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美元指数数据分析

美元指数数据分析

发布时间:2021-05-26 22:45:56

㈠ 3月5号美国最新财经数据对美元指数有何影响

从1973年3月至今,美元指数经历了6次大的波动。在1980年8月之前,美元指数有7年时间处于下跌盘整期,接着迎来了一波84.08%幅度的上涨行情,之后美元指数开始了历时10年的下跌之路,于1995年5月才开始反弹,至2001年6月,美元指数一直振荡上升,之后继续下跌,2014年7月后重新开始上升期。通过对美元指数走势的观察,结合对应的历史背景,我们认为,影响美元指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017年04月11日 09:51来源:第一黄金
责任编辑:谭微
摘要
经济增长是影响美元指数的关键因素。GDP增速提升的话,才会引起经济过热,提高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和次数,经济向好的话,国际资本才会主动流进来进行投资,从而推动美元指数上涨。
从1973年3月至今,美元指数经历了6次大的波动。在1980年8月之前,美元指数有7年时间处于下跌盘整期,接着迎来了一波84.08%幅度的上涨行情,之后美元指数开始了历时10年的下跌之路,于1995年5月才开始反弹,至2001年6月,美元指数一直振荡上升,之后继续下跌,2014年7月后重新开始上升期。通过对美元指数走势的观察,结合对应的历史背景,我们认为,影响美元指数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美元

