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解释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这一现象
答:
人民币的所谓“值”在对内和对外时其衡量标准不同。对内贬值,其衡量的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即物价水平的上升代表人民币的对内贬值。其原因可以通过货币数量方程体现出来,经济增长会另通胀水平提升。
另一方面,人民币对外升值,其衡量的标准是汇率。即用外币标志的本币价值。其原因是人民币存在通胀压力,通胀压力来源于国际贸易的长期顺差和国内通胀水平的持续维持相对高位。
所以,所谓的对内升值对外贬值是由于人民币处于不同的“价格体系”中由不同的标准衡量的结果。
❷ 人民币为什么对外升值却对内贬值
在国际上吵嚷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在国内,人民币却大幅度贬值。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表现,就是全面的、大幅度的物价上涨。 今年月,兰州牛肉拉面涨价事件,正式拉开了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序幕。一个月内,猪肉(精肉)价格从每市斤12元上涨到18元,极大地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惊动了中央政府。 临淄区的楼房价格,就像坐着直升飞机,2005年1800元每平方,2006年2400元,今年3500元!致使工薪阶层的积蓄化为乌有。 这可真是天大的怪事:人民币外升值对内贬值!!! 关于人民币对外升值,也就是相对美元升值,已经讲清楚了。 下面就着重讲讲对内贬值的怪现象。 1、储备外汇1.4万亿美元=额外发行人民币13万亿元 历史上,中国一直缺乏外汇。改革开放之后,对于外汇,就像摘星星一样艰难、珍贵。 1996年7月1日,中国实行《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要求外贸企业获得的外汇,必须全部按国家牌价售给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一股脑地把外汇全部划拉过来,耙拢着,就像母鸡抱窝一样,丝毫不肯放手。不讲求效益、后果,只是配合“斜驴”表演——往自己脸上贴金,建设“政绩工程”。 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动什么包买外汇?答案:人民币。 中国外汇储备1.4万亿美元,就是外贸企业用1.4万亿美元外汇,全部换取了人民币,相当于国家在正常的国内流通领域,额外多发行了11万亿元人民币。但是,这11万亿元人民币,所对应的是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美元储备,而不是市面上的货物。 也就是,国内市面上,有11万亿元人民币,没有对应的货物。 2、人民币置换外汇出走 贪官聚敛的赃款,都在地下钱庄兑换成美元逃到国外,把人民币撇在了国内。这些人民币,对应的是逃到国外的美元,在国内也没有货物对应。据估计,约700亿美元,撇下人民币5000亿元。 许多暴发户、企业家,全家移民国外,也用人民币置换走了若干美元。不知多少。 3、人参置换萝卜 中国以低工资、低附加值、低价资源,出口了货真价实的商品。但是,进口的却是“高附加值”商品,价值虚高。 也就是,中国出口人参,换来萝卜,堆放在国内市面上,按人参的价格进行萝卜交易,自然,物价就上涨了。 进口的石油、铁矿石大幅度涨价,也是人参置换萝卜。 综上所述,中国国内额外发行大量人民币,却没有对应的货物,导致物价上涨,也就是人民币贬值。 看来,人民币对内贬值,主要是《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惹的祸。另外,地下钱庄也有干系。
❸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原因及其影响
我也是想问下 对外升值 我能理解 对内贬值 是因为大宗商品随之涨价引起的吗?
望高手指点下 谢谢
❹ 怎么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人民币同时期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
我是这样理解的:持续的物价上涨也就是通货膨胀,国内物价普遍上涨。以前一块钱能能买到的东西现在你要花两块钱才能买到,这说明了人民币在国内不值钱了,相对于原来的物品它的价值在下降,也就是对内贬值;与此同时,以人民币为标价单位的物品价格上涨,对于国外来说中国的东西值钱了,因为它用一美元能买到的中国货现在得花两美元去买,表现为人民币对外币的升值。这就涉及到汇率问题,两国货币间的汇率是由两国的物价水平决定的,如果中国物价水平上涨而美国物价水平不变或者下降,那么人民币对美元就将升值。
❺ 人民币为什么出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经济学悖论
一、对外升值:
1、一个国家收入大于支出就意味着出现国际收支顺差,这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外汇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外币会贬值,自己的币会升值,而中国近几年来都出现双顺差现象,而且会一直持续下去,所以出现人民币对外升值就不足为奇了。
2、外汇储备过多,这也表明外汇供给大于需求,也会导致人民币升值,我国在2006年二月外汇储备达到8751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在一些时候外汇代表了国际支付力,外债偿还能力,但不是越多越好,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3、经济增长也是会影响汇率,我国经济增长率一直维持在百分之十左右,这么快的经济增长率,再加上巨额外汇储备还有长期的双顺差,这就使人民币一直有较大的升值压力,一旦外汇开放,人民币升值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二、对内贬值
首先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发,这也就使食品短缺,进而造成了通货膨胀,这自然就使人民币对内贬值。在2010年时,国家对水电等费用价格进行调整,这进一步对通货膨胀进行刺激。
再加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国家市场有一些混乱,使人民资金的流向发生很大改变,使得人民币在国内造到贬值。
(5)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分析扩展阅读:
在人民币通胀/在国内贬值/真实汇率下降的同时,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却上升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之前的名义汇率被低估的太严重。
举例而言,不考虑其他情况,假如纽约1美元买到的东西,在中国4元人民币能买到,那么此时的真实汇率就是1:4 如果人民币通胀/贬值,原来4块钱能买到的东西需要5块了,此时真实汇率就贬值到1:5。
然而,之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官方牌价)是1:6,现在升值为1:5.5。这就说明真实汇率意义上的“贬值”,和名义汇率意义上的“升值”,完全可以不矛盾。
❻ 为什么人民币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求关于此现象为什么出现的原因以及它的工作原理。
您好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人民币的升值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我例举几项;
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节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跟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第五,民币汇率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国际政治问题。有学者特别指出,一些西方国家频频呼吁人民币升值,背后还另有原因。有的是出于嫉妒,有的是为了转移国内对当局的指责,有的则是为了争取国内制造业的选票。如西方国家简单地将人民币币值水平与其本国制造业的衰退联系在一起,试图强迫人民币升值。,当然还有很多的原因
为什么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因为现在的物价上涨速度之快,CPI的持续上涨,使得我们的钱越来越缩水,升值的速度远远敢不上通胀的速度,但是购买国外的东西还是相对于以前便宜一些仅此而已。建议最好是选择一个好的投资品种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
