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个感觉,上海这几年有些没落
正常规律
一个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
总归速度会降低的
㈡ 从有上海这座城市一直到现在他就一直怎么拽吗他就没有过衰落的时候
历史沿革
古代
春秋时属吴国东境,春秋末年入于越,战国时属楚国,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贯穿现代上海的黄浦江也称春申江,故上海别称为“申”。
公元四、五世纪时的晋朝,松江(现名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民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创造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又因为当时江流入海处称“渎”,所以,松江 下游一带被称为“扈渎”,以后又“扈”为“沪”。“上海”因位于松江(吴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
唐代中叶始置华亭县,位置在今天松江区,是上海地区建县之始。
宋末置上海镇。1292年,中国元朝设上海县,县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黄浦江沿岸,一般被视为上海市历史的起点。
明朝时,上海逐渐兴盛,1553年,为抵倭寇筑上海城(在原南市区,现与黄浦区合并),归属南直隶松江府管辖。松江府辖境为全国最大的棉纺中心,除华亭县外,另有青浦县(今青浦区)、金山卫(今金山区)等。
清朝沿袭明制,归属江南省松江府,设江海关。
近代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照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开辟为中国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上海设立了居留地,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于1855年小刀会的广东人刘丽川、1860年6月太平军赖文光、1862年初太平军李秀成共进行了三次占领部份上海的战役。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地方政府行政与司法管辖权之外的租界。此后,在上海形成了2个租界与中国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上海市的黄浦、静安、虹口、杨浦四个区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为主),长宁区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卢湾、徐汇两区主要是上海法租界,而闸北区和原南市区两片中国管理的区域(华界)则被租界分割为互不相连的两块。
开埠后的近代上海迅速成为远东最繁荣的港口和经济、金融中心,是近代亚洲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被称为“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远东第一大城市”。由于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的核心腹地未被战火所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同时也给上海带来了时至今日的持续繁荣。
现代
【一】北洋政府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清朝的旧势力尚未彻底清除,民国的新势力尚且稚嫩,从中央到地方,军阀当道,政府几近瘫痪,社会呈现出一片无序混乱的状态。然而就在同时,上海的租界却有如国中之国,独享着一份特别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由1912年开始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一个阶段。
民国初年,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区设上海特别市,归属中华民国行政院直辖。此时,上海从法律上正式脱离江苏管辖,同时并入江苏省的上海县、宝山县17市乡。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20世纪初,在上海陆续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到中国命运的政治事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召开,随后1922年7月和1925年1月,又分别召开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顾正红),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进行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从而引发全国性的反英运动。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国民革命军第26军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大规模流血事件,开始了国共分裂。在事件的前夜,上海黑社会领袖杜月笙诱捕并杀害了上海总工会负责人汪寿华。此后,中国共产党(1921年在上海法租界秘密成立)的中央机关仍然隐藏在公共租界中区闹市的云南路达数年之久,直到1933年江西苏区稳固后才迁往那里。1931年6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三任最高领导人向忠发在上海被国民政府抓捕,随即叛变并被杀。
【二】国民政府时期
1928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首都南京成立,上海因为地理优势,随即成为全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直至今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于杨树浦引翔港的三友实业社(今长阳路双阳路口)门前被中国工人殴打,而挑起一·二八事变,中日两国在上海闸北区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也暂时迁移到洛阳。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调动大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锐部队),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当时全国三分之一军队兵员),但最终实力占优势的日本军队击败了中国军队,武力占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区,抗日组织铁血锄奸团也同时针对汉奸、日军,展开一连串可歌可泣、热血澎湃的抗日战争。在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区及东区(即今虹口、杨浦两区)作为日军防区和日本势力范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及西区则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岛时期。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对英美宣战,随即日军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占领。后日本将租界“交还”给其扶持的傀儡汪精卫政权。1943年初美英与重庆国民政府改订了新的条约,放弃了在华租界,标志着具有一个世纪历史的租界在法理上不复存在了。1945年上海光复,此后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国民政府接管统治。
