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分析 > 中国化学上海证券报

中国化学上海证券报

发布时间:2021-05-27 02:44:09

⑴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为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刊,这个依据是什么,有文件吗

目前来资本市场实行指定信息披露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证监会指定了七报一刊作为指定信息披露报刊,以文件的形式发给这七报一刊,后在市场竞争中三大证券报或者说四大证券报(加上证券日报)成为多数上市公司选择的信息披露媒体,当然其他几个报刊虽然信息披露业务少但仍是有这个信息披露资格的,这是市场竞争后的格局。创业板推出后,为减少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推出了网站披露制度,证监会指定巨潮网、四大证券报网站为创业板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免费披露。交易所的网站是基于自身建设而自主对上市公司信息进行披露的。

⑵ 请问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多久出一期,一期多钱 两个哪个好些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这三大报都是一个星期六期(从一到六),是投资者了解最新资讯比较全面和权威的一个途径.
我长期都有订阅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也有看过,它们的每份售价都是上1.30元,上海证券报则没有看过.
楼上的朋友估计都没有真正看过,都是在胡乱的回答问题,这样可不好.资讯的获得方式多种多样,这跟在网络上看是差不多的,反而我认为从它们那里得来的信息比较权威,至于信不信的问题,是要靠自已分析,别人怎么说是一回事,自已怎么做又一回事!

⑶ 求助各位大仙~!!!

如果没有这场全球性的金融灾难,恐怕谁也不能理解近一个月来化工市场诸多产品价格发生的戏剧性骤变。
8月下旬至10月初,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内浓硝酸市场主流价格由4100~4200元/吨的历史高点,陡然降落至1700~1800元/吨,每吨回落了2400元,月落幅度高达42.86%,令人瞠目。这还不是最绝的,最绝的当属硫酸,短短的1~2个月里,国内硫酸的价格由8月份的2400元/吨直线下降至10月初的400元/吨,2400元货值的产品每吨就落掉了2000元,月落幅度竟达166.7%,跌幅之大不仅是惊心动魄,还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的急速蔓延,世界性经济危机也迅速向我国化工领域传导,以硝酸、硫酸等“三酸两碱”化工基础原料为代表的产品市场行情急剧下滑,价格一落千丈。短短1~2个月,遍数国内化工所有产品,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从历史价格的高位进行跳水,于此同时,上述化工化肥所有的产品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产品涨库、销售困难,被迫减产或停产的现象。

似乎一夜之间,每一个行业的下游几乎都没有了需求,化工产业链上因需求锐减而倒塌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像一场急性瘟疫,迅速向上游传导,一块压倒另一块:MDI需求减少导致苯胺需求减少,苯胺需求减少导致硝酸需求减少,硝酸需求减少导致液氨需求减少,液氨需求减少最终导致原料煤炭需求减少;另一链条:全球性粮价和原油价格大跌,导致国际国内市场化肥需求下降,化肥需求下降导致化肥企业减产,化肥企业减产导致合成氨生产负荷降低,合成氨负荷降低最终也导致原料煤炭需求降低。

这一根根由化工和化肥终端产品需求倒推回来的产业链萎缩,最终都归缩反应到化工基础原料――煤炭需求的锐减上。

从央视新闻台的“东方时空”栏目里,全国亿万观众都目睹了秦皇岛码头煤山堆积、难以清港的一幕。在这能源日益短缺、不可再生能源日益增值的今天,煤炭还能有卖不出去的一天?如果不是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国化工企业可能连做梦都不可能梦到的。煤炭滞销传递给我们的,除了钢铁、电力、水泥用煤的需求不足信息外,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整个化工和化肥产业的供需萧条和生产萎缩。

从记者掌握到的情况看,目前化工、化肥行业因下游需求减少、销售困难导致的减产缩产,开工率高的只有80%,低的不到30%,即便如此,不论产业链上的哪一个制造环节,固体产品还是液体产品,几乎家家的产品仓库都是积聚为患,大面积的减产并未使堆积爆满的产品库存得到根本消化。而在需求没有丝毫弹性的市场上,竞相降价换来的,除了越来越小的市场份额和越来越低的利润外,还有越来越高的产品库存。

正是由于国内各化工企业产品销售普遍艰难,大量产品涨库,无法变现,导致流动资金严重匮乏甚至断流,更加剧了化工企业的经营困境,停产、减产面积不断扩大。据2008年10月9日《上海证券报》报道,我国最大的印染企业――浙江江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因拖欠300多位供货商,欠款额度高达2亿多元,目前已面临破产清算的边缘。此外还有很多化工企业的流动资金链出现绷断。

