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石油化工分析过程对人体的伤害的芳香烃有哪些
石油化工分为炼油抄部分袭和化工部分,炼油部分是原油的初加工,馏分比较重,挥发物较少,主要的毒害是石油中的硫,会产生硫化氢,气味很臭,容易感觉到,在管道、设备泄漏的时候外溢,正常生产不允许存在跑、冒、滴、漏;另外在生产中产生的含硫污水,但也在严格的监控之下。
化工部分组分较轻,的主要毒害是芳烃,有一种芳香味道,但是毒害较大,女职工不应长期接触或闻到芳烃味道,否则对生育有影响。
石油化工都是易燃易爆的油品,只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劳动保护措施,在这个行业中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
简单介绍这些希望你能明白。
② 石油化工,主要是学什么的
首先是基础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专业课:化工热力学,精细化工,等,
③ 石油化工专业包括哪些
没石油化工。。
石油工程 主干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主要课程:技术经济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流体力学、渗流力学。层物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钻采新技术等
教学实践
包括普通地质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3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科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本知识,受到石油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田钻井与完井、采油及油气开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初步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及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应用数学、地质学方法及系统的力学理论进行油气田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油气钻采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般钻采工具和设备部件机械设计的初步能力;
5.具有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6.具有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经济知识进行石油工程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初步能力。
另外带工程的专业。
化工与制药类 工学 化工与制药 工学 化工与制药类 轻化工程 工学 林产化工 工学 指挥自动化工程
④ 我学的是石油化工分析到中沙石化能做什么
石油化工类毕业后好点的进“三桶油”工作,其中以中海油待遇最好,中石油其次,中石化最差(大致顺序,不考虑个别地方)。但这些国企招人时一般都是“子弟”优先,也就是家里有人在上述企业工作的优先招聘。还有就是总体而言,这些企业都不愿意招女生!很残酷的现实。有时比较喜欢打包招人,也就是一招招一对过去。主要是怕留不住人。也有些地方喜欢找女生,那是因为工作的地方男生太少,找女生是为了解决男女问题的。这种地方基本都是相对偏远或相对落后的地方。有种很有可能的情况就是:你本科毕业时,功课各种优,但别人就是不愿或不敢招。
还有就是化工厂嘛,危险性是必须滴,这也就决定了化工厂一般都建在偏僻的地方。尤其是毛泽东时代的三线建设更是使得很多化工厂建在很偏远的山沟沟里。条件嘛,你可以想象。
你要说本科毕业后先考研,那就更废了,化工类的研究生更不好找工作。至于读博那无异于自戕。
以上都是缺点,主要是告诫你:作为个妹纸,尽量不要报石油化工类,真是伤不起的!化工行业不是缺了你就不行的!你也拯救不了化工行业。所以不要谈理想。说自己从小梦想就是当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之类。不然你会发现下场很惨!
1.一旦就业,毕竟是国企,待遇有保障;2.女生在化工企业里比较受照顾,毕竟僧多肉少(前提是能进去);3.若是能进入行政岗位或设计岗位,离毒性还是较远的;4.如果能进这“三桶油”,可以很自豪的跟别人说自己在世界五百强企业工作;5.如果能接受,进小型化工厂还是很容易的,待遇肯定就差很多了。
⑤ 石油化工学什么
石油化工专业是伴随着中国的石油化工的发展同时产生的化工学习专业课程,目的是培养石油化工人才,石油化工专业技术专业人才,一般各大理工科院校都设有此专业,该专业主要课程涉及:计算机应用、英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分析、 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程系、化工节能、化工设备、化工安全与环保、精细化工,质量管理。
就业方向: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企业生产操作与管理。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英语、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化工分析、电化学分析、光学分析 、常规仪器分析、化工安全与环保。
就业方向: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医药、食品企业和环保部门从事化验分析操作与管理。
[编辑本段]石油化工简介
又称石油化学工业,指化学工业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品的领域,广义上也包括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作为一个新兴工业,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见石油化工发展史)。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石油化工的范畴 以石油及天然气生产的化学品品种极多、范围极广。石油化工原料主要为来自石油炼制过程产生的各种石油馏分和炼厂气,以及油田气、天然气等。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裂解气分离可制取乙烯、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从烯烃出发,可生产各种醇、酮、醛、酸类及环氧化合物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上述烯烃、芳烃经加工可生产包括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产品及一系列制品,如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因此石油化工的范畴已扩大到高分子化工和精细化工的大部分领域。石油化工生产,一般与石油炼制或天然气加工结合,相互提供原料、副产品或半成品,以提高经济效益(见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编辑本段]石油化工的作用
