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寻找一家上海民营企业
你这样,太广泛了,查询不了......
2. 中国十大民营企业是什么
1。联想控股有限公司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403亿3096万
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间非相关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成立于1984年、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由中科院计算所11名科研人员凭借20万元资金创立。公司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致力于成为一家值得信赖并受人尊重,在多个领域内拥有领先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控股公司。
目前,公司业务已涉及IT、风险投资、房地产等产业,投资控股的企业包括: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联想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
2。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269亿6900万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11月17日,是上海第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集团,创业者主要来自于复旦大学的青年教师和团委干部。创业以来,复星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坚持走知识经济发展之路,从一家注册资金10万元、自有资金3.8万元的小型科技咨询公司起步,发展至今成为拥有净资产25亿元、总资产45亿元的大型控股企业集团。形成了以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为主导,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框架。在多年的发展中,复星集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连续多年名列上海民营科技企业百强三甲,连续4年在上海科技企业界及非公经济界名列纳税第一名,并被列为国务院首批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单位。复星集团2000年度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上交税收1.27亿元。目前,复星体系中已有复星实业、羚锐股份、天药股份等5家国内上市公司,三大支柱产业已先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产业集团。 复星集团将坚持走知识经济之路,实施"稳中求快"的战略,在立足产业经营核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以资本运作为核心的投资银行业务,健全为合资企业的服务与督导的管理体系,力争在未来几年中,每年增加1-2家上市公司,逐步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大型控股企业集团。
3。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204亿200万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特大型冶金企业,位于 新兴港口城市-江苏张家港市,企业现有总资产41亿元 ,净资产31亿元,固定资产总值25.8亿元,职工5000余 名,占地3平方公里。
沙钢目前拥有整体水平达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的“90 t超高功率竖式电炉--90tLF精炼炉--五机五流连铸--26机架全连轧高速硬质线材生产线一条”;“75t 超高功率电 炉--LF精炼炉--四机四连流铸--18机架全连轧热轧棒材生 产线一条”;以及装备水平属国内一流的热轧窗框钢半 连轧生产线7条和年产30万吨优质棒材连轧生产线等,企 业年产钢和材能力分别达163万吨和220万吨,为国内最 大的电炉钢生产基地和热轧窗框钢生产基地。
4。东方集团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201亿45万
东方集团创建于一九七八年,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家投资控股型企业集团。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第一家股票公开发行并上市的企业,也是中国最早实行股份制改造并获准上市的企业之一。东方集团股票于一九九四年一月六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一九九六年入选道·琼斯中国88家指数股和上证30指数样本股。目前主营投资和经营六大产业:
金融保险业、建材流通业、信息产业、港口交通业、高新材料业和地产建设业。其中主要参股企业中国民生银行、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通通信有限公司和控股企业东方家园有限公司、东方卫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东大电工有限公司均属各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5。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179亿3674万
斯威特集团是 1992 年创建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经过 12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成长为一家新兴的投资控股集团。现有100多家成员单位,主要涉及高科技产业、家用电器产业、装备制造业和传媒产业,其中包括有“上海科技”、“中国纺机”、“小天鹅”、“陕西长岭”等上市公司,有与美国摩托罗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合作成立的六家合资企业。
6。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156亿4435万
广厦控股公司以建筑和房地产为主导产业,以产权为纽带,下辖广厦建设集团、广厦房产集团、广厦投资集团、广厦旅游集团、广厦传媒集团、广厦国际集团六大行业集团和一家上市公司——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设部推荐的全国建筑业首家上市公司),各行业集团对下属80余家成员企业分行业进行管理。公司现有员工50000余人,总资产140余亿元。2003年,列浙江省百强企业第三位、50强民营企业第一位,是浙江省政府重点培育的26家大企业之一。2004年,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六位,继续列浙江省民营企业第一位,并荣获首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称号。
