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马骥

上海马骥

发布时间:2021-05-16 03:31:20

㈠ 民国初年除了直、奉、皖三大排戏的军阀外,还有哪些比较不大出名的军阀派系,要列举几个人物出来。

1、桂系军阀:西南地区军阀派系之一,以陆荣廷为首的桂军集团。控制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主要人物有陈炳琨。谭浩明、莫荣新、沈鸿英等。

辛亥革命后,陆荣廷先后任广西副都督、都督。1913年又兼任民政长,将省会由桂林迁往南宁,打着“桂人治桂”旗号,独揽广西军政大权。 1916年3月乘护国战争之机,宣告广西独立,并向湖南进军。7月派兵入广东,继而任广东督军。次年陆被北洋政府任命为两广巡阅使,其部属谭浩明、陈炳琨分别任广西和广东督军。从此操纵两广军政大权,把桂军扩充到五万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一派军事势力。

1917年7月,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后,拒绝恢复国会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揭起护法旗帜时,陆荣廷等桂系军阀一面利用护法名义对抗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派兵入湖南参加护法战争;一面又与吴佩孚等直系势力暗中谋和,并利用政学会分子等国会议员,改组广州护法军政府,排斥孙中山出广东,把持了军政大权。1920年8月驻闽粤军在孙中山号召下,回师广东,到10月下旬,桂军战败退出广东。次年6月,孙中山动员粤、滇、黔、赣各军入桂讨陆。经过两个多月的交战,粤滇各军占领南宁和桂林,陆荣廷逃往上海。1922年陆荣廷的旧部林俊廷、韩彩凤等利用陈炯明叛变的时机,以“自治军”的名义,占据广西的城邑和要地。9月陆荣廷回龙州就任北洋政府任命的“广西边防督办”,次年12月又进南宁就任“督理广西军务”,企图恢复旧桂系的统治。但此时桂系内部分裂加剧。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后,广东革命形势日益发展,广西人民也掀起了反军阀的斗争。驻在梧州一带的桂军首领李宗仁和黄绍竑,接受广州革命政府的领导,分别就任“广西讨贼军总指挥”和“定桂军总指挥”的职务,通电讨陆,率部于6月占领南宁和左右江各县。不久陆荣廷再次通电下野,逃离广西。次年沈鸿英部也在桂林等地被击溃。至此,以陆荣廷为首领的桂系军阀统治结束。
旧桂军将领刘震寰曾率部参加驱逐陈炯明,留驻广东境内,并把持了一部分军政和税收大权。1925年同滇军首领杨希闵发动推翻广州革命政府的叛乱,6月中旬被广东革命军队消灭。此后,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为首的桂军长期统治广西,并以这里为据点与蒋介石等争夺统治权,被称为“新桂系”,属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派系之一。
2、滇系军阀:南地区军阀派系之一。以唐继尧为首的滇军集团,占有云南、贵州两省。滇军源于清末新军第十九镇,辛亥革命后转为维护共和的力量,军权为蔡锷、唐继尧等所掌握。1913年10月蔡锷被袁世凯调进北京,唐继尧继任云南都督兼民政长,逐渐掌握滇军的实力和全省的统治权。护国战争后期,唐继尧大量扩充军队,除统治云南,控制贵州外,并把滇军派入四川,占领地盘,掠夺财富。 1917年 4月至 8月间,曾与川军刘存厚部在成都和资阳、内江等地多次发生争夺战。1917年7月,段祺瑞复任国务总理后,拒绝恢复国会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揭起护法旗帜,唐继尧利用“护法”之名,实行扩张,将滇军改组为“靖国军”,自任总司令。12月间同黔军袁祖铭部和川军熊克武部联合,任“川滇黔靖国联军”总司令。次年2月所属部队进入成都,再次控制四川。与此同时,陕西、湖南、福建等省部分军事首领,亦以“靖国”相号召,唐继尧俨然以川、滇、黔、鄂、豫、陕、湘、闽八省联军总司令自命,使滇系军阀的声威达到了顶点。

