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车座椅产业链分析有吗免费的
美日欧品牌占据市场主导权,市场集中度较高
目前全球以及国内汽车座椅市场主要被美、日、欧等品牌所主导,市场集中度较高。但国内自主品牌在一级总成与二级核心件环节或将取得突破性进展,提高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汽车座椅在整车的安全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碰撞事故发生时,需要座椅与安全带、气囊很好的配合,才能对驾乘者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以及汽车座椅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从区域市场竞争格局来看,目前,尽管我国是全球汽车市场产销排名第一的国家,但汽车座椅市场却长期被外资或合资企业所占据。据统计,全球汽车座椅行业市场几乎被美、日、欧所瓜分,其中北美座椅厂商占全球市场份额近一半,日本厂商占比在30%左右,欧洲厂商仅占13%左右,剩余的7%则由其他各国的厂家分配。
全球汽车座椅市场区域竞争格局分析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自主品牌定位低端,高端智能化是竞争重点
而从市场定位的角度来看,我国汽车座椅自主品牌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座椅框架多采用钢制结构,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异常激烈。而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汽车座椅技术发展不足所致,从汽车座椅生产技术方面看,高端汽车座椅的设计与检测有一套非常严密的流程,座椅构造看似简单,但其与整车的配套技术,以及对调角器、滑轨等关键零部件的工艺要求比较高,从而在高端座椅市场上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但是,尽管目前自主品牌技术处于低端水平,但是未来必然会朝着高端,尤其是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对比国外领先品牌,Lear、Adient、Faurecia等多家企业均已对智能化座椅进行了布局,可以预计未来智能座椅将于与车联网深度融合,为乘客提供智能化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感知性体验。中国品牌要想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那么高端智能化就是这些品牌的必经之路。
㈡ 什么是汽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链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是产品的技术,主要是指产品的工程, 开发;
第二是在零部件的采购;
第三是汽车制造厂商;
第四个就是销售和服务。
有资料表明,汽车业带动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汽车产业链上游涉及钢铁、机 械、橡胶、石化、电子、纺织等行业; 下游涉及保险、金融、销售、维修、加油站、餐饮、旅馆等行业。 汽车产业链之长是其它产业无法与之比较的。因此,我国多 个省份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㈢ 什么是产业链及其意义,以及如何完善产业链的发展
近年来,“产业链”这个名词在报刊和文献上频繁出现,如:纺织产业链、啤酒产业链、生态产业链、服务产业链等,应用非常广泛,但有关产业链的概念基本还未明确提出。笔者认为,产业链可以定义为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产业集合,这种产业集合是由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所涉及到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产业所构成。从现代工业的产业链环节来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实际上,任何产业都能形成一条产业链,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形式多样的产业链,而且众多产业链会相互交织构成产业网。
产业链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产业链包括满足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的所有企业集合,涉及到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产业链则重点考虑直接满足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及提供服务)的企业集合部分,主要关注产业内部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经过初步研究,笔者认为产业链一般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主要特征:
①构成产业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它们在技术上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上游产业(环节)和下游产业(环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价值方面的交换关系,且它们之间具有多样化的链接实现形式。
②产业链上的各个组成部分呈现出分离和集聚并存的趋势,它们存在着技术层次、增值与盈利能力的差异性,因而就有关键环节和一般环节之分,而且各个组成部分对要素条件的需求具有差异性,这就导致了产业链的战略环节存在区域差异性。
③产业链受产业特征及发育状况影响,存在繁简程度的差异性,同时产业链之间相互交织,往往呈现出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存在主链条、次链条的区分,而且这些链条都处于一定的外部支撑环境之下。
㈣ 如何分析电动汽车创新产业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节凑的加快、人们对生活对舒性的要求,对汽车的需求是必然的。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石油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表现十分突出, 电动汽车其实比燃油的发明还要早,只是以前的电池技术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所以它的性能方面无法与燃油汽车相比。
现在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控制技术的进步。在解决电动汽车的供电和控制问题不再是难题。因此,电动汽车就会出现自发的推进力——社会需求。但是,目前的政府主管部门有些权力的人士们对此总有些担忧,就像电动自行车一样的希望限制住。其实是错误的!