7。万向集团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152亿1180万
万向是以万向集团公司为主体的企业集团,始创于1969年。现为国家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520户重点企业之一。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252.15亿元,利税12.40亿元,出口创汇8.18亿美元。
万向主业为汽车零部件业,经历了从零件到部件,再到系统模块供应的发展轨迹。现有专业制造企业32家,在国内形成了4平方公里制造基地,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三十六年间,万向的发展持续、稳健,自1969年以来尚无季度亏损记录。在此期间,万向以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为基础,实现了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之一,主导产品国内占有率达65%以上,在海外8个国家分别设立了18家公司,产品进入了美国通用、福特等国际级大汽车公司的生产线,覆盖了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
8。太平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152亿100万
9。苏宁电器集团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123亿1300万
苏宁电器集团是1990年创建于南京的原生型民营企业,从春兰空调专营起步,历经10年顺势进入综合电器和信息家店的经营,目前已经成为集家电,电脑,通讯为一体的国内领先的大型3C电器连锁企业。苏宁电器连锁加盟网络现覆盖全国六个行政区域,28个省、市、地区,2003年经营收入突破12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4亿元,吸收就业达3万人,捐助社会公益事业1060万元,在全国商务部统计的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中,名列第七位,位居江苏省最大的商业流通企业,济身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行列,并当选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单位。
10。横店集团
2006年营业额(人民币):120亿2001万
3. 上海自由贸易区将为民企带来哪些红利
民企对税收优惠寄于期望
上海市工商联8月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民营企业综合税费负担仍然较重。今年上半年,上海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上缴税金同比增长9.3%,而利润总额同比下降6.2%。二季度民营中小微型企业经营情况抽样调查中,近半数企业上缴税金总额同比增加;而同时,净利润同比增加的企业比例为四成。小微企业对于加大税收优惠扶持力度的呼声也日渐增多。从调查情况来看,希望政府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比例达到76%,远高于企业对其它政策的期望比例。
而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为自贸区内的民营企业减免税负无疑是可以首肯的。有消息称,上海自贸区将推动税收创新,其中将包括对区内一些企业由原来25%税率减少到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扬州新凤凰家公司执行董事姜飙认为,"如果真像传闻中所得税降至15%,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瑞银证券也认为,税收优惠政策将有利于扩大上海的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对相关企业的业绩形成直接的利好。
吸引民资参与金融改革
最近,上海市政府在贯彻落实"金融国十条"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表示,上海要结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具有上海特点的方案和操作办法,争取在上海先行先试,使国家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有关部署在上海最先落地。
上述实施方案提出,一是积极争取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运作。二是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扩大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保险等领域的使用。三是研究推进在沪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四是争取扩大银行间外汇市场净额清算的参与者范围。五是积极配合开展民营资金进入金融业的政策研究,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六是积极配合开展政策研究,扩大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探索银行不良贷款转让的常规化路径。
专家表示,自贸区在金融创新方面先行先试,有利于在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等多方面推动我国金融改革的进程。特别是"积极配合开展民营资金进入金融业的政策研究,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将吸引广大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长三角产生虹吸效应
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后对国内最有直接影响的是长三角地区。随着高速公路的建成和铁路的提速,长三角已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可以说长三角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这块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包括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都有可能把充分利用上海自由贸易区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平台。
