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风险评估的方法主要有
常用方法编辑
方法
一、风险因素分析法
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三、内部控制评价法
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与控制风险直接相关,因而这种方法主要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使用。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所做出的研究和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
四、分析性复核法
分析性复核法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主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以推测会计报表是否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可能性。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三种。
五、定性风险评价法
定性风险评价法是指那些通过观察、调查与分析,并借助注册会计师的经验、专业标准和判断等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的方法。它具有便捷、有效的优点,适合评估各种审计风险。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了解法、逻辑分析法、类似估计法。
六、风险率风险评价法
风险率风险评价法是定量风险评价法中的一种。它的基本思路是:先计算出风险率,然后把风险率与风险安全指标相比较,若风险率大于风险安全指标,则系统处于风险状态,两数据相差越大,风险越大。
风险率等于风险发生的频率乘以风险发生的平均损失,风险损失包括无形损失,无形损失可以按一定标准折换或按金额进行计算。风险安全指标则是在大量经验积累及统计运算的基础上,考虑到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情况、法律因素以及人们的心理因素等确定的普遍能够接受的最低风险率。风险率风险评价法可在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风险管理中使用。
② 风险敏感性分析,请问大家知道怎样分析吗
敏感性分析是指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对投资项目经济效益指标有重要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并分析、测算其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程度,进而判断项目承受风险能力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
(1)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变动的敏感性因素,分析敏感性因素变动的原因,并为进一步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如概率分析)提供依据;
(2)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如引起项目经济效益值变动的范围或极限值,分析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
(3)比较多方案的敏感性大小,以便在经济效益值相似的情况下,从中选出不敏感的投资方案。
根据不确定性因素每次变动数目的多少,敏感性分析可以分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二、敏感性分析的步骤
进行敏感性分析,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1.确定分析的经济效益指标
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
2.选定不确定性因素,设定其变化范围。
3.计算不确定性因素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
4.绘制敏感性分析图,求出不确定性因素变化的极限值。
三、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每次只变动一个因素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所做的敏感性分析,称为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在计算特定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影响时,须假定其它因素不变,实际上这种假定很难成立。可能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确定因素在同时变动,此时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就很难准确反映项目承担风险的状况,因此尚必须进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四、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是指在假定其它不确定性因素不变条件下,计算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确定性因素同时发生变动,对项目经济效益值的影响程度,确定敏感性因素及其极限值。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一般是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基础进行,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大体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多因素敏感性分析须进一步假定同时变动的几个因素都是相互独立的,且各因素发生变化的概率相同。
例
某项目投资170000元,寿命10年,残值20000元,基准利率为13%,预计现金流入和流出分别为35000元和3000元。试对现金流入和流出作双因素敏感性分析。
解:设x和y分别为年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变化率,则净现值为:
NPV=-170000(A/P,13%,10)+3500(1+x)-3000(1+y)+20000(A/F,13%,10)
=-170000*0.184+35000(1+x)-3000(1+y)-20000*0.054
=1757+35000x-3000y
只要NPV>0,即y>0.586+11.67x方案就可行。
敏感性分析是一种动态不确定性分析,是项目评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用以分析项目经济效益指标对各不确定性因素的敏感程度,找出敏感性因素及其最大变动幅度,据此判断项目承担风险的能力。但是,这种分析尚不能确定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发生一定幅度的概率,因而其分析结论的准确性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敏感性分析找出的某个敏感性因素在未来发生不利变动的可能性很小,引起的项目风险不大;而另一因素在敏感性分析时表现出不太敏感,但其在未来发生不利变动的可能性却很大,进而会引起较大的项目风险。为了弥补敏感性分析的不足,在进行项目评估和决策时,尚须进一步作概率分析。
