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3年2月,在上海市发现了第一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者.那么,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保持室内清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微生物占绝大多数,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螺旋体和真菌;寄生虫主要有原虫和嚅虫.病原体属于寄生性生物,所寄生的自然宿主为动植物和人.因此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
传染病的流行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因此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流通,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接种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则属于预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是由减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H7N9禽流感病毒;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
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2013年3月30日,我国确诊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上海市2例
(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而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患者属于传染源,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我们采取隔离患者、消毒等方式.
(2)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人们可通过注射疫苗来提高对该病的免疫能力.在此过程中,注射进入人体的疫苗作为抗原,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抗原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它能够参与病毒的清除.这种由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其作用的免疫功能称为特异性免疫.
(3)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危害人的呼吸系统,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癌症.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主要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健康杀手.
(4)人喝酒后酒精进入消化道,首先在胃处开始被吸收,但大量吸收主要发生在小肠处.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酒精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麻痹小脑对驾驶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大大下降,极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故答案为:
(1)传染源;隔离患者、消毒(合理即可)
(2)抗体;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
(3)呼吸;肺癌(癌症)(4)脑和脊髓;慢
⑶ 关于H7N9型禽流感
[1]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
H7N9禽流感新闻型为血细胞凝集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3、H5、H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3为人犬共患,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2]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3]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4]编辑本段传播周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方案指出,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以下是全文: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
(2013年第1版)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例,2例死亡。3例均为散发病例,尚未发现3例病例间有流行病学关联。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禽甲型流感病毒颗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多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三、临床表现
(一)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2)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周内与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接触史。
2.诊断标准。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二)鉴别诊断。应注意与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季节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4]编辑本段病毒基因
基因来源
2013年4月初,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溯源研究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而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研究结果初步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暂未发现在猪群中的进化痕迹,暗示了猪在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未发挥中间宿主的作用。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室病毒片段的重配研究结果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中,H7片段与浙江鸭群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相似,浙江鸭群中的病毒往上追溯,与东亚地区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基因相似;N9片段与东亚地区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相似。其余6个基因片段与H9N2禽流感病毒相似。据病毒基因组比对和亲缘分析显示,H9N2禽流感病毒来源于中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鸡群。
基因重配的发生地很有可能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过程可能是亚欧大陆迁徙的野鸟(携带病毒)在自然迁徙过程中(经由韩国等东亚地区)和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鸭群、鸡群携带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配而产生。[5]基因序列
科学家们说,一种此前从未在人体内发现的致命禽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数据显示,这一病毒已经发生某些可能使之更易在人类中大流行的变异。
2013年4月3日,迄今没有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正在人际间传播,也存在以下可能性:这种病毒可能会逐渐销声匿迹,不会完全变异为一种人流感。就在中国宣布已确诊多例H7N9禽流感病例数天后,全球各地多家实验室的流感专家开始研究从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样本的DNA序列数据,以评估发生大流行的可能性。
世界上最顶尖的流感专家之一、荷兰伊拉斯谟医疗中心的阿布·奥斯特豪斯说,序列显示已发生了某些足以让政府进入戒备状态、对动物和人群加强监控的基因变异。[6]编辑本段感染情况
最新疫情
截至2013年4月28日10时,全国已确诊123人,23人死亡,14人痊愈,分布于北京(1例)、上海(33例,死亡11例)、江苏(27例、死亡4例)、浙江(45例、死亡6例)、安徽(4例,死亡1例)、山东(1例)、河南(4例)、江西(5例)、福建(1例)、湖南(1例)、台湾(1例)共11省市。[1]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3月31日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江苏省
截至4月16日感染人数
南京发现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该省滁州市确诊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抢救中。
世界卫生组织1日在瑞士日内瓦通报,中国出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该组织称将与中国政府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公布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7][8]接报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高度重视,立即派出专家组赶赴当地指导协助全力开展临床救治和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研究落实各项疫情处置措施;组织专家开展风险评估,研判疫情形势。上海、安徽、江苏三省市卫生部门正按照我委要求,继续落实患者临床救治、密切接触者追踪和医学观察、疫情监测等应急处置措施。截至2013年4月1日,3例病例的88名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情况。[8]
H7N9禽流感[9]