1918年滇系军阀、桂系军阀勾结直系军阀,破坏护法军的北伐计划,并改组广州护法军政府,迫孙中山离广东。1921年2月唐继尧因驻川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倒戈,被迫流落香港。次年春,他收买旧部和云南土匪偷袭并击毙顾品珍,回至昆明重掌军政大权。顾品珍所部滇军大部分在张开儒率领下经贵州入广西,后来由杨希闵带领,入广东参加驱逐陈炯明。但他们抢占地盘,截留税收,压榨人民。最后与唐继尧等军阀勾结,企图夺取广州革命政权。1925年6月发动叛乱,被广东革命军队消灭。

唐继尧回云南后标榜“民治”,欺骗群众,出任省长,还组织“民治党”作为自己的工具;又派兵入贵州,进行军事控制和经济掠夺,并谋求向其他省份扩张。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企图攻占两广地盘,没有得逞。随着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不断胜利,1927年2月滇军将领龙云、胡若愚、卢汉发动政变,迫使唐继尧交出政权,解散“民治党”,结束了旧滇系的统治。
3、川系军阀:
1911年四川两个军政府对峙,1912年合并为四川军政府,所辖兵力,史无明载。1913年7月,四川响应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成立讨袁军,公推熊克武任总司令,8月兵败。1916年,以蔡锷为总司令的护国军分两路入蜀,第一梯团团长刘云峰;第二梯团团长罗佩金;四川护国军有卢师谛的第四师、熊克武的第五师,余皆不详;为镇压护国军入川的北洋军有曹锟的第三师、张敬尧的第七师、李长泰的第八师,川军有周骏的第一师、刘存厚的第二师。1917年,四川成立靖国军,黄复生任总司令(1918年由熊克武继任),辖刘湘、刘成勋二旅。此后,军阀混战,至1926年驻川军队有国军王缵绪的十六师、孙震的二十师、田颂尧的二十二师、邓锡侯的三十师、刘文辉的三十一师、唐式遵的三十二师、潘文华的三十三师;有川军吕鹿鸣的第一师、李雅材的第二师、王陵基的第三师、罗纬的第四师、何光烈的第五师、冯德斋的第七师、杨启文的第八师、费东明的第九师、鲜英的第十师、罗泽洲的十一师、冷熏南的第十二师、王铭章的十三师、朱家宗的第十四师、杨春芳的第十五师、蓝文彬的第十六师、廖维源的第十七师、龚伯凯的第十八师等等。此外还有若干混成旅。
1918年,以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名义摄行四川军民两政的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地方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四川军阀防区制由此形成。因各军驻防日久,不仅在防区内提取粮饷,还干预政事,委任官吏,预征赋税,致使各防区成了军阀割据的“独立王国”。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大防区,争霸四川,不断加紧混战。
四川从1912年到1933年,共发生大小军阀混战四百七十多次,其中大多数混战发生在防区制形成之后。1926年下半年,混战中的四川军阀为求自保,纷纷派代表到武汉、长沙,向进行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输诚,表示承认国民政府,同意军队易帜改编。于是,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先后任命四川军阀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为国民革命军的军长,仍统率原部。四川军阀虽已易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但其军阀本质没有改变,仍然争夺防区,混战不休。
军阀防区制延续到1934年。当时由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多次粉碎了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的围剿,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刘湘于11月飞抵南京,向蒋介石求援。1935年春,蒋介石派遣行营“参谋团” 和上官云相等部中央军入川,督导川军围剿红军;还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授权他撤销军阀防区。刘湘于是发出一系列通告,限令各军把防区内的军、政、财、文大权交给省政府,并裁军整编,这才结束了防区制度,统一了四川军政,归隶南京政府。
四川军阀连年混战,防区割据,关卡林立,捐税苛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许多工厂倒闭,商业萧条,农村残破,农产量锐减,文教机关和学校毁损严重。
4、西北军阀: 要说"马家军"的详细资料 当然首先要说马家军的头子---马步芳 马家军的历史其实就是马步芳的历史.

