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何中国股市一直是熊长牛短
要是三大原因造成的!
一:股市受到的政策干预性的因素太大,从证券市场成立以来,市场就在救市和打压市场的怪圈中循环,每当市场产生狂热,打压的大棒就会出现,其实市场涨跌本身就有自己的规律,你不去干涉,最终它自会调整,但我们的部门就喜欢扮演干涉者的角色,把自己神化,打扮成上帝的模样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实与其说干涉成功,不如说市场内在的规律在起作用,于是暴涨之火在突遇冷水浇灭后又出现矫枉过正,日益低迷冷清的市场又使得管理层不得不出台利好使之人为转向,于是,所有人都会看到,市场不是暴涨,就是暴跌,在这场循环中政策一直扮演者推手的作用,看看08年的印花税调整,07年的半夜鸡叫,96年的人民日报社论,94年的三不政策,虽然干预并不能阻碍市场的最后运行格局,但制造了短期的暴涨暴跌却是有目共睹的。
二:投资者其实对于中国证券市场一直缺乏持有的信心,一旦遭遇市场系统化风险,抛售便成为必然的选择,为什么缺乏信心呢?其实太多的投资者一直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就是一个大赌场,根源在于上市公司大多常年是铁公鸡一毛不拔,整体市场缺乏分红的良性机制,有的只是送股的数字游戏,一个只顾圈钱,不图回报的市场,从骨子里是没有投资价值的,有的只是筹码的击鼓传花,自然塌方是家常便饭,虽然有股指期货,融券做空,笔者认为深层次的矛盾不解决,光凭几项做空的工具,不会改变中国证券市场暴涨暴跌的本质。
三:中国证券市场一直充满了趋势交易者,其实趋势交易者是个伪命题,市场是神秘莫测的,趋势交易者的前提就是自己可以发现趋势,这和未来难以预测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笔者认为趋势交易者不过是追涨杀跌的代名词而已,因为投资者,交易者,缺乏对于趋势的判断力,于是只能通过追涨杀跌回避,于是大家可以看到,一旦市场出现一轮升势,就会有大量的投资者跟风追进,马太效应下,暴涨就会发生,市场规律就是暴涨必有暴跌,所以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市场往往在经过一段短时间的暴涨后,先进来的投资者开始获利退出,剩下的中小投资者抵抗,于是市场再度开始缓慢的下挫,一场又一场暴涨完或者暴跌,或者阴跌的游戏不断重复上演
。
⑵ 中国股市真的熊了
中国股市历来是熊长牛短
⑶ 中国股市的长期大熊市是什么原因
特征之一,政策市。市场唯政策是瞻。十多年来,每次市场重大的拐点及行情产生的背后,都打下了深刻的政策烙印,不管我们承认与否,影响中国股市最突出的因素仍然是政策的走向。我们注意到,无论新股发行速度、红筹股回归、股指期货的推出、货币政策出台以及国有股的减持比例、包括新基金发行节奏等都有可能成为政策调控股市的筹码。当此轮牛市股指不断攀上新高峰时,估值过高还不是市场最担心的,恐惧政策的打压才是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克里斯剑”,政策走向成了股市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改变了市场固有的运行规律,而大盘的变幻无常也都能从政策调控中找到最终解释,构成了“中国式牛市”的主要特征。政策不仅可以产生行情,而且能够制造拐点,同样也可以改变股市的运行节奏,加快或放慢行情的演变过程,由此引得不少市场人士热衷研究“政策底”,“政策底”逐步构成了市场股指运行的“脊梁”。我们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股市依然难以摆脱政策的调控阴影。中国股市常常处于一种既害怕政策调控,又离不开政策托底的矛盾心理,成为市场依赖自身调节功能逐步走向成熟的主要障碍。
特征之二,博弈市。股市是利益重新瓜分的场所。公司经过IPO后,一级市场的募资流入到了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中来,而二级市场如果不考虑分红派息,那么市场利益的重新瓜分仅能看成资本利得带来的一场“零和游戏”。统计显示,2006年1400多家上市公司赚取了3892亿元的净利润,但以0.3%的印花税计算的话,如果按2000亿元平均日交易量考虑,每年将有2880亿元收归国库,如券商平均佣金按0.2%计算,全年产生1920亿元佣金收入,两项之和共计4800亿元,已经超过了上市公司全部净利润达1000亿元之多,使得二级市场沦为了不折不扣的“零和游戏”。这场游戏的背后隐藏着管理层与市场、禁售股与流通股、机构与散户之间的多重博弈关系,这里边既包含政策与市场的较量,也有市场内部的结构性博弈。在这种博弈关系下,散户战胜市场的前提是先要战胜机构,机构战胜市场先要规避政策风险。“5·30”印花税的意外出台是此轮股市调整的导火索,从防范市场急剧上涨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来看,是管理层与市场的一次成功博弈。
特征之三,全民市。投资渠道狭窄使得股票投资成为居民投资的主要渠道。在社会保障没有健全的情况下,财富积累成了全民追逐的目标,而多年来居民储蓄的大幅增长反衬了人们对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费用不断增长以及未来通胀的担忧,资产增值成了人们摆脱贫困、追求资产安全的必然选择。而股市由于流动性强、投资门槛低、在人们意识中赚钱快成为国内居民致富的首选,上半年市场呈现了储蓄搬家、股市结构散户化的特征,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炒股运动便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了。但由于投资者缺乏对股市本质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建立,上半年市场出现了低价股和垃圾股鸡犬升天状况,随后在5·30中引发了题材股、绩差股的一场暴跌,为投资者追逐短期财富敲响了警钟。