根据江苏省卫生厅4月2日通报,江苏确诊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均在全力抢救中。[10]最新通报的4个病例全部来自于江苏。截至2日晚,北京、广东、湖南、重庆、海南等地对外发布消息称,尚未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1]针对新发现的4个病例,江苏方面成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强化疫情防控。同时,江苏还指定了16家三级甲等医院作为江苏省的定点收治医院。[11]目前,未发现上述4例病例间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此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3月31日通报,上海市和安徽省共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2][13]根据浙江省卫生厅4月3日通报,浙江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2人死亡[14]根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4月4日的通报,截至21时,上海共确诊6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死亡4例,另外2例正在救治,其中一例是幼托儿童,病情轻微,正在康复中。[15]浙江省卫生厅4月5日通报,浙江省湖州市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截至目前,该患者的密切接触者55人均未发现临床异常表现。至此,浙江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3例,死亡2例。患者张某,男,64岁,湖州人,农民。[16]截至2013年4月7日17时,上海市新确诊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均在救治中。患者沈某,男,59岁,安徽人。患者李某,男,67岁,上海人。两病例密切接触者目前均未发现异常。截至目前,上海共发现1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4例。
截止到2013年4月7日17时,全国共发现20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死亡6例。上海10例,其中死亡4
h7n9传播途径(19张)例;江苏6例;安徽1例;浙江3例,其中死亡2例。[17]截至2013年4月8日17时,全国共报告24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7人。病例分布于上海(11例,死亡5例)、江苏(8例)、安徽(2例)、浙江(3例,死亡2例)4省市的17个地市级区域。确诊病例间未发现流行病学联系,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未发现异常情况。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18]2013年4月9日下午,江苏省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患者沈某,男,83岁,苏州市吴江区人。3月20日发病,在苏州市某医院救治。4月2日被确诊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省专家组多次组织会诊,指导临床救治工作。4月9日下午,经全力抢救无效后死亡。[19]截至2013年4月16日20时,全国共报告7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6人。病例分布于北京(1例)、上海(30例,死亡11例)、江苏(20例,死亡2例)、浙江(21例,死亡2例)、安徽(3例,死亡1例)、河南(2例)共6个省市。[20]截至2013年4月18日,全国共报告8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5人已治愈出院、死亡17人,其余60人正在各定点医疗单位接受救治。[21]截至2013年4月21日,全国共报告102例确诊病例,其中死亡20人,12人康复,其余70人正在各定点医疗单位接受救治。[1]编辑本段发病症状
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会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10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
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发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相关表现,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苏派出专家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患者的救治和调查工 作,召开多部门会商会,对疫情性质进行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了相关调查、防控和应对准备工作。中国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和送检标本后,及时开展了疫情风险研判和实验室检测研究,明确了相关病原学诊断。[22]编辑本段诊疗方案
2013年4月3日发布
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4月3日印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防控方案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23],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现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诊疗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4]2013年4月10日发布
中国官方2013年4月10日晚再次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该方案说,自2013年2月以来,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先后发生不明原因重症肺炎病例,其中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33例,9例死亡。均为散发病例。
此次发布的方案中,在“流行病学”一栏,官方删去了前一版出现的“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的内容。
对于各方高度关注的病毒传染源问题,方案表示,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传染源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现尚无人际传播的确切证据。[24]编辑本段防控方案
根据诊疗方案,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并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同时印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明确,同时具备4项条件的病例为监测病例:发热(腋下体温≥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防控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监测定义的病例后,须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后,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当日还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实行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个案报告制度。自4月4日起,在已报告确诊病例的省份启动疫情信息日报告制度。通知要求,一旦发现病例,要及时报告,并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情溯源、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2013年4月5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公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并建议高危人群必要时,可采用“中药代茶饮”进行预防。
北京市中医局表示,中医药预防的高危人群包括:从事禽类宰杀、贩运、烹饪的人员及其他与禽类及禽产品密切接触的人群;儿童、高龄老人、有慢性基础疾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
“中药代茶饮”处方一:适合3至12岁儿童,组成是芦根10g、连翘3g,每日1剂,开水浸泡。处方二:适合成人,组成是白茅根5g、藿香3g、菊花3g、北沙参5g,每日1剂,开水浸泡。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25]编辑本段高危人群
2013年4月10日,中国官方明确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者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危人群,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
⑷ 中国哪些地方出现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
确诊病例分布于上海(8例,死亡4例)、江苏(6例)、安徽(1例)、浙江(3例,死亡2例)4省市。确诊病例间未发现流行病学联系,所有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未发现异常情况。目前疫情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
⑸ H7N9病毒与曾肆虐中国的HIN1有何不同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问答》,其中明确,目前尚未证实H7N9禽流感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3月30日,我国确诊了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上海市2例(均死亡),安徽省1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月下旬与3月中旬。这是全球首次发现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目前,3例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中疾控称,因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不过,中疾控认为,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尚无法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据悉,国家卫计委向上海、安徽和江苏派出专家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患者的救治和调查工作。
■权威问答
Q人感染甲型H7流感情况如何?
