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菜籽油市场分析

菜籽油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3 20:42:09

⑴ 菜籽油是一级好还是四级好

按照我国的相关规定,除去橄榄油、棕榈油等特种油脂,将一般的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食用油分为4个等级。

⑵ 跪求2005-2006食用油市场报告--免费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相应带动了对生活品质量
要求的全面提升。食用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与供给特点都在发生
本质性的变化。中国的食用油市场正向安全、卫生、健康、营养的方向过渡和发展
。十年前,人们还在一直食用传统的散装油,中国小包装食用油只是作为舶来品被
高高仰视,谁也没想到短短数年内会有这样迅猛的发展,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
市,小包装食用油已经取代散装食用油成为市场主角。食用油行业正孕育着巨大商
机。而长期以来,由于食用油行业没有市场准入制度,食用植市场的竞争混乱但是
利润可观。2004年,随着新的国家食用油标准开始施行,食用油生产采取市场准入
制度,一大批实力不足的食用油企业将因质量不能达标而被淘汰,留出了巨大的二
三级市场空间,为有实力的食用油品牌扩张市场提供了机会,也为有志于食用油行
业并有竞争实力的潜在投资提供了机会。此时,一份真实、准确的反映行业现状、
理性的预测未来的市场研究报告对企业决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5年中国食用油市场研究报告》主要对中国食用油行业2001—2005年的供给
与需求状况、重点地区运行情况、进出口情况、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变化等进行了分
析,重点研究了行业内影响力最大的关键因素:规模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和食
用油进口状况。

本报告由公司食用油行业研究小组历时两个月完成。研究过程中利用了大量详实的
统计资料,翻译了国外先进的行业经验,与业内相关人士进行分析讨论。报告主要
数据来源如下:

1、国家统计局食用油行业宏观运行数据库(2002—2005年)
2、国家统计局食用油行业企业运行情况监测数据库(2002—2005)
3、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数据
4、中国期刊网、中国财经报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大型文献数据库
5、咨询合作或者策略机构消费者调查数据库
6、咨询食用油市场一线人员采集数据

目 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 中国食用油行业现状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食用油研究的行业界定
第二节 食用油的类别
一、根据油料作物的分类
二、根据加工方式分类
三、食用油的行业特性

第二章 食用油市场现状
第一节 中国食用油市场概述
第二节 市场规模
一、根据消费者调查估算的市场规模
二、根据市场总供给估算的市场规模
第三节 消费者研究
一、1983-2004年中国食用油人均消费量
二、中国人食用油消费习惯的研究
三、中国食用油消费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中国食用油工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2000-2005年中国食用油工业总体情况
第二节 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分析
一、2001-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食用油企业数量
二、2001-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食用油企业销售收入
三、2001-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食用油企业销售成本
四、2001-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食用油企业销售费用
五、2001-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食用油企业利润总额
第三节 中国食用油产业的地区分布状况
一、2003-2005年各地区产值比较
二、2002-2005年各地区销售收入比较
三、销售收入地区集中性分析
四、2003-2005年各地区利润总额比较
第四节 中国食用油产业经济类型比较研究
一、2003-2005年各种经济类型企业总体运营情况
二、2003-2005年各种经济类型企业资产比较
三、2003-2005年各种经济类型企业数量比较
四、2003-2005年各种经济类型企业产值比较
五、2003-2005年各种经济类型企业销售收入比较
六、2003-2005年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利润总额比较
第五节 中国食用油产业规模效应分析
一、大、中、小企业产值比例
二、大、中、小企业销售收入比例
三、销售收入的集中度分析
四、大、中、小企业利润比例
五、不同销售收入规模的企业利润比较
第二部分 世界食用油市场及中国进出口分析
第四章 全球食用油市场
第一节 世界食用油生产现状分析
第二节 世界食用油消费现状分析
第三节 2005年世界食用油市场走势