1.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
石油化工,主要指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者。我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我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
2.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
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1996年,我国已超过800万吨。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
3.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
4.各工业部门离不开石化产品
现代交通工业的发展与燃料供应息息相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燃料, 就没有现代交通工业。金属加工、各类机械毫无例外需要各类润滑材料及其它配套材料,消耗了大量石化产品。全世界润滑油脂产量约2千万吨,我国约180万吨。建材工业是石化产品的新领域,如塑料关材、门窗、铺地材料、涂料被称为化学建材。轻工、纺织工业是石化产品的传统用户,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无不有石化产品的身影。当前,高速发展的电子工业以及诸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对石化产品, 尤其是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的精细化工产品提出了新要求,这对发展石化工业是个巨大的促进。
5.石化工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的支持
国内外的石化企业都是集中建设一批生产装置,形成大型石化工业区。在区内,炼油装置为“龙头”,为石化装置提供裂解原料,如轻油、柴油,并生产石化产品;裂解装置生产乙烯、丙烯、苯、二甲苯等石化基本原料;根据需求建设以上述原料为主生产合成材料和有机原料的系列生产装置,其产品、原料有一定比例关系。如要求年产30万吨乙烯,粗略计算,约需裂解原料120万吨, 对应炼油厂加工能力约250万吨,可配套生产合成材料和基本有机原料80 ~ 90万吨。由此可见, 建设石化工业区要投入大量资金,厂区选址适当,不但要保证原料和产品的运输,而且要有充分的电力、水供应及其他配套的基础工程设施。各生产装置需要大量标准、定性的机械、设备、仪表、管道和非定型专用设备。 制造机械设备涉及材料品种多,要求各异,有些重点设备高速超过50米,单件重几百吨;有的要求耐热1000°C,有的要求耐冷 - 150°C。有些关键设备需在国际市场采购。所有这些都需要冶金、电力、机械、仪表、建筑、环保各行业支持。 石化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的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选用、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都要求由专有或独特的技术标准所规定, 如从国外引进,要支付专利或技术诀窍使用费。因此,只有加强基础学科,尤其是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化学工程、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之掌握和采用先进科研成果,再配合相关的工程技术,石化工业才有可能不断发展,登上新台阶。
[编辑本段]石油化工的发展
石油化工的发展与石油炼制工业、以煤为基本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和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有关。石油炼制起源于19 世纪20年代。20世纪20年代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带动了汽油生产。为扩大汽油产量,以生产汽油为目的热裂化工艺开发成功,随后,40年代催化裂化工艺开发成功,加上其他加工工艺的开发,形成了现代石油炼制工艺。为了利用石油炼制副产品的气体,1920年开始以丙烯生产异丙醇,这被认为是第一个石油化工产品。20世纪50年代,在裂化技术基础上开发了以制取乙烯为主要目的的烃类水蒸汽高温裂解 简称裂解)技术,裂解工艺的发展为发展石油化工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一些原来以煤为基本原料(通过电石、煤焦油)生产的产品陆续改由石油为基本原料,如氯乙烯等。在20世纪30年代,高分子合成材料大量问世。按工业生产时间排序为:1931年为氯丁橡胶和聚氯乙烯,1933年为高压法聚乙烯,1935年为丁腈橡胶和聚苯乙烯,1937年为丁苯橡胶,1939年为尼龙6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石油化工技术继续快速发展,1950年开发了腈纶, 1953年开发了涤纶,1957年开发了聚丙烯。
石油化工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有大量廉价的原料供应(50 ~ 60年代,原油每吨约15美元);有可靠的、有发展潜力的生产技术;产品应用广泛,开拓了新的应用领域。原料、技术、应用三个因素的综合,实现了由煤化工向石油化工的转换,完成了化学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20世纪70年代以后,原油价格上涨(1996年每吨约170美元),石油化工发展速度下降,新工艺开发趋缓, 并向着采用新技术,节能,优化生产操作,综合利用原料,向下游产品延伸等方向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大力建立石化工业,使发达国家所占比重下降。1996年,全世界原油加工能力为38亿吨,生产化工产品用油约占总量的10%。