我们根据以前的实践经验,投资一份汽车的资金会带动8倍的配套产业链。这样必要的放开乃至扶持电动汽国产业,将对缓解我国目前的石油需求紧张矛盾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不会被外国人先占商机。我们在传统汽车的产业上由于ZF的因素已失先机,让外国人赚够了我们的钱。现在对电动汽车这一新兴行来,有关人士却再次犯这种低级错误。不能不说让我们很痛心啊.
㈤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现状与方向
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需求规模也快速增长。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建设成为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集聚的有效手段。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前瞻》研究显示:近几年,汽车产业园的投资呈现出面积大、投资额大、覆盖范围广的特点,仅2013年,就有多个投资百亿的零部件产业园开工建设或即将建设。如仙桃建华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首期投资50亿,未来4年投资总额将超过200亿元;杭州经济开发区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投资规模也在百亿以上。
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大规模投资,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零部件产值和销售收入的大规模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研究显示:2005-201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值从4017亿元增长到2661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1.02%;汽车零部件销售收入从4086.85亿元增长到22267.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40%。
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规模的急剧扩张,将导致整个汽车配套市场竞争的加剧,从而引起整个行业利润的下滑。如何消化如此大的产量,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的良性发展,成为地方政府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2013年11月底,广东省举办“2013广东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推介会”,打造汽车零部件全球招商平台,其中6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也积极参加,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找到了一条有效的模式。
随着汽车生产市场的全球化,汽车零部件资源也开始在全球配置。我国作为汽车产业大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市场也逐渐打开。2012年出口金额达到553.22亿美元,其中汽车零件、附件及车身出口金额达到278.77亿美元,同比增长2.74%。
前瞻分析认为,广东省举办的“2013广东汽车零部件产业招商推介会”,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做出了示范。在未来的几年,全球招商将成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招商,能够解决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减少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还能扩大国内零部件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
㈥ 汽车产业链结构
完整的应该是这样的吧:1原材料生产厂→2零部件生产厂→3汽车生产厂→4汽车销售商→客户终端 →5零件销售商→6汽车修理厂→客户终端
㈦ 汽车行业业务模式分析
恩,给我分
你可以去这种类型的行业网站,如 前瞻网。然后搜索汽车业务的数据报表和研究报告,里面还有详细的数据分析报表。。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在留言。。记得给我分啊
㈧ 汽车行业供应链有怎样模式和特点
汽车行业 供应链 模式 世界汽车制造业十分重视供应链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拓展更大利润空间。
一直以来,汽车物流业都是被国际物流同行所公认的最复杂、最专业的领地。世界汽车制造业十分重视供应链管理,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以提高供应链效率,拓展更大利润空间。
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要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例如从采购、产品管理、生产、配送、营销到消费者的整个供应链的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把物流与库存成本降到最小。
汽车行业供应链是最典型的供应链组织结构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其一,以汽车制造企业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汽车制造企业作为供应链的物流调度与管理中心,担负着信息集成与交换的作用,在产品设计、制造、装配等方面具有强大优势。其不但可以拉动上游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也可以推动下游分销商的产品分销及客户服务。
其二,汽车行业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在于: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的整合、协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供应链物流模式的创新,供应商与分销商的管理,产、供、销关系的协调与控制等。
其三,供需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伙伴间形成共同开发产品的组织,持久合作。供应商提供具有技术挑战性的部件;伙伴成员共享信息和设计思想,共同决定零部件或产品以及重新定义能够使双方获益的服务。
其四,物流配送功能的专业化。原材料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汽车制造商的物流配送体系与其主业剥离,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体系逐步完善,以汽车物流为纽带整合供应链,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完成汽车供应链物流配送功能。
其五,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汽车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构建电子商务采购和销售平台,通过应用条码技术、EDI技术、电子订货系统、POS数据读取系统等信息技术,做到供应链成员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需求信息并及时响应,以满足顾客需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