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无人零售对零售行业来说有什么意义
新零售将会重构零售行业。以前,消费者在线上或者直接在线下购买商品,或体验感不好或价钱高。现在,在云享新零售店通过虚拟购物场景真实感受商品,下单后商品直接送去家里,人们的消费方式将被重构。
㈡ 无人零售和无人商店有什么不同
无人零售和无人商店是一个意思
新零售:即以在线支付,互联网,RFID射频识别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实现手段,整合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的一种全新的物联网零售模式。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线上以现在或新的电商为重点,线下主要有无人售货柜,无人零售店等。主要的技术在于移动互联网,RFID射频识别技术,智能手机大量普及以及技术革新。
㈢ 现在新零售无人店行业怎么样可以做吗
马云所指的新零售应该是由现在的无人智能便利店最为有代表, 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讲:网购、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人们越来越倾向化于智能和便捷了,所以我认为无人店一定是个趋势并且很有前景!加油可以做的
㈣ 无人零售是否有前景,无人零售如何盈利
无人零售最大亮点就是无人售货
无人化至少节省了绝大一部分人工成本,但就目前兴起的无人店来说,技术还不成熟,成本相对来说也很高,不如自动售货机无人店靠谱。
自动售货机无人店,盈利主要来源两个方面,1.是售货。2.是广告费用
㈤ 国内新零售的趋势会是无人零售吗发展前景如何
新零售的方式就是无人值守零售 目标是更灵活的场地空间 无人值守带来的更低的人工成本
即以在线支付,互联网,RFID射频识别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实现手段,整合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的一种全新的物联网零售模式。主要有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线上以现在或新的电商为重点,线下主要有无人售货柜,无人零售店等。主要的技术在于移动互联网,RFID射频识别技术,智能手机大量普及以及技术革新。其中RFID模块YXU2881M技术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与现在的销售模式对比:
1.占用场地更小,像智能零售柜可以直接放到办公室里面;
2.节约人员开支,像零售行业,人员工资是很大的一笔成本,而新零售可以大规模减少工作人员数量;
3.消费体验好,新零售一般采用无人干扰的方式,实现拿了就走的购物模式。
看到对您有帮助请点赞,您的鼓励是我用心帮助大家的动力!
㈥ 无人便利店是未来零售的发展趋势么
这是必然的
便利店的竞争还未正真开始,为什么由此一说呢,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的便利店竞争还不是国际化的,如果一旦开始,便利店就需要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和即时的服务,而这些还是要靠品成本、技术、资金和规模来取胜的行。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便利店与超市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功能差异,便利店与超市大同小异,这可能与消费者的生活水平、认知程度不、便利店的目标顾客不充足、缺乏便利店经营技术和经营定位不明确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更加专业的便利店将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㈦ 无人零售发展趋势究竟会怎样
相较传统零售店,无人零售商店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于零售商而言可以解放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并且节约库存空间,其购买数据的全自动更新还有助于零售商收集用户数据,布局精准营销。对于用户而言,无人零售商店加快了购物的流程,用户无需排队,可以体验畅快购物流程。
据《中国零售业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在资本热捧下,2017年无人零售商店交易额预计达389.4亿元,未来五年无人零售商店将会迎来发展红利期,2020年预计增长率可达281.3%,至2022年市场交易额将超1.8万亿元。
虽然我们对于无人零售市场前景看好,但是目前中国无人零售商店无论数量还是成熟度都有所欠缺,最大的问题在于产品所依托的技术尚未成熟,实际应用达不到理想水平,布局无人零售商店的平台屡屡碰壁。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动作自动识别的精确问题,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随着技术难题逐渐攻破,新零售概念将逐渐被商家用户接受和认可,用户规模会呈现明显喷发趋势。