马步芳(1902—1973),字子香,经名胡赛尼,回族,出生于积石山县bie藏乡,马麒仲子。少时人寺学经,后随父到西宁国民学校读书。民国四年(1915)进入军界,任甘边宁海镇守使署一等参谋,继任巡防马队第一营帮带(副营长)。民国八年(1919)娶马朝选之女海力买为妻,次年生一子,取名继援。同年马麒将宁海军扩编为20个营,马步芳任骑兵第十五营管带,后改编为骑兵第一营,驻防巴燕戎。为了扩军,在驻地成立了军土教导连。仿照国民军军事训练,整饬军队,扩展队佰,一时人数陡增,军需供应不足,民国十一年(1922)向化隆全县摊派“营买粮”150余石(每石900斤),草8万余斤,后随兵员增加不断追加。挤掉马禄,接办经营“义源祥”商号,营利所得用于购买军械,实力大增。

民国十四年(1925),国民军人甘,排挤甘肃八镇地方势力,马麒为防国民军,提升马步芳为宁海军骑兵团长,苏彦龙、马步康、韩起功分任营长。同年3月马步芳率部开赴青海民和享堂,把守兰州进入青海的门户。后看国民军次第剪除陇东镇守使张兆钾、陇南镇守使孔繁锦、河州镇守使裴建准等部,马麒为保存实力,10月上旬撤到化隆。民国十七年(1928)马仲英起事反冯,马步芳率所部骑兵一营和化隆东西堡民团驰赴应援。在bie藏听从马全钦“在此危急时刻,离开驻地,如虎离山,一旦失机,将无容身之地”的劝告,即率部撤回化隆。后听马仲英兵败,将自己派去联络马仲英的人员杀死在黄河渡口,并把四名骑兵以不守纪律、煽动兵变的罪名在化隆小教场用马刀砍死,悬首示众。民国十七年(1928)8月,国民军孙连仲部进驻西宁,马麒被迫交出军政大权。次年孙连仲派旅长高树勋以清乡为名,率部赴化隆、循化,马麒星夜派人送信,嘱马步芳谨慎应付。马步芳思虑再三,老父已在国民军掌握之中,无退路可走,率领城乡各族头目应候,执礼甚恭,并将自己所属宁海军兵员、枪械、弹药、粮秣等造册呈送处理,并送全副鞍马100匹和鹿茸、狐皮等贵重物品。自己轻装简从,不分昼夜,随侍高树勋左右,并协助清乡,收缴土枪60余支,刀矛300多件,取得高的信任。在赴循化清乡途中,将当地农民和小贩4人以“匪”名杀头不众,并揭露在凉州率众攻击过国民军的马伏良、马朝佐,交付高部解送西宁枪决,以示大义灭亲。高树勋返回西宁后,呈请孙连仲任命马步芳为暂编第二十六师七十七旅旅长。民国十九年(1930),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军东下参战,马麒接任省主席,马步芳由化隆调回西宁,任独立第九混成旅旅长,随之又任改编后的第九军暂编第一师师长,国民军失败后又改编为青海暂编第一师,继任师长。民国二十年(1931),马步芳出兵河西,击败马仲英占领甘州,并用计诱杀马仲英守城残部200余人。后马步芳投靠蒋介石,被改编为国民党第九师,马步芳继任师长。同年成立青海蒙藏文化促进会,马步芳任理事长。并设立蒙藏小学(后改为中学)一所。8月马麒病故,省政府改组,马步芳任省政府委员。