近几年来,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民企对外贸易都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于江浙沪民企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他们发展外向型经济将更快捷、便利、成本得到降低。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维认为,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对江苏的进出口产生明显的虹吸效应,江浙地区与上海的招商引资竞争将更加激烈。由于上海自由贸易区实施货物进出口、转口自由,无配额限制,不缴纳进出口关税,同时放松外汇管制等优惠政策,加之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及高效的政府公共服务,长三角地区的跨国公司可能倾向于把产品运输至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全球分拨中心进行综合调配。
4. 上海民营企业迟时吗
上海的规定对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供水、供气、供电、通讯等行业)、疫情防控必需(医疗器械、药品、防护品生产和销售等行业)、群众生活必需(超市卖场、食品生产和供应等行业)及其它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除外。与单位是民企、国企、外企的企业性质无关。只要不在上述例外的行业,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还是外企,都要延迟复工。
5. 在上海任职为民营企业工会主席可以获得上海积分吗
应该是不能。
原因是根据《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细则》,没有相应的加分项。
如果你想查看《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细则》,可以登录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站(网址:http://ggfw.12333sh.gov.cn/)
在首页中可以查到具体内容,并且你可以根据其网站上的《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模拟打分计算器,测算出i的积分
最后再补充小说明,可以加分的项目大致有:
1. 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
2. 有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认证(国家认证,中级以上)
3. 投资纳税或促进本地就业
4. 获得政府部门表彰奖励
5. 企业是否入驻科技企业孵化器(连续满6个月在企业缴纳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费,且企业中持股不低于5%)
6. 企业是否为科技转移服务机构(连续满6个月在企业缴纳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费,且从事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工作满6个月 )
7. 配偶为本市户籍人员
6. 上海和北京哪里更适于民营企业的发展
其实都不错就看你做的是什么项目。
北京这边政府色彩比较浓重,所以在经营的时候前期的成本比较高,然后政府支付比较麻烦对企业金流不是很好。
上海这边不知道,嘿嘿,不好意思
7. 辛亥革命后上海有哪些代表性的民营企业
申新企业集团,永安企业集团,南洋烟草公司,中华美术珐琅厂,和兴钢铁厂,章华毛纺织厂、大中华火柴厂、上海水泥厂
辛亥革命后,政府奖励华商办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减少对中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为上海华商工业发展提供契机。到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大批企业,并形成一批规模企业,有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申新企业集团,郭顺兄弟的永安企业集团,简照明、简照南兄弟的南洋烟草公司,刘达三的中华美术珐琅厂,陆伯鸿等的和兴钢铁厂,刘鸿生的章华毛纺织厂、大中华火柴厂、上海水泥厂等。1921年,上海主要工业行业棉纺织业有企业109家,华商纱厂纱锭从1913年15万枚增至80万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外商重新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在上海开设的工厂规模、水平都超过以前。英商马勒机器造船厂,规模仅次于江南造船所。英商英美烟公司的卷烟、中国肥皂公司的祥茂牌肥皂,一度占中国市场销量70%~80%。瑞典商美光火柴公司火柴产量占上海产量1/3。日本利用特权,在上海形成庞大的纺织工业集团,拥有的纱锭几乎占上海纺织业半数。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投入,加快上海工业的发展,同时给民族资本工业带来严重的威胁。1925年五卅运动,激起民众抵制外货、提倡国货运动,为上海华商工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重工业出现大鑫炼钢厂、中国制铜厂、华昌钢精厂、中华辗铜厂等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化工业有正泰橡胶厂、大中华橡胶厂、天原化工厂、中孚染料厂、中国酒精厂等,机械工业形成船舶修造、轧花机制造、缫丝机制造、纺织针织机修配、机器安装、公用事业修配、印刷机制造等7个行业。管理人员吸取西方工业经营管理经验,以质求胜,因地制宜,创造佛手味精、华生电扇、华成电机、美亚真丝被面、章华呢绒、永和热水袋、金城热水瓶、回力球鞋、大中华轮胎等代表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准的知名产品,有的还广为出口。
8. 到上海的私营企业工作,能否将户口迁入上海
据我所知,现在要调进上海至少有以下几个条件:
1、学士学位以上,最好是硕士以上。
2、专业必须是上海市人才开发目录中紧缺的专业。
3、年龄35周岁以下。
4、要在上海有单位挂靠和3年以上正规合同,并且单位最好是上海市高科技企业。
5、最好是未婚。如果是已婚,那么必须配偶也同时符合引进条件。
6、如果作为引进人才的,那么必须工作3年以上;如果是作为应届生引进的,那么必须符合评分标准的分数。
7、最好不是西部人才(西部人才国家鼓励在西部发展)。
另外,引进企业是什么性质无所谓,民营企业同样可以,但是注册资本一定要在100万元以上.最好通过一些人才中介来办理,成功率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