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海有多少部队武警中队也算,分别在什么路
我只能提供以下数据 上海警备区预备役高炮师(上海)
预备役高炮师第1团(宝山)
预备役高炮师第2团(浦东)
预备役高炮师第3团(闵行)
预备役高炮师第4团(嘉定)
预备役高炮师第5团(奉贤)
上海警备区海防1旅(浦东)
上海警备区海防2旅(宝山)
空军上海指挥所(崇明)
南空预备役地空导弹团(奉贤)
南空第26师第78团(崇明)
南空第28师第83团(崇明)
南空第29师第87团(崇明)
南空第3地空导弹旅(浦东)
南空第3雷达旅(浦东)
南空第8高炮旅(浦东)
东海舰队吴淞训练基地(吴淞)
东海舰队上海基地吴淞水警区(吴淞)
东海舰队第1猎护舰支队(吴淞)
东海舰队猎护1支扫雷舰4大队(吴淞)
东海舰队猎护1支护卫舰8大队(吴淞)
东海舰队猎护1支护卫艇21大队(上海横沙)
东海舰队第5登陆舰支队(宝山吴淞 )
东海舰队登5支14大队(上海虬江)
东海舰队登5支15大队(上海虬江)
东海舰队登5支勤务运输船大队(高桥)
海航第6歼击机师16团(上海大场)
东海舰队海航舰载机独立团(崇明)
Ⅱ 浙江历史上出过什么将军
宗泽、毛文龙、葛云飞、朱然、钱镠等。
1、宗泽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
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二十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
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2、毛文龙
毛文龙(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龙,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上城区)人,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临汾市襄汾县)。明朝末期将领。
少时不喜读书,不事生产,游手好闲。后出走投奔叔父,袭其职为百户。天启元年(1621年),升任辽东巡抚王化贞标下的练兵游击,率兵两百攻破后金镇江(今辽宁丹东东北九莲城)。明廷在皮岛(今朝鲜椴岛一带)设置东江镇时,任命毛文龙为副总兵。
天启六年(1626年)以后,加授平辽总兵官,赐尚方剑,加封左都督,势力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个稳坐岛中,享其荣华富贵的“海外天子”。
崇祯二年(1629年)六月,袁崇焕借阅兵为名,渡海来到皮岛,毛文龙前往迎接。毛文龙见了袁崇焕,语多傲慢。
袁崇焕便以邀毛文龙观看将士骑马射箭为名,将毛擒获,数他十二大罪,取出尚方宝剑,将其斩首。后来,袁崇焕被崇祯帝所杀,两大罪状之一,便是擅杀毛文龙(另一条为私通后金)。
3、葛云飞
葛云飞(1789年-1841年10月1日),字鹏起,又字凌召,号雨田,汉族,清代绍兴府山阴县天乐乡(今属杭州市萧山区)人,是中国统率一军、镇守一方的武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英民族英雄。
葛云飞出生在下级军官家庭,七岁进私塾,同时习武。嘉庆十九年(1814)应试,补本学武生。嘉庆二十四年(1819)考中武举人。
道光三年(1823),中武进士。历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先后在宁波、黄岩、温州、乍浦、瑞安、定海、以及福建烽火门等地水师营任职,镇守东南海疆16年。官至定海总兵。
清道光二十一年八月十七(1841年10月1日),在著名的“定海保卫战”中壮烈牺牲。殉国后,谥“壮节”,诰授振威将军,追赠太子少保。同治十年(1871),加赠提督、建威将军。
4、朱然
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毗陵侯朱治的外甥。
朱然早年被朱治收为养子,并在读书期间和孙权相交甚笃。孙权统事后,朱然历任、馀姚长、山阴令、临川太守,加折冲校尉,率军平定山贼。曾随吕蒙擒杀关羽,以功迁昭武将军,封西安乡侯。吕蒙死后,朱然代替吕蒙镇守江陵。
夷陵之战中,与陆逊合力大破刘备,拜征北将军,封永安侯。魏国果然趁机攻吴,朱然坚守不出,曹真、夏侯尚、张郃等魏将围攻江陵六月之久,朱然从此“名震敌国”。
之后,朱然先后攻打江夏和樊城,都未成功;而两次出征柤中均有所斩获。最后官至左大司马、右军师。赤乌十二年(249年),朱然病逝,年六十八。孙权为其素服举哀。
5、钱镠
钱镠(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钱镠在唐末跟随董昌保护乡里,抵御乱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后因董昌叛唐称帝,受诏讨平董昌,再加镇东军节度使。