答:1996年-2009年间,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亚型分别为H7N2、H7N3和H7N7,临床表现主要为结膜炎与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
QH7N9病例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
答:目前3例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Q目前针对H7N9有哪些治疗方法?
答: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北京落地
北京未现不明肺炎
昨天,北京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均表示,针对H7N9病毒的检测试剂预计今日到京。目前,市卫生局已正在梳理该试剂的操作规范流程,相关的人员培训已进行完毕。
昨天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尚未发现此类病例,也未发现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
该负责人介绍,实际上北京现有的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中,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的流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都已要求上报,实验室检测也都在进行。比如,北京目前会针对H1N1等病毒进行专门检测。在H7N9病毒检测试剂下发到京之后,会新纳入针对H7N9病毒的检测。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卫计委昨天已针对H7N9病毒的检测试剂进行了评估,预计今日检测试剂将下发至北京。按照要求,各医疗机构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将进行H7N9病毒检测。
据悉,目前北京流感发病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今年北京流感主导毒株为甲型H1N1病毒,上周报告疫情共计17例。而1月份流感最为活跃的时期,北京几乎每周都要报告五六十例甲型H1N1病例。
⑹ 上海确诊的两例H7N9禽流感病例居住在上海闵行区什么位子
■ 探访
●地点:上海
●病例:确诊2人,均死亡
上海死亡病例发病前曾销售品牌肉
昨日中午,记者赶到吴某生前所在的闵行区景川菜市场探访。吴是被上海确诊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之一。
景川市场是一家很小的社区菜市场,下午时分,少有人逛菜市场。吴某的老丈人吴德茂所在的猪肉贩卖点当时已人去摊空。附近商贩说,他中午刚收摊回家。
患者春节前后很健康
吴德茂摊点附近的豆腐店商贩介绍,27岁的吴某,是在春节期间由江苏阜宁来到景川菜市场,那阵子生意特别红火,他临时来帮老丈人守摊卖猪肉。“小伙子蛮内向,人也老实”。
她回忆,最后一次见到吴某是在2月中旬,那是早上他正买早饭,“健健康康的,不像生病的样子”。
此前,吴某的夫人吴晓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丈夫2月底出现感冒发烧症状,先到小诊所求医,但病情反复,3月3日到上海第五医院求医,诊断为普通肺炎,于次日入住呼吸道科,每天打吊针。3月6日,院方发出病危通知,3月10日死亡。
吴晓雅称,3月6日院方发出病危通知后,医生亲口告诉她丈夫的病“有传染性”,但医院无隔离防护。当丈夫被送到重症监护室隔离时,同病房还有三四名老年病人。多天以后,院方才以“人道补助”为由,支付其家庭13万元人民币。
所售肉均为品牌冷鲜肉
据市场商贩介绍,吴德茂一家在景川菜市场卖猪肉已有3年左右的时间。吴德茂的女儿也曾经在这里帮忙,但嫁给吴某后,就回了老家。
记者在菜市场内看到,吴某生前曾帮忙看守的摊点,销售某品牌的猪肉。
景川菜市场的管理方、上海闵行区副食品有限公司浦江合作菜场经理王志顺说,该市场内所有的生鲜猪肉都是品牌肉,并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可的指定批发渠道进货。
假如商户贩卖来源不明的猪肉怎么办?王志顺说:“不可能有来源不明的猪肉。”送来的猪肉必须“一猪一证”,如果商户贩卖没有检验检疫证的猪,“我们不罚款,没有权限,而是请他直接‘滚蛋’”。
吴德茂的哥哥吴德森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其“三年前就成为该公司的加盟代理商,一直没有问题”。
病人入院后未完全隔离
上海发现感染H7N9病毒的另一个病人,是87岁的李某,曾和吴某同住在上海第五医院的同一层病房,但中间隔了几个房间。
昨日下午,记者前往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进行探访。在该院的11号楼综合行政楼,记者发现,仅该院院办、党办所在的办公楼层4楼的大门被锁上,进门须有钥匙或经传唤。
记者拨打院办公布的3个办公电话,被告知:“负责人不在,不知道何时回”、“我是新人”、“不知道负责人电话”。
一名不愿具名的人员告诉记者,他第一次知道李某这个病例是在2月底,“一家三口病得很特别,病得很重”,当时医院内部开会通告,因为出现特殊死亡病例,“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在入病房时必须戴口罩,而且出病房也不能摘掉它”。
