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linux上机编写如下代码,分析下面的程序,简要说明整体功能,并解释每条语句
int temp;
temp=a;
a=b;
b=temp;
这样就交换了
⑵ 会计用友软件上机课实验结果及分析怎么写
一、实验内容
实验是以北京冠群科技有限公司为虚拟单位,运用用友 ERP-U8 管理软件,通过建立实验账套、设置人员权限、处理 企业业务等,模拟现实财务工作中的账务处理。 实验内容共涉及企业建账、档案设置、总账系统设置、总账 的日常和期末业务处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款 管理、采购管理以及销售管理等十个试验。这十个试验中涵 盖了工业企业财务方面的主要环节:企业财务管理环节、采 购销售环节、供应链环节、生产管理环节等。实验涉及了企 业活动中的活动记录,凭证登记、生成、作废、签字、审核 与查询,资产的增加、减少、查询与审核,期初期末账表的 生成、核对、审核与结账等。
二、实验问题
我们的实验是按照会计电算化实验指导的材料内容进行操 作,但是要将电算化学习好不能只是会按照书中的指导来操 作,更应该做到将操作牢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因此,当我们 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 积极思考, 把不懂的弄懂记牢, 并在以后遇到同一问题时能学以致用。
一下就是我在做会计 电算化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 出纳签字 执行出纳签字是总账业务中的一个要点,也是企业日常业务 中必经的一步。在实验四中,当我以出纳身份进入系统执行 签字时,系统提示“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 ,这让我很讶异, 因为我之前的操作都是照着书中一步步做下来的,且在查询 凭证中都存在,这就让我很犯难了。后来,在老师的指点下 我才发现,原来在最初设置会计科目时有一个步骤是将现 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科目分别设置为现金科目、银 行科目与现金流量科目,只有现金科目与银行科目的凭证才 能进行出纳签字。
(2) 期末结账 实验五主要是进行总账系统的期末处理,而结账可以说是最 终的步骤。当我在对实验总账进行结账时,系统却提示我无 法结账。这是我就不明白了,因为我在之前的对账中总账与 明细账、银行存款与对账单等都是相等的,应收应付系统也 结转对账过均没有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我的记账凭证 中还有一张未记账的凭证,正是因为这张凭证的存在,系统 才会提示我不能结账的。
(3) 薪资管理系统 在实验七薪资管理系统中,要使用薪资管理系统就要先在企 业应用平台中启用该系统,刚开始时没留意到,在财务会计 里面怎么都找不到工资管理,后来在同学的提醒下才知道自 己原来忘了启用系统。
(4) 销售管理系统 在做销售业务时,常常会生成销售单据。在销售业务 1 中生 成销售发票中, “发票制单”环节生成销售发票却出不来, 这又是怎么了?很多同学都遇到了与我相同的问题,我们大 家都不明白问题的所在,直到老师为我们解了惑,才明白原 来是系统时间设置搞的鬼。由于我们之前采用最后一日作为 登入的时间,而销售发票的生成日期却是在十几号,销售发 票的生成日期不能早于我们登入的时间,所以就生成不出来 了。
三、试验体会
为期几周的电算化实验结束了,在实验课程的这段时间里, 我感觉自己学到很多东西,既了解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原 理,又初步认识并掌握了用友软件的操作应用,但我想现在 只是初级阶段,以后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 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和认真,学会更多更深层次的内容。
⑶ 如何做运筹学上机的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性质和教学目的
运筹学实验是管理及经济类本科生运筹学课程的上机操作实验,实验的内容是本科生阶段运筹学Ⅰ的所有内容,主要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运输问题、目标规划、动态规划、图与网络、网络计划等。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应用计算机工具解决运筹学模型优化求解的方法步骤,熟悉各种运筹学优化软件的使用,特别是Excel优化功能的使用,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大型的实际问题优化模型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熟悉优化软件的操作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软件
软件名称:MS-office Excel电子表格软件
开 发 者:Microsoft
软件内容:Office Excel
规划求解软件包及相关挂接软件包
三、软件使用说明
首先检查你的Excel“工具”菜单中是否有“规划求解”项,如果没有该项,则通过“工具”菜单中的“加载宏”选项添加。
⑷ 数据结构上机题答案
一、选择题 2012年数据结构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
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2.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是指 A 。
A.数据的存储结构 B.数据结构 C.数据的逻辑结构 D.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3.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 A 结构。
A.逻辑 B.存储 C.逻辑和存储 D.物理
4.在存储数据时,通常不仅要存储各数据元素的值,而且还要存储 C 。
A.数据的处理方法 B.数据元素的类型
C.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D.数据的存储方法
5.在决定选取何种存储结构时,一般不考虑 A 。
A.各结点的值如何 B.结点个数的多少
C.对数据有哪些运算 D.所用的编程语言实现这种结构是否方便。
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B.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C.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数据项的集合
D.一些表面上很不相同的数据可以有相同的逻辑结构
7.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C ,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 A 。
(1)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C.分析算法的易读性和文档性
(2)A.空间复杂度和时间复杂度 B.正确性和简明性
C.可读性和文档性 D.数据复杂性和程序复杂性
8.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O(n2) 。
s =0;
for( I =0; i<n; i++)
for(j=0;j<n;j++)
s +=B[i][j];
sum = s ;
9.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O(n*m) 。
for( i =0; i<n; i++)
for(j=0;j<m;j++)
A[i][j] = 0;
10.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O(log3n) 。
i = 0;
while(i<=n)
i = i * 3;
11.在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优于链表存储结构
B.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
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
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
12.通常要求同一逻辑结构中的所有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意味着 B 。
A.数据元素具有同一特点
B.不仅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同,而且对应的数据项的类型要一致
C.每个数据元素都一样
D.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等。
⑸ c++问题 .写出程序运行结果。分析输出结果,然后上机验证。
#include<iostream>
usingnamespacestd;
intmain()
{
inti,j,m,n;
i=8;
j=10;
m=++i+j++;//m=9+10=19,执行后i=9,j=11
n=(++i)+(++j)+m;//n=10+12+19=41,执行后i=10,j=12
cout<<i<<' '<<j<<' '<<m<<' '<<n<<endl;
return0;
}
输出结果为10,12,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