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主营收入对比分析

主营收入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18 18:55:23

Ⅰ 营业收入对比分析中有:量差、价差、结构差,当今年和去年销售两种以上产品时,各种产品比重不同所产生的

用实际营业收入与预算营业收入的差异分析来解释价量结构差异计算方式及其应用范围。
具体计算公式:

•销售价格差异= ∑(实际产品销售价格–预算销售价格)* 该产品实际销售数量

•销售结构差异 = ∑(产品实际销售折大片占比 - 该产品预算折大片占比)*实际总的大片销售数量* 预算销售价格

•销售数量差异 = ∑(实际总大片销售量* 该产品预算销售占比 – 预算销售数量)* 该产品预算价格

价差、结构差、量差的计算及应用说明:

•销售价格差异反映产品价格变化带来的收入变化。
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剔除实际对比预算产品增加或者减少的品种进行计算。 比如预算中不含某只产品, 而实际中有, 计算价格差异时就不能包含该只产品,否则整体结果将不能反映价格的真实变化情况。

•销售结构差异反映产品组成结构变化所带来的收入变化。
计算时采用实际结构对比预算结构的差异来计算。 该结果反映了从产品单位售价的角度来评价产品结构是否得到优化。

•销售数量差异是假设预算价格以及预算结构均不变,单纯的数量变化所带来的收入差异。
所以计算中需要将实际总销售量按预算的结构重新换算出每种产品的销售量来对比计算。 同时在产品品种新增或减少的情况下,需加或减该种产品带来的收入差异。

•本分析法不适用于解释单只产品的预算差异。 比较同种单只产品时,
没有结构差, 只有价差和量差,此时,可以 把结构差与量差合并到一起来计算,即只计算价差及数量差异
此时量差 = ∑ (实际折大片销售数量 – 预算折大片销售数量)* 预算价格
价差计算方法不变。这也就是常见的价差和量差分析法。

两种分析法比较:•当总的收入有差异,而实际总的销售数量与预算销售数量一致,同时每种产品的价格也与预算相同时,
按两因素分析法计算出来的量差就与三因素分析法里计算出来的结构差一致。实际上,此时从销售的总量来看,不存在量差, 只有结构差。
收入差也就单纯是结构的差异引起的。•对于多只产品(或多个项目)引起的综合结果差异比较,三因素法可以回答价格变化,结构变化,以及数量变换分别的影响,分析更准确•对于单个产品,只需采用价量两因素分析法,因为没有结构差异,
三因素法计算总差异所衍生计算出来的单只产品的差异结果不具有意义。

Ⅱ 主营业务收入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情况的如实反应,是一个企业的体检报告。正如巴菲特所说的:“你必须了解财务报表,它是企业与外界交流的语言,一种完美无瑕的语言。只有你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它,学习如何分析它,你才能独立地选择投资目标。你在股市赚钱的多少,跟你对投资对象的了解程度成正比。”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我的理解中,财务报表是很好的筛选企业的方法,深度研究财务报表也能进一步发现优质企业基因。通俗点来说,就是财务报表能帮助你迅速排除掉一大堆非优质企业(请原谅我这委婉的说法),排除些“地雷”,从而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一批优质企业上,而深度研究财务报表其实也能进一步发现优质企业基因(很多潜在的牛股)。接下来,我们就好好谈谈如何深度有效的分析财务报表,解读这个企业的“体检报告”,选择优质公司,排除劣质垃圾企业。

今天,我们就先来谈谈利润表中收入这块。

一、主营收入选择优质企业(要结合其它指标使用)