1946年,国民政府统领的中华民国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爆发大规模内战(参见国共内战)。1949年5月28日,解放军击败国军后控制上海全境,此间,许多与国民政府及海外机构有关的人员、财产和机构追随国民党撤离上海。
1949年以前,上海曾是远东第一都市和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无论股票,黄金,外汇等金融市场规模全部雄踞亚洲之冠。当时的上海云集了亚洲最大的交易所、中央金融监管部门、中央四大行的总部、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银行如北四行、南三行的总部及不计其数的保险、信托公司的总部等。此外当时的上海还云集了亚洲最多的国际金融机构的远东分行,大量今天的金融巨头与老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
然而到1952年底,外资金融机构基本撤离上海而私营金融机构的数量也已经锐减至60余家。从1949年以后,有些上海的资本家都已经逃离到香港、台湾或者海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留在上海继续经营,最后在1956年初都被公私合营。
经过阵痛后的上海,如今却焕发出崭新的耀眼光芒。上海的经济总量位居大中华区第一位,2009年上海市GDP达到2183亿美元超越香港。人均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均居全国各省区及直辖市首位。上海是全球第二大股票市场中心,在全球证券交易所中排名第3,仅次于同处纽约的纽交所和纳斯达克,超越伦敦和东京。上海是全球第二大期货市场中心,仅次于芝加哥,并同时跨入全球十大衍生品市场中心行列。上海还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现货交易中心和第二大钻石现货交易中心。上海是世界第一大港,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92亿吨,居世界第一;2010年第二季度上海集装箱吞吐量也已超越新加坡,居世界第一。
上海的金融业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一。上海的私人银行总部数居全国第一,工行、交行、农行以及绝大多数外资银行均选择上海作为私人银行总部。上海的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总额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上海的金融要素市场完备度居全国第一。上海外资银行境内总部数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二,资产占全国外资银行85%,上海外资法人财产险公司境内总部约占全国七分之五,此外中国六成的中外合资保险公司与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总部位于上海。上海吸纳到的海归人才的数量同样位居国内 第一,全国每年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海归人才选择到上海工作创业。亚洲第一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也坐落于上海。上海吸收外资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量同样位居国内第一。大量世界五百强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高端领域的跨国巨头都选择将亚太或中国总部设在上海如花旗集团、汇丰银行、黑石集团、摩根士丹利、路易威登、德勤、英特尔、GE、麦肯锡、RBS、巴黎银行、AIG、普华永道、渣打银行、安永、香奈儿、安联、迪士尼等。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海外游客目的地。上海是目前中国的商业之都,上海的海外游客境内消费额约为新加坡的四分之三远超国内任何城市,上海的商铺租金同样居全国第一,其中南京西路的商铺租金为全球第37位,除此之外再无中国大陆其他城市的商铺租金进入全球前50。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五大时尚之都和全球三大商都,上海的商业环境、氛围和底蕴在国内更是无人能出其右。
上海工业发达,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和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上海的工业发展水平就已领先。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央政策原因,中国东南省份飞速发展,一度使上海的工业面临边缘化的危机,但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以及财政转移支付比重减少等多方面的原因,上海的工业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上海工业总产值占中国的十分之一,主要以轻纺、重工业、冶金、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工业为主,其他还有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张江高科汇集了大量的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由于土地、劳动力成本日益升高,加之市政府经济政策导向等原因,目前上海整体产业结构进步明显,已形成并逐渐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009年上海财政收入达到2540.3亿元,同比增长7.7%;0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59.4%;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GDP比重也已经达到了47%。 在2010年社科院发布的《2009—2010年度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上海在中国仅次于香港,位于台北之前,三个城市共同进入全球前50强。
浦东因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东岸而得名。20世纪90年代前,这里曾是大片的农田、渔村,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浦西。1990年国家实施开发开放浦东战略,1993年浦东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历经17年的开发建设,浦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浦东陆家嘴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新的金融中心,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也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硅谷”和“药谷”。
㈢ 上海滩在抗战末期为什么没有衰败反而更加繁荣了
当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打响的那一刻起,整个上海滩的中华儿女都进入了沸腾的状态。这时,只要军队需要什么,他们就捐什么。一对夫妇二话不说,连姓名都没留下就捐献了1万块大洋,相当于现在的上百万人民币。
有个叫杨慧敏的小丫头,居然冒着枪林弹雨渡过河去为八百壮士送去了一面军旗。很多市民更是不畏敌军的轰炸,站在桥头、楼顶、河岸等地势高的地方为我军呐喊助威。但随着战争的持续,人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到最后上海滩居然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混乱。
而奇怪的是,就在很多人连基本生活都日不保夕的时候,上海滩居然出现了比战前的十里洋场还要奢侈和繁荣的现象,这又是怎么回事?为何知道真相的人反而都忍不住叹息了起来?