③ 一般公司做项目风险分析怎么写
在财务评价中,应对各种风险因素对财务评价指标的影响进行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和决策树分析等。
对风险因素应 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识别,分析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的影响,进行风险等级分类,评估风险的影响结果,并根据不同类型风险的具体特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规避对策。
对于一个项目而言,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使项目获得成功,为项目的实施创造一个平静、稳定的环境,降低项目成本,避免损失和浪费,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 除外部的干扰,使项目顺利投产并效益稳定。
在项目决策阶段应考虑的风险包括:投资环境风险、地质风险、设计和技术风险、资源风险、市场风险、原材料风险、 布局安全风险、工程建设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资金风险、汇率风险和不可抗拒力的风险等。
(3)风险分析最简单的形式是敏感分析扩展阅读
风险综合评价的方法中,最常用、最简单的分析方法是通过调查专家的意见,获得风险因素的权重和发生概率,进而获得项目的整体风险程度。其步骤主要包括:
1、建立风险调查表。在风险识别完成后,建立投资项目主要风险清单,将该投资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风险全部列入表中。
2、判断风险权重。
3、确定每个风险发生概率。可以采用1-5标度,分别表示可能性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代表5种程度。
4、计算每个风险因素的等级。
5、最后将风险调查表中全部风险因素的等级相加,得出整个项目的综合风险等级。
④ 风险分析的分析方法
风险综合评价的方法中,最常用、最简单的分析方法是通过调查专家的意见,获得风险因素的权重和发生概率,进而获得项目的整体风险程度。其步骤主要包括:
1.建立风险调查表。在风险识别完成后,建立投资项目主要风险清单,将该投资项目可能遇到的所有重要风险全部列入表中。
2.判断风险权重。
3.确定每个风险发生概率。可以采用1-5标度,分别表示可能性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代表5种程度。
4.计算每个风险因素的等级。
5.最后将风险调查表中全部风险因素的等级相加,得出整个项目的综合风险等级。 1.使用条件:
当在项目评价中输入的随机变量个数多于三个,每个输入变量可能出现三个以上以至无限多种状态时(如连续随机变量),就不能用理论计算法进行风险分析,这时就必须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技术。
2.原理
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一组输入变量的数值,并根据这组输入变量的数值计算项目评价指标,抽样计算足够多的次数可获得评价指标的概率分布,并计算出累计概率分布、期望值、方差、标准差,计算项目由可行转变为不可行的概率,从而估计项目投资所承担的风险。
3.蒙特卡洛模拟的程序
①确定风险分析所采用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②确定对项目评价指标有重要影响的输入变量。
③经调查确定输入变量的概率分布。
④为各输入变量独立抽取随机数。
⑤由抽得的随机数转化为各输入变量的抽样值。
⑥根据抽得的各输入随机变量的抽样值组成一组项目评价基础数据。
⑦根据抽样值组成基础数据计算出评价指标值。
⑧重复第四步到第七步,直至预定模拟次数。
⑨整理模拟结果所得评价指标的期望值、方差、标准差和期望值的概率分布,绘制累计概率图。
⑩计算项目由可行转变为不可行的概率。
4.应用蒙特卡洛模拟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运用蒙特卡洛模拟法时,假设输入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风险分析中会遇到输入变量的分解程度问题。
输入变量分解得越细,输入变量个数也就越多,模拟结果的可靠性也就越高。变量分解过细往往造成变量之间有相关性,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为避免此问题,可采用以下办法处理。
①限制输入变量的分解程度。
②限制不确定变量个数。模拟中只选取对评价指标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变量,其他变量保持在期望值上。
③进一步搜集有关信息,确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函数关系。
(2)蒙特卡洛法的模拟次数。
从理论上讲,模拟次数越多越正确,但实际上一般应在200~500次之间为宜。 专家调查法是基于专家的知识、经验和直觉,发现项目潜在风险的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它适用于风险分析的全过程。
注意:采用专家调查法时,专家应有合理的规模,人数一般应在10-20位左右。专家的人数取决于项目的特点、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的性质而定,没有绝对规定。
⑤ 什么是风险分析方法
应该是风险价值:
风险价值(Value At Risk ,VaR)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市场定量工具,是用来评价包括利率风险在内的各种市场风险的概念。风险价值按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按风险估价”,指的就是在市场条件变化时银行证券组合交易账户、财产交易头寸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头寸等价值的变化。其具体度量值定义为在足够长的一个计划期内,在一种可能的市场条件变化之下市场价值变动的最大可能性。它是在市场正常波动情形下对资产组合可能损失的一种统计测度。
风险价值分析方法的优点 风险价值分析方法可以测量不同市场、不同金融工具构成的复杂的证券组合和不同业务部门的总体市场风险。
风险价值分析方法提供了统一的方法来测量风险,因此银行管理层可以比较不同业务部门风险大小,进行绩效评估,设定风险限额。
风险价值概念简单,容易理解,适宜与股东沟通其风险状况。
风险价值分析方法的缺陷 风险价值分析方法是基于历史数据,并假定情景并不会发生变化,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风险价值分析方法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假设条件有些与现实不符合。
风险价值分析的概念虽然简单,但它的计算有时候非常之复杂。
⑥ 什么是风险分析,它由哪几个主要部分构成及相互关系是什么
