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说企业上市不是“免死金牌”
孩子犯了错,父母都知道,要适当地批评惩罚。但近日,湖北省政府金融办(上市办)发布对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支持措施,其中有一条令人为之惊讶——“对须进行行政处罚的事项依法依规从轻或减轻处理、各级部门行政处罚决定要事先通报省上市办”。
湖北这起事件,并非偶然。近年以来,企业上市(IPO)的审查,呈日趋严厉之势。其中,对于企业违法行为的审查,更成为IPO审查重中之重。2016年修订后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八条明确规定,上市企业在最近36个月内,不得有“情节严重”,受到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这种对于企业违法行为的审查,意在防止企业带病上市,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健康发展。
但是,地方政府在行政处罚上“动手脚”,使得资本市场这一改革成果,有付诸东流的危险。只要地方政府愿意,行政处罚书上改几行字,违法情节再“严重”,立刻就可变为“轻微”,如此,有严重污点的违法企业也可轻松绕过审查,获得上市资格。地方政府这么做,能获得上市资格的企业数量确实多了,但是,隐患和风险也同时埋下了。这种政府帮助企业“带病上市”的行为,实质上就是造假,和一些无良企业造假欺骗监管部门和股民的行为,没有本质区别。
通过放松监管要求,推动企业上市,这非市场之福,也非企业之福。监管要求放松,给企业释放的是一种错误信号,使得企业认为上市公司有违法的特权,违法之后可以讨价还价。长此以往,这将扭曲的企业经营文化,使得企业不以违法为耻,更加胆大妄为。对此,长生生物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长生生物疯狂造假为何能持续四年之久,对法律法规的漠视使得长生生物最终走上不归路,坑了股民,更害了自己。
与长生生物同时出事的武汉生物,最近同样被国家药监局等部门组成的核查组认定,地方监管部门存在监管不到位问题,对劣质疫苗事故的处罚没有按国家有关法规和规定从严从重,行政处罚偏轻。国家相关核查组的话音刚刚落地,湖北对上市后备企业“减轻行政处罚”的政策就急不可耐出台。显然,湖北有关方面并未吸取武汉生物的教训,这种行政监管思维的异化,恐怕是比劣质疫苗更严重的问题。
『贰』 历史上的免罪金牌是金子做的吗,真的能免死吗
免罪金牌并不是金子做的,而且其实也没有真的免死功能。相反,大多数拥有免死金牌的人反而死的更快。
因为吧,能领到这些铁券的人,一般都是那种功劳大的没法儿再做其他赏赐了。皇上为了显示自己的风度,就发个铁券糊弄人。而这种越是功劳大的,皇上看的越不顺眼。说不定发个铁券就是为了记住这些人,以后好算账。比如跟着朱元璋的那些被发了证书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还有跟着朱棣的那些人也是如此。在皇权社会,免不免罪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铁券啥的没啥用,就是面儿上好看。
『叁』 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
免死金牌其实就是丹书铁券,确实可以免除功臣及他们后嗣所犯下的死罪。当然这个死罪不包括谋反等政治罪行,也就是一些刑事案件。这免死金牌确实能够保人一命,所以才会又叫免死金牌。
正是因为丹书铁券确实能够保人性命,因此才会又被称为免死金牌。不是一般臣子就能获得的,虽然不一定可以保证子嗣永享富贵,但至少可以保后世子孙一命。
『肆』 “免死金牌”是什么意思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伍』 A股免死金牌,奉旨乞讨什么意思
个人理解这种股一般是不能退市的股,比如超级大盘股或央企,可以不断的获得增发或发债的能力。
『陆』 历史上的“丹书铁券”“免死金牌”,真能免死罪吗
丹书铁券和免死金牌指的是同一样东西,也被称为丹书铁契或金书铁券等。最早的时候,牌文是用红色笔墨写在铁制的牌子上,因此得名丹书铁券。唐朝时改为在铁制的牌子上凿刻字迹,然后嵌入黄金,所以也被称为金书铁券。免死金牌则是民间的叫法。
丹书铁券的功用极大,它由皇帝颁发给亲信大臣,通常情况下都是颁给一些开国元勋,或是一些开创盛世的能臣,意思就是说如果此人或他的子孙犯了罪,可以免死甚至免罪,但一般也会有次数限制。
经过和赐予他铁券的皇帝名号等当然最重要的部分还是关于免死的文字,其文中有记载,“卿恕九死,子孙三死”,就是说如果犯了罪,只要手执铁券,钱镠本人可以免死九次,他的儿孙可以免死三次。丹书铁券,亦作丹书铁契、金书铁券、铁券、誓书,民间俗称“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