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联想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联想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1 08:31:11

❶ 试述“联想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

联想集团战略第三次转变:手机转手PE 国产手机老大的凳子还没坐热,联想移动就被他的母公司联想集团“抛弃联想”了。 1月31日,联想集团宣布以1亿美元将其手机业务卖给了四家投资机构。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在2月1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解释:联想电脑是全球化业务,手机主要在国内运营,环境不一样,运作思路也不一样,此轮出售是给手机业务松绑。 “联想集团每个月都要开一次例会,16名高级副总裁全部参加,每当主管手机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刘志军发言时,听众只有杨元庆和阿梅里奥(联想集团CEO)。其他人都心不在焉,因为他们都是分管PC的。“一位联想员工向记者描述的情景也为联想手机的命运下了一个注脚。 就连杨元庆自己也坦言:“我们开会时,99%的时间谈PC,没有谈手机,手机高层来开会是浪费时间。” 柳传志左右互换 据记者了解,2007年上半年,因为手机业务出现亏损,杨元庆就已经决定出售联想手机业务。杨元庆将此计划向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汇报,获得了柳传志的认同。但柳传志的想法与杨元庆稍有出入:不是全部卖给第三方投资者,而由联想控股旗下其他投资子公司接盘。 柳传志的想法是:除电脑外,联想未来必需要在消费电子产业有所作为,手机是现成的敲门砖,留着这块业务,联想就能进退自如。 据联想公告显示,收购联想移动业务的四家风投机构分别Jade Ahead、小象创投、Ample Growth鸿长企业、Super Pioneer。其中Jade Ahead、Ample Growth鸿长企业由联想控股旗下的Hony Capital Fund III, L.P(弘毅投资三期基金)全资拥有。 Hony Capital Fund III, L.P.是一个拥有二十多个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基金,联想控股间接持有34.40%的股权,是单一最大股东。Hony Capital Fund III, L.P.由Hony Capital Management III Limited间接控制,Hony Capital Management III Limited乃由联想控股拥有45%股权,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拥有55%股权。 四家投资机构共出资1亿美元收购联想移动。其中Jade Ahead投资4500万美元,持股45%, Ample Growth鸿长企业投资1500万美元,持股15%,这两个联想控股的关联机构共持有联想移动60%的股权。此外,小象创投投资3000万美元,持股30%,Super Pioneer投资1000万美元,持股10%。 联想集团与上述各方同时签定了过渡服务协议。根据该协议,联想集团向联想移动提供的过渡服务包括共用办公场所、提供物流、行政及信息科技服务,联想移动向联想集团缴纳服务费用。据联想集团董事估计,过渡服务年度交易总金额将不会超过4000万港元。 联想控股这种左手换右手的做法,被视为柳传志为杨元庆护航。柳传志此举,一能缓解因手机业绩亏损,联想集团承受的财务压力,又为联想系留下了进军消费类电子业务的敲门砖。据收购协议:今后四年内,联想集团有权回购联想移动5%的股权。

记得采纳啊

❷ 怎么做SWOT分析

SWOT分析基本步骤为:

(1)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势、弱点既可以相对企业目标而言的,也可以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

(2)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于与竞争无关的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于竞争对手力量与因素变化,或二者兼有,但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予以确认。

(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战略。

(2)联想企业外部环境分析扩展阅读: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SWOT分析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分析环境因素

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公司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公司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

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们是公司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观因素,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未来发展问题。

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SWOT方法的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是一种系统思维,而且可以把对问题的“诊断”和“开处方”紧密结合在一起,条理清楚,便于检验。

构造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公司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制定行动计划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

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由于企业是一个整体,并且由于竞争优势来源的广泛性,所以,在做优劣势分析时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做详细的对比。如产品是否新颖,制造工艺是否复杂,销售渠道是否畅通,以及价格是否具有竞争性等。

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优势正是该行业企业应具备的关键成功要素,那么,该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也许就强一些。需要指出的是,衡量一个企业及其产品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只能站在现有潜在用户角度上,而不是站在企业的角度上。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比如当前社会上流行的盗版威胁:盗版替代品限定了公司产品的最高价,替代品对公司不仅有威胁,可能也带来机会。企业必须分析,替代品给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带来的是 “灭顶之灾”呢,还是提供了更高的利润或价值;购买者转而购买替代品的转移成本;公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降低成本或增加附加值来降低消费者购买盗版替代品的风险。