❼ 为什么人民币对外升值 对内贬值
一是货币制度和汇率政策有问题。我国人民币汇率紧跟美元,且基本上是固定汇率。这样就很被动,人家贬值我们没有相应贬值,事实上就是被动升值,遇到金融危机和萧条就会吃大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们保持汇率不变就已经吃了不少亏,本轮金融危机我们仍然如此,保持汇率不变,结果又吃了哑巴亏。国外发达国家不仅树起保护主义旗帜不断向我国发难,而且使其本币贬值,结果让人民币被动升值,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出口。所以,应该建立起弹性汇率,该贬值就贬值,该升值就升值,不需要别人强迫我们。
二是发行的货币太多,发行的货币(名义货币)远远超过实际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实际货币),那么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民币对内贬值。三是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尤其是房地产、钢铁、水泥、建筑与建材等发展经济,一方面必然助长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导致本币贬值,另一方面不能扭转被动局面,经济开始陷入不良循环。四是民间资本缺乏新的投资渠道,除了炒作房地产等虚拟经济之外,就没有别的出路,这也是造成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重要原因。
❽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民币对内贬值意思是人民币在国内购买力降低了。这意味着在国内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之一。2013年11月05日,就购买大米而言,与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缩水至576元。
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
人民币升值更多还是由于美元贬值带动的,而并非人民币的主动性升值。由于中国经济结构自身存在问题,加之农业产业链比较薄弱,使得国内商品价格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同步上涨。这成为造成人民币汇率出现升值,而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却感觉到贬值、钱越来越不值钱的重要原因。
(8)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分析扩展阅读:
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进口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不仅会抬高整个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而且会吞噬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利润,使其赢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
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❾ 为什么人民币会对外升值,对内贬值
全民都在思考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这个话题极度升温。一个一直让公众闹不明白的问题是——既然人民币不断承受着所谓升值的压力,那么为什么我们手中的钱,反而越来越不值钱了呢?
每升1%点,中国人民期望兑换成美元的期待就增加1%,当上涨到一定点位时,各大银行很可能遭遇RMB挤兑风潮,以我国银行的呆坏账情况来看,很难抵抗这种事件的发生,那么在银行准备金无法支持的情况下,代表国家信用的银行不能倒闭垮台,只能转而寻求国家支持,国家也没有余粮啊,怎么办?只有进一步加大货币发行量,从而加速通胀。
❿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要怎么理解
对外升值:
一种货币,如果需求量大、供给量不足,自然会升值。除了美元这种世界货币以外,一般的货币需求量大的一般是一个国家出口强劲的时候。
大量的资本要转换为该国货币来购买商品。所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出口产品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端,人民币升值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然而,大规模的出口,使得外汇涌入。外汇在中国境内显然不能作为流通货币,因此都要转换为人民币。这些转换出来的人民币都是政府印出来的。这就增大了中国国内的货币供给,自然会提高通货膨胀率。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保证国内发展平稳,中国政府一直刻意压低人民币汇率。
由于国际市场上普遍认为人民币存在很大的升值空间,因此就有资本进入到中国,利用人民币升值来获取利润。对外升值这种情况更加严重。
对内贬值:
现代货币,尤其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倒掉以后,基本都是保持通货膨胀的。适量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别的不说,起码刺激了消费和投资。也就是说,如今的货币,对内贬值是一种普遍的状态。
中国国内市场投放了一大笔货币,然而这些货币所代表的货物却没有在市场上流通,被用来出口了。与之相对,中国攥在手里大量的美元,期望能买点美国的高科技等,但是美国人除了飞机大豆,什么都不想卖给中国,造成大量的美元外汇花不出去,只能用来购买美国国债。
一边是国内多出了大量的人民币,另一方面没有与之相对的货物前来补充,等于说人民币供大于求,于是对内通货膨胀。也就是对内人民币贬值。
(10)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分析扩展阅读:
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是人民币的购买力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来自中国经济体系内部的动力以及外来的压力。内部影响因素有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状况、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状况、经济增长状况和利率水平。
2012年人民币的汇率一直处于跌宕状态,到2012年10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再度创下自1993年来的新高。
内部因素
第一:实际有效汇率
据IMF估算,2002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名义有效汇率下降了6%,而根据胡祖六(2003)的测算,从2002年2月美元从其汇率的最高点贬值到2003年6月,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下降了11%。
自1994年中国实施汇率制度重大改革以来,根据国际组织的测算结果,人民币一直存在低估的问题。
第二: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购买力平价(PPP),指一定时期内两种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购买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实质上是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购买力的交换,长期均衡汇率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决定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人均GDP按名义汇率计算为1352美元,但若按购买力平价方法折算则为5791美元,即名义汇率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低估4.06倍。
第三: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决定论”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则会造成本币升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人民币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