第五章 中国食用油进出口研究
第一节 中国食用油进口情况分析
一、1986-2005年中国食用油进口总体情况
二、2003-2005年进口来源国分析
三、2003-2005年进口省市分析
四、2003-2005年进口贸易方式比较分析
五、2003-2005年进口产品类别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国食用油出口情况分析
一、1986-2005年中国食用油出口总体情况
二、2003-2005年出口目的地分析
三、2003-2005年出口省市分析
四、2003-2005年出口贸易方式比较分析
五、2003-2005年出口产品类别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 食用油细分市场分析

第六章 中国豆油市场分析
第一节 大豆种植面积和大豆产量
一、2000—2004年世界大豆种植面积
二、2002—2005年全球主要大豆生产国生产情况比较
三、2002—2005中国大豆种植面积
四、中国市场大豆价格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2002—2005年中国大豆油市场情况分析
一、2002—2005年中国大豆油产量
二、2002—2005年中国大豆油消费量
第三节 2004—2005年中国豆油价格波动情况分析和2006年走势预测
第七章 中国花生油市场分析
第一节 花生种植面积
一、花生基本情况介绍
二、世界花生种植面积和地区分布情况
三、2002—2005年中国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情况分析
四、中国花生价格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2002—2005年中国花生油市场情况分析
一、2002—2005年中国花生油产量
二、2002—2005年中国花生油消费量
第三节 2003—2005年中国花生油价格波动分析和2005年市场走势预测
一、2003—2005年上半年中国花生和花生油分月份价格波动情况

二、2005-2006年花生油价格走势预测

第八章 中国菜籽及菜籽油市场分析
第一节 菜籽种植面积
一、世界菜籽面积和地区分布情况
二、2002—2005年中国菜籽种植面积
三、2005年中国菜籽市场状况和价格走势、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2002—2005年中国菜籽油市场情况分析
一、中国粮食协会统计的菜籽油产量
二、国家粮油产量统计的菜籽油产量
第三节 2002—2005年中国菜籽油价格波动分析和2006年市场走势预测

第九章 中国橄榄油和棕榈油市场分析
第一节 2003—2005年橄榄油市场分析
一、消费者对橄榄油保健功能及用途的认知度
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三、消费者购买橄榄油习惯调查
四、目前的营销渠道多元但集中
五、各品牌营销攻略大比武
六、结论和建议
第二节 2003—2005年棕榈油市场分析
第四部分 行业竞争分析

第十章 中国食用油市场竞争格局
第一节 食用油品牌竞争
一、品牌竞争现状
二、品牌竞争的特点
第二节 食用油品类竞争
一、品类竞争现状
二、品类竞争发展趋势
第三节 食用油市场竞争集团
一、市场竞争呈现三大集团
二、三大集团的竟争势态
第四节 小包装油与散装油的竞争分析
一、“包”与“散”的竞争势态
二、准入制有利小包装
第五节 油脂生产巨头的实力较量
第六节 新标准对食用油格局影响
一、新标准规范市场竞争
二、新标准加剧竞争

第十一章 中国食用油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第一节 嘉里粮油
一、嘉里集团概况
二、2003-2005年嘉里集团部分下属企业经营情况
三、嘉里粮油的经营策略分析
四、嘉里粮油的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粮油国际有限公司
一、企业基本状况
二、中粮集团经营现状分析
三、2003-2005年主要下属企业经营情况
四、竞争战略分析
五、中粮油脂的主要食用油品牌分析
第三节 深圳南顺油脂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2003-2005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品牌经营分析
第四节 番禺合兴油脂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2003-2005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品牌经营分析
第五节 上海良友海狮油脂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2003-2005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品牌经营分析
第六节 三河汇福粮油
一、企业基本情况
二、2003-2005年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三、企业品牌经营分析
第五部分 市场预测与投资分析

