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史上被外国收购的民族品牌有哪些
中国史上被外国收购的民族品牌有小护士,哈尔滨啤酒,大宝,苏泊尔,中华牙膏等。
1、小护士
原为国内著名化妆品牌,原为深圳丽斯达日化公司的品牌产品,2003年12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欧莱雅在巴黎和北京同时宣布:欧莱雅集团已正式签订了收购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的协议。
对于具体成交额,双方都讳莫如深,且作为收购条件之一,小护士品牌的拥有者李志达今后将退出化妆品行业。
2. 梅林午餐肉是被中粮收购了吗
梅林午餐肉是一种食物,食物是企业么?食物都是不是企业还谈什么国企私企。
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大事记
1月7-9日 公司2009年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明确2009年工作主题:落实产业发展、加快业务转型、强化绩效管理、拓展融资渠道。
3月5日 国家农业发展银行总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尉士武、农发行重庆分行行长彭钊慧、副行长何光勤一行莅临重庆今普公司视察。
3月5日 公司召开首届三次职代会。党政领导作述职报告;与会代表进行民主评议。大会审议通过经济工作报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报告、《工资集体协商专项协议》履行情况报告。益民集团党委书记周海鸣、副总裁胡凯明等领导出席会议。
重庆今普食品公司。
4月5日 公司参展第十三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贸易洽谈会。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和杨浦区副区长宗明关注梅林并表示应对国有自主老品牌和企业给予积极扶持。
4月 公司继续荣获2008年度“诚信企业”称号。
4月23日 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公司2008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公司2008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公司200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续聘公司2009年度审计机构及支付报酬的预案;公司2009年第一季度报告;关于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的提案;对子公司上海梅林(捷克)有限公司增资的议案;本公司向银行申请并购贷款的议案;修改公司章程部分条款的提案;召开公司2008年度股东大会的议案;为控股子公司提供银行借款担保的议案。
4月28日 公司与上海银行举行了并购贷款合作签约仪式,是公司拓宽融资渠道的一次有效创新,也是上海银行第一笔并购贷款业务。
5月15日 召开2008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08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公司2008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公司2008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审议通过公司2008年度利润分配议案;审议通过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2009年度审计机构,支付年审计费人民币80万元的议案;审议通过选举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的议案;审议通过选举监事的议案;审议通过修改《公司章程》部分条款的提案。
5月20日 公司原股东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有限公司就持有公司50.74%股权转让至上海益民食品一厂(集团)有限公司获得批准,当日双方签订转让协议。
6月2日 光明食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 长王宗南,党委副书记周海鸣,董事钱福昌以及益民食品一厂(集团)公司总裁杨文倡等一行9人来公司调研。
6月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吕永杰、光明食品集团总裁曹树民等一行到捷克梅林公司视察、指导工作。
6月 公司本部、正广和饮用水公司、梅林美达食品公司等单位荣获2007-2008年度第十四届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其中正广和饮用水公司已是连续6届、12年,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连续3届、6年,获得此殊荣。
7月29日 召开公司副总经理兼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竟聘会。独立董事张晖明、王柏棠和公司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梁仲康、王锡昌、童向阳应邀参加了会议。
8月20日 公司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总结大会暨群众满意度测评会。
8月20日 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09 年半年度报告等。
8月 光明食品集团工会开展“职工满意企业”评选活动,公司本部被光明食品集团工会授予2007——2008年度“职工满意企业”。
9月2日 梅林正广和(绵阳)公司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工业集中区的新厂区举行开工庆典仪式。光明食品集团总裁曹树民、益民食品集团总裁杨文倡、四川省中小企业局局长伍丕光、绵阳市副市长刘东等当地领导出席。
9月30日 光明食品集团监事会主席崔志仁,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周海鸣,副总裁张永泉,纪委书记、组织部长张大鸣,益民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杨文倡,党委副书记吴爱平,慰问正广和饮用水公司节日加班的一线干部员工。
9月 国庆60周年之际,公司纪委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开展以《播撒知识阳光,塑造美好人生》为主题,以廉洁自律警言、名句征集、书法展示为载体的廉洁自律教育。