我们知道做股票,选择企业要选择快速增长的企业,也更愿意买入细分行业龙头。1)选择快速增长的企业是因为企业发展迅速,在行业竞争中获得了更多优势,发展壮大的速度更快了,股价也会慢慢反应业绩的增长从而快速增长(估值相当的情况下,这里不做讨论,后面会专门诉说)。——这个我们可以把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进行对比,选择增速最快最稳的企业就好。对比时我们主要选择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对比,非主业业务收入可能是非经常性的一次性收入,这里排除掉才更具有对比性。另外,各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对比也不能光对比一个很短时间段的收入状况,应该拉长历史对比更长时间段的主营收入情况,选择增速最快兼最稳的公司。2)更愿意买入细分行业龙头是因为龙头公司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力强,技术更高,经验管理水平更先进,当然造价的可能性也更小。——我们可以按照收入规模,选择同一行业内收入规模考前的公司,当然也是看主营业务收入。

以上是我们在做股票,选择企业时从主营业务收入来说愿意选择的公司,当然不能光靠分析收入买入一个公司,还有结合更多其它指标进行分析,这个后面会慢慢叙述。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主营业务收入分析可以从哪些方面排除一些异常企业(即可能财务造假的企业,造假概率比较高),避而远之

Ⅲ 主营业务收入与市值之比有什么意义

没有意义。

市值比净利润才有意义,是市盈率算是可以算的,但回是算出来对分析没帮助。

比如答市盈率,是公司持续多少期相同的利润,才能投资者才能收回投资。

比如是市值除以资产,这个在研究里面有用。主营业务收入/市值,也是每股主营业务收入和买入价格之比。

但是这个没有意义,是因为投资者分到的,净利润,不是主营业务收入。这个比例也不能作为盈利能力或者偿债能力的指标。

(3)主营收入对比分析扩展阅读:

市值比净利润才有意义,是市盈率算是可以算的,但是算出来对分析没帮助.比如市盈率,是公司持续多少期相同的利润。

才能投资者才能收回投资(市值)比如tobin'q,是市值除以资产,这个在研究里面有用.主营业务。

Ⅳ 通过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账款的趋势分析,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经营战略,市场环境,收益质量等相关问题

通过主营业务收入与应收帐款的趋势分析,这是短期或当期的管理运营结果分析,不能代表中期、长期。

  1. 通过对比主营业务收入的净增长率,可以判定出业务部门运营水平正常与否,是否出现异常,如果接近近1-3年的月平均数(如有淡旺季的对比相应的季度值)则正常,如果低,则要分析低的原因,总之不应该低; 同时,主营业务收入指标不能真正反映出业务运营能力,因为这中间涉及业务运营成本,销售成本,即真正是看主营业务毛利润的当期增量值大小

  2. 应收款帐的趋势,如果在主营业务收入正常情况下,应收帐款不应高于平均值为业务拓展管理正常,否则为不正常,不应该发生;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有变化较大时,应视应收帐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同理,有下降为正常,上升则不正常,管理上相对有失误

  3. 经营战略的结果,不能单独看一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应收帐款的数据进行分析的,应是战略实施以来的一段时间进行对比分析才是正确的。当然,任何一个战略理论上都是,战略实施了,运营结果应该比上期要好,但偶有一个时间段有差异,这具体要视战略内容和战略实施计划中的测算值方可有比较

  4. 市场环境,是外环境,与内部运营管理结果有关系,但不是正比变化关系,应该具体分析,如果主营收入持续未提升,一则运营管理上可能有问题,二则市场环境可能有变化,但任何一个企业,市场环境始终有竞争,除非是垄断企业,高新科技型,这类企业较少,只是看市场占有率指标是否有变化,同行竞争企业的行为变化,来量化衡量市场环境的变化

  5. 收益质量,通常一个企业在行业内,利润率范围是市场自然中形成的,企业计划收益与实施收益目标相比就是收益质量,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相比,处在哪一个范围,与企业的定位目标相对比较这个质量好坏就出来了

Ⅳ 如何分析利润表里的“主营业务收入趋势”

如何自分析利润表里的“主营业务收入趋势”