第十二章 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环境
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表现良好
二、2005年国内市场流通存在问题
三、2006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
第二节 政策环境
一、行业政策变动性分析
二、政策变动对行业的影响4
三、WTO与关税政策对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影响
第三节 技术环境
一、油脂加工技术简介
二、中国油脂加工技术现状
三、中国油脂加工技术的发展规划

第十三章 中国食用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06年中国食用油市场预测
一、《油世界》对2006年中国食用油市场的预测
二、公司对2006年中国食用油市场的预测
第二节 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发展趋势预测
一、品牌竞争趋势
二、价格变化趋势
三、行业竞争特点发展趋势
四、产品创新趋势
五、行业环境趋势
第三节 影响食用油市场的因素变化趋势预测
一、与食用油市场相关的经济发展趋势
二、油料作物种植及产量变化趋势
三、油料、油脂进出口市场的发展趋势
四、新的国际贸易形势
五、新的转基因管理政策对油料进口产生影响

第十四章 中国食用油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节 橄榄油市场
一、中国橄榄油市场现状
二、橄榄油产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第二节 核桃油市场
一、中国核桃油市场现状
二、核桃油市场投资机会
第三节 玉米油市场
一、中国玉米油市场现状
二、玉米油市场投资机会
第四节 葵花籽油市场
一、中国葵花籽油市场现状
二、葵花籽油市场投资机会

第十五章 食用油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第一节 中国食用油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 资本运营与规模化研究
二、 技术创新与信息化研究
三、 整合行销与细分化研究
第二节 中国食用油基本营销策略分析
一、营销模式分析
二 、经销商策略分析
三 、渠道策略分析
四 、终端促销推广策略分析
第三节 中国食用油营销案例
一、经典成功案例回顾
二、大品牌的营销败笔

⑶ 什么是低芥酸菜籽油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是人们日常饮食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我国主要的植物性食用油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中,菜籽油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数据显示,菜籽油占国产植物油的50%以上。

低芥酸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最低,只有7%,大约只有葵花籽油 (12%) 、橄榄油 (15%) 、大豆油 (15%) 、花生油 (19%) 的一半。此外,低芥酸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构成非常合理,约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亚麻酸10%左右,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人类必需的两种脂肪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需要从外界食物中摄取。

· 酚类物质含量高

低芥酸菜籽中的酚酸总量很高,除延缓油脂氧化外,还具有抑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重要功能活性。

· 含有一定量的甾醇、维生素E、维生素K等

这些日常饮食中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和功能性成分,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抗炎症、抗癌、免疫调节方面、改善脂质代谢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居民"少吃油"已成大众共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我国成人每天烹调油摄入量应为25克~30克。"吃好油"和"会吃油"的观念也逐渐形成。

综合看来,低芥酸菜籽油无疑是健康好油之选,当然油耗也不意味着可以多吃哈,还是要每天保持少盐少油。

⑷ 食用油行业市场跟发展前景如何

2009年中国食用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第三章 中国食用油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小包装食用油行业发展分析
一、2009年国内小包装食用油价格动向分析
二、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发展及营销策略
三、国内乡村市场小包装食用油市场现状
第二节 2008-2009年食用油发展现状
一、2008年我国植物油市场分析
二、2008年我国植物油市场运行数据分析
三、2008-2009年食用植物油产量分析
第三节 2008-2009年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一、2008年食用植物油加工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
二、2008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三、2009年食用植物油加工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第四章 中国食用油市场分析
第一节 2008-2009年油脂市场发展分析
一、2008年食用油市场发展状况
二、2008年食用油供需格局分析
三、2009年食用油市场供给博弈分析
四、2009年一季度食用油市场发展状况
第二节 金融危机对食用油市场影响分析
一、金融危机对食用油市场影响
二、食用油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策略
略。。。。