10月22日 召开公司200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和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一、更换一名公司独立董事;二、为控股子公司衢州梅林正广和食品有限公司新增贷款1,100万元提供担保。董事会审议通过:选举一名第五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选举一名第五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委员;选举第五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控股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报告。
10月23日 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吴晓红等陪同益民集团职代会代表一行,巡视梅林绵阳公司。
11月13日 召开公司第五届董事会临时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子公司梅林(荣成)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参股)组建荣成市泓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退出对子公司湖北梅林正广和实业有限公司控股权等。
11月18日 在中国罐头工业协会举办的“第二届罐头食品及原辅材料、机械设备国际博览会”开幕式上,公司董事长周海鸣发表讲话。中国轻工联合会副会长潘蓓蕾到公司展位观看出展产品,并同公司副总经理吴建民就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情况进行交流。
11月25日 光明食品集团工会召开2009年度优秀合理化建议表彰大会,公司本部《罐头食品生产过程杀菌冷却水循环利用》项目、梅林食品有限公司《方听电阻焊改型》项目均荣获优秀合理化建议一等奖,《洋火腿焊锡罐改电阻焊》等10个项目进入优秀合理化建议入围奖;梅林食品有限公司荣获优秀集体奖。
12月29日 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召开。
4. 被并购中国的企业有哪些
1、福建南孚电池 ------------ 美国吉列公司
2、河南双汇肉制品 ------------ 美国高盛集团
3、黑龙江哈尔滨啤酒 ------------ 美国AB(百威啤酒)
4、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美国约翰迪尔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时英博
6、四川双马集团 -------------拉法基
7、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
8、G华新 -------------HOLCHIN B.V
9、G东睦 -------------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10、华润锦华 -------------华润轻纺
11、桦林轮胎 -------------新加坡佳通轮胎
12、江苏无锡威孚 -------------德国博世
13、西北轴承 -------------德国FAG公司
14、锦西化机 -------------德国西门子
15、TCL国际电工 -------------法国罗格朗
16、上海轮胎橡胶 -------------法国米其林
17、上海贝尔 -------------法国阿尔卡特
18、深圳赛格三星 -------------韩国三星康宁
19, 德龙钢铁-----------俄罗斯第二大钢铁企业Evraz
20.统一石化----------英荷壳牌
21.娃哈哈--------达能
22。乐凯---------日本
1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2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3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4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5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5. 高盛集团收购了哪些大公司
1、福建南孚电池 ------------ 美国吉列公司
2、河南双汇肉制品 ------------ 美国高盛集团
3、黑龙江哈尔滨啤酒 ------------ 美国AB(百威啤酒)
4、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美国约翰迪尔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时英博
6、四川双马集团 -------------拉法基
7、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
8、G华新 -------------HOLCHIN B.V
9、G东睦 -------------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10、华润锦华 -------------华润轻纺
11、桦林轮胎 -------------新加坡佳通轮胎
12、江苏无锡威孚 -------------德国博世
13、西北轴承 -------------德国FAG公司
14、锦西化机 -------------德国西门子
15、TCL国际电工 -------------法国罗格朗
16、上海轮胎橡胶 -------------法国米其林
17、上海贝尔 -------------法国阿尔卡特
18、深圳赛格三星 -------------韩国三星康宁
19, 德龙钢铁-----------俄罗斯第二大钢铁企业Evraz
20.统一石化----------英荷壳牌
21.娃哈哈--------达能
22。乐凯---------日本
还有:1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2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3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4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5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6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7 苏泊尔(12.89,-1.10,-7.86%,吧):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8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虽然还打着福建产什么的旗号,但股份并不在我们手上,而今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也为数不多了。不仅如此中国许多民族品牌都大量的引入外资,为外资对我们民族企业的收购埋下隐患!