㈣ 上海是不是很多富人区都没落了
上海比较好的区主要是指中心城区,包括原来的法租界、英美租界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上海苏州河以北的城市面貌原来要落后于苏州河以南的几个中心城区正核心区。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建设以及南北平衡战略的推进城市的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许多后起之秀不断涌现,譬如徐汇区的徐汇滨江;黄浦区的南外滩地区;新静安区的大宁、苏河湾地区;虹口区的北外滩;杨浦区的五角场、大连路地区、新江湾城;普陀区的长风生态园区以及长宁区的天山古北地区。
㈤ 如果全上海的外地人都离沪,上海将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外地人离沪。我觉得很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外地人离沪3天。
工厂宣布停产。外地人突然从上海消失了,突然大街显得空荡荡的。也没有以前拥挤了,大街上全是清一色上海口音。外卖行业是彻底完蛋了。经常吃的包子铺也关门了。只能全天在家吃饭。很多中小型饭店因为找不到本地服务员,全部暂停营业。很多家庭的家用电器坏了,过了保修期。怎么都找不到维修师傅。可离沪三天总体还好。
外地人离沪60天。
经过本地人大量的投入,城市再次恢复了正常的运转。扫大街的,疏通下水道的曾经的小白领如今收入比经理还高,因为城市内部的自我运转修复。慢慢的好转起来。首先行业歧视从此彻底消失。人们生活经过两个月的煎熬如今将更加和谐。上海中心大厦滚动大字幕改为了《美好生活从我做起》。
但企业依旧因为人员不足倒逼减少生产量,可上海本地人就业将出现了百分百就业。
具体可以参考以色列,新加坡等国家发展。而上海如果没有外来人的话,就是下一个新加坡。
总结:就算离开外来人,城市依旧会经过时间的分配,以及高层的决策,和城市本身运转情况。最后将人们的生活回归到正常情况。离开谁地球还是会照常转,只是眼前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尤其是有2000万人口支撑的上海。比许多国家都强大。即使没有外来人口,也足以保证这座强大的城市正常运转。
没有外地人数年以后的上海:
人们生活更加富裕,平等,文明,富足。企业将原本少量投入到底层待遇方面如今将投入比高层还多的地方。一方面这是文明的进步,一方面也是重视。文明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只有在公平的前提下,人性才能显露出光辉。我相信以后的上海,将会更加美丽富足。
㈥ 如果有一天外地人都不去上海,上海会变成什么样子
上海会没落。
㈦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的上海,在未来的发展中会成为下一个纽约吗
上海未来会发展成下一个纽约。
它是中国外资总部最多的城市,在交通运输方面,轨道交通的里程和高铁的平均每日班次在全国排名第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分别位于西侧和东侧,位于上海的门户网站上,2018年的旅客共计1.2亿人次,为全国之首。在教育和医疗方面,上海有4所985,6所211,32三级医院。如果中国经济保持6%左右的增长,那么到2027年左右,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预计上海将成为未来可与纽约媲美的全球核心城市和经济中心。
㈧ 上海衰落了吗
是的
个别行业有所衰落
比如,农业
㈨ 我很讨厌上海这个变态城市,上海什么时候衰落灭亡
讨厌是因为你在哪里生活得并不开心,如果事事顺心,你就不会讨厌它了。哪里都有好人坏人,也许你遇到的坏人多一些,或者你自身有什么问题,总之你是不顺心。那就换一个地方吧,反正在哪都是打工。天下之大,总有适合你的地方。
㈩ 哪个城市和上海齐名,却因错失两次良机沦为五线城市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30年河东,30年河西”,“人无常势,水无常形”。而用在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更是如此。如下面这座城市,曾被称为长江五虎,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领头羊,跟上海齐名。但是因为错过两个机会,现在沦落为五线城市,穷困潦倒,十分可惜。
放着安庆大城市不去建设,去建设合肥,所以这至今被看做安徽的失误之处,也是现在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因为,建设合肥花费大量的财力,抽干了原本很好的安庆,皖南地区,但是合肥发展基础又太差,整个造成了拖累。而原本可以一飞冲天,与武汉等齐头并进的安庆,从此进入没落的轨道,到现在,只是一个五线城市,很是可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