,把上海经济稳定下来,就可以稳定全国经济。会议决定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即统一财政收支;统一金融管理;统一重要物资的调度。陈云为说服华东、上海的负责干部,提出:要统一,先统富的还是先统穷的?当地干部服从大局,答道:当然要先统富的。富的赞成统一,其他大区就不会有什么阻力了。
为了统一财经工作,首要的是稳定全国的物价,统一货币。但是不法投机商人,为了跟人民政府争夺对市场的领导权,获取超额利润,他们拒用人民币,并从事金融买卖,搅乱市场秩序,上海的投机商人公然宣称: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在投机商人的操纵下,从1949年4月到1950年2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出现了4次全国性的物价风潮。第一次发生在1949年4月,由华北地区开始,并很快波及到华中、山东、苏北等地。物价涨幅,华北1倍多,华中近4倍,山东、苏北半倍。第二次发生在1949年6、7月间,从上海开始,影响到各个解放区。首先是粮价上涨,然后纱布跟进,带动整个物价上涨。上海市场综合物价平均上涨1倍,天津2倍。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10月,以上海为中心,波及全国。此次涨风最为猛烈,而且持续时间近2个月。天津、西安、汉口、上海4大城市,大米、白细布的价格上涨了2至4倍。第四次发生在1950年2月,仍以上海为中心,影响全国。15个大中城市的25种主要商品价格上涨2倍多。在整个4次涨风中,从1949年6月到1950年2月,上海批发物价总计上涨20倍。物价的多次大幅波动,给人民生活和经济的恢复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为了平抑物价涨风,人民政府在成立之初,即明令禁止金、银、外币在市场流通,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但不法投机者对此置若罔闻,仍继续从事金、银和外币的投机买卖,拒用人民币,尤以被称为远东金融中心的上海最为严重。
I. 上海为什么要上缴那么多税收给中央
因为上海是重要的财政来源啊。并不是全国人民在建设上海。而是全国人民一直以来在吸上海人的血
J. 旧上海解放后接收国民党银行里还有多少钱
中山东一路,15号1928年,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上海外滩十五号设立中央银行总行,由财政部长宋子文兼总裁中山东一路15号原为华俄道胜银行(国内首家中外合资银行),1928年归中央银行后改称中央大楼。现在是上海外汇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