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郎咸平教授说,高盛从建行赚了1300亿人民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面是郎咸平的原话:
“高盛曾经是中国工商银行的最大股东,它的好朋友美国银行曾经是建行的大股东。建行的上市让它们赚了1300亿元,就是说我们每一个老百姓都为美国银行付出100元。金融改革,最后图利了高盛集团。
实在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盘算的,为何会被高盛牵着鼻子走。最近那些幽灵频频套现,从中获取了巨额财富。伴随着他们的唱空和唱多,我们被搞得晕头转向,一些所谓的专家则感觉自己好得不得了,这些专家就是跟中国股市的“黑嘴”一样,在给高盛抬轿子,甚至他们被高盛利用了还不知道。“
(1)高盛对水井坊股价扩展阅读
《环球时报》披露高盛在世界和中国干下的部分坏事:“两年多以前,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导致全球性通胀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日益困难,其实就与高盛等跨国投行的操纵直接相关。以油价为例,在国际油价于2008年7月创下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记录之前,走势几乎与高盛推出的报告一致。
一位中国经济学家称,中国国有银行2004年改制的时候,高盛相继发表报告,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说不值一点钱,说坏账太高了,不值钱,你们都别要。但结果高盛等以极其便宜的价格收购了中国银行上市的股权。仅某个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高盛等华尔街公司赚了1300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每人给了美国100元。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记者说,高盛一直扰乱国际金融秩序。2007年,高盛发表报告,称原油要涨到200美元一桶,当时中国拼命购买了价格为147美元一桶的原油,高盛还与一些中国公司设下“对赌协议”,自己却悄悄抛售原油。到了当年年底,油价降到34美元一桶。中国国资委官员曾表示保留对高盛等交易欺诈起诉的权利。
或许有读者还记得,2008年本报今日快评对油价问题、“银行贱卖论”问题等发表了一系列看法,年底以《为什么先生老是欺骗学生》为题,作了一个小结。(参见《常态》一书)我在文章最后说:“在与狼共舞的‘货币战争’中,我们输多胜少。先生有责任,学生也有责任。”
Ⅱ 高盛为什么可以做各支股票的评级
这个问题问的好!
高盛是一家美国公司,是国际知名度很高的投行。多年以来一直在金融市内场呼风唤雨,叱容咤风云。由于从业时间长,手下汇集了较多的金融人才。在各个主要国家的金融市场基本上都有他们的踪迹。因为他们在金融市场的名声和影响力比较大,所以他们经常发表各种股票评级,证券分析之类的消息,借以扩在自己的影响力。久而久之,听的人多了,听久了,相信的人就多了。对股票的走势就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这是高盛及西方金融机构操纵和影响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操纵和影响市场他们就可以获取暴利。
高盛在中国的名声比较臭。08年金融危机期间曾经在原油上给中国多家航空公司设下期权陷阱,致使中国企业巨亏。10年11月12日涉嫌操纵A股,引发A股暴跌。又曲线收购双汇食品,恶意操纵双汇股价。
Ⅲ 对高盛700亿美元“扫货”清单要悠着点听
高盛在一年一度的中国消费之旅中考察了20家公司,收入合计700亿美元。高盛强力推荐贵州茅台,称其供应面缺口将扩大到2021;对京东、中通、伊利、蒙牛等也大呼“买进”,宝胜国际的预计涨幅甚至达到70%。高盛的“六大发现”,都颇具钱途。