民国二十一年(1932)2月西藏地方政府亲英派派兵攻占玉树,引起青藏战争,马步芳派青海南部边区警备司令部所属部队抗击,并派兵增援。10日,藏兵退至金沙江西岸,次年6月15日签订停战协定,战事结束。 是年马步芳任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委员长,该会设立回民中学一所,附设小学两所,各县分会也分别设立小学。民国二十二年(1933)夏,蒋介石任命孙殿英为青海西区屯垦督办,令其率所部四十一军开往青海,为排除异己,蒋介石又密电马鸿逵、马步芳联合拒孙。马步芳接电后,在西宁新编第九师司令部召开团以上人员参加的军事会议,决定派甘州先遣第三旅和马步銮骑兵团、马步青部马禄第一旅先行到宁夏,后又不断增派部队,先后共派兵力达2万多人。宁夏战役打响后,马步芳乘汽车赴宁夏指挥,任预备队总指挥,经数次激战,打败孙殿英。民国二十三年(1934)3月,孙殿英败退山西,马步芳率部回青海。年底蒋介石任马步芳为新编第二军军长,并将所辖新编第九师改编为一百师。民国二十四年(1935),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长征途经四川、西康北部,迫近青海,蒋介石严令堵截。马步芳依照蒋介石迭次电令,抽调官佐30余人分赴各县督修“甘青边区碉堡封锁线”青海段,调部分兵力和民团设防。并派马彪等到临潭等地阻击红军,马彪陷入红军包围,后突围到黑措,团长马元祥受伤。6月青海省政府成立保安处,马步芳任处长,着手编训保安团队。全省划分15个保安区,共编组107个保安团,有团丁15万余人。

民国二十五年(1936)8月,马麟出国赴麦加朝觐,马步芳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并就任西北剿匪第二防区司令。10月26日,红四方面军第五军、第九军、第三十军等部,组成西路军,从靖远强渡黄河,一举突破马步青部韩起禄旅防地,沿河西走廊节节推进。蒋介石急电马步芳星夜调遣大军,配合马步青骑五师堵击红军,马步芳当即调遣马彪骑兵旅、马朴骑兵旅及马占成、马宗林、马秉成所率三个骑兵团,又配备步兵3000余人,加马步青3000余骑兵、步兵4500余人,共步、骑兵2.4万余人。马元海任步、骑兵总指挥,马彪任骑兵总指挥,在河西走廊与红军展开激战。在凉州西四十里铺战斗中,红军打死打伤马部官兵800多人,在永昌四十坝的一个庄院中,马步銮团包围红军一个文工团,除牺牲者外,被俘的30余名男女文工团员被解送西宁。马元海指挥步骑兵,在甘州高台县城拼力进攻红五军、红九军部分部队,经七八个昼夜的激战,红五军、红九军主要领导大部分壮烈牺牲,高台红军伤亡殆尽。马彪、马朴、马禄的部队攻人高台县城。马元海又率步骑兵和民团进攻驻守临泽县城的西路军总部和所属单位,经几天激战,红军乘夜晚突围,与驻守甘州西乡倪家营子的红三十军会合。民国二十六年(1937)2月,马元海指挥步骑主力和民团猛攻驻守倪家营子一带各庄堡的红三十军主力和红五军、红九军的部分部队,以及从临泽撤出的部分红军部队。经几昼夜激战,红军放弃倪家营子,转移到西洞堡、龙首堡一带。马步芳派手枪团和宪兵团增援,令继续围攻红军,时值寒冬,红军给养无着,处境十分困难。红军撤到梨园堡,马元海率骑兵穷追不舍,马步芳又从西宁派兵在安西堵击,红军千余人突围进入新疆戈壁沙漠,河西战役结束。河西战役中被俘的红军战土被押抵西宁后,惨遭活埋和屠杀的上千人,大部分女兵被“赏”给官兵做妻妾,余者3000余人编为补充团,押送到循化、化隆一带做苦力。民国二十六年(1937)5月红九军军长孙玉清在酒泉文殊庙被俘,押送西宁后马步芳令马忠义在西宁东关敦庆号后院秘密杀害。