自己看吧 http://hi..com/yes68

⑸ 转基因菜籽油与与非转基因菜籽油有什么区别。

关于转基因菜籽油的问题,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转基因菜籽是从美国引进的,这种菜籽油的出油率高。转基因菜籽就是转基因菜籽制作的菜籽油,非转基因菜籽是指我国原先有的一些菜籽品种,这种菜籽产是要低些,出油率低些。转基因菜籽油由于有化学成份在里面,再加上多数通过浸出方式榨出来的油对人体有害。非转基因菜籽油对人体无害。那么,转基因菜籽油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呢?
虽然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有危害,也没有权威人士敢说没有危害,现在吃了转基因食品绝对不会死,但不吃转基因食品将来一定会因老、病而死,任何人都不能抗拒这个自然规律。
转基因食品对人的影响短期内没有危害,但潜在和长期影响仍是个待解之迷,所以不论是在中、外,不论民间或科学界,对转基因食品都分为正、反两派。
各个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是有不同的。美国是生产转基因玉米、大豆、菜籽油最多的国家,但美国人对转基因的争论没有中国人激烈,民间很少有人关心是否转基因。我国对转基因的态度很慎重,要求生产者有义务告知消费者自己的产品是否是转基因,给消费者以知情权和选择权:你可以吃,也可以不吃。
不过仔细来分析一下的话,本身还是存在不小的问题的。
首先转基因食品改变了当地的种植环境。转基因食品在种植、生长过程中,与非转基因作物还是有很多区别的,对土壤和周边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也不一定是正面的。
导致害虫升级。转基因食品本身就还有灭杀害虫的基因,但是害虫可以依靠淘汰、进化,对这种特征产生更高的抵御性,造成农药也无法灭杀的可能。
减少非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便宜、好种、产量大,因此,许多农户都乐于种植换基因作物,像传统的非转基因大豆产地东北,本地大豆逐年减少种植,取而代之的是转基因大豆,这种情况很有可能造成非转基因作物种子的停产和灭绝。
影响生育。对小白鼠做过的关于转基因食品喂食的实验表明,转基因食品会对小白鼠的繁殖和生育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一般3-4代以后,将出现繁育困难的可能。因此,对人类而言,转基因食品也可能存在同一问题。

期货菜籽油1609长期走势分析

农产品一般上半年的总体趋势是偏强
会一直持续到下半年

⑺ 菜籽油批发商代理商做进口的菜籽油靠谱吗

做进口菜籽油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看进口的欧利亚提、米斯利娅菜籽油都卖得很好。我为你分析一下为什么做进口菜籽油批发代理是靠谱的:一个是原瓶原装进口的,消费者信任度都较高;其次是进口的菜籽油都是低芥酸菜籽油,属于健康型菜籽油,更受消费者欢迎;第三就是进口菜籽油品质较高,压榨一级质量,口感清纯,没有特别冲鼻的味道,老少皆宜,市场空间更大,南北方都会习惯。很高兴能回答你的追问

⑻ 关于食用油的市场调查报告

食用油中国版图品牌格局 看不见的战场

去年年底,食用油再次掀起了一轮涨价潮。几大品牌几乎同时宣布上调大豆油、调和油、菜籽油等品种的价格,且涨幅均在10%%上下……有人开始高呼:请有关方面正视此次食用油涨价的“民生痛感”。甚至有人说食用油涨价无疑加重了生活成本,加重了民众的生存压力。也有人慷慨激昂:这是外资垄断的必然结果!放眼市场,近年来,橄榄油、葵花籽油、葡萄籽油等小品种、新品类食用油不断涌现,以大米为主要产品的利是品牌又推出了“利是”稻米油,这些号称更健康食用油的出现,对中国食用油品类及品牌格局的影响值得人们拭目以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禁要问,食用油真的有必要大幅提价?此次调价,到底是供不应求?还是产量过剩、存在滞销而由某些油品品牌进行的商业炒作?抑或是粮油制品加入国际竞争行列随行就市?食用油多品类的格局对价格趋势有何影响?或许,回眸近年来中国食用油品牌市场的发展状况,会对我们有所启迪。
中国食用油行业发展现状———从小包装食用油热潮到健康、营养用油的“食用油新时代”

