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上海金融自贸区股灾

上海金融自贸区股灾

发布时间:2021-05-22 21:42:48

1. 如何防范上海自贸区的离岸金融风险

您好。以下就是离岸业务风险控制。参考下。

离岸金融是有关货币游离于货币发 行国之外而形成的通常在非居民之间进 行的各种金融交易资金融通具有离岸 性和“两头在外‘’的特征我国现在尚未 建成自己的离岸金融市场。
中国人民银 行于2002年6月重新开放离岸金融批 准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离岸 金融的概念重新纳入中国金融业的范围 需要银行业在有效控制离岸金融风险的 基础上发挥其积极的经济效用 风险监管不力的后果 离岸金融可能出现的风险 信用风险。离岸金融为’‘非居民”性 质的个人或团体服务其广泛地外延使 银行难以深入把握服务对象的信用表现 及所属产业的资信状况。这种风险尤其 是对于外汇贷款业务更加出。
法律风险。离岸投资者的投资目的 虽然有个人差别.但他们的根本一致性 是利用存在于世界各国税收金融体制上 的差别来维护个人财产的保值增值。离 岸金融可能会给予投机行为者机会,目 前‘’洗钱”、“逃汇’‘即是离岸金融热点 法律问题。 利率和汇率风险。人民币在境外的 流通始隐藏在迷雾中我们对此的监督 管理尚未建立。如果人民币被货币投机 者利用.就很可能以其在外汇市场上的 操纵影响人民币的兑换汇率。
希望能帮到你
谢谢采纳了、

2. 上海自贸区板块股票有哪些

上海自贸区股票有

交通运输行业:上海机场(600009);
港口:上港集团(600018)、浦东内建设(容600284);
金融商贸:浦发银行(600000)、龙头股份(600630)、上海三毛(600689)、锦江投资(600650)、上海物贸(600822);
地产:外高桥、界龙实业(600836);
临港:上海佳豪(300008)、中华企业(600675)、上海建工(600170)等。

3. 如何利用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扩大资金来源渠道

在金融方面,上海自贸区是能够实现利率市场、汇率自由汇兑、金融业对外开内放、金融产品的创新容以及离岸金融业务的开放式区域。
金融支持试验区实体经济发展、便利跨境投资和贸易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探索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二是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使区内企业和个人更加灵活使用本币进行跨境交易。三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四是深化外汇管理改革,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
同时你可以到到海外自贸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比如加勒比自由贸易区属于全球知名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当地没有外汇管制,可以有汇出,允许外资100%所有权,无所得税遗产税等等,行业监管也比较宽松,可开展离岸银行,保险,信托基金业务,是不错的金融业务地。

4. 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票有哪些

自贸区概念股一般与自贸区当地的房地产公司有关。
如上海自贸区的陆家嘴,外高桥。天津自贸区的津滨发展。重庆自贸区的渝开发等。

5. 我所经历过的几次股灾

闪牛分析:中国股市一共经历了,四次股灾,你看看那些是你经历的:

(1)1992年5月—1992年11月 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达72%
(2)1993年2月—1994年7月 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3)2007年11月—2008月10月 上证指数6124点跌至1664点,历时12个月,最大跌幅达72.8%
(4)2015年6 月—2016年1月 上证指数从5178点跌至2638点,历时8个月,最大跌幅达49.05%
股灾是股市灾害或股市灾难的简称。它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异常经济现象。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一般来说,股灾具有以下特点:
①突发性。每次股灾,几乎都有一个突发性暴跌阶段。
②破坏性。股灾毁灭的不是一个百万富翁,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家银行,而是影响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使股市丧失所有的功能。一次股灾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超过火灾,洪灾或强烈地震的经济损失,甚至不亚于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
③联动性。一是经济链条上的联动性,股灾会加剧金融,经济危机。二是区域上的联动性,一些主要股市发性股灾,将会导致区域性或世界性股市暴跌。
④不确定性。股灾表现为股票市值剧减,使注入股市的很大一部分资金化为乌有,股灾会加重经济衰退,工商企业倒闭破产,也间接波及银行,使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在股市国际化的国家和地区,股灾导致股市投资机会减少,会促使资金外流,引发货币贬值,也冲击着金融市场。

6. 张军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次股市戏剧般的动荡

你要的文章原文
中国的股市戏剧般的动荡基本上告一段落,但正常股灾今天已经迅速转变成为一场国内持续的大讨论。已有讨论的内容大概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为什么会酿成这次股灾?第二,这次股灾对中国的金融改革和开放会产生什么影响?第三,对于资本市场发展,中国政府未来怎么办?