民国二十六年(1937)青海禁烟总局改组为禁烟委 员会,马步芳任委员长。同年新编第二军改编为第八十二军,马步芳继任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步芳奉令派马彪部东下抗日,在山西运城,河南淮阳,皖北的寿县、风台等地重创日军。民国二十七年(1938)马步芳任国民党青海省党部主任委员。同年派喇平福去果洛强征草头税,激起康赛和康干部落反抗,喇平福被处死,击毙驻军数十人。马步芳闻讯,派骑兵第二旅两个团去镇压,屠杀藏民千余人,后又数次派兵镇压。马步芳接管马麟在西宁开设的协和商号,并开办“德心海”商号,统制土特产品购销,征收课金(金税)。民国二十九——三十一年(1940—1942)马步芳先后多次对玉树、同仁、同德藏民和哈萨克牧民进行了残酷镇压。民国二十九年(1940)青海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成立,马步芳任团长。民国三十年(1941)马步芳将西宁高级中学改为昆仑中学,自任校长。民国三十二年(1943)马步芳挤走马步青,取得骑五军军权,蒋介石将骑五军和八十二军合编成第四十集团军,马步芳任总司令。民国三十四年(1945),马步芳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同年7月,马步芳赴重庆开会,8月中旬西宁乐家湾发生兵变,八十二军参谋长金耀星被变兵击毙,为首的马福麟、席老三等人受“拔断筋”等酷刑后被处以死刑。民国三十五年(1946)马步芳为了全面控制青海的贸易、工矿、畜牧、金融等,成立了湟中实业公司,自任董事长。随后又成立西北工矿公司、西北畜牧公司和湟中实业银行等。