他逐渐占据以杭州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先后被中原王朝(唐朝、后梁、后唐)封为越王、吴王、吴越王、吴越国王。
钱镠因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始终依靠中原王朝,尊其为正朔,不断遣使进贡以求庇护。他在位四十一年,庙号太祖,谥号武肃王,葬于钱王陵。
钱镠在位期间,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经济繁荣,渔盐桑蚕之利甲于江南;文士荟萃,人才济济,文艺也著称于世。他曾征用民工,修建钱塘江捍海石塘,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
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由是田塘众多,土地膏腴,有“近泽知田美”之语。还鼓励扩大垦田,由是“境内无弃田”,岁熟丰稔。两浙百姓都称其为“海龙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钱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然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葛云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毛文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宗泽
Ⅲ 张宜爱的人生经历
张宜爱是原六安县人,1913年出生。1931年参加红四方面军,担任过红25军手枪团副团长,叁野31军91师副师长。张宜爱打过不少硬仗。济南战役时张宜爱是担负主攻内城任务的13纵37师副师长,攻城战斗十分激烈,当内城终被突破时,师指挥所正要转移到内城,一颗炸弹把指挥所的小楼掀翻,师长高锐负伤,师政委徐海珊牺牲,张宜爱幸免。
1952年张宜爱入朝作战,任20军59师师长,参加了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张宜爱历任海军陆战师师长、守备11师师长、海军舟山基地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参谋长、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少将,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文革期间,张宜爱参加支左,上海“一月革命”时,成立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张宜爱是17名委员之一,在上海市管农业。1971年上海市开党代会,上海警备区有两个名额进常委,在选另一位常委时,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周纯麟提上海警备区政委刘耀宗,张春桥、王洪文不同意,结果选了张宜爱为常委。批林批孔运动一开始,张宜爱、李彬山写信给张春桥,反映上海警备区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捂盖子。张春桥批示由王洪文主持市委常委和上海警备区常委开会,帮助警备区领导取得“主动权”。 马天水等在会上攻击上海警备区执行没有廖政国的廖政国的路线。会议的第二、叁天,张宜爱、李彬山发言,站在马天水、徐 景贤、王秀珍一边指责警备区其他领导,攻击周纯麟,致使周纯麟在会上心脏病发作,昏倒在会场。王秀珍在一次会上指着张宜爱、李彬山说:“来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你们说没有头头,这就是你们的司令、政委!”张宜爱、李彬山按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之意在警备区“刹回潮风”。张宜爱、李彬山指责警备区组织路线不端正,有许多“土围子”须炸掉。提出一个所谓受排挤打击的78人干部使用名单。
1976年10月8日,徐景贤、王秀珍获悉四人帮被拘禁的消息后,决定发动武装叛乱。徐景贤、王秀珍、王少庸召集张宜爱、李彬山、市民兵指挥部施尚英、钟定栋、市公安局薛干青、徐成虎进行紧急部署,决定建立指挥班子,设立两个指挥点。为了控制调动部队,8日晚,徐景贤、王秀珍通知张宜爱、李彬山、杨新亚(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李仁斋(警备师师长)待命。深夜,徐景贤、王少庸、张宜爱、李仁斋进入一号指挥点,负责总的指挥,同时下达将警备区两个连交给市委机关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调动的手令。王秀珍、冯国柱、李彬山、杨新亚进入二号指挥点,具体部署武装叛乱。由于中央采取了有力措施,及时制止了这一犯罪活动。
张宜爱被开除党籍,剥夺军衔和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