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石化每年的利润是多少
按照官方公布的2012年年度报告,营业额及其他经营收入为27860亿元,与2011年相比增长11.2%。经营收益为人民币987亿元,同比降低6.5%。职工费用为518亿元,同比增长14%。
不知道你信不信?
⑵ 股票中国石化的业绩怎么样
2014年年报将于2015-03-23披露 每股收益0.423元。也就是一年净利润赚将近500亿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公司对其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参股企业的有关国有资产行使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人的权力,对国有资产依法进行经营、管理和监督,并相应承担保值增值责任。公司控股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在境外、境内发行H股和A股,并分别在香港、纽约、伦敦和上海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煤炭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炼制;成品油储存、运输、批发和零售;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新能源、地热等能源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咨询、施工、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电力、蒸汽、水务和工业气体的生产销售;技术、电子商务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有关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对外工程承包、招标采购、劳务输出;国际化仓储与物流业务等。
⑶ 谁能帮我对中国石化股票的基本面与技术面的分析
资金面 中国石化主力仓位回升
我们从资金面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石化。
其实在所有的分析中,资金面的分析或许应该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一家公司的估值有多么低、无论这家公司多么有价值、对市场多么有吸引力,但如果没有大资金去关注、去买进,那也是徒劳的。
通过"四方力道决策系统",我们对运作于中国石化这支股票中的主力资金的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股在今年4月14日启动的上涨行情中,明显有主力资金进入;而更为重要的是,该股在今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大幅下跌过程中,主力资金的出逃数量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换言之,在该股大幅下跌的过程中,主力资金并没有大面积离场,而这就为该股的后市走势埋下了伏笔!
再通过"四方力道决策系统"对该股近期的主力资金动向跟踪,我们发现在最近两个交易周,主力资金出现了明显的回补迹象,同时主力库存仓位也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如果我们再结合该股股改在即,以及基本面具备的足够的"安全边际"进行综合判断的话,那么该股无疑将是中长期稳健型资金投资的首选品种之一,预计在该股实施股改前后,仍具备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基本面技术面 中国石化有"安全边际"
从中国石化的基本面情况看,按照昨天收盘价计算,中国石化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4.88倍,不仅低于同板块的其它公司,更是远远低于目前沪深两市的平均市盈率。而且目前中国石化尚未股改,一旦实施股改方案,那么其市盈率必然还将大幅下降,而这些因素,都决定了中国石化的启动不仅仅是因为该股的权重较大,因为如果主流机构真的考虑动用权重股护盘的话,那么或许选择中国银行会更合适。
因此从基本面的角度分析,正是中国石化具备了足够的投资"安全边际",吸引了场内外崇尚价值投资的各路资金,才使得中国石化在指数出现回落时,依旧保持了相对的坚挺走势,并在股指出现超跌之后率先反弹。
从中国石化的技术面走势分析,运用趋势线连接中国石化2005年10月28日的最低点3.64元和今年3月10日最低点4.68元,我们会发现,中国石化在今年6月14日出现的最低点5.39元,恰恰就是触及到该趋势线后获得支撑形成的,其后便走出今年6月下旬的一波反弹。同时,中国石化在今年7月中旬以来也一直沿着该趋势线在进行有规律地整理,如今,在经过一段时间整理之后,该股出现了大幅反弹的走势,显示其中期走势健康
⑷ 中国石化的职位等级如何划分
提问
中国石化的职位等级如何划分?