民国三十六年(1947)3月26日,马步芳奉蒋介石之命,派马继援率八十二军整编成的八十二师开赴陇东,在平凉、宁县、正宁、西峰镇、庆阳、合水布防,进攻解放区。1948年5月整编八十二师恢复八十二军番号。马步芳在青海扩编新军,从7月开始,陆续编成一九零师、二四八师、骑兵第十四旅、三五七师、新编第一师等。并派韩起功到临夏等地大肆抓兵,新编一二九军,下令在青海农业区强征新兵1万名,在牧区征马1万匹,开赴前线,在平凉、西峰镇强征新兵2.5万多人。为阻击解放军西进,蒋介石令马步芳、马鸿逵组成“宁青联合兵团”,授意一马任西北军政长官,一马任甘肃省主席。两马在青海民和会晤,达成由马步芳任西北军政长官,马鸿逵任副长官兼甘肃省主席,并达成共同出兵的协议。马鸿逵致电国民党中央,表示拥护马步芳任西北军政长官,并派所属十一军和一二八军组成宁夏兵团,马步芳派八十二军、一二九军、骑八旅、骑十四旅组成青海兵团;马继援任总指挥,卢忠良任副总指挥,组成“宁青联合兵团”。1949年5月18日,国民党任命马步芳代理西北军政长官,24日马步芳率领青海省政府秘书长马骥、建设厅长马禄和省党部主任马绍武等到兰赴任。马步芳任西北军政长官后,对长官公署中的原有高级人员作了调整,改组了行政、财经和建设等委员会。马步芳上任后,对享堂会晤中做出的保荐马鸿逵任甘肃省主席的诺言久不履行,马鸿逵极为不满,叮嘱卢忠良“宁夏部队不得过咸阳”。8月14日,马步芳赴广州参加西北联防军事会议,19日返兰时解放军已包围兰州。24日到西宁,在西宁遥控指挥马继援固守兰州。兰州战役后,27日马步芳携眷逃往重庆,后逃台湾。同年10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第五十二次会议以马步芳擅离职守,给予“撤职议处”处分。后任台湾驻沙特阿拉伯大使,去职后侨居沙特阿拉伯,1973年病逝于沙特。
马鸿逵(1892—1970),字少云,乳名三元,回族,临夏县韩集镇阳洼山人,马福祥长子。自幼受家庭重教习武影响,读书习武。18岁人甘肃陆军学堂学习,期间参与反清活动,秘密加入同盟会,被清军逮捕入狱。经马福祥奔走,保释出狱。后马福祥令他人军,任“昭武军”教官,骑兵中营帮带,率部阻击白朗。袁世凯因马鸿逵围剿白朗有功,授其陆军少将衔。后来袁世凯为牵制各路军阀,令送公子人京,马鸿逵亦人京任侍卫武官。“昭武军”奉袁世凯之令,改编为“宁夏新军”,马鸿逵任新军分统,但仍在京担任侍卫。袁世凯死后,马鸿逵继任黎元洪的侍从武官。冯国璋任代总统,马鸿逵因其父与冯是盟兄弟,仍在京任侍从武官。
曹锟任总统时,准马福祥组建第五混成旅,马鸿逵回宁夏任旅长,民国十年(1921)随马福祥驻绥远。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马鸿逵所部改编为国民军,经冯玉祥同意,第五混成旅扩编为新编第七师,马鸿逵继任师长,从磴口移驻石嘴子,将绥远让给冯玉祥部驻防。后又奉命驻防金积、灵武一带,在此整兵经武,扩充兵源,董福祥之孙董恭带一个团投马鸿逵,接着李凤藻、李成荫等相继率部往投,马鸿逵实力大增。民国十五年(1926)冯玉祥五原誓师,任命马鸿逵为国民联军第四路军司令兼第七师师长,不久又兼任西安警备司令。直鲁联军溃败,马鸿逵部收缴武器装备颇多,部队又一次得到扩充和武装。是年秋,奉命出兵援陕,受共产党员刘志丹(时任马鸿逵部政治部主任)的影响,配合北伐战争,倾向革命,取得援陕战役胜利。民国十六年(1927)蒋介石“清党肃军”时,马鸿逵派人将刘志丹护送过黄河到陕北。6月冯部国民军改编为国民党第二集团军,马鸿逵任第四路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翌年第四军又缩编为第十七师。
盛世才,1892年出生于辽宁省开原市,曾在日本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后在奉系将领郭松龄的推荐下到日本陆军大学深造。1927年,盛世才回国,1930年底来新疆,被任命为军官学校战术总教官。两年后,盛世才已是东路剿匪总指挥,屡战屡胜,威望日渐提高。由于新疆省主席金树仁自1928年执掌新疆后对新疆各民族的压迫、剥削和奴役十分残酷,激起了新疆各族的仇恨,一些地方统治者也趁机纷纷割据独立。
1933年4月12日,新疆发生了“四·一二”政变。金树仁仓惶逃离省城,而此时手中握有相当兵力的盛世才,被各方推举为新疆临时督办。教育厅厅长刘文龙被推举为新疆临时省主席。12月,盛世才就以刘文龙涉嫌谋叛,将刘及其全家软禁,迫令刘辞职,而指定年迈多病的老官僚朱瑞墀为省主席。次年3月,朱瑞墀病死。盛世才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开始了他对新疆的独裁统治。 盛世才上台之初,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实际只控制省城一带。当时新疆还有占据北疆的马步芳的堂弟马仲英和占据伊犁的张培元两股势力,与盛世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他们二人的兵力皆多于盛世才,两人联合行动,准备随时夺取政权。一些地方势力也准备伺机而动。