18年前,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食用油出现在中国市场。从此这种安全卫生的桶装油逐渐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散装油逐步退出国内大中城市。从这个时候起,中国的食用油消费就开始了快速的增长,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小包装食用油已经取代散装油成为市场主角。

食用油是人们的日常必需品,人们的消费习惯正由散装油向小包装精致油方向发展。这样小小的一个转变却造就了一个市场容量超过200亿,年增长速度超过30%的小包装食用油大市场,而这个市场几乎被外资及南方品牌垄断,辽宁品牌大多昙花一现,2009年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稻谷深加工产业基地,以利是品牌进军食用油市场,辽宁本土食用油品牌登上中国油脂大市场的版图,与群雄共竞争。

然而,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油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中国全年食用油消费大约在2400万吨,进口的棕榈油、豆油、菜籽油的总量高达68%%,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紧缺,油料作物的耕种面积已经无法扩大,直接导致了中国食用油无法自给自足、以及中国食用油市场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之一。稻米油———这种与稻谷共享耕地资源并依赖于稻谷加工的副产品的诞生,使得食用油的本土供给占比有了改变的可能,促进了中国食用油品牌市场的再次洗牌。

“时势造英雄”———食用油市场竞争状况及主要品牌

早在利是稻米油出现之前,油脂行业的快速成长和丰厚的利润空间也造就了中国食用油市场上巨头,出现了“金龙鱼”、“胡姬花”、“福临门”和“鲁花”等著名品牌和“嘉里”、“中粮”等产业巨头。中国市场上食用油品牌众多,约600多个,但据资料显示,国内约有70%%的销售收入集中在占总数7.5%%的企业,“金龙鱼”、“福临门”、“鲁花”三大品牌占据了市场42.20%%的市场份额。中粮集团&“福临门”

中粮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公司之一,连续10年进入世界500强行列,具有巨大的资本优势。1995年,中粮集团以“福临门”品牌进入利润丰厚的小包装食用油行业。中粮集团和美国ADM公司联合新加坡WILMAR公司等国际知名公司合作进行产业运作,耗资20亿打造“福临门”的生产布局,目前旗下的主要企业有:东海粮油工业(张家港)有限公司、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东洲油脂工业(广州)有限公司、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中粮艾地盟(山东)有限公司、山东莱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等。自从2001年底,中粮出售了所持有的“金龙鱼”的全部股权后,向外界表达了集中资源和精力全力打造“福临门”品牌的决心。嘉里粮油&“金龙鱼”

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新加坡郭兄弟集团专为中国的粮油企业而设立的一个投资公司。嘉里粮油1990年组建了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国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的生产,推出的第一个品牌就是“金龙鱼”。在随后的十年内,嘉里粮油又陆续在防城港、上海、青岛、营口、成都、西安和厦门先后投资建立了7家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形成了布点广泛、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的油脂生产体系。已经发展了包括“鲤鱼”、“元宝”、“胡姬花”、“花旗”等16个国内小包装油知名品牌,涵盖调和油、色拉油、花生油、葵花油、粟米油、芝麻油等多油种的大型系列产品。

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设———应对中国市场可能形成的“双寡头”

几年前,中国内地恰逢食用油价格上涨。郭氏家族那场资产重组也引发了中国食用油市场的震荡。

中国最大的两家国有粮油企业———中粮集团和中谷集团完成了高达700亿元的合并,成为我国最大的油料油脂加工企业集团,旗下食用油品牌主要是福临门。

丰益国际整合后,受母公司兼并影响,郭氏集团旗下的嘉里粮油和益海集团很可能将被丰益国际收编为一家人。嘉里粮油是郭氏集团旗下粮油资产,主打品牌“金龙鱼”在中国食用油小包装市场排名第一,而旗下“胡姬花”品牌也颇有声誉。此外,嘉里旗下还有鲤鱼、元宝等品牌。当丰益国际完成所有股权转换后,中国市场上几大知名食用油品牌背后几乎都能找到它的影子。而这也意味着,在中国食用油市场将形成国有大鳄和外资寡头两相对峙的局面。