整体分析

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

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所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❸ 求。联想集团的品牌定位

Lenovo:联想品牌国际化
多年来联想一直在用的英语名称Legend被终止使用,基本理由是Legend在很多国家已被注册,联想集团无法获得商标权。为了推行国际化,联想起用了新的英语名称Lenovo。

联想换名之际,柳传志在网上回答《IT时代周刊》记者提问时说:“如果把我比作联想,把我穿的衣服比作联想标识,我觉得联想的品牌并没有改变。就相当于我柳传志没有改变一样,只是今天穿的衣服和昨天的不一样了,柳传志还是柳传志,柳传志的品牌在于这个人。”我们都知道,柳传志先生喜欢用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表达自己高深的管理思想。可是,这一次很遗憾,上面的这个比喻却不够恰当:

1、Lenovo是联想的企业名称,而不是联想的企业标识。标识表现为图形,而名称则表现为语言文字。柳先生把他穿的衣服比作联想的标识,我想这里的标识指的是Lenovo,而不是那个经常与联想一词一起出现的方形标志。把企业的名称比作衣服是不恰当的,因为衣服是经常换的,可是名称却不会经常换,经常换名称会造成公众的识别困难,不利于名牌战略的实施。事实上,企业的名称就是企业无形的“脸”,这张脸是不大变的,因为这张脸承担了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和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说,“柳传志还是柳传志”,因为姓名没有改变。

2、联想的英语名称变了,联想的品牌就变了。我们知道,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事物本身存在,二是事物名称的存在,二者缺一不可。即事物存在不仅要有其“实”,还要有其“名”。柳先生谈联想的品牌时,只看到了联想品牌的“实”,却忽视了品牌的“名”。从这个意义上说,“柳传志的品牌在于这个人”,也在于柳传志这个姓名。我们之所以从文化这个角度来理解品牌,是因为品牌存在于公众的心理之中,而不是在自然中纯客观地存在着。也许是柳先生的科技背景和客观性思维使得他忽视了品牌的人文意义。

3、联想的英语名称已经更换,联想的品牌已经变了,可为什么说“联想的品牌并没有改变”?为什么不说联想的品牌将变得让公众更容易接受,更感亲切?我们都知道,变是这个世界最不可抗拒的潮流之一。可是为什么要强调“不变”?联想对Lenovo的解释也与此自相矛盾。“Le”暗示Legend及其传奇的含义,试图保留联想多年来Legend良好的品牌形象。“novo”暗示联想不断开拓的创新之义。至于“novo”本身是否有创新之义,一般公众是否能从中直观地看出创新之义,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有一个词有创新之义,那就是“nova”。“nova”是天文学用词,是“新星”的意思。可是这个词作为品牌用词却有风险。据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曾经推出nova牌新车,该品牌汽车在西班牙市场的销售不理想,因为“nova”一词在西班牙语中是“不走”的意思。虽然这个意思对汽车品牌的推广是致命的,但是也并不意味着对电脑产品的销售推广没有风险。由此我们又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国际化过程中的品牌个性和普遍性。通用汽车的“nova现象”让我们感到中国品牌的英语化只是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开始,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终结。美国埃克森(Exxon)公司遇到的问题也与此类似。据日本著名战略咨询大师大前研一介绍,美国埃克森公司为了推行品牌的国际化,决心起用一个对多种民族语言都不存在传播障碍的名称。公司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聘请了专业的咨询机构,历时几年时间,从多种语言的角度进行了音、形、义的综合考虑,可以说费尽了心机,最后优中选优,品牌被确定为Exxon。可是在日本的分公司却保留了旧的品牌名称“Esso”(埃索)。因为日本上流社会难以接受Exxon中xon的发音。

在此,我们要提醒联想品牌的当家人,Lenovo能否避免“nova”和“Exxon”在国际化经营中遇到的品牌问题。如果不能,那么Lenovo还有一个自身的传播障碍如何克服的问题。

为了克服国际环境中的语言问题,我们能否尝试:不使用任何一种民族语言,而起用比民族语言更有普遍性和规范性的语言,如通俗的行业语言、数学语言等。如果可能的话,为什么不把1+1注册为联想的全球通用商标和品牌?从品牌本身信息的角度来看,“1+1”作为品牌肯定比Lenovo更有国际化的意义。