安徽东至华泰化工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国内第二大浓硝酸产品的生产企业,该厂的副总经理陈玉喜向记者介绍说:他董事长9月中旬以来的大半个月的时间一直都在外面跑,除了跑市场,也跑采购供应和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其它一些事情,走了不下于几十家单位,总的感觉是三个字:“很不好”,所到之处几乎都是停产、减产、产品涨库、销售困难的消息,没有哪一家是正常的。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局限在我们硝酸产品的下游行业,甚至包括我们的上游原料供应企业和我们的技改关联企业。陈总为此忧郁地说,这么大面积的产业萧条,企业怎么办啊?目前硝酸市场的主流价格已经进入成本线以下了,这样下去要不了一个礼拜,全国的硝酸企业还会停掉一半。

湖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早年是我国最早的国有军工企业之一,近几年改制后,以生产复合肥、硝酸铵和浓硝酸等产品为主,该厂的销售部副部长鲁建中告诉记者:他们几家主要大的客户现在基本都处于停车状态,其中当地一个较大TNT生产企业和对硝基氯化苯生产线全都停了,中原另外一家非常知名的大型染料中间体企业因出口受困,产品大量积压,占用3~4亿元,产品因市场价格跳水货值由2万多元/吨下降到1万元多元/吨,资金断流,被迫停产。

浙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和很多企业这次都亏在了错误判断形势上。很多企业认为奥运之后,他们看好的、熟知的化工产品价格会大涨,因此奥运前夕大量囤积,没想到现在市场形势会变得如此恶劣,囤积的几个亿的产品货值全贬得不值几文,对他们这些企业来说,这次损失简直就是毁灭性的。

还有一位资深营销人员说,过去化肥产品和化工产品是翘翘板,化工产品滞销时,往往化肥产品会俏销,或者化工不行时化肥就很好,我们可以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结构,多产俏销的产品,压缩滞销产品的生产。现在要命了,化肥、化工市场都不好,价格一个劲地跌,库存都降不下来,生产结构也没办法调整,生产什么都是亏。

⑷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 参考性高吗

这里的股市是中国的股市,具有中国的特点。在中国这个地方,有时候钱能通神,权更能通神。对于这两份报纸提供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参考性,但是也要注意辨别。毕竟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
希望对你有帮助!

⑸ 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有必要都买吗是不是多余

买其中一份就可以了,因为内容大同小易,另外要多通过别的渠道了解信息,比如电视,网络等,但要注意独立思考,分辩消息的真假才是最重要的.

⑹ 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哪个更有价值

两份报纸都是国内比较举足轻重的重要的证券类报纸,两者的价值基本相当,发行量基本上是一样的,如果你在证券公司看那些中户或大户室里基本上很多时候都是同时订购这两份报纸的。

⑺ 请问《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一个是国家的,一个是上海的,各是吹得不同罢了,两个是死对头

⑻ 中国证券报和上海证券报选哪个订

你不妨先从网上看看他们的网站,他们的网站里都有当日的电子报。看上一个星期,你就知到订那份报纸了。

⑼ 上海证券报和中国证券报哪个好

三大证券报都差不多,大同小异。

作为散户(假设楼主为散户),基本面对散户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至于消息面,能登报的,都不知道是第几手的消息了,严重滞后。

关于技术面,报纸上的太零碎,不如看专业书籍。

所以,个人认为,散户操股不需要订报纸。

如果非订不可,三大证券报就随便挑一个,抛硬币也行。速度方面应该没差的,都是全国同一发行,如果送报的准时的话,每天一大早就可以到手。

⑽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哪个好

反正证券日报是不行了,发的都是什么玩意,都沦为“自媒体”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化学上海证券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g20峰会什么股票受益 浏览:373
六七十年代出口换外汇的瓷器 浏览:883
ppi和期货 浏览:726
华宝油气基金市值打新 浏览:681
中证etf500基金手续费 浏览:759
富盈私募基金2019最新消息 浏览:741
收益最高的稳健基金 浏览:522
第三批科创板基金何时发行 浏览:677
南京外汇投资公司 浏览:407
2014元旦贵金属休市 浏览:866
产品备案通过后资金支付要求 浏览:246
江西博雅收购广东丹霞价格 浏览:624
银行间债券市场期货 浏览:834
马来币和人民币比价 浏览:966
亚太通用投资 浏览:55
一元科创版基金买哪个 浏览:395
全球星股票 浏览:170
银行贷款利息怎么样算 浏览:213
股票定向卖出 浏览:122
基金从业资格2019报名时间 浏览: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