[编辑本段]石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石油化工是近代发达国家的重要基干工业。由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中间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料、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80年代,在工业发达国家中,化学工业的产值,一般占国民生产总值 6%~7%,占工业总产值7%~10%;而石油化工产品销售额约占全部化工产品的45%,其比例是很大的。
1.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
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者。我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目前,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我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
2. 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
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1996年,我国已超过800万吨。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
3.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
石油化工可创造较高经济效益。以美国为例,以50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原料,可生产100亿美元的烯烃、苯等基础石油化学品,进一步加工得240亿美元的有机中间产品(包括聚合物),最后转化为400亿美元的最终产品。当然,原料加工深度越深,产品越精细,一般来说成本也相应增加。
[编辑本段]世界石油化工
1970年,美国石油化学工业产品,已有约3000种。资本主义国家所建生产厂已约1000个。国际上常用乙烯和几种重要产品的产量来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乙烯的生产,大多采用烃类高温裂解方法。一套典型乙烯装置,年产乙烯一般为300~450kt,并联产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乙烯及联产品收率因裂解原料而异。目前,这类装置已是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的核心。
70年代以前,世界石油化工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国。1973年后世界原油价格不断上涨,1983年以来又趋下跌,价格大起大落,使石油化工企业者对原料稳定、持久供应产生忧虑。发达国家改革生产结构,调整设备开工率,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产油国近年则在大力发展石油化工。80年代,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的分布已发生变化,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有所提高。如将东欧国家的乙烯生产能力计算在内,则这些新兴石油化工生产地区的乙烯生产能力,约占世界乙烯总生产能力的四分之一。
1958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达到49Mt(不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新增乙烯生产能力约3.3Mt,约1/3建在非洲和中东地区,1/3建在拉美和东欧;传统石油化工生产地区,只新增生产能力800kt,且今后五年内,计划也很少新建乙烯装置,主要是进行现有装置的技术改造。
[编辑本段]中国石油化工
起始于50年代,70年代以后发展较快,建立了一系列大型石油化工厂及一批大型氮肥厂等,乙烯及三大合成材料有了较大增长。
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20%,因而对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石油化工行业包括石油石化和化工两个大部分,这两大部分在2006年都保持了较快地增长。如果把这两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2006年石油化工累计实现的利润达到了4345亿,增长达到了17.9%,增量达到了658亿元,在整个规模以上工业新增利润中占到17%左右。
2007年前三季度全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38211亿元,同比增长20.2%。重点跟踪的65种大宗石油和化工产品中,产量较2006年同期增长的有62种,占95.4%,其中增幅在10%以上的有47种,占72.3%,天然气、电石、纯苯、甲醇、轮胎外胎等产品产量呈较快增长态势。
原油及加工制品平稳增长。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原油生产较为平缓,天然气产量则增长较快。2007年1~9月累计生产原油13992.6万吨,同比增长1.4%;天然气累计产量为50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8%。原油加工量24289.1万吨,同比增长7.0%。汽、煤、柴油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累计生产汽油4475.9万吨,同比增长8.5%;生产煤油867万吨,同比增长17.4%;生产柴油9175.1万吨,同比增长6.1%。
农化产品生产供应正常。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农用化学品生产也呈现比较强的季节性。化肥(折纯)2007年1~9月累计产量为4310.5万吨,同比增长13.8%,其中氮肥3144.7万吨,同比增长12.2%。2007年前三季度,农药原药累计产量为127.4万吨,同比增长20.6%,杀虫剂、除草剂产量增幅分别为10.7%和33.3%,农药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杀虫剂占农药的比例已下降到37.1%。