盛世才本想依靠国民党来割据一方,但是南京政府却想趁机控制新疆。盛世才曾留学日本,但是他没有走投靠日本的道路。盛世才深知近在咫尺的苏联对于新疆的重要性。不仅新疆的日用品基本上都来自苏联,而且苏联军队随时可以开进新疆。1920年,苏联红军曾进入新疆消灭白俄军队。盛世才把争取苏联的谅解与援助作为巩固自己政权的主要措施之一,不断派人与苏联接触及求援。他自己也装出信仰共产主义,对马列主义颇有研究的样子,讨好苏联。
对于苏联来说,一个稳定而亲苏的新疆地方政权对它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可以使与新疆接壤达3000多公里的中苏边境平安无事。苏联政府提出,盛世才“亲苏必须反帝”。盛世才为了取得支持,只得答应。苏联不断给盛世才提供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使盛世才上台后很快站稳脚跟。
苏联支持盛世才,引起世界革命派的激烈反对。共产国际致函联共(布)中央,罗列了不能支持盛世才的各种理由。就意识形态原则而言,共产国际不无道理。但苏联决策者这时并不考虑意识形态原则,而是苏联现实的国家利益。
1933年12月,张培元自伊犁进兵迪化。在盛世才的请求下,苏联红军出兵助战,将张培元击败。1934年1月,马仲英统率主力七千余人围攻迪化,形势一度极其危急。盛世才率军抵抗,并再次请苏联红军相助。苏军分两路入疆,很快击败了马仲英部。马仲英于2月中旬撤围南逃。至此,盛世才在新疆已无强劲对手了。1937年初,马仲英的亲信马虎山举兵反盛,进兵库车。9月,在盛世才的请求下,苏联柯尔托罗夫兵团2个团和另外1个团,配有飞机40架、坦克20辆,突入阿图什,切断马虎山军的退路。马虎山见势不妙,率少数随从逃往印度,其部由旅长马生贵通电投降。马生贵后被苏联军队杀死。到此,盛世才完全巩固了在新疆的统治。
在军事支援盛世才的同时,苏联又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予以支援,派遣一批专家、技术人员、干部、共产党员来新疆,具体帮助盛世才制定了“六大政策”,以恢复和发展新疆的经济文化。在苏联的帮助下,新疆的经济得到某些恢复和发展。
盛世才采取亲苏政策,是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除了苏联,他对于其他外国人入新疆是持反对态度的。
但当时新疆的政治环境很复杂,英、德、日帝国主义分子都想涉足这块土地。英帝国主义于1933年11月唆使沙比提大毛拉和伊敏在喀什建立“共和国”,宣布该共和国为“永久民主共和国”。法国人在迪化开设过洋行,英国人设立过天主教堂,瑞典人在英吉沙设立过医院,实际上都是在不同的名目下进行间谍活动。在宗教外衣的掩护下的封建上层,开始投入帝国主义的怀抱,起义者中“亲英的南方集团”和“亲日的北方集团”,成为西方刊物司空见惯的术语。
盛世才执政后,把洋行和天主教堂一律关闭,把所有外籍人员一律驱逐出境。除了苏联人,凡是到新疆的外国人,几乎一律被逮捕。
盛世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机会主义者。抗日战争爆发后,盛世才的立场与中国共产党也有一些一致的地方。由于有苏联的支持,天高皇帝远,盛世才对国民党政府并不十分买账,曾公开批评过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曾任中共驻新疆代表的陈潭秋说,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盛世才在政治问题上是以两个中心的态度为标准,即国际问题看莫斯科,国内问题看延安。

阅读全文

与上海马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1月27日白银价格 浏览:615
银行盈利和股票价格的关系 浏览:811
河南蓝信股票 浏览:128
天津嘉睿汇鑫投资乐视 浏览:359
海南高速15日主力资金流入 浏览:158
高邮小额贷款公司 浏览:243
股灾中10大抗跌股票 浏览:496
券商的期货公司谁最多 浏览:96
营养概念股票 浏览:291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 浏览:336
铝锭价格2018年9月15日 浏览:705
主力大资金买入 浏览:781
明星投资也是有本钱的 浏览:361
一季度股票基金持仓 浏览:968
长信基金公司安全吗 浏览:673
中期期货股票 浏览:791
有关铂金的基金 浏览:196
浙江板块股票 浏览:76
外汇入金网站 浏览:250
兴蓉环境股票行情 浏览: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