中国品牌建设专家李光斗指出,在后WTO时代,将有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受到挑战。据其介绍,在入世最初,汽车、家电等行业最先受到冲击。如今,在科技含量不高的快速消费品行业也将面临这一问题。在西方成熟市场上,行业前四名的品牌往往能占据行业75%左右的份额,“品牌寡头时代最终会形成,关键还是做好自己的品牌建设。”

迎接食用油新时代———“利是”稻米油在江湖大战中精彩亮相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首次锁定食用植物油

众所周知,作为13亿人口大国,中国以世界十分之一土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以上人口,粮食安全一直是国家战略安全重中之重,但近几年来,中国的粮食自给已得到基本保障,且出口开始大于进口。相比之下,食用油却一直过度依赖进口,依存度高达60%%以上。200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际石油、粮食价格持续性上涨,以及中国南方百年未遇冰冻雪灾直接因素,中国出现了以食用油、猪肉为明显特征的结构性物价上涨,已凸显中国食用油的战略安全隐患。

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特别要加强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类及基本生活必须品和其他食品生产”。并提出“国际环境变化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必须充分做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各种准备,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这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首次锁定食用植物油。

他山之石———用优势产品“稻米油”跻身食用油市场,化硝烟于无形

在这场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食用油涨价风波里,辽宁中稻集团的赵毅总经理显得淡定而胸有成竹。

多年从事期货贸易的赵总在这场风波的外围,充分印证了中国的那句古话———旁观者清。他说他羡慕整合之后的中粮集团所拥有的昭然实力,但是,我们的粮食集团为什么不走出国门?为什么不想办法在全世界种中国的地?因为只有控制了土地,才控制得了价格。所谓“巨头游戏”,说白了就是一种控制———资源的绝对控制。

中国是稻米的生产大国,拥有2982公顷水稻种植面积及年产2亿吨的水稻产量。然而,由于提炼技术及设备的困扰,尽管众所周知米糠油(稻米油)是迄今为止最健康的食用油,但却无法走进人们的视野和餐桌。

早在2006年,时任生威粮食集团董事长的赵毅就对中国的水稻产业、物流体系以及深加工等方面有了清醒的认识和布局。他曾表示:稻谷加工业的格局正在发生着变化,稻米企业在物流上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稻米加工和稻米物流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水稻期货上市是大势所趋,南粮北储、稻米深加工业的发展都带来了商机。因此,港口在稻米加工和稻米物流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2009年6月末,通过对稻米油加工过程的持续改良及精心研制,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批“利是”稻米油新品终于成功下线。

2009年9月10日,辽宁中稻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中稻2009———利是稻米油全国推介会”在沈阳宾馆隆重召开。中国油脂学会副会长刘世鹏教授和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淑媛教授分别做了《稻米油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和《稻米油与健康》的精彩讲演,从产品高度和营养解析角度分别给予稻米油产品高度评价。

由于稻米油是“新生事物”,所以在市场推广伊始,颇为艰难。商超均以“炒作概念”、“价值不高”、“消费者很难认可”等多种理由将“利是”稻米油产品拒之门外。

然而,应了中国人那句老话———好东西自己会说话。

稻米油是备受营养学家推荐的健康食用油,因为和其他食用油相比,稻米油脂肪酸比例均衡,可有效预防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富含谷维素,维E维物甾醇的营养之素,又可以降低胆固醇、缓解疲劳、增加免疫力,是适合全家老小的健康食用油,在美国,被心脏病学会推荐为心脏病人指定食用油,在日本厚生省指定为中小学生烹饪营养用油。