过去几个星期中国股市的狂泄已远远超出正常回调的范围,这是中国政府没有料想到的。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次股市戏剧般的动荡?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更理性地来回答这个问题了。


最初,在政府官方的媒体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看法,认为这次股灾很大程度上是某些境外的资本恶意做空导致的。后来恶意做空的资本又被认为不仅仅是外资,也包括了中国本土的资本。中国的监管当局,联手公安部等政府部门公开表示,要严查这个做空的势力到底来自于何方?但是现在官方的这个看法实际上已悄悄发生转变。眼下讨论的重心似乎已经转移到技术层面。高杠杆配资被认为是这次股市出现剧烈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股市,极大催生了泡沫,为股市变成狂牛和疯牛推波助澜。对于这一看法而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被当作一个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场外资金配置的效率和规模,并且往往不为人所知。阿里巴巴旗下的HOMS 系统一度成为众矢之的,甚至成为政府要调查的对象。

但是,把场外配资和交易技术视为股灾的原因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它们只不过加大了股市的动荡和放大了风险,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股市突然兴奋并且很快发生逆转跟它们无关。它们并不是这次股灾的始作俑者。那么到底谁是这场戏剧的始作俑者呢?股市高涨的情绪为何突然被唤起?为何不久又突然发生逆转呢?答案其实只有一个,就是政府自身。

在股市维持了最近两年慢牛的行情以后,去年年底以来,一些官方媒体和监管者开始大肆鼓吹所谓的“改革牛”。在股市被政府的言论唤起高涨的热情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中国已经开始了长达10 年的大牛市。而在A 股一路高歌直逼5000 点的时候,监管当局则开始改变态度和言论的方向,反复提醒股市有泡沫,提醒进入股市的风险,并声称要严查场外配资。于是市场情绪发生逆转。

看起来再清楚不过,中国的监管当局简单地认为只要进入牛市,就是中国股市的成功。因而在维持牛市的努力当中,注意力仅仅放在了如何刺激股市以及如何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各种政策和言论之上,对股市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监管的漏洞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比如在开放两融和场外配资的渠道之后,到底有多少资金会流入股市?是哪些人参与场外配资以及用什么方式参与?遗憾的是,没有迹象表明监管当局对两融和场外配资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事实上,在开放两融和场外配资的情况下,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扩张,监管当局现有的政策法规根本难以掌控局面。即使是银行的资金流入股市的规模,虽然也许受到银监会的监控,但在鼓励股市繁荣的言论之下,后者基本上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在需要及时应对市场暴跌的紧急情况下,央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还发现彼此没有信息的共享,也难以协同对付市场的波动。

在股市被认为过度兴奋,并且A 股指数已经超出合理范围的时候,中国的监管当局没有对股市可能出现回调的速度与规模做相应的预判,也没有准备好在股市回调之后对如何稳定市场做相应的备案。在股市逆转之后,证监会更是乱了阵脚,不知所措,除了行政命令之外,缺少与市场和投资者及时双向的互动,也没有从市场和民间获取智慧的基本机制和渠道,一片茫然。这暴露出中国的监管部门,特别是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在监管方面现有的制度安排,已经完全不能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虽然“一行三会”在中国一直是有监管上面的明确分工的,但是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货币基金市场的迅速扩张,资金在不同的市场上已经完全被打通。交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技术,使资金跨市场的流动瞬间完成。但是监管的体制依然是各自独立,既缺乏信息共享的渠道,也没有协同监管的机制。对于这次股灾的场外配资问题,可以说没有一个监管者知道它到底有多大。现有的说法,场外配资规模从几千亿到几万亿的估计屡见不鲜;最新的报道说有7.5 万亿。


有意思的是,在最近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条例的设计中,“一行三会”的分工体系依然被保留了。也就是说,未来将出台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法规依然把互联网金融分割成隶属于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四块内容,而这当中并没有一个主导者。很难想象,这样的监管法规能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快速的扩张。有建议说,这次股灾提醒中国政府需要成立一个超越现有分割的监管体系的超级监管者,也就是类似于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组建的金融监督委员会。如果认识到这次的监管失职,这无疑是股灾之后中国政府相关部门改组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现有的证监会长期以来习惯于以促进股市繁荣和牛市为目标,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为一个部级单位,牛市是对其政绩简单的度量,从这一次股灾中可以看得很清楚,但这一激励目标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害,而且存在巨大的风险。而中国监管者未来巨大的挑战也在这里,他们需要明白建立一个有效运作的监管系统,并不断加强和改善监管制度的建设,是从根本上保护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利益和维护股市繁荣稳定的关键。
在北京的中央部委有各自的局部利益,并在重大政策问题上有相互牵制的情形并不是新鲜事。但这也并非总是如此。他们在某些时候合作得相当好,他们通力合作的重要领域往往体现在中国努力寻求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的战略中。AIIB 的行长候选人金利群先生在谈到AIIB 为何能够成功设立的时候曾暗示说,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有关部委的通力合作。中国的央行、财政部、外交部等重要的政府机构,在促成中国政府倡议的国际性战略中往往一致对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这次资本市场的大动荡中,不难发现央行和银监会的确行动迟缓,让人再次看到他们之间没有那么合作。直到后来股市暴跌严重,引起中央政府高度关注之后央行才站出来公开表态,愿意动用流动性支持股市的稳定,此时市场情绪才慢慢稳定下来。可见,单有证监会的行动,不足以在股市出现逆转的形势下稳定军心。