风险分析实际上就是贯穿在软件工程过程中的一系列风险管理步骤,其中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解决和风险监督等。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或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可能造成的失误和带来的经济损失所进行的估计。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之一。风险通常是指由于当事者主观上不能控制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实际结果与当事者的事先估计有较大的背离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这些背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当事者对有关因素和未来情况缺乏足够情报而无法作出精确估计,也可能是由于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而造成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进行风险分析,有助于确定有关因素的变化对决策的影响程度,有助于确定投资方案或生产经营方案对某一特定因素变动的敏感性。若一种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对决策没有引起很大影响,则所采取的决策对这种因素是不敏感的;若一个因素的大小稍有变化就会引起投资决策的较大变动,则决策对这一因素便是高度敏感的。了解在给定条件下的风险对这些因素的敏感程度,有助于正确地作出决策。风险分析是找出行动方案的不确定性(主观上无法控制)因素,分析其环境状况和对方案的敏感程度;估计有关数据,包括行动方案的费用,在不同情况下得到的收益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各种机遇的概率,计算各种风险情况下的经济效果;作出正确判断,等等。进行风险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且多变,主要有:①技术经济分析中采用的数据来源和精确程度。②企业的类型及其稳定性。如采矿企业因地质条件的变化通常要承担较大的风险。③企业的厂房和设备的类型。如有些建筑物和设备有较明确的经济寿命和转卖价值,有的经济寿命不明确,也无多大转卖价值。这时对前一类企业投资的风险就小于后一类企业。④分析阶段的长短。如投资回收期的延长将会增大投资的风险,等等。
⑦ 常见的分析风险方法
风险是对于特定目标的尚未发生、可能发生的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对风险主要从可能性与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本文中论述的风险均为负面的风险。风险管理过程包括明确环境信息、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与监督与检查四个环节。
1、明确环境信息
明确环境信息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确定风险准则三个方面。在进行方法开发时应当明确内外部环境,包括法规或者规范的要求、利益相关方(如QC实验室)的需求、设备与耗材供应商的产品更新计划、实验室设备状况与人员水平等;还应制定相应的风险准则,包括如何度量风险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如何对风险进行分级,不同等级的风险应对如何应对,如何评价风险可以接受等。
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环节。
风险识别是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风险识别是通过识别风险源、影响范围、事件及原因和潜在的后果等,生成一个全面的风险列表。分析方法开发阶段进行风险识别时应当让所有相关人员直接或间接参与,采用多种形式,如实验室应当将同类分析方法曾经发生的问题汇总作为风险识别的参考,可自行内部相关领域的资深人士,查阅相关文献,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访谈,必要时可采用相关工具如鱼骨图、FMEA等。
风险分析是根据风险类型、获得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的使用目的,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为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提供支持。方法开发阶段的风险分析是指根据已确定的风险准则对已识别的风险的可能性与影响程度进行度量,对于技术方面的风险如溶液稳定性、样本量、仪器响应值的波动等,可以结合实验数据与统计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其他来源的风险如利益相关方需求、仪器型号的变化等可进行定性分析。一般情况下方法开发时的风险分析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初步揭示风险等级与主要风险,随着研究的推进与对方法性能的理解的加深,再对风险进行具体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组织的风险准则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的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以便做出风险应对的决策。
分析方法开发阶段的风险评估一般由方法开发执行人根据相关理论与经验进行判断,由于理论水平、经验、风险接受能力、利害相关等多方面因素的差异,不同执行人风险评估的结果各有不同,因此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执行人应当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咨询资深人士指导,对分析方法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3、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处理风险的过程,对于负面的风险一般有规避、减轻、转移、接受四种方式。在分析方法开发时对于已识别的全生命周期的风险,可基于对方法性能、样品性质及外部环境等多重约束,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
⑧ 什么是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是Meta分析中用来评估合并结果的稳健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方法。
敏感性分析的实施方法如下:
1、改变分析模型:当异质性较高时(如I的平方>50%),建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相反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2、逐篇排除文献:逐一剔除每一个纳入的研究后再进行效应量合并,改变纳入排除标准或剔除某类文献后再进行效应量合并。
(8)风险分析最简单的形式是敏感分析扩展阅读
敏感性分析不仅可以评估Meta分析合并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以评估合并结果是否受单个研究的影响,而发生显著的变化。此外,在排除某些研究或者资料后再进行meta分析,还可评估该部分研究对结果的影响。
在进行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之后,若存在可能低质量的研究,则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当异质性检验提示纳入研究间有显著异质性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敏感性分析,这时的敏感性分析是分析异质性的一种间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