二、联想1+1:联想最有价值的品牌
联想在起用Lenovo的同时,终止了联想1+1作为产品品牌的使用。主要理由一是联想1+1会削弱Lenovo在公众层面的品牌推广;二是联想1+1作为联想产品的单一品牌已经成为电脑个性化需求满足的障碍。细究起来,这些理由都难站得住脚:

1、联想1+1不会削弱Lenovo在公众层面的品牌推广。因为联想1+1是产品品牌,Lenovo是组织品牌。如果产品品牌与组织品牌不同,那么产品品牌自然就成为品牌推广的重心。公司经营的核心在业务,即产品和服务,品牌推广的重心也应在此。联想采取了与宝洁公司相似的品牌策略:多个产品品牌独立运作,产品品牌与组织品牌只有松散的间接关系。这样就使得Lenovo并不能成为联想品牌推广的重心,就如宝洁不成为宝洁公司品牌推广的重心一样。宝洁公司在为“飘柔”、“海飞丝”、“潘婷”等产品品牌大做广告的同时捎带着提到“宝洁”这个组织品牌。实践证明,产品品牌的推广会带动组织品牌的推广,而不是相反。组织品牌的推广只在一种情况下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全部或大部分产品品牌与组织品牌是完全一样的。就象海尔那样,产品品牌和组织品牌是一样的,品牌推广没有任何冲突。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中国市场无疑是联想最重要的市场。在中国市场,联想1+1显然是品牌推广的重心,因为中国的消费者会对汉字的“联想”比英语的“Lenovo”感到更亲近。这种语言的习惯和情感的靠近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品牌的市场价值。因此,放弃联想1+1品牌对联想在中国市场的影响会意味着重大损失,这种损失不仅是名义上的,更是市场利益的。

在国外市场,将“联想1+1”翻译成“Lenovo1+1”也未必不可,并且实现了产品品牌和组织品牌的有机融合。从经验来看,品牌要想在新市场取得成功,借用品牌在本土市场的成功会比起用全新的品牌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联想1+1在产品上不再使用,可是“联想1+1仍在销售渠道中,因为相当一批店长对这个品牌情有独钟”。这体现了联想1+1的真正价值:情感价值。品牌价值主要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价值,也不是理性意义上的价值,而是情感意义上的心理认可。这么有价值的品牌弃之不用,实在可惜!

2、产品的个性化并不意味着品牌的多元化。

联想1+1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针对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的:“不同的你,不同的联想1+1”。联想1+1的个性化是通过产品的副品牌多元化(“天蝎、”“天骐”等)实现的,而不是品牌多元化。这次联想品牌的调整之一就是由过去的主副品牌化改为品牌多元化策略。品牌多元化是指公司注册和使用了多个独立的品牌,它们与其他品牌之间存在主副关系,并且独立品牌是主品牌,其他为副品牌。品牌多元化策略意味着用多个品牌分别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如果注册的多个品牌无法独立使用,那么它们就不是主品牌,而是副品牌。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品牌多元化,而是主副品牌化。戴尔公司的品牌策略就是这样一种模式。戴尔公司的每一个广告和产品包装上都有两个品牌,第一个是Dell,第二个对应具体产品可能是Dimension,也可能是Inspiron,或者其他品牌。这第一个品牌是帮助公众在公司间选择,第二个品牌有利于公众在产品间作出选择。两个品牌放在一起,强化了第一个品牌,弱化了第二个品牌。戴尔公司的真正品牌实质上只有一个,那就是戴尔(Dell)。相对于第一个品牌,第二个品牌弱了很多,但还是比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型号更有利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选择。

我们不否认品牌多元化是提高市场覆盖面的重要方式,但是主副品牌化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在电子领域。

联想的副总裁刘军先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辩驳说:“联想1+1不是完全不用,而是变成了渠道品牌。”由此我们提出以下问题供大家思考:联想需要专门的渠道品牌吗?渠道品牌比产品品牌,哪个对企业的意义更重要?

我们认为:联想1+1作为渠道品牌几乎没有意义。

⑴品牌最大的作用是对风格相似的产品进行整合,以与其他的风格及相应产品鲜明地区别开来。那么我们要问,联想有那么多渠道需要整合和区分吗?这种渠道的明牌显示在多大程度上能指导消费者的购物选择?

⑵如果用产品品牌就能显示渠道特征,还有必要设立单独的渠道品牌吗?这种不必要的品牌不是只能增加推广的成本吗?

⑶联想卖的是产品,不是渠道,为什么要用一个渠道品牌来干扰产品品牌对市场的影响呢?