在这次股灾之后海内外不少投资者都担心,股灾很有可能会让中国政府放慢沪港通、深港通,放慢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步伐,甚至可能动摇中国政府关于开放资本账户的决心,除了严控甚至取缔两融之外,也可能对外国投资者实施更加严厉的控制。这一担心是否有道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政府对这次股灾的始作俑者是否有正确和清醒的反思。如果政府坚持并依然认为有恶意做空中国股市的境外的强大势力存在,上述担心不无道理。但现在看起来,政府的这一看法不仅遭遇越来越多的批评,而且放慢金融开放和金融转型也与中共之前做出的重大决定相悖。反思监管的失职,我相信是这次中国政府领导人从本次股灾中获取的最大教训。

眼下动用国有企业和国有证券公司的力量来稳定股市,显然只是紧急情况之下的权宜之计,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在这次股灾之后应明确致力于监管制度的改革。在内外部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转型的信心开始动摇之时,我相信中国领导人会像当年邓小平那样,反而更加坚定地承诺金融开放和金融转型的时间表不会改变,因为他们都非常清楚,不这么做对从结构上推进中国经济的转型是有害而无益的。如果说中国政府确实认识到本次股灾的始作俑者是政府自己,是监管失职,那么,对于中国未来的资本市场发展,这次股灾就不会成为被浪费的机会。

7. 上海自贸区股票有哪些

上海自贸区股票有

交通运输行业:上海机场(600009);
港口:上港集团(600018)、专浦东建设(600284);
金融商属贸:浦发银行(600000)、龙头股份(600630)、上海三毛(600689)、锦江投资(600650)、上海物贸(600822);
地产:外高桥、界龙实业(600836);
临港:上海佳豪(300008)、中华企业(600675)、上海建工(600170)等。

8. 我刚入市不久,看了一下年线,07年-08年发生股灾了都跌了60%以上

朋友,我在06年前被套过6年多,07年节套;听我句劝,如果你没准备好,千万不要投入资金;你首先问下你所认识的的股友、朋友,包括你所认识的或朋友认识的那些所谓的高手们,他们是否具备入市的4项基本素质,“第一会卖、第二会买、第三会研判大势、第四会选股”;即使具备这些基本素质,也并不能保证你能盈利,只能说明你具备了入市的资格,即使你现在已经入市,不要做短线(切记,千万千万不要),不论什么样的专家,只要鼓动你做短线,一定是忽悠,这一点一定要记住,用暂时用不上的闲钱,坚持做长线,这些钱如果你想存入银行,3年以上死期存款,那就投入股市吧,不论如何震荡,都不要去看,什么时候有大牛市,到一定高度出来(2番以上),否则,远离股市。
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观点,就在若干年后,若果不幸被我言中,你认为适当的时候联系我,大家握下手;若果我错了,欢迎板砖!!!
下一轮牛市一定在8000点以上(据江恩波段理论),以此为证! 然后就要全线退出,彻底休息,等待大熊市的到来在进入,我现在进入半仓,我习惯选择10几亿的盘子,能源股,贵重金属一定要等超跌后,果断进入,我现在1/3仓,静等。

阅读全文

与上海金融自贸区股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上海艾瑞德投资公司 浏览:356
基金有退市的风险吗 浏览:6
30年房改房贷款 浏览:690
3990日元代表多少人民币 浏览:59
国人住酒店可以付外汇 浏览:7
售出交易性股票投资 浏览:274
jw外汇 浏览:418
基金基本不赚钱 浏览:959
cme人民币外汇期货杠杆率 浏览:153
人民币期货在香港上市公司 浏览:237
鹏华添利宝基金如何 浏览:205
买基金吧比股票好 浏览:821
八大贵金属的名称 浏览:894
热电偶的贵金属多少钱一斤 浏览:613
网易贵金属设置止损 浏览:876
新增贵金属环评厂家 浏览:459
c轮融资多久上市 浏览:214
外汇第三方是犯法的吗 浏览:885
5分钟外汇交易 浏览:621
指南针资金能量副图指标 浏览: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