  1. 与上年比、与往年相比

  2. 与上月比,与往年同期比

  3. 与当期计划相比视日完成进度

  4. 与前三个月相比

    比较完成金额呈升还是降,比较完成率是升还是降,比较单位人员完成金额是升还是降,比较当期费用的升与降情况


Ⅵ 主营业务收入结合宏观经济形势怎么分析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就应当以科学而冷静的态度直面现实:
第一,要从昔日的gdp崇拜和速度型情结中挣脱出来,以平常心态对待一个并不算快速的、自然而然但确实有效的增长速度。要重塑经济增长的心理底线,认清经济发展的规律。要清楚地把握当前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创新,是调结构,是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即通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提升带动经济发展,而不是水平结构,即平面复制原来的产业结构。更不能迎合错误的速度情结而盲目刺激。必须明确,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就业,但这种就业应当是货真价实的就业,而不应当是伪就业。
第二,在“新常态”下应当抓紧完成旨在建设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任务。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微观层面的事,是经济规律自发作用使然。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制度建设的关系。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看,相当多的宏观调控是顾此失彼、按了葫芦上来瓢,我们切不可过高估计了宏观调控的作用,更不能让宏观调控耽误了我们的改革。
第三,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激发大众的创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在其《大繁荣——大众创新如何带来国家繁荣》中认为,发达国家的经济繁荣,是普遍大众创新的结果。他说,“繁荣的历史进程从19世纪20年代的英国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广泛实现自主创新的结果。”他强调,“国家层面的繁荣源自公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它涉及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构思、开发与普及,是深入草根阶层的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一个产业空间很大,跟到人家后边模仿着做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不创新就不能发展、就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程度。我们必须通过制度安排,例如平等进入、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淡化官本位;鼓励适当的冒险;包容各种创新伊始的“异端”;杜绝各种寻租的机会,把企业家精神引导到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官商勾结的寻租。

Ⅶ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析的重要性怎样体现

不好意思,我不是来回答问题的,是对你提出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也很想知道答案

Ⅷ 主营业务收入差异率计算公式

上述指标是基于你自行申报和你进行自查后的数据之间的差异得出的。也可以这样理解,在同一纳税期间(或者以纳税年度论),用你自查后的上述数据减去你对应项目的账上数(税金为申报数),再用这个差额除以你的账上数(税金为申报数),乘以100%,即可得出所谓的差异率。当然,有些可能涉及相关公式,如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成本)÷销售收入净额×100%。这里得出的差异,有可能正负都有,甚至没有差异,即为0。

Ⅸ 怎样对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配比进行分析

配比 就是收入和成本作比较

利润和成本做比较

根据每个月的或者每年的,来做比较分析,高了,是什么原因,相比过去,低了又是怎么回事

各个企业个体差异很大的

行业差异更大

高低没有一个标准的

比如:

你们是制造油漆的,你们税局辖区内或者同一个城市的,同期人家的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为2.5 你的1.1 那税局如果完不成缴税任务肯定会查你

去年9月你们企业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 为2.5 今年你们9月的是1.1 行业没有什么大的原料和销售价格变动的话,税局遇到问题也会查你们

税局查税就是这样的,如果你一个中型企业每年收入 10亿,但是最后缴税只缴了几十万,不查你就有鬼了……

阅读全文

与主营收入对比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通信达在哪看北上资金 浏览:155
巩义创业贷款 浏览:685
主力大单卖价格却不降 浏览:989
合肥阳光车辆无抵押贷款怎么样 浏览:324
天天基金网的固收安全吗 浏览:268
星石投资证券 浏览:969
股票收益表格 浏览:465
基金涨了两个点 浏览:796
沈阳宜信小额贷款利率 浏览:38
外汇是外币表示的 浏览:25
连伟股票 浏览:254
离岸中国股票 浏览:753
长城货币基金走势 浏览:472
陈光标投资经历 浏览:364
期货库存量在哪里查询 浏览:617
贵金属展板怎么写 浏览:279
新奥股份雄安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515
2019下半年投资会议 浏览:361
投资银行部门 浏览:84
深圳标签印刷期货 浏览: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