历史走势
1973年3月至1980年7月,美元指数下跌15.36%
1973年3月至1980年7月,美元指数经历了7年4个月的下跌盘整期。下跌盘整的主要原因是,上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美国在1971年近100年来第一次出现贸易赤字,金额达到13.02亿美元,商品的大量涌入使得美国的贸易逆差扩大,黄金储备日益减少,美国再也无法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再加上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崩溃,世界处于实际滞涨阶段。
1980年8月至1985年2月,美元指数上涨84.08%
从1979年8月起,美国联邦基金将基准利率调高至11%,之后陆续提高,到1981年7月达到22.36%。高利率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美国,与此同时,里根总统实行减税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促使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经常账户方面与政府预算方面的巨额双赤字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受到美元升值的吸引,大量资金流出拉美国家,导致拉美债务危机产生。
1985年3月至1995年4月,美元指数下跌48.43%
1985年3月至1987年11月,巨额的“双赤字”导致美日德法英五国签署《广场协议》,要求日元和欧系货币要相对于美元升值,美联储的抛售加剧了美元进一步的贬值。日元的升值加上日本政府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大量的热钱涌进股市和房市,资产泡沫非常严重,日本政府认识到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于1989年实行紧缩政策,泡沫破灭,市场崩盘,日本经济走向长期衰落之路。而欧盟由于汇率联动机制漏洞,索罗斯等人做空当时弱势的英镑,直接导致英镑退出欧洲货币体系。
1987年12月至1995年4月,美元指数经历了7年4个月的盘整,指数波动区间为78.33—105.61。美联储在这个阶段实行了两次加息政策,美元指数弱势振荡。
1995年5月至2001年6月,美元指数上涨43.86%
在这次上涨行情中,美国经常账户赤字仍旧增加,财政赤字在克林顿时期得到有效改善。美国互联网经济出现泡沫,股市出现大行情,6次加息动作,无一不吸引全球资金的流入。在这个阶段,随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大部分国家也跟随实行加息政策,美国全球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大量资金的逃离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2001年7月至2014年7月,美元指数下跌32.00%
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国实行减息政策。“9·11”事件发生后,13次减息政策使得联邦基金利率达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资金成本过于低廉,房市信贷规模急剧扩张。
而在2005年1月至2014年7月,美国开展加息周期,虽然这个举措缓解了美元指数进一步的下跌,但是导致了房市资产泡沫破灭,次贷危机爆发,为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场范围更广泛的金融危机。2008年至2009年,美国启动QE量化宽松政策引发大宗商品价格暴涨。
2014年8月至今,美元指数上涨23.09%
这一轮的上涨主要是美国经济向好、贸易赤字收窄和加息预期的作用。实际上,美国实施量化宽松多年,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并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反而滋生过多的资产泡沫。为了抑制金融泡沫,让实体经济更快复苏,美联储可能会抓住此次机会将美国带入加息周期。
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状况
经济增长良好的话,能吸引国际资金流入美国,并且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金融市场对美元的需求就会增强,促使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升值,美元指数得以上升。数据分析显示,当美国GDP增长良好的时候,表明经济状况很好,此时的美元指数都是上涨。
第一次经济繁荣发生在1983年至1985年,当时里根政府奉行供给学派的经济理念,其间美国GDP年均增长率为5.37%,这段时间是美元指数的上涨期。第二次繁荣发生在1991年至1999年,当时互联网经济正繁荣发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20多个月,GDP年均增速为3.84%,而CPI同比均值仅为2.81%,在这段时间里,美元二次走强。
财政赤字
美国财政赤字是从2008年开始大幅攀升的,主要是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但2010年后财政赤字很快就下降了。美元指数上涨阶段,通常财政赤字都很小。通常而言,财政赤字通过这三条线来影响美元指数。第一,财政赤字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由于货币发行泛滥,美元供给增加,导致商品价格水平提高,相对于其他货币,美元贬值。第二,财政赤字易导致经常项目赤字。
在国内供给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势必增加对外国商品与劳务的购买,这将扩大经常项目赤字。第三,政府要想减少财政赤字,会借助增加税收、借债和发行货币等方式,可是这些方式都会使美元指数下降:加税会增加投资成本,限制了国际资本的流入;借债轻则财政赤字缺口加大,重则产生财务危机;发行货币的结果则往往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下,通货膨胀相当于本币供给增加,单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量就会相对减少,本币需求减少,外币需求增加,于是本币就相对于外币贬值了。也就是说,不管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要美元相对于6种货币尤其是对占有57.6%权重的欧元而言,发生通货膨胀了,美元指数应该会有所下降,反之亦然。
当美欧之间的CPI差相对上升时,美元指数相对下降;当美欧之间的CPI差相对下降时,美元指数相对上升。如果只跟自身比较的话,也可以看出,美国CPI走强的同时美元指数走弱,而CPI走弱的同时美元指数走强。可以看出,“通货膨胀上升—货币对内贬值 —货币对外贬值”这一链条在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相互印证。
避险需求
1980年至1985年美元指数走强,美联储大幅提高基准利率来对抗石油危机造成的通胀,高利率促使美元快速升值,但却引来了拉美危机,而拉美危机的发生又引起人们的恐慌情绪,将美元作为避险资产,使美元得以进一步的升值。在美元指数于1995年5月至2001年6月的上涨行情中,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欧洲的科索沃战争,同样促使国际资金回流美国,直至互联网泡沫破灭后才逃离。
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和2009年的欧债危机发生时,美元同样作为避险资产持有,在这两段时间美元指数有小幅上升。从拉美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科索沃战争、全球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美元总是作为全球优质的避险品种来持有,这一特点是由美国的经济政治地位所决定的,这也导致了每当发生局部危机的时候,美元指数总会有所上涨。
未来走势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是影响美元指数的关键因素,GDP增速提升的话,才会引起经济过热,提高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和次数,经济向好的话,国际资本才会主动流进来进行投资,当然,在美国GDP增速与其他国家经济下行的强烈对比下,资金处于保值的需求,也会流向美国,从而推动美元指数上涨。
展望未来,首先,我们从美国经济基本面来看,2016年四季度美国GDP为1.9%,虽然低于预期,但经济数据表现靓丽。2016年12月议息会议预期2017年加息三次,美联储耶伦明确表态到2019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将接近3%。今年年初欧洲的GDP、通胀、制造业等数据都表明了欧洲经济有所回升,欧洲央行1月议息会议上继续选择按兵不动。
其次,从地缘政治方面来看,英国启动退欧进程,但仍希望与欧盟达成全面的自由贸易协定。最后,从法国大选方面来看,两名执政观念截然不同的候选人意味着法国的未来将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作为右翼政党领导人,勒庞希望法国退出欧盟,采取措施保护国内就业。
而作为法国前经济部长的马克龙希望法国开放边境,让欧洲更为统一。因此,目前无论是美国经济基本面、美联储货币政策、美联储官员的言论以及地缘政治,都很难成为美元指数下行的主要原因。
但是今年3月15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加息后美元指数开始快速回落,这主要是短期加息兑现的结果。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美元指数的走势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特朗普政策,特朗普政策框架主要是减税、基建、贸易保护、能源独立以及限制移民等。虽然特朗普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包括美国经济能否真正改善、税改政策对美元信用的影响、特朗普是否会人为干预美元汇率,由于特朗普政策的预期还没有兑现,美元指数不具有大幅下跌的可能。
二是2017年美联储加息的频率与节奏,重点是加两次还是加三次,目前市场的预期是加三次。如果今年加息的次数超预期的话,相信美元指数会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同时要考虑到美联储不希望美元指数走势过强,因为指数过强意味着美元大幅升值,不利于出口,并且会打压原油的价格,抑制输入型膨胀,不利于美联储通胀目标的实现。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美联储是否会缩减资产负债表,一旦缩表的话会影响长端利率,美元指数将会大幅上涨
三是欧日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势对美元指数的影响。欧洲制造业开始回暖,但目前经济仍然较为疲软,对当前欧洲经济的反弹不宜过度乐观,还需要后市观察。今年是德法两国大选之年,候选领导人执政风格之不同所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会影响到欧元汇率,进而影响美元指数,所以目前应关注欧洲大选的动态发展。日本方面,考虑到经济增长依然保持长期低迷,日本将会继续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对美元指数影响不大。
总的来看,2017年一季度美元指数呈现振荡回落行情,在3月份加息前期有所反弹,加息公布后,指数继续回落,短期预计美元指数或回落到9月中旬特朗普竞选总统时的位置,一旦6月加息预期加强,美元指数有望继续向上反弹,最后在9月加息预期下振荡上升,但整体来看依然很难超越里根总统时期达到的高位。

