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上海金融家优劣势
项目位于浦东新区上丰路与华东路交汇处,是纯住宅社区。
优势:
1.交通:临近S20外环高架和上海绕城高速,自驾出行极为便利;
临近12(金海路站)、9(顾唐路站)、4(金穗路站)、2(唐镇站)号线,但是距离地铁站较远,平均都在3公里左右;
2.配套: 金融家小区东面是唐镇实验中学和王港幼儿园,王港小学和王港中学也位于周边;
沿着上丰路向东是恒生商业广场,恒生附近还有菜市场和公园,日后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锦绣路东延伸段和锦绣路贯通之后半即可达世纪公园和陆家嘴金融区;
顺着华东路向北行至金海路,便是宝龙商业广场,广场内家乐福等大型商业设施;
劣势:
1.距离市区较远,较为靠近东边
2.距离地铁站较远,需乘坐公交车抵达地铁站
客群:
1.刚需客群
⑵ 上海市场金融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中国的金融市场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目前,一个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l.建立了较完善的货币市场
中国的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1996年1月建立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并第一次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CHIBOR)。自1996年6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同业拆借利率上限,全面放开拆借利率。统一拆借市场的形成,结束了市场分割、多头拆借的局面,规范了各金融机构的拆借行为,提高了银行之间融通资金的效率,推进了利率市场化,并为中央银行加强宏观调控提供了条件。这几年,同业拆借市场交易量逐年扩大,到2001年底,已累计成交3.4万亿元。同业拆借市场已成为金融机构管理头寸的主要场所。
1997年6月,中国建立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允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回购和现券买卖。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已成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资金市场,并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重要平台。到2001年底,债券回购累计交易量达6.1万亿元,现券交易累计交易量为1597.6亿元。
中国的票据市场以商业票据为主,近年来这一市场在规范中稳步发展。票据市场正逐步成为企业短期融资和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一个传导机制。2000年底全国商业汇票的贴现余额为1236.3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154.2%;中央银行再贴现余额1258.27亿元,较1999年增长了151.5%。
2.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发展
1990年10月和1991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经过12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为主体的多种证券形式并存,包括证券交易所、市场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初步健全的全国性资本市场体系,有关交易规则和监管办法也正在日益完善。到2001年底,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已达1160家,市价总值4.35万亿元,流通市值1.45万亿元,市价总值与GDP的比为45.4%。1991年以来,A、B、H股累计筹资7700亿元。证券市场在改革投融资体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也可以从股票市场筹资规模的扩张以及股票筹资额和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率变化中得以体现。1993年境内股票筹资额为276.41亿元,占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率为4.36%,而2001年境内股票筹资额达到1182.15亿元,与银行贷款增加额的比例上升到9.15%。
除了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外,债券发行规模的扩张,特别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扩张,也是推动中国金融资产规模扩张、改变金融资产结构的重要力量。在开始发行企业债和金融债的1986年,国债余额占各种债券余额的比重为73%,1994年以后,国债发行的绝对规模迅速攀升,国债发行额与GDP的比率也不断上升,1995年新开辟了政策性金融债,形成了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共同主导债券市场的局面。到2001年底,国债余额、政策性金融债券余额和企业债额分别为15618亿元、8534.48亿元和1008.63亿元,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余额占债券总余额的96%。
3.保险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
中国保险市场快速发展,保险业务品种日益丰富,保险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保费收入较快增长。1989年末全国保费收入142.4亿元,2001年为2109.4亿元,年均增长25,2%。2001年,中国保险机构共对19.3万亿元财产进行了保险。全年保费收人与GDP的比率(保险深度)为2.2%,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人均保费收入(保险密度)168.8元,同比增加41.1元;保险公司支付赔款和给付598.3亿元,同比增加70,9亿元。商业保险已成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市场的发展在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外汇市场的发展
1994年4月,中国在上海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将原来分散的外汇交易集中统一起来,为成功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形成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体制奠定了重要的市场基础。8年多来,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效率不断提高,成交规模不断扩大。目前,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了美元、日元、港币、欧元对人民币的交易。到2001年底,已累计成交各币种折合美元4397.7亿美无其中,2001年各币种外汇交易折合750亿美元。
——粒粒贷竭诚为您服务——
⑶ 现在上海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如何
上海现在的金融业就业是好就业,但失业也快。现在基本都是有考核的不过关就走人,流动性太大了
⑷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哪些优势
国务院正式批复上复海加快制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政府的大力支持。
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大海,交通便利,有深厚的经济基础,上海也是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和远东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
基础条件好, 上海已建立起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票据业务中心等在内的类型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人才、环境与管理,从国内城市目前的现状来看,上海最有条件。
上海是我国综合城市实力最强的市,是我国第一大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外贸港口,是我国最大的商业城市。
上海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
⑸ 求长三角、珠三角、广东、上海以及其他省份的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1. 2009-2012年江西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2. 2009-2012年贵州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3. 2009-2012年内蒙古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4. 2009-2012年新疆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5. 2009-2012年湖南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6. 2009-2012年湖北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7. 2009-2012年云南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8. 2009-2012年陕西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9. 2009-2012年辽宁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10. 2009-2012年江苏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11. 2009-2012年吉林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12. 2009-2012年河北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13. 2009-2012年四川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14. 2009-2012年海南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15. 2009-2012年广东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16. 2009-2012年福建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17. 2009-2012年浙江省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上下卷)
18. 2009-2012版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四卷)
去中投网(www.ocn.com.cn)搜就可以
长三角,这是个存在已久远,却是最近才轰然乍响,几乎在一夜之间受到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它位于长江入海口,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区域内共有1个直辖市———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南京、杭州、宁波,江苏省的苏州、无锡,浙江的湖州、嘉兴等15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占全国的5.9%。