㈧ 无人零售店价值何在,真的能降低运营成本吗
webgame的产品周期短,推陈出新快的特点决定了webgame的IDC运营需要寻找能够提供按需付费,能够自动或迅速部署和弹性扩展的IDC服务,国外基本都是亚马逊的EC2,国内现在类似的服务是云快线的ECC,按带宽流量,服务器配置占用多少付费,运营成本自然降低一半以上。
㈨ 无人便利店前景怎么样
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优势:
1、无人便利店成本低、专省时间。无人超市其中一个属出发点是为了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实际上,无需人工的无人超市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2、节省顾客排队时间,顾客可自行扫码结账,无需到收银台排队。
3 、环保,票据电子化,节省纸张。
二、劣势:缺少人情味;所有东西电子化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减少了。
总的来说,中国已经迎来零售业的新时代,那些仍然坚守传统的零售商将会面临极大的挑战。无与传统的相比想要建立长久的发展,还需要完善基于新零售模式所建立的信用机制。类似于这种的无人超市,是否会引领未来趋势,或是完全代替现有经营模式,还需等待时间的检验。
㈩ 无人店未来会怎么发展
中国无人零售发展潜力巨大 但同时加速行业洗牌
随着劳动成本逐年上升、移动支付的普及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融合,新零售自助产业蓬勃发展,作为其中代表的无人零售爆发出了巨大的潜力,传统巨头、新兴创业公司一拥而上,但同时也在加速行业洗牌。
在近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无人零售大会暨2019上海国际无人值守零售展览会上,数百家传统零售商、无人零售以及智能售货技术软硬件服务商联合亮相,纷纷展示零售智能化转型的新技术和新趋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从机器保有量来看,近几年以来,我国自助售货机保有量均呈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2016年我国自助售货机的保有量在19万台左右,同比增长58.3%。进入2017全年我国自助售货机保有量达27.5万台。但从人均拥有量来看,我国人均自助售货机保有量仍较小。2017年,我国人均自助售货机拥有量为5000人/台,而在自助售货机分布最为密集的日本,平均每29人就拥有一台自动售货机,可见我国自助售货机存量增长空间大。截止至2018年我国自助售货机保有量达到了31万台。
2011-2018年我国自助售货机保有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但从2018年开始,一批无人零售企业纷纷倒下。2018年年初,猩便利在先后获得1亿元天使轮融资和3.8亿元A1轮融资后,突然被曝出大量裁员,引起行业震动。当年2月,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因扩张过快及投放策略出了问题被曝停运,从开业到停运仅4个月。7月,长沙的孚利购无人值守智慧店开业不到一年就搬迁。2019年年初,无人货架企业果小美也宣布放弃无人货架业务。
退去狂热的无人零售开始进入调整期。
“在我看来,无人零售,一定有未来。但非常遗憾,无人零售现在是‘早产儿’。我们今天这些做无人零售的,其实很多都在宣扬怎么把便利店的人工成本降下来。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地满意?今天的无人便利店也好,无人货架也好,我发现没有找到真正的痛点。”罗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张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量无人店或无人值守货架的商品非常同质化,以零售产业本身而言,这样的低门槛且同质化运作会使业者的核心竞争力降低。无人店一定要售卖高周转率的货品,尤其是食品和饮料,但这类商品在各家门店的确重合度很高,要想在商品品类上比拼优势是非常有难度的。
无人店或无人值守货架的商品品类决定了客单价不会高,人均消费只有几元到十几元,仅数百元的日营业额。由于缺乏人工在前台看管,货损率会非常高。
有业者指出,如果标品的毛利率是20%的话,那么100元的日营业额,若每天丢10元的货,基本上这个生意是没有钱赚的。货损所关联的下一个问题是扩张。
货损如果过高,那么越扩张就损失越大。然而扩张是必须的,尤其是那些获得资本亿元级别注资的业者,若不具备规模,后续就无法开展平台化的商业模式。
苏宁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荆伟认为,无人店不是单纯的炫科技,更应注重技术与商业的结合应用。只有从本质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无人零售竞争中脱颖而出。
行业集中度提升
新零售的新技术、新玩法在不断迭代升级,对运营方而言,物流、供应链和精细化运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后续经营并非易事。