民族企业也需要一些精神,也许我们可以去参看一下日本和韩国的企业。
二战后的日本是百废待兴,索尼公司也是其中之一,当索尼开发出一款半导体收音机产品销往美国时,当地的经销商说:“你们索尼没什么名气,但美国人都知道我们的牌子,贴我们的牌子我能一下子给你10万美金的订单。”当时索尼所有的流动资产也没有这么多。但创始人盛田昭夫经过认真考虑,拒绝了这个要求。二三十年过去以后,人家问盛田昭夫你在商业史上、你在索尼发展史上最好的商业决策是什么?他说我最好的商业决策就是拒绝10万美元的订单,从而树立了索尼的品牌。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人那种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民族气节,做品牌,也必须有一种精神在里面。
6. 近几年被外国收购的民族企业
2004年以后,由于我国积极兑现加入WTO的承诺和进一步加快国企改革,外资在国际投资第五次并购高潮的推动下,纷纷采取并购方式进入我国,而且直接并购我国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一汽轿车被德国大众并购,四川长虹被荷兰飞利浦并购,美菱电器被德国西格玛并购等,其目的显而易见,即外资企业期望通过并购整合与控制我国相关行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标准是由一系列知识产权所组成,并由行业的龙头企业所主导,外资并购了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就能主导行业技术标准而控制整个行业,我国被外资并购的企业就自然而然地丧失了主导权而成为外资的加工车间。这样,相关的民族战略产业就不是掌握在国人自己手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我国民族企业近些年有哪些牌子被外国收购
1、福建南孚电池 ------------ 美国吉列公司
2、河南双汇肉制品 ------------ 美国高盛集团
3、黑龙江哈尔滨啤酒 ------------ 美国AB(百威啤酒)
4、黑龙江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美国约翰迪尔
5、福建雪津啤酒 -------------比利时英博
6、四川双马集团 -------------拉法基
7、深圳发展银行 -------------美国新桥
8、G华新 -------------HOLCHIN B.V
9、G东睦 -------------睦特殊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10、华润锦华 -------------华润轻纺
11、桦林轮胎 -------------新加坡佳通轮胎
12、江苏无锡威孚 -------------德国博世
13、西北轴承 -------------德国FAG公司
14、锦西化机 -------------德国西门子
15、TCL国际电工 -------------法国罗格朗
16、上海轮胎橡胶 -------------法国米其林
17、上海贝尔 -------------法国阿尔卡特
18、深圳赛格三星 -------------韩国三星康宁
19, 德龙钢铁-----------俄罗斯第二大钢铁企业Evraz
20.统一石化----------英荷壳牌
21.娃哈哈--------达能
22。乐凯---------日本
</EMBED>
还有:
1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29.41,-0.66,-2.19%,吧)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2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3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4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 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5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8.89,0.00,0.00%, 吧)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6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5年后的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7 苏泊尔(12.89,-1.10,-7.86%,吧):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8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宣布完成对大宝的收购。至此,中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形成外资主导的局面。
虽然还打着福建产什么的旗号,但股份并不在我们手上,而今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也为数不多了。不仅如此中国许多民族品牌都大量的引入外资,为外资对我们民族企业的收购埋下隐患!
民族企业也需要一些精神,也许我们可以去参看一下日本和韩国的企业。 二战后的日本是百废待兴,索尼公司也是其中之一,当索尼开发出一款半导体收音机产品销往美国时,当地的经销商说:“你们索尼没什么名气,但美国人都知道我们的牌子,贴我们的牌子我能一下子给你10万美金的订单。”当时索尼所有的流动资产也没有这么多。但创始人盛田昭夫经过认真考虑,拒绝了这个要求。二三十年过去以后,人家问盛田昭夫你在商业史上、你在索尼发展史上最好的商业决策是什么?他说我最好的商业决策就是拒绝10万美元的订单,从而树立了索尼的品牌。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日本人那种执着的精神,这是一种民族气节,做品牌,也必须有一种精神在里面。
韩国三星更是让我们佩服,三星以前是生产电视机等中低端电器产品的,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公司陷入巨亏,债务竟然高达200亿美元,但三星公司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们同样拒绝了很过跨国公司的并购要求,而是咬紧牙关,成功进行了公司转型,以高科技数码产品为主要产品,实现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企业的品牌之路,刚走了20多年,而且仅仅是这10年才开始有了品牌意识。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必须是品牌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为什么俄罗斯大肆驱赶中国商人,因为他们要的是品牌产品、品牌经营,高质量的产品并不能让中国企业在国外站稳脚跟,反而会成为廉价品的代表,完全在中国生产的耐克、阿迪达斯,贴上他们的牌子,价格可能就要翻10倍。江浙一带的很多小商品在国际上都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但说到底还只是产品而不是品牌,品牌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文化与管理能力的象征,没有品牌的国家,注定无法成为强者。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国货,支持我们的民族企业!!目前, 真正属于我们的民族品牌有:
家电有长虹、海尔、TCL、康佳、海信、新科
汽车有:红旗、奇瑞、吉利、福田、长安、
IT有:清华同方、联想、紫光、
食品有:娃哈哈、伊利、三鹿、蒙牛、
张裕(葡萄酒);哈德门(香烟);三角(毛巾);茅台(白酒);全聚德(饮食);瑞蚨祥(丝绸等);王麻子(剪刀);张小泉(剪刀);同仁堂(制药);荣宝斋(文具,现为古玩);东来顺(饮食);狗不理(饮食);楼外楼(饮食);胡庆余堂(医药);南洋兄弟(糖烟);亨得利(钟表);王老吉(饮食)······诸如此类
爱国,从小做起!不要让外国人占尽了便宜!