⑷既然联想1+1可以作为渠道品牌,那么为什么就不能作为产品品牌呢?放弃一个未显颓势的品牌,是不是太可惜?

⑸联想1+1的品牌内容由产品变成渠道,极容易造成公众对联想品牌的理解混乱。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三、“天骄”、“锋行”、“家悦”:多品牌多风险
联想整合产品品牌的结果是剔除“联想1+1”,保留“天骄”,新增“锋行”和“家悦”。整合的倾向非常明显,就是由单一品牌策略改为多品牌策略。整合的初衷也许就如一位在国内家用电脑市场中浸淫多年的资深人士所言:“假如联想仍然对所有消费者都提供单一的联想1+1产品,恐怕很难让所有的消费者满意。要囊括那部分特殊用户,用单独的联想1+1品牌显然是不够的。”

联想的品牌多元化蕴涵着多方面的风险,理由如下:

1、品牌定位应该以客户的特点为准,而不是以产品性能为准。联想这次品牌调整的动因就是那次请咨询公司做的花费不菲的市场调研。调研的结果是发现以性能为主要买点的产品市场表现出色,于是就有了这种以产品性能为核心的产品线重新划分。有营销常识的人都知道,市场细分和品牌整合最重要的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以企业的产品性能为中心。品牌的意义最终主要体现在公众的感知、理解和信任中,而不是体现在产品上。产品可以相似,但品牌却千差万别。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联想的战略误区。可能是出于公司历史和领导者背景等原因,联想一直将自己定位于高科技,这在原来的国内竞争格局中对联想是有利的。可是从日益国际化的竞争格局和趋势来看,联想的这种定位并不有利于其参与竞争。因为联想相对于国外对手并没有高科技优势,且市场竞争实质是争客户而不是在产品上竞争。品牌定位应该着眼于客户,围绕客户和公众的主流需求或有价值的细分市场来定位。就这一点来说,我们觉得联想应该向他的对手戴尔公司学习:强化服务争客户,降低成本保利润。戴尔的这两点成功经验显示了电脑整机行业两个最主要的“成功的关键因素”。

2、品牌定位应该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不能乱而无序。“天骄”定位于时尚品位,“锋行”定位于电脑玩家,“家悦”定位于家用电脑。实际上,“天骄”是从风格角度定位,“锋行”是从技术档次角度定位,“家悦”是从使用场合角度定位。这种多角度的定位策略造成了品牌划分界限的模糊,不利于消费者分辨品牌的风格和特征。

3、新品牌的创立比使用已有的品牌困难得多。既然“家悦”定位于家用电脑,那么为什么不保留联想1+1?毕竟创立一个全新的品牌是非常困难的。更何况联想1+1还是一个深入人心的品牌?

4、如果联想不作为核心的产品品牌,联想品牌就有被架空的嫌疑,在联想这个品牌上的长期努力可能付之东流。这值得吗?

5、戴尔的经验暗示了这样一种可能:联想的“天骄”、“锋行”和“家悦”就其品牌实力来说都将成为副品牌,而只有联想(Lenovo)才能成为主导产品品牌。这种可能对联想来说是最好的,因为只有作为产品品牌而不是组织品牌的联想(Lenovo),才能统一“天骄” 、“锋行”和“家悦”等产品品牌。如果联想(Lenovo)作为产品品牌的领头羊,那么联想的品牌战略将会大有起色。

四、联想品牌国际化:逆水行舟
品牌国际化的主要方式有二:一是“顺水推舟”,即在发达市场取得成功的品牌推广到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市场。二是“逆水行舟”,即在欠发达市场取得成功的品牌推广到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市场。从一般经验来看,前者相对较容易,后者则困难得多。联想的品牌国际化就如逆水行舟,步履艰难。这一点联想的柳传志曾在公开场合多次阐发过。其实困难的不仅仅是联想,中国大陆的企业,就是对较早走向国际市场的台湾企业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宏qi(棋的古字)电脑的经验最典型。宏qi由于看到了品牌的巨大价值,就积极在国际市场实施名牌战略,可是效果并不太好,于是就产生了在创名牌和OEM之间的徘徊。在这方面比较成功的是日本极少数企业,如本田、索尼等。但是他们也是付出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相比较而言,联想只有不到20年的历史,国际化的过程刚刚开始,路途还很遥远,但是柳传志为联想设计的“国际化的稳定战略”确实平凡而又高明。