第一财经记者在无人零售大会上,看到食品公司旺旺集团的展台,其已于2017年底投身无人零售领域,主攻自动售货机,截至目前在全国已铺机超过4500台,并设立了34个分公司服务点,计划到今年底将铺设的无人售货机数量扩充到1万台。
旺旺集团自动售货机运营中心负责人陈一良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目前的自动售货机主要铺设于学校、医院、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技术上与微信、支付宝达成了战略合作,并配有免费后台系统智能管理和云监控平台搭建,消费者没带手机也能方便购买;产品上,只售卖旺旺旗下的食品饮料,为抓住自动售卖机上的饮用水高频需求。“旺旺的自动零售业务目前已盈利,公司选择做这样的决策,更看重的是通过自动售货机积累的消费者数据,为公司产品研发和市场战略提供参考。”该负责人表示。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食品企业进入无人售货领域,是基于传统渠道的无效性在不断提升,在传统渠道下投入很大的促销力度、费用,也很难拉动销量,而包含无人零售的新零售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会逐渐取代传统渠道80%~90%的功能,从前瞻布局的角度来看,食品企业布局这一块,流量、粉丝、销量、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兼得,但企业本身必须要有实力、有品牌、有丰富的产品线,否则满足不了自身发展需求。
罗森,4月也在上海发布了一款新型多功能自动贩卖机,在功能上集“自动售货机+货架+冷藏柜”于一体。苏宁,也积极投身无人零售的又一个大厂,荆伟指出,与目前市面上的其他无人店相比,苏宁智慧无人店在技术层面进行了多重创新。
“2000~2013年,全国各地开始有了无人售货机,但还没有智能化,入驻的场地租金也并不高。2013年后资本市场开始进入,无人售货机品牌百花齐放,场地费、租金开始大涨,存量机器也不断增加。2015~2016年,新零售概念兴起后,快消品在无人售货机渠道投入了大量广告费。2019年是无人售货机的拐点,需要更谨慎、更理性。”陈一良认为,随着这一波无人零售行业的洗牌,投资会日趋理性和谨慎,传统零售巨头甚至相关大型企业的加入,会使得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自动售货机的机遇
无人零售市场目前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其中自助售卖机市场开始得早,较为成熟,智能化技术改造、应用的可行性也相对更高,而开放货架和无人便利店主要集中在2017年开始爆发,并且均处于发展前期。
相对于有面积要求、货损较高、管理运营水平要求更高的无人便利店,无人智能货柜的成本小、货损低、占地面积小,与物业的谈判成本低,回款快,受到零售商和品牌商的一致看好。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资料显示,中国无人货柜数量应为270万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目前距离这一数量还差很远。
朱丹蓬认为,无人零售的第一阶段是前两年的草创公司+投资机构模式,在资源及硬件还没成熟情况下,经历降温和洗牌是必然的;到第二阶段后,经历了渠道、管理等各方面的升级改版,以及与大数据技术结合后,已变成了自带流量的生态圈,企业要满足新声代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必然会有兴趣借助无人零售业态来提升自己产品的品牌、销量以及流量,此时产业端就会去满足这一需求。
无人零售市场的兴起,直接受益的是自助服务终端行业及相关产业链。
今年6月,布局无人零售终端平台业务的人工智能企业海深科技宣布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由浙江联合基金领投,蓝郡创投跟投。该公司核心技术为商品图像识别,曾为京东、小红书等企业提供商品识别算法服务,从2018年初开始研发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的G-BOX
AI零售柜,与国内著名厂商海信集团有深度合作,在识别准确率和识别速度等多项指标上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经历2017年的无人货架风口后,无人零售曾一度陷入困境,普遍不被投资人看好。但智能零售柜作为一个短距离触达用户的新流量入口,能够最低成本打通线上应用,已经成为阿里和腾讯等巨头的布局重点。
在行业上游,作为国内智能无人售货机主要生产商之一的新北洋,占据了本届无人零售大会的核心展位之一,早年生产物流快递柜的新北洋,从2015年以来,开始聚焦新零售、金融和物流三大战略领域。去年12月公司还公告拟募集9.37亿元发力智能零售。
国盛证券分析,虽然无人零售行业正经历泡沫破灭期,但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大趋势和人力成本提升背景下,新零售业务有望成为中长期重要增长点,大趋势下公司仍有望受益。新北洋上半年新零售业务推进力度不达预期,但看好公司持续向下游应用拓展的未来机遇,维持“买入”评级。
此外,零售渠道商怡亚通也在加大无人零售为代表的新零售领域投入。业界认为,智能无人零售的上半场是跑马圈地式的“点位大战”,下半场的关键则在于立足自身需求和定位的精细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