7. 中国民族品牌被外资收购的有多少啊都有哪些
苏泊尔:苏泊尔公司始建于1994年8月。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意图收购苏泊尔,2008年完成收购计划,持有苏泊尔52.74%的股权,获得苏泊尔控股权。
中华牙膏:虽然仍是绿色包装,但中华牙膏已然不再是我们小时候的记忆。1994年1月,荷兰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控股权,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成立。中华品牌经营权租赁给联合利华公司。
大宝:2008年7月30日,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收购大宝事项已经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大宝成为该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哈尔滨啤酒: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品牌,诞生于1900年,2004年被百威的母公司安海斯-布希(AB)公司全额收购。
银鹭:银鹭是福建省一家家族式食品企业,旗下拥有银鹭八宝粥与花生牛奶等产品,资料显示,其2010年的销售额约合54.6亿元。今年9月,商务部正式通过雀巢收购银鹭食品集团(“银鹭”)60%股权案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在9月8日的厦门投洽会上,雀巢这家全球食品行业巨头最终如愿以偿,将以生产八宝粥和花生牛奶闻名的食品企业银鹭收入囊中。
双汇:2006年4月26日,由美国高盛集团、鼎辉中国成长基金Ⅱ授权,代表上述两家公司参与投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团的一家子公司),以20.1亿元人民币中标双汇股权拍卖,获得双汇集团100%股权,间接持有双汇发展35.715%的股权。
小护士:创立于1992年。据AC尼尔森的调查统计,小护士的品牌认知度高达99%,2003年的市场份额达4.6%,是中国第三大护肤品牌。2003年底法国欧莱雅收购小护士。
统一润滑油:曾几何时,统一润滑油凭借其“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走红大江南北。2006年8月壳牌宣布购买“北京统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和“统一石油化工(咸阳)有限公司”各75%的股份。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经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
8. 曾经中国著名品牌而如今破产或被收购的品牌有那些
美加净:该品牌原占有国内市场近20%的份额。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5亿元收回美加净商标,但已失去了宝贵时机。
中华牙膏:1994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如今,中华牙膏在市场上的份额已少得可怜。
活力28:1996年,与德国美洁时公司合资后,双方规定的合资公司洗衣粉产量的50%使用“活力28”品牌的承诺没有兑现,前3年共投入1.84亿元用于“活力28”宣传的广告费用也成了一纸空文。“活力28”这个知名品牌从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失了。
南孚电池:自1999年9月起,通过数次转让,2003年,72%的股权落入吉列手中,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10年,市场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而南孚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场,一半生产能力被闲置。如今这一曾经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市场,中国第一的电池品牌已经不属于民族品牌了。
乐百氏:2000年,乐百氏被达能公司收购,现在乐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场。此外,达能还在中国收购了上海梅林正广和饮用水公司50%股权,汇源果汁22.18%股权。还在乳业收购了蒙牛50%股权,光明20.01%股权。这些企业都拥有中国驰名商标,是行业的排头兵。
小护士:法国欧莱雅2003年收购小护士。今天,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
苏泊尔:苏泊尔品牌销售额占压力锅市场40%,评估品牌价值16.248亿元。2006年8月,法国SEB(世界小家电头号品牌)获得苏泊尔控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