高盛在北京、上海和南通考察的中国国内企业和跨国企业中,涵盖了必需消费品(婴幼儿用品,食品饮料,化妆品,白酒),非必需消费品(运动服装,媒体)和零售(线下,电子商务,物流)行业。
高盛以国际投行身份是最早进入中国的。高盛作为美国知名投资金融企业分享中国改开红利是最大的。高盛对中国资本市场可谓各个环节通吃:包装上市的投行业务—IPO阶段原始股投资—资产管理业务—二级市场投资投机—频频发布研发报告的投资咨询业务等等。而这各个环节高盛都赚的盆满钵满。
曾记得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中国A股基本是被国际投行发布报告消息观点牵着鼻子走。近几年才稍稍好一点,也标志中国股市投资者日渐成熟。
在中国股市被国际投行牵着鼻子走的时期,国际投行不乏出现唱多出货、唱空进货的诱使投资者的伎俩。但无论如何,国际投行人家赚钱了并且赚了大钱。
笔者总觉得对于国际投行包括高盛们放出的利好利空和什么“清单”,都应该悠着点听。他们一发布报告、消息、观点,总让笔者想起巴菲特的老师、华尔街教父—格雷厄姆的话语:投资者最不该听的就是与自己利益攸关的证券公司和投行的所谓报告,他们都是站在自己获利最大化立场发布各种研报的,而不是基于市场的起码常识,更谈不上尊重市场规律。他们的话语多数时候应该反着听,即听到利好消息时赶快卖、听到利空消息时不妨买。
比如高盛这次对于贵州茅台的预测:茅台短缺断货情况将持续扩大到2021年!实际上,贵州茅台资源就那么一点,从供求角度看,永远是短缺的也不为怪。但是这种所谓的短缺能够支撑其畸高股价吗?很值得商榷。从K线图看,贵州茅台在6月26日创出485元每股新高后就开始掉头向下,跌至7月12日的462元每股,小头部貌似已经形成。高盛却在这个关键当口,以中国消费升级为说辞,力推贵州茅台 。高盛将其列入强力推荐名单,买进评级目标价格533.98元,看涨幅度18%,现价463.20元。高盛给出的推荐理由非常简单粗暴:供应短缺,需求强劲,经销渠道的库存状况几乎等于零。背后究竟有什么图谋,时间会做出最明确的回答。
从贵州茅台股价看,已经可以利用离谱来表述,股价走到如此之高地步,炒作投机成分是主要的。对于贵州茅台是否是价值投资的争议还在持续。如果中国经济之价值,投资者价值投资,就是一瓶酒的话,那不仅是中国经济的悲哀,也是中国投资者的莫大悲哀!也许贵州茅台股价会继续疯狂下去,会超过每股1000元,但无论如何我都认为,贵州茅台股价已经很贵了,其价值完全支撑不了当前的股价。
从高盛给出的“清单”看,都是传统产业领域,甚至是快消品行业,根本看不出消费升级的踪影。既是京东电商被高盛看好,是否就真的看准了还是未知数。
因此,对于高盛的700亿美元大礼,最好悠着点,防止大礼背后有圈套;对于高盛的投资“清单”要多个心眼分析,防止“清单”背后有陷阱!
Ⅳ 获大行(如高盛,大摩,昂里之类的)唱好或唱空对股价有影响吗或者其它的什么影响吗
认清本质。
国外的投行,经过认真分析后,把钱投入中国。
当投入进来后,然后股价上涨到一定高度后。
他当然希望大家都来买,把股价推的更高或者他好卖出。
总不可能他把钱投到中国来了,然后大喊 中国股市会爆跌,中国人你们快跑。
其实龚方雄就是近代的汪精卫。懂了吗?
你算算中国现在的股市,价格都已经算是很多泡沫了,他还在吹牛市才开始,
他有何居心?实际上他可能一边喊 股市大涨,一边自己抽出投资了。
Ⅳ 高盛减持口子窖,口子窖的股价会跌么
此股目前位置并不高,如果仓位不是非常非常重,暂时也不需过于担心,短线可以以60日均线作为止损线。
Ⅵ 今日股价排名前十
洋河股份,贵州茅台,科伦药业,汇川技术,海普瑞,汤臣倍健,杰瑞股份,国民技术,王邦达,沃森生物。
Ⅶ 高盛对于A股上面确信买入的股票有哪几个
你想跟着他亏?他5元买进了,现在股价到了15元。你是否杀进去?下跌到10元你亏钱了,他反而少赚,没亏,一样不
Ⅷ 高盛的领导阶层
领导人信息
劳尔德·贝兰克梵(Lloyd C. Blankfein)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盖瑞·柯恩(Gary D. Cohn)总裁兼联席首席运营官
约翰·布莱恩(John H. Bryan)
克莱斯·达尔巴克
斯蒂芬·弗里德曼(Stephen Friedman)
威廉·乔治(William W. George)
拉贾特·古普塔(Rajat K. Gupta)