㈡ 哪个行情软件可以导出美元指数,外汇,黄金等数据到excel,及导出详细步骤

用MT4软件即可

㈢ 所有影响美元指数的数据

因为外汇市场容量大,造市商机制不明显,所以波动趋势主要受美国国内经济影响。
所以,可以理解成美国国内经济数据。
此类数据包括美国CPI,GDP增长速度,甚至房价指数等。表达经济繁荣的指数促进美元指数上升,相反则促进下跌。朋友你可以搜索美国经济数据,每月都会有发布和更新。
http://www.chinaccm.com/0D/0D01/0D0101/news/20070428/135742.asp
同时,美元指数也受美国政府当期政策影响,例如加减息、对外政策(战争、外交政策)等,
由于美元指数与期货市场上黄金、原油等相互影响比较明显,例如出现原油价格上升时,美元指数会呈现相反走势。
以上都是个人整理,希望能拿到分啦。

㈣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图分析7月1日今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招商银行可抄以兑换,请打开http://fx.cmbchina.com/hq/ 查询袭外汇实时汇率和历史汇率。因汇率实时变动,实际汇率按照您实际操作时的为准。

㈤ 请问如何分析美国非农数据对美元指数的影响

第一:美国非农数据是由美国劳工部每月公布一次,反应美国经济的趋势,数据好说明经济好转,数据差说明经济转坏。非农数据会影响美联储对美元的货币政策,经济差,美联储会倾向减息,美元贬值,经济好,美联储会倾向加息,美元升值。

第二:美元指数是以可自由兑换的六国货币(欧元,日圆,英镑,加元,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为基准,通过某种加权运算得出的反映美元走势的一种指数。指数升,说明美元在兑大多数货币升值,指数跌,说明美元兑大多数货币贬值。