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08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经济上,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16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000亿元大关,达到28775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4977亿元。从总量比重分析,200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升,由上年的20.4%上升到21.1%,提高了0.7个百分点。从增长速度分析,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增速均值达到15.6%,其中最高增速为17.6%,最低的亦为13.6%,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和4.1个百分点。长三角已经成为拉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地区。
从增长速度来看,三大板块,江苏增速快。上海增速最低,为13.6%;江苏沿江8个城市中最高的增速达到17.6%,最低的增速为14.7%,增速均值高达15.9%。浙江7个城市中增速最快的达到17.0%,最低的增速为13.6%,增幅均值为15.5%;江苏8市平均增速比浙江高0.4个百分点,比上海增速快2.3个百分点。从江苏、浙江全省的情况看,同样如此,2007年江苏GDP增长14.9%,快于浙江增速0.6个百分点。
交通与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建设,长江三角洲已初步形成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以上海为龙头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奠定了基础,推动了长江三角洲更广泛地融入全球经济活动。
教育科研方面,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古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重教育的传统,经济的全面领先也使这个地区的文教水平达到历史最佳水平。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无疑代表中国高校的最高层。这一层次的大学是学科比较齐全的研究型大学,它们不仅要面向长三角,还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争做世界高水平大学;不仅要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还要承担相当的基础研究任务,培养大批研究人才。另外,专业性较强但又不仅仅面向本地的全国性重点大学在某些专业方面具有全国一流甚至世界前沿的水平,但不一定所有学科都齐全;为长三角经济服务,但又不仅限于此。然后是主要是为长三角和本地服务的省级大学。最后,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它们是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优惠政策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各个城市都开辟了特定的地区,作为招商引资的基地和园区,并制定出相应的税收和产业优惠政策。针对外商投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15个城市的政府部门纷纷出台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吸引高附加值的产业进驻,带动本地经济加快发展。
在金融危机的当下,长三角应该更有条件和机会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体化发展中走得更快。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来说,应当也是一种机遇,可以进一步来提升竞争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今后想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长三角地区都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潜力的一块热土,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是一块价值不菲的黄金宝地。
⑹ 金融危机以来上海就业情况怎样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我国经济发展也造成一定影响。就业,从来都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有多大?如何努力化解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记者采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
今年就业未受明显影响
统计数字显示,1-9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8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1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119%。9月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0%。
从社会保障情况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截至9月底,全国已连续57个月实现基本养老金当期发放无拖欠。
尹蔚民分析说,今年以来,就业和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好的进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重要因素: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制定出台了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二是我国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前三个季度GDP增长仍然达到9.9%,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前提条件很好。尹蔚民说,今年前三季度,广东省生产总值仍保持10.4%的高速增长,同期全省注吊销企业57608户,但新增企业达92609户,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的经济环境依然良好,用人需求仍然旺盛。三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和各项就业扶持政策,推动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和制度建设,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从就业情况看,随着《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进一步落实,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尹蔚民说,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形势的变化尚未对我国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带来明显影响。
未来就业面临三个挑战
尹蔚民也指出,尽管目前经济形势变化未对就业带来明显影响,但是,已有一些值得关注的迹象。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从劳动力市场监测情况看,第三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一些地区新增就业人数增速减缓。
二是部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纺织服装、加工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困难较大,对就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三是部分外贸出口型企业由于对外依存度高,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较大,出口的减速将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这种影响,广东劳动保障部门同志概括为“四大四小”:对外贸出口型企业影响大,对内向型企业影响小对纺织、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影响小对外资企业影响大,对民营企业影响小对外来农民工影响大,对本地劳动者影响小。
尹蔚民说,这些新变化,有可能对今年第四季度和明年第一季度的就业、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带来一定影响。近期就业形势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和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实际效应,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应对,预计明年上半年对就业的影响会逐步显现出来。
多项措施化解不利影响
尹蔚民说,目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宏观经济政策,必将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将进一步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的影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尽可能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改善创业环境,提高创业的稳定性。抓好小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个体经营者收费优惠、发展旅游业扩大就业、资金管理使用等五个配套文件的落实,对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推进对地震灾区的对口就业援助,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惠及更多群众。强化基金征缴和管理监督,采取切实可行征缴措施,做好稽核清欠工作,实现基金应收尽收,确保基金安全。继续完善各项制度,推进扩大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2009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统筹考虑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等因素,继续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保险待遇,适当确定调整水平,指导各地制定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
三是全面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指导各地适时出台配套措施,有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执法监察,推动建立企业工资保证金制度,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工资,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今年第四季度,我部将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劳动合同签订专项检查、农民工工资清欠专项活动,坚决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尹蔚民说。
⑺ 环境金融方面有哪些比较好的研究方向
环境金融的话,一般都是去研究一个环境下它的金融情况呢,我觉得去研究国内的金融情况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向,因为我国现在它的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而金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么你去研究我国的金融发展的话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