特征之四,过渡市。由于上市公司处于非流通股禁售期,市场步入了一个特殊阶段,这阶段上市公司成为自身市值增长的拥戴者。首先反映在因股权激励必须做出未来公司盈利或市值增长承诺。其次,大股东由过去的“掏空”转为“注入”,但由于“优质”资产的“注入”往往是一次性的,盈利持续增长缺乏相应的保障。第三,反映在上市公司既是投资对象又是市场参与者,上市公司热衷二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制造盈利轰动效应,从而有可能偏离原来主业,放大了公司经营风险。第四,大非寻找有利的套现机会进一步透支公司盈利。上市公司有可能制造短期盈利增长、拉高股价,透支未来,制造最佳出逃机会。过渡市加大了研究机构对市场趋势与公司盈利的预测难度。
特征之五,震荡市。其一,研究机构推介品种与观点高度趋同。由于研究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直接影响到市场主流资金流向,也容易成为市场助涨助跌的影响因素。其二,全民参与,散户机构一哄而上,行情发展与散户开户数高度相关。容易诱发市场的盲目跟风。其三,海外资金流入股市暗潮涌动,加剧了市场的动荡。其四,基金交叉持股增加了股市风险。尽管扎营绩优股与大盘蓝筹股,客观上可能起到了稳定市场作用,但由于交叉持股现象严重,一旦市场出现暴跌,持有人大量赎回,基金仍难以摆脱“囚徒困境”,有可能成为市场崩盘、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五,上市公司盈利波动加大。由于上市公司盈利不仅受经济本身影响,也受资产注入的影响,盈利出现大起大落可能性加大,加之在两税合并、新会计准则以及股权激励的背景下,迎来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虚假繁荣,相应地,基于盈利分析的基本面研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本质上看,“新兴加转轨”的国内证券市场造就了“中国式牛市”的主要特征,也不断引发价值估值争论的升级,加大了基本面研究的难度,放大了市场风险。“中国式牛市”特征提醒投资者股市是利益重新瓜分的场所,如果上市公司盈利增长难以为继,市场会沦为“零和游戏”,此外,基本面研究要特别注重政策走向研读,要充分认识全民参与带来的市场风险,理性对待过渡阶段上市公司盈利的非正常波动,从而防范股市高位震荡运行的风险。
⑷ 中国股市就被刘大熊越整越熊,中央却视而不见
这次下跌的信号从4月12日就出现,之后一直没有买入信号,而刘主席说话在12日之后,背这黑锅太冤枉吧
⑸ 中国股市为什么这么“熊”
第一,中国股市怎么走,和其他股市怎么走,没有必然的相关性,取决于A股自身的基本面,技术面,筹码面因素。
第二,3450这一轮下来的中级调整修正,是年底法人机构结算绩效所致,现在就是一个跌下来换主流的过程。而且下跌之前的技术面表现的很清楚,完全可以避开
第三,未来中国股市是一定向好的,但重点不是股市好你就一定赚钱,5178一样有人赔,之后股灾一样有人赚。重点是在于你自身的专业知识有多少
⑹ 中国股市熊途漫漫,A股不能走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全球股市历史新高不断,日本股市又创30年新高,美股也创历史新高,已经整整走牛十几年了,真让中国股民羡慕嫉妒恨。
而回看中国股市,真是无法直视,从2007年大盘历史高点6124点衡量,过去13年时间,中国股市一直走熊,始终都是不能走牛,真是让人费解。
面对全球股市一直走牛,历史新高不断地被刷新的环境之下,中国股市不能走牛,无法就是有以下几大原因所致:
第一:股市制度不健全
中国股市发现中的股票市场,在国际成熟股市当中就是一个孩子,还没有发育成熟的,一个制度不健全的市场怎么可能会走牛。
没有话语权也就是算了,最重要一点是有一个跟跌不跟涨的怪病,当全球股市上涨,中国股市高开低走;反之全球股市下跌之时,中国股市跌得比谁都快。
所以中国股市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跌”为主,一只坚持3000点不倒的宗旨,这就是中国股市不能走牛的主要原因之一。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些原因就是为什么中国股市不能走牛的真正原因,也是中国股市的“内病”。
归根到底,中国股市不能走牛的原因是“内忧外患”,内外兼有所致,导致中国股市熊途漫漫。
⑺ 中国股市怎么那么熊呀
本来人民币的升值会带动中国股市的牛市,但物价先行一步了,而且涨的太凶猛了。特别是房地产价格,国家肯定会进行调控,股市就是担心这个才犹豫不前。每年的政策都是这样,每次的调控都是这样。没有调控到什么反而把股市打下来了。这就是中国股市的悲哀。期望2013股市有所表现。
⑻ 中国股市的熊要走多久啊~~唉
不会太久====几个月吧。
⑼ 中国股市为什么这么熊
这和中国人的保守理念造成的。个体户炒股一般炒短线,而且一般只要有赢一点就立马抛售。而且在网上只要出现利空的消息就会马上出现暴跌的现象。我们中国人比较没有挑战的意识。从来都是很怕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