说联想的国际化刚刚开始,是因为:一、有些基础工作已经做好,如Lenovo在其他国家的注册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二、有些工作还未做好,如在中国市场联想品牌的整合问题以及如何巩固联想在本土市场的消费者信任问题;三、有些事情还未提上日程,如在国际市场如何解决电脑消费需求个性化的问题。

总之,联想作为中国的旗舰企业之一,开始了其艰难而又前途无量的国际化历程。但愿柳传志和他的一队人马一路走好,希望联想的品牌享誉世界。

❹ 联想宏观环境分析

联想近几年走的步子都比较稳妥。尤其是台式机的销售。
目前来说,虽然国内品牌在不内断的加强和其容竞争,但其主导地位不会被颠覆。而且其兼并的IBM业务,也在良好的运行着。
联想的手机在国内来说也在不断的确定在国产手机的地位问题。
总的来说,联想的发展势头还是非常好的。

❺ 请结合以上联想集团的营销环境因素对其进行swot分析

SWOT也即,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也就是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一般情况下,分析一个公司的营销渠道也是从这个公司营销渠道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这四个方面去考量的。一个公司营销渠道的优势是什么,劣势是什么,都属于营销渠道的内在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并且能改变的;一个公司营销渠道的机会和威胁各是什么,都属于外部因素,是可能改变的,但是存在不确定性,分析营销却倒的机会就要看能够借助优势,规避劣势,抓住机会,避免威胁等。

❻ 求一篇联想品牌的竞争分析word!

联想电脑的竞争
分析 市场环境: 联想的政治背景雄厚,国家支持。联想集团是由中国科技院计算科技研究所投资创办的,而香港联想公司是由中国科技院联想集团与香港企业合资创办的。经济大环境良好,经济环境由影响消费者购买能力和支出模式的各种环境构成,分析我国当前的经济环境,我们的出以下结论:金融危机导致整个经济环境紧缩,但电脑连锁行业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社会有产品需求,中国乃至全球仍有很大的购买力,只企业进入轨道,企业的价值也就休显出来了。 竞争对手: 国外著名电脑厂商(惠普、戴尔等)在华建立基地,竞争将更加激烈。台湾企业宏基崛起。国内厂商自相残杀价格站频繁导致电脑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市场价格体系混乱。国外大厂商日前也纷纷加入降价行为,已经接近国内厂商的报价,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大量新型品牌电脑厂商产生造成市场混乱。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逐步开放,国外公司更容易进入我国市场。 竞争策略: 针对联想笔记本产品布局混乱,消费及缺乏创新的状况。联想笔记本应整合thinkpad商务本利ideapad消费本的生产线,在不同市场有清晰夫人定位,加大创新,完善两条生产
的售后服务。联想笔记本为抢占市场份额,盲目降价减少企业收益,损害了高端商务机的品牌认知度。因此联想笔记本要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细分商务本与消费本市场,实行区别定价。为满足渠道商的不同联想笔记本而向大客户行业可以建立大客户部,采取类似直销的方式营销。促销力度不够,广告投入重金取得效果不佳两次公关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❼ 联想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分析

Microsoft faces an unprecedented test of association with the window of disposable Founder large-scale software <br> <br> According to China Business Times reported, Founder Technology-oriented in the high-end home market, for the pursuit of fashion,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taste and style, white-collar population, the remarkable launched新锐T-series computers. As the first building blocks for a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design,新锐T'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ost, speaker, and so can be as large as Transformers random combination of both points in place, can also be linked through the ingenious combination. <br> <br> What is most shocking is that this series of computer equipment have begun to abandon Microsoft's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installed only for users is now happy home media centers and FreeDos operating system. This is in the afternoon of August 3 Lenovo launched the external-oriented township users of ultra-low-cost computers with the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after abandoning, a domestic mainstream PC makers and Microsoft started to give up large-scale cooperation in action. Lenovo staff have explained that because of Microsoft's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is expensive, with competitors often do not pre-installed, so the association has not only introced the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skinhead" computer. Founder Technology Director of consumer proct development, Wei said in an interview: "At present, China's 12 major cities in the growth began to slow down the computer, the computer consumption in 34 major markets, where the relatively low purchasing power of users, not To pay the high cost of the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 We have been in consultations and Microsoft solution, but Microsoft declined in terms of price and proct strategy for change, we can only choose to give up. " <br> <br> Over the years, circulated in the instry on computer makers are in for Microsoft and Intel to work, because the prices of chips and operating systems accounted for almost one computer costs about half. In the area of chip, AMD because of the rise of domestic computer makers to provide the opportunity to choose, many computer makers began a large-scale and AM D cooperation. However, in the field of operating systems, there is no alternative to Windows software procts. It is precisely because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monopoly position, Microsoft adhere to the Chinese market over the years, the price and the 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in line, refused to make any changes. Not long ago, Bill. Gates in the Asia-Pacific trip, in other countries announced the launch of low-cost operating system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local market, but China has clearly indicated that it will not launch similar procts. <br> <br> With Lenovo and Founder have to give up Microsoft, Microsoft's turnover in China will inevitably plummeted. Take Lenovo's computer users for new township, they expect this year will be sold 1 million units, according to a computer on the 500 yuan Windows software, Microsoft's only loss this will be 500 million yuan sales. <br> <br> How long can Microsoft cattle