中国石化的职位等级如何划分? 省、市、区(县)各级的职位等级是怎么样的
展开
我有更好回答
cbjyz
LV.5 推荐于 2017-10-09
各省根据具体情况略有不同,大概如下:
省公司:总经理-书记-副经理-处长-副处长-科长-副科长-科员
市公司:总经理兼书记-副书记-副经理-科长-副科长-科员
县公司:ME(片区经理)兼书记-副ME-商客经理(轻油、滑油)-财务代表-综合管理员-站长
⑸ 中石化的行业和区域分析
石化产业在我国作为重要的资源和基础原材料行业,经济总量大,具有很高的产业关联度,在国民经济中历来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中国石化行业同时面临周期性调整、自身结构性矛盾及金融危机影响带来的矛盾深化加剧,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寻找新增长点需求的典型代表。为此,国务院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明确针对石化产业的振兴提出了六点纲要性要求。 石化振兴规划将能够在短期内缓解或解决该产业链中的部分突出矛盾,并帮助催生、改造或做强一批行业龙头性企业,为整个宏观经济的复苏发展提供动力及示范样本。此次石化产业振兴的方向,是由速度、规模增长模式向效能、质量增长模式转变,而转变发生的核心在于投资杠杆的使用。“资金—技术”将成为一组最重要的可相互转化的变量。具体而言,在产业链上游,技术能力成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的大型企业必然获得政府资金支持进行更多技术创新,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占据产业主导地位;在产业链下游,具有产品研发和工艺研究优势,在石化产业的全球细分市场上具有竞争潜力的中小型企业将有可能首先走出困境,并可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植下通过对外技术收购或自主研发形成技术优势,加强竞争力。而在整个产业链范围内,政府投资都在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环节上有前提性要求,在此方面先行一步或更具创新能力的企业将有更大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只有那些具备较好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或意识,拥有研发和技术创新的传统,更具全球性战略眼光并强调市场服务能力的企业,才能堪当石化行业龙头,并成为该行业新发展模式的代表。全球性危机之下的石化行业石化行业主要包括石油与化工行业,上游的资源领域包括石油、天然气等;中游的大宗产品领域包括氮肥、甲醇、磷肥、氯碱、纯碱等;下游的精细化发展产品领域包括农药、染料、日化、工程塑料、、煤炭精细化、精细磷化工、钾锂、有机氟和有机硅等。整体产业链较长,子行业众多。即使不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石化行业的周期性衰退也可能发生石化行业的整体增长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历史数据显示,石化行业经济周期一般为7~8 年,价格高峰期一般持续2年左右。1978年以来,以产品价格、盈利空间以及装置开工率等指标进行考量,景气周期共出现过4次。 2002年之后,随着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高速经济增长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逐渐复苏,全球石化行业进入明显上升周期。2004年到2007年,石化行业周期的价格高峰已经维持了约4年之久,远高于之前石化行业价格高峰期在18到24个月的水平。 由于2004年到2007年全球石化行业的平均盈利能力高于钢铁等其它基础行业,全球的投资快速向石化行业集中,导致全球石化产能迅速扩张。下游有效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明显低于石化产能的扩张趋势。以作为近60%石化产品的基本原材料的乙烯为例,2008年初披露的部分产能计划显示, 2008-2011年新增乙烯产能将达到2750万吨,相当于2007年全球产能的22%以上。这样的供给能力增长远远超出预期的需求增长。全球石化行业将在2008年下半年或者2009年上半年开始进入明显的周期性衰退。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地影响实体经济,使得全球石化行业受到很大冲击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并直接打击实体经济,石化行业的下游产业需求大幅萎缩,从而大大加剧了全球石化行业所遭受的冲击。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石化行业的大多数子行业都面临装置开工率降低,产品库存量上升的困境。石化产品价格也大幅下挫。在2008年第四季度,石化产品价格跌幅高于油价的下跌幅度。如苯价格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下跌到其主要原材料的石脑油价格以下。在2008年11月,石脑油甚至比原油价格每桶低25美元。全球石化行业产品价格大幅滑坡。中国石化行业面临周期性调整、金融危机影响和自身结构性矛盾凸现的三重压力中国石化产业作为全球石化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感受到由于供需关系变化引发的周期性衰退,以及金融危机打击实体经济带来的下游需求快速下滑所引发的压力。除了上述压力之外,中国石化行业还经受着由于之前粗放式增长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所带来的压力。在景气周期中,中国大量的新进入资金涌入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型(两高一资)的低门槛石化产业环节,造成了相关产业链环节上严重的产能过剩。当面临全球性危机冲击时,这些产业链环节更为脆弱。例如,由于煤化工项目的大量上马等因素使得2008年甲醇产量较2007年大幅提升40%以上,但由于市场需求不畅,行业开工率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准。 由于上述的多重压力,中国石化产业在2008年第四季度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危机征兆:需求下降导致企业普遍积压了大量存货,例如,尿素库存235万吨,同比增160%;磷酸二铵存货125 万吨,同比增加231%;磷酸一铵存货96万吨,同比增加119.3%;复合肥存货201万吨,同比增加68.5%。
⑹ 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的利润构成
世界500强是“强”有时可以理解为“大”,因为入选指标为全球合并层面的营业收入,而不是利润总额。
⑺ 分析中国石化的 基本面
8月25日中石化中报亮相: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347.8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0.3%,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82.55亿元,每股利润0.108元,同比下降77.3%。中报显示,该公司炼油事业部亏损460.21亿元,而去年同期还实现了盈利57.3亿元;炼油毛利亏损752元/吨,毛利率为-18.8%。
主要是炼油板块亏损过大,上半年亏损了460亿元,今年上半年,国内炼厂原油进价大约在90美元/桶,但6月20日调价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仅处于60美元/桶.
