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民币差错原因说明
在实际的出纳工作中,现金的长款、短款大都是由于工作差错造成的,出纳人员应在工作中特别注意避免以下情况,尽量减少长款、短款的发生。
(一)收款中容易引起差错的情况
1.一笔款未收完,又接着收第二笔,搞乱缴款者的款项。
2.收款清点完毕,对券别加计总数时不认真复核,发生加错金额、看错金额、看错券别、看错大数、点错尾数等差错。
3.把自己的款与他人的款混淆在一起,误作长款退给了他人。
4.初点不符,复点相符,不再进行第三次核实,实际有误,就作无误收下。
5.缴款者交来的现金零乱,只以初次清查计算的数目为准。
6.忘记将应找补的现金还给缴款者。
7.清点10张或20张的折叠钞票时,只点平版的9张或19张,忽视了折起来的那张。
8.手工清点现金时贪快,有夹杂其中的不同面额的票币未能发现。
9.用机器点完一把钞票,拿起来捆扎时,没有看清接钞台上是否仍留有人民币,或人民币被卷入输送带未发现,以至产生一把多、一把少的现象。
(二)付款中容易引起差错的情况
1.备用金的放置不定位,付款时取错券别,既不细看又不复核,随手付出,或者凭证连同款项一起交给收款人。
2.小沓折叠钞票,每沓不固定,有时10张一沓,有时20张一沓,付出时不复点。
3.未看清凭证上所列的付款金额数,粗心大意,随手付出。
4.贪图方便,付款时不用计算器加计券别,单靠心算,以至出错。
(三)现金收、付款中常见的差错
1.看错凭证的金额位数,或将金额颠倒看错。如把元看成角、分,把69看成96等。
2.凭证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未严格复核,就按大写(或小写)金额收款或付款。
3.一笔收款(或付款)有若干张凭证,加计总数时没有认真进行复核,为图省事,不使用计算器,总金额计算有误。
4.在收款、付款中有抵收抵付的现金凭证,在计算扣减时未认真复核,以至计算错误。
5.违背收款、付款操作规则,没有及时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专用章,以至发生重付、少收。
6.没有及时登记“现金日记账”不慎将凭证遗失。
7.去银行提现金或收取外单位(个人)大额款项,未能核对查实就予以签收,造成错款。
8.将外币与人民币混放,造成错收错付。
9.出纳人员之间工作移交时未办理交接手续或交接手续不清而发生差错。
❷ 银行现金业务差错分析
你说的差错分析就是把事件的原因写清楚,并且写出你的过错,说白了就是检查。呵呵
❸ 加强现金日常管理分析
企业应如何加强对现金的管理与控制?
1、银行印鉴必须有俩人或俩人以上的人员分别管理。
2、会计人员与出纳人员按月核对,现金发生频繁的企业可为十天作核对。
3、会计人员月未与出纳人员核对后,必须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
4、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得拖延。
5、财务经理可经常性对现金进行抽查。
6、保持适当的现金库存。
❹ 银行现金差错
新手上路,那能没有错误。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还好,你没有造成最终的损失。但是,业务差错可能要给你计算的,长短款都是银行考核业务的一项内容,比如会扣除你的考核业务量工资,进行行内通报批评。但你要总结经验,主要是检查自己办理业务的流程是否符合该银行的规定,比如,付款应该执行,先记帐后付款;收款要执行:先收款后记帐的原则。大额现金付出,还需要会计主管复核清点再付出等规定。总之,今后要认真总结经验,下次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
❺ 银行现金柜员差错报告应该怎么写啊
1.事情起因,经过,详细一点。(由于哪方面不足导致差错。)
2.发生这样的差错会导致什么后果。(对银行和对客户造成什么损失)
3.意识到差错的重要性并检讨。
4.从哪方面改进或改正,以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从这4个方面写吧。
❻ 出现现金差错怎么处理
第一步,查找原因,金额摆到待处理财产损益。
第二步,领导批示如何处理,要是有人承担责任,摆现金、银行存款或是其他应收款。
要是企业承担责任,根据具体情况摆管理费用或是营业外支出
❼ 出纳发现现金差错应该如何处理
造成现金差错的原因是很多的。有人为的责任性差错,也有事故性、技术性差错。处理时,要区别对待。
对于一贯坚持按制度办事,工作认真负责,只是由于一时技术操作不慎而造成的长款或短款,如果金额较少,可在教育本人的基础上按“长款归公、短款报损”的原则处理;对于一时查不清原因的差错,经领导批准后,可将多余或短缺的现金列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挂账,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但不能长期挂账,要积极查处,尽快处理。
对于因出纳人员工作不认真造成的短款,无论金额大小,都要由出纳员个人赔偿,并要对其加强教育,必要时可将其调离出纳岗位;对于玩忽职守,违反纪律,有章不循等原因造成的重大责任性差错,应追究失职者的经济责任,给予适当的处分,数额较大、影响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❽ 现金差错率是什么
现金差错率就是现金收付出现差错的比率。
现金差错率=(现金实际差错金额/现金收付总额)×100%
❾ 现金有差错出纳人员应如何处理
您好,会计网为您服务:
造成现金差错的原因是很多的。有人为的责任性差错,也有事故性、技术性差错。处理时,要区别对待。
对于一贯坚持按制度办事,工作认真负责,只是由于一时技术操作不慎而造成的长款或短款,如果金额较少,可在教育本人的基础上按长款归公、短款报损的原则处理;对于一时查不清原因的差错,经领导批准后,可将多余或短缺的现金列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挂帐,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但不能长期挂帐,要积极查处,尽快处理。对于因出纳人员工作不认真造成的短款,无论金额大小,都要由出纳员个人赔偿,并要对其加强教育,必要时可将其调离出纳岗位;对于玩忽职守,违反纪律,有章不循等原因造成的重大责任性差错,应追究失职者的经济责任,给予适当的处分,数额较大、影响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