❽ 联想面临的外部环境

2月18日,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联想组织架构调整一事终于揭开谜底,联想集团公布了新的组织架构,以“四大主要业务”(信息产品、移动通讯、IT服务和国际业务)代替了原先的六大业务群组。同时,联想统一了管理平台和运营平台,并把原来的7个大区进一步细分为18个分区,使营销更贴近客户。

联想变了!但是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企业如人。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往往是在几个关键时点上所做的抉择。同样,在一个企业的发展历史中,也会面临类似的关口。在联想集团即将迎来二十周岁之际,在联想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时候,联想做出上述调整,实际上并不意味着对远景目标的动摇,而更应该看作是对环境变化做出的适应性调整。“适者生存”并不仅是生物进化所遵循的自然法则,在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中也同样适用。全球IT产业的竞争环境已经变了,联想也必须改变自己。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从联想的组织机构调整中,看到了这家公司的日益成熟。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如此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背后,隐藏着联想战略管理思想的变革。具体来说,联想希望实现三个方面的变革:

第一方面的变革是“专注”。联想业务群组的缩减,表明联想要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其核心业务及重点业务中来,而不是贪大求全。第二方面的变革是在营销上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统一的中央市场平台,有利于指导整体市场工作,同时,18个分区的设置又使联想在区域市场上更加贴近用户。第三方面变革就是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这一点,我们从联想内部管理链条的缩短以及业务分类上的重新整合都可以看到。

当然,要想实现上述改革目标,组织架构方面的调整还仅仅是第一步。对于联想来说,后面还有漫长而曲折的路要走,关键问题是要把方向选对。据悉,联想将在四月份发布新的三年规划,届时我们应该会把联想的方向看得更清楚

❾ 联想公司战略分析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认为:对企业来说,竞争力的学问就是制定战略的学问。联想的“管理三要素”里,第一条就是“制定战略”。在跟西方企业的直接竞争中,我们通过具体实践学会了一套制定战略的方法,知道怎样把战略行动分解为若干战术步骤,坚定地推进下去。联想把制定战略分成五步,其中有一步叫做制定战略路线,即假若我们要达到某个目标,就要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这种竞争态势,有点像“龟兔赛跑”。外国企业好像是兔子,中国企业好比是乌龟,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又不肯睡觉,乌龟就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如何向兔子学习,培养兔子基因;第二点是利用赛跑的环境,比如在沼泽地里赛跑,才能获胜。我们制定的战略路线就是从这个基点出发的。如果更多的企业来关注竞争、关注竞争力,中国企业将加速度崛起。

阅读全文

与联想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01099资金流向东方财富网 浏览:895
苹果价格涨得凶都是期货惹的祸 浏览:240
长沙私募基金工作内容 浏览:137
友信民间融资 浏览:945
敦泰股票 浏览:782
股票换手率高是什么情况 浏览:735
康龙化成发行价格 浏览:563
华东科技股票的历史价格 浏览:832
九久股票 浏览:895
银河证券网上开通分级基金 浏览:221
南京鑫易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浏览:612
铁矿1909期货讨论 浏览:755
贵金属客户画像模型 浏览:28
股票古风 浏览:460
佛山外汇经理招聘 浏览:919
外汇需要审核么 浏览:917
九州电气股票 浏览:302
2019年2月27日美元和人民币 浏览:816
理财规划师考试报名费多少 浏览:958
黄金2019年4月价格 浏览: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