他表示,就他所知,李某在入院后并未进行完全隔离,“在没得知他具体的病因前,不适合进行完全隔离。当时我们排除了H1N1、H5N1,但谁也不知道是H7N9病毒引起,医院没有相关的检测设备,上海也没几家有”。
昨晚,据上海五院内部人士告知,目前,李某等相关病历已被院方封存,内部人员也不能查看这些病历。
●地点:苏州
●病例:确诊1人,仍在治疗
病患居住地附近无大型养殖场
4月2日下午,江苏省卫生厅公布了该省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全省共4例,其中一例苏州市患者沈某为吴江区人。昨日10时45分,苏州市卫生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苏州市H7N9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相关情况及防控情况。
患者沈某,男,83岁,苏州市吴江区人。3月20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伴胸闷、气喘及胸痛等症状。4月2日下午,江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依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苏州市卫生局食药监局称,目前,苏州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仍在吴江全力抢救治疗,考虑到该患者83岁高龄,将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派出专家组对其病情进一步会诊,以确定是否适合转入苏大附一院定点收治,如果患者条件不适合转院,将由专家组派驻吴江,全力救治。
对于沈某的感染原因,苏州市卫生局食药监局回应称,沈某系吴江农村独居老人,居住地周边没有集中的大型养殖场和农贸市场,但农村地区有散养家禽家畜的习惯,感染原因尚不明确。
发布会通报还称,下一步苏州市将成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及疫情预防控制专家组、医疗救治专家组。
⑺ H7N9型禽流感一共确诊多少例 死亡多少例
确诊9例,2例上海(两人都死亡),4例江苏(还在抢救),1例安徽(抢救中),2例杭州(1人已死亡,一人还在抢救)
⑻ 从今年3月底开始,在上海、江苏等地出现了H7N9禽流感疫情.到目前为止已报告130多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
(1)H 7 N 9 禽流感病毒
(2)流行性 (3)控制传染源 (4)切断传播途径 ⑼ H7N9禽流感和黄浦江死猪事件有关吗 网上有说法称,上海发生的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死亡病例,可能与前阶段的黄浦江死猪事件有关。对此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卢洪洲教授明确表示这是"空穴来风"。 外媒关注上海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 著名感染科专家,2006年禽流感、2009年甲流暴发时,都是国内和上海诊治专家组重要成员。他说,此次新型禽流感病例与死猪事件首先时空上没有关系,死猪源头在浙江,当地没有发现禽流感,上海感染H7N9死亡病例则发生在相对距离较远的闵行区。更关键的是,流行病学研究早就证明死猪事件中导致猪死亡的病毒是猪圆环病毒,只传染猪不传染人;而上海两个死亡病例明确是H7N9禽流感引起。据介绍,医院收治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后,卢洪洲2月26日即前去会诊,全程参与了对病人的诊治和抢救,由于患者病情已经到了晚期,出现全身症状,最后抢救无效。他第一时间取到19份病毒标本,带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生物安全实验室里开展分型检测。3月22日,他的检测报告出来,与卫生部复核后结果一致,即这是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他明确表示,"禽流感病毒株确实会分裂变异,不断有新的亚型出现,但无论怎么变异,都和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扯不上关系。" ⑽ 【H7N9】新闻报道问题 他的家人接连得病,是因为他家人都可能与带病的家禽接触过密,被感染。而其他与他家人亲密接触的人却未得病,是因为病毒只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不能人与人之间传播。 与上海确诊一例h7n9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排排网基金大师
浏览:612
投资人白皮书
浏览:646
我国目前外汇管理制度
浏览:205
股票旭日初升是什么意思
浏览:719
基金融资是指
浏览:957
伯克国际外汇
浏览:152
飞驰环保股票
浏览:980
农行科创基金哪儿买
浏览:879
免费下载股票书
浏览:287
10亿刀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552
6元港币兑换人民币多少元
浏览:539
信贷员借用客户贷款
浏览:205
海源机械股票价格
浏览:869
焦炭期货1809杠杆
浏览:419
11月27日白银价格
浏览:615
银行盈利和股票价格的关系
浏览:811
河南蓝信股票
浏览:128
天津嘉睿汇鑫投资乐视
浏览:359
海南高速15日主力资金流入
浏览:158
高邮小额贷款公司
浏览: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