补充:白银价格严格来说是和美元无关的,但是美元是国际间最常用的结算货币,所以国际间的某些以美元报价的白银,会受到美元走势的影响。白银是世界上最好的避险货币,当世界经济萧条,或者地缘政治恶化的时候,白银价格就会上升。

㈥ 哪里有美元指数、黄金价格历史各个时点的数据 想编写一个揭示黄金市场多空力量对比的分析软件。

你说的数据要多全面的呢?只是各个时点的价格么?不知道我们用的普通看盘软件能不能查到,软件弄好了记得给我一个啊,谢谢了。

㈦ 2019年5月3日非农数据喜人,为什么美元却下跌

非农的影响是短期的,而且美元在非农公布时先涨后跌,并没有不涨。
非农短期影内响使得美元上涨容,但消息被大家接收后,关注点集中到了影响基本面的长期因素。
最关键的长期因素是美国经济基本面和美联储政策及其预期。
美国当前经济比较好,但并不特别强劲,且贸易政策上不确定性较大,不有利于美国经济。
美联储之前的发言和最近的利率会议都表达了暂不加息的态度,美元至少是没得到上涨推力的。
经济和政策的因素都推动美元上涨,说明长期因素至少不看多,而之前美元是上涨的,失去长期推力之后,短期回调出现下跌,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

㈧ 美国非农数据和美元指数是什么关系呀

第一:美国非农数据是由美国劳工部每月公布一次,反应美国经济的趋势,数据好说明经济好转,数据差说明经济转坏。非农数据会影响美联储对美元的货币政策,经济差,美联储会倾向减息,美元贬值,经济好,美联储会倾向加息,美元升值。
第二:美元指数是以可自由兑换的六国货币(欧元,日圆,英镑,加元,瑞士法郎和瑞典克朗)为基准,通过某种加权运算得出的反映美元走势的一种指数。指数升,说明美元在兑大多数货币升值,指数跌,说明美元兑大多数货币贬值。
补充:白银价格严格来说是和美元无关的,但是美元是国际间最常用的结算货币,所以国际间的某些以美元报价的白银,会受到美元走势的影响。白银是世界上最好的避险货币,当世界经济萧条,或者地缘政治恶化的时候,白银价格就会上升。

㈨ 哪里可以获取美元指数、黄金价格实时交易的分笔数据

在国际上这些产品大多都是由很多做市商组成的现货交易做市商市场,可以双向开仓,所以不说数据难统计,即使统计了意义也不大。

㈩ 美元指数大幅好于预期的非农数据,AETOS有相关的具分析吗

上周(3月3日至3月7日),美元指数一度自高位80.30附近跌至79.50下方,不过在周内意外大幅好于预期的非农数据影响下得到回升,不过还是收得阴线。美元指数在周五(3月7日)波动显著,欧洲时段在投资者臆测美国2月非农就业数据可能再度不佳的情况下,曾跌至79.43这一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之后在美国非农数据的实际表现并没有预期那么糟糕之后,美元指数快速反弹至平盘上方,但涨幅受限,仍未完全摆脱近期的颓势。而投资者更关心的情况,已经重新转向了扣除了天气状况影响后的美国经济真实表现,以及美联储的下一步政策行动上。

阅读全文

与美元指数数据分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全球星股票 浏览:170
银行贷款利息怎么样算 浏览:213
股票定向卖出 浏览:122
基金从业资格2019报名时间 浏览:746
信诚人寿怎样贷款 浏览:757
外汇贵金属经理招聘 浏览:445
股票今日开盘 浏览:230
雅戈尔账面长期投资 浏览:298
股票型基金购买推荐 浏览:304
文华财经期货模拟操盘 浏览:706
2016年最便宜的股票 浏览:414
股票趣闻 浏览:149
淘宝贷款怎么还款 浏览:953
股票内参是什么意思 浏览:859
2019年6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浏览:31
宜信循环贷款手续 浏览:749
2万人民币等于港币多少人民币多少 浏览:848
鑫源股票 浏览:484
钱庄网投资 浏览:188
人民币起兹罗提 浏览: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