詹姆斯·约翰逊(James A. Johnson)
罗伊丝·朱莉博(Lois D. Juliber)
拉什米·米塔尔 (Lakshmi N. Mittal)
詹姆斯·斯基罗(James J. Schiro)
茹斯·西蒙斯(Ruth J. Simmons)
约翰·罗杰斯(John F. W. Rogers)董事会秘书
金融海啸背后操纵人
(部分节选)无处不在的高盛 (对中国的影响)郎咸平
我们不要认为高盛跟我们无关。任志刚,就是香港金管局总裁在2009年2月2日暗指汇丰银行遭到操控。被谁操控?下面是我的分析。高盛写了一个研究报告,说汇丰银行的坏账准备应该会高达301亿美元,亏损会高达15亿美元。因此这家银行的价格会从七八十块跌到49块。这个报告一出来,这个公司一周内就跌了四分之一的市值,股价一周内下跌25%。
高盛又写了一份研究报告,高度看空中国石油,虽然包括申银万国、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大力推荐中石油,可是以高盛为首的国际金融炒家发布相反的报道。因此香港的中石油H股一周跌了12.82%。那么高盛等银行在2004年,在国有银行要改制的时候,相继发表一些文章跟看法,诋毁中国的国有银行,说不值一点钱,说坏账太高了,不值钱,你们都别要。结果谁要了,高盛自己去买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占有的美国银行以一块多钱的价格收购了建行上市的股权。结果在2007年下半年,美国商业银行对外宣布,由于次债危机,他们遭到重大损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他们赚到了1300亿。100块乘以13亿人口就等于1300亿,就被这些大行席卷一空,相当于每人出了100元。
各位还记不记得越南危机?发生在2008年4月的越南危机是越南的大悲剧。可是我们注意到了,这个国家在2007年出了问题,可是到了2008年3月之前,以高盛为首的国际投行一再地呼吁大家买入。他们对越南的评价有八个字,叫做:越南概念,亚股新宠。这篇文章是2007年5月14日发表的,文中讲到高盛把越南纳入新钻石11国。在它的力捧之下,越南的股价、楼价拉高,最后到2008年4月呢,不知道什么原因,所有资金全部撤出,股价大跌,楼价大跌,只有一个不跌,就是通货膨胀高达25%。这就是高盛。
所以我完全有理由这么说,以高盛为首的这些国际金融资本,他们就是这一场金融海啸的真正背后操纵人。
Ⅸ 对水井坊要约收购的看法
美国CVC(花旗集团与亚太企业投资管理公司共同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收购中国纸业龙头企业晨鸣纸业集团。德国公司拜尔斯多夫(Beiersdorf)公司收购丝宝集团旗下舒蕾、风影、顺爽和美涛四大护发品牌。联合利华收购中华牙膏。美国庄臣收购美加净,后被赎回。法国欧莱雅收购小护士。强生公司收购大宝集团。法国SEB收购上海“红心”和浙江“苏泊尔”美国吉列公司收购中国电池第一品牌“南孚”法国达能收购娃哈哈,乐百氏,上海梅林正广和,武汉东西湖啤酒,并参股汇源,光明,蒙牛。美国AB公司哈啤,并计划收购青岛啤酒。苏格兰纽卡斯尔集团收购重庆啤酒。比利时英博啤酒集团收购福建雪津啤酒集团。英国Diageo酒业收购四川水井坊。高盛投资公司收购双汇,雨润,太子奶,碧桂园。瑞士Holcim,摩根士丹利,爱尔兰的CRH,摩根士丹利联合鼎晖投资,分别收购了华新、海螺、亚泰、山水国内四大水泥品牌。法国米其林收购我国最大的轮胎制造企业海轮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佳通轮胎收购东桦轮胎。美国柯达收购乐凯。制造业有很多,只是大家比较不熟悉。上面是一些大家大概都知道的。
Ⅹ 说在华尔街靠投机的长期来讲发不了财,那么像高盛的投资银行,在投机领域他们长期来讲赚钱吗是怎么赚的
他们有赚也有赔的。那些华尔街的都是天天搞这些的,而且天天就是关注这些,脑子里想的也是这些,他们主要还是靠股票赚钱的。关键是他们有他们特定的圈子,消息多,而且相对准一些,一些利好的内部消息他们可能知道的比那些公司内部的员工都早,你说能不赚么?主要还是他们的那个社交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