稻米油高烟点的优点,又特别适合中国人煎炒烹炸的饮食习惯,烹饪少油烟,厨房更洁净。

强劲的品牌宣传与货真价实的产品特性,使“利是”稻米油产品终于从7月中旬陆续在家乐福、沃尔玛、新玛特、兴隆、中兴、乐购等系统卖场上架销售。令中稻公司始料未及的是,摆货当天在无任何优势排面、无任何促销、导购的情况下实现了自然走货。

随着消费者逐渐对稻米油产品认可,辽宁中稻集团的赵毅总经理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信心。

新的产品就是新的机会、新的产品就是新的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只有油烟的食用油江湖大战中,辽宁中稻可以说是敢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的品牌“利是”自然最先品尝到当中的美味,自然也是创造“历史”的人。

[2009中国十大食用油]

上榜品牌(排名不分先后)

金龙鱼中国名牌,嘉里粮油出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福临门FORTUNE中国名牌,中国粮油食品集团,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鲁花食用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山东鲁花集团,十佳食用油品牌

香满园/胡姬花含元宝/鲤鱼,中国名牌,嘉里粮油,十佳食用油品牌

多力食用油葵花油一流品牌,上海佳格食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海狮食用油上海名牌,上海良友海狮油脂,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盛洲食用油福建名牌,厦门中盛粮油,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红蜻蜓重庆名牌,重庆市油脂公司,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刀唛/红灯新加坡/香港名牌,深圳南顺油脂,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鹰唛食用油广东省名牌,中山市鹰唛食品,知名品牌,十佳食用油品牌

⑼ 菜籽油哪种好

比较好的菜籽油有:

1、油中王菜籽油:

油中王引进国际先进的油菜籽低温压榨成套设备,使生产的菜籽油在营养、色泽、口感等方面更上一个新台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的档次。同时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公司技术人员还研究了茶籽油的定量分析方法,以避免企业购进掺假的菜籽油原料。

2、双低菜籽油:

双低菜籽油是由双低油菜榨成的食用油。双低菜籽油是指菜籽中芥酸含量在3%以下、菜籽饼中的硫苷含量低于30微摩尔/克的油菜品种。该品种在为脱毒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更显著提高了菜油的有益营养成分,故双低菜籽油被认为是良好的食用植物油。

3、九季原香菜籽油:

九季原香菜籽油在大别山种植万亩山茶树基地,并购置了配套完整的精密实验、检测与检验设备,及引进了先进的油脂精炼和食用油产品开发技术。现以人类食用油的健康为思想指导,力求打造食用油知名品牌。

4、金鼎菜籽油:

金鼎菜籽油是国家调控粮油市场的重要载体,目前中国最大的粮油企业之一。同时战略布局六大油脂油料生产基地,拥有一系列高水准生产、管理体系,每一滴油都包含着对消费者的责任。

5、门源菜籽油:

门源菜籽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B,由18种脂肪酸成分组成,油酸、亚油酸含量高,芥酸含量低,不含胆固醇,人体吸收率高达99%,适合大众口味,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之功效,是无公害、纯天然食品,食用植物油的首选。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阅读全文

与菜籽油市场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神力股份股票行情 浏览:310
货币资金收入控制的主要内容 浏览:104
酷基金酷基金网每日净值查询 浏览:356
农业银行贷款500万 浏览:912
大西洋股票为什么停牌 浏览:569
股票画线工具软件 浏览:82
香河住宅抵押银行贷款 浏览:999
厚持资本投资项目 浏览:908
光大银行成都期货黄伟 浏览:234
什么是期权价格发现功能 浏览:368
株洲股票开户 浏览:906
国债期货仿真交易与真实交易的关系 浏览:139
郑煤机股票行情 浏览:633
广发证券有助于贷款 浏览:533
股票暴涨段子 浏览:623
量化投资以r为工具 浏览:747
香港信托终止 浏览:477
浏阳通源贷款上市 浏览:195
中国的主要股票市场 浏览:627
杭州好望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网站 浏览: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