由于炼油业务板块亏损严重,公司整体业绩大幅下降,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将下降50%以上。
⑻ 中国石化什么时候发布年度报告
中国石化一般在3月份时候发布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可选择次年1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的合适时间披露年报,交易所会在每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后公布当年年报的预约披露时间表。
上市公司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已预约的年报披露日期,可提前三个工作日向交易所提出书面申请,说明理由并确定新的披露时间。上市公司年报预约披露情况在交易所网站公开披露并及时更新,不需另行发布公告。
⑼ 中国石化个股后期怎样走势
推荐中国石化,理由如下:
1:中国石化最近半年净利润下滑严重,上半年年报显示其营业利润为-237亿,国家财政补贴333亿,才得以盈利93亿元。中国石化在上半年亏损的原因很简单,因上半年CPI指数居高不下,发 改委没有根据原油价格来调整成品油价,只6月20日有一次调价,上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1000元。在7月原油价格在147美圆/桶见顶后,一直回落到目前的60-70美圆/桶的区间内,中国石化的炼油业务已经能正常盈利。
2:中国石化上半年承担的是国家责任,但作为一个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也是中国石化需要考虑的,因此国家不可能一直让中国石化赔本卖油,然后财政补贴,保持不亏损略有盈利的状态。发 改委目前控制成品油价格可以说是走计划经济时代的老路,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因此在原油价格猛涨而国内成品油不提价之际,国人经常会看到闹 油荒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好解释,因为炼油企业的炼油成本高于其销售价,所以以检修的名义停产,来对政府施压,从2006年开始,哪一次发 改委上调成品油价之前,没有闹过油荒?我相信时代是进步的,发 改委不可能长时间控制成品油价格,成品油市场价格迟早会市场化,这样中国石化的炼油垄断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垄断利润。
3:费改税,燃油税的推出已经拖了数年,涉及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导致一直难产。但2008年国家提出节能减排的口号,燃油税不推出,这个口号基本是空喊。燃油税推出的前提是,国内油价和国外油价接轨,怎么接轨?这是一个摆在决策部门面前的难题,2007年初原油在50-60美圆/桶的时候,决策部门犹豫了,错过一个接轨的最好时机,结果原油一路高涨,最高涨到147美圆/桶,决策部门已经没有接轨的大环境了,因为高油价的时候接轨,老百姓的生活压力将急剧增大。目前原油跌到60-70美圆/桶,国内已经有声音在呼吁这是最后一次机会推出燃油税了!一旦决策部门拿出燃油税的时间表,那么成品油价格体系必然有所松动,可能以后每月根据国际原油价格做一个调整,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这样的话,中国石化就不会出现亏本卖成品油的困境了。
4:中国石化作为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之首,当年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但其净利润才549亿元,比中国石油差了1345亿元净利润少了一半还多,而中国石油的营业收入为1万亿元人民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中国石油偏重于上游业务,也就是开采原油,在成品油价格受到发 改委管制的年代,中国石油的盈利能力比中国石化强很多。但中国石化有营业收入1.2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大的基数,只要稍微提高一下毛利率,其营业利润就能增加很多,相应的每股收益也会增厚,再传导至其股票价格。
5:个人预计中国石化2008年的每股收益有0.38元,而2009年的每股收益会有0.7元以上,如果发 改委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那中国石化的每股收益还可能更高,而且每年的每股收益会成几何级数增长。相对应的,如果10倍的市盈率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合理的,那中国石化的股价从2008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3.8元会是它的一个强力支撑,但2008年马上结束了,2009年的业绩将恢复增长,所以跌到3.8元的可能性极低,在2009年的每股收益上来看,7元会是一个弱支撑。如果把目光再放远一点,2010年以后,中国石化在弱市的环境下,A股价格不会低于3.8元,而在7元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大盘一旦走好,市场就会给出更高的市盈率,股价也会上涨,因此我建议目前可以逢低建仓,在3.8元-7元这个区间内战略建仓,持有至2010年以后。
写于11月6日
强烈建议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