展望 以石油和天然气原料为基础的石油化学工业,虽然在70年代经历两次价格上涨的冲击,但由于石油化工已建立起整套技术体系,产品应用已深入国防、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各领域,市场需要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正在迅速扩大,所以今后石油化工仍将得到继续发展。80年代,世界石油化工所耗石油量仅为世界原油总产量的8.4%,所耗天然气为天然气总产量10%,更由于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化工品可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故石油化工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前景。为了适应近年原料价格波动,石油化工企业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例如,生产乙烯的原料多样化,使烃类裂解装置具有适应多种原料的灵活性;石油化工和炼油的整体化结合更为密切,以便于利用各种原料;工艺技术的改进和新催化剂的采用,提高产品收率,降低生产过程的能耗及原料消耗;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精细化工,开发具有特殊性能、技术密集型新产品、新材料,以提高经济效益,并对石油化工生产环境污染进行防治等。
⑥ 石油化工属于什么导向性工业
石油化工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虽然石油化工属于能源工业,它本身就是能源,因此也不是能源指向。它也不占用大量劳动力,因此也不是劳动力指向。
环境指向:如果废物处理得好,应该不会有多少污染,技术含量也不高。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
(6)石油化工分析是什么扩展阅读:
作用意义
一、石油化工是能源的主要供应者
石油化工,主要指石油炼制生产的汽油、煤油、柴油、重油以及天然气是当前主要能源的主要供应者。中国1995年生产了燃料油为8千万吨。全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约占总能耗量60%;中国因煤炭使用量大,石油的消费量不到20%。
石油化工提供的能源主要作汽车、拖拉机、飞机、轮船、锅炉的燃料,少量用作民用燃料。能源是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石油化工约消耗总能源的8.5%,应不断降低能源消费量。
二、石油化工是材料工业的支柱之一
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合成材料,被称为三大材料。全世界石油化工提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目前产量约1.45亿吨,1996年,中国已超过800万吨。
除合成材料外,石油化工还提供了绝大多数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属于化工领域的范畴内,除化学矿物提供的化工产品外,石油化工生产的原料,在各个部门大显身手。
三、石油化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石化工业提供的氮肥占化肥总量的80%,农用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加上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及大量农业机械所需各类燃料,形成了石化工业支援农业的主力军。
⑦ 石油化工生产是干什么的
指化学工业中以石油为原料生产化学品的领域,广义上也包括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作版为一个新兴工业权,是20世纪20年代随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长起来的(见石油化工发展史)。战后,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使大量化学品的生产从传统的以煤及农林产品为原料,转移到以石油及天然气为原料的基础上来。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如果你指的是工作的话 那就是化工厂操作工 开关调整阀门,DCS控制,温度压力控制等等很多
⑧ 石油化工是干什么的
石油化工一般指石油化学工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民经济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容,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部门之一。
石油化工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
(8)石油化工分析是什么扩展阅读
石油化工产品: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石油工业一向以生产汽油、煤油和工业锅炉用的燃料油为主。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更先进的炼油技术出现,以法国人荷德利发明的(催化裂化法)最为重要。所谓催化裂化就是利用热力、压力和催化剂把重油裂解为较轻油类,主要是汽油。
另一种炼油法是聚合法,与裂化法刚好相反:把小分子合成大分子,将提炼所得的较轻气体聚合成汽油和其他液体。
⑨ 石油化工业是什么指向型工业
石油化工属于市场指向型~
虽然石油化工属于能源工业~
根据常识我们知道它本身就是能源,因此也不是能源指向。它也不占用大量劳动力,因此也不是劳动力指向。环境指向:如果废物处理得好,应该不会有多少污染,技术含量也不高,因此不是技术指向型。石油不易运输,也就是它可能是市场或原料指向的。
目前很多炼油厂都是建设在市场边缘的,所以他是市场指向型。
综上所述:“我觉得”是市场指向型。
能源工业,主要包括煤炭、石油与天然气和电力三个部门。
炼油工业布局既受资源条件影响,又受市场吸引。因石油产品品种复杂,对运输条件要求较高,运成品油不如运原油经济。随着炼油工业日益发展成为石油化工联合企业,炼油工业多趋向于在消费区设厂。
工业区位”的概念
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位置。
影响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较多,各项成本因素对不同行业的区位吸引力不同。成本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原料指向。某些原料消耗量远大于产品重量的行业(如炼铁),或原料不易运输且容易变质的行业(如水果、蔬菜、水产等加工工业),区位尽量靠近原料产地。
(2) 能源指向。某些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能源费用占很大比重的行业(如电解铝),区位尽量靠近廉价的能源产地。
(3) 市场指向。某些产品不易运输的行业(如硫酸),或随时需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的行业(如日用品工业),区位多靠近销售市场。
(4) 劳动力指向。需占用大量劳动力并在产品成本中工资占较大份额的行业(如采矿、缝纫等),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多选择在劳动力资源充裕和工资水平不高的地区发展。
(5) 技术指向。有些高技术工业,要求靠近科技中心;对技术熟练程度要求较高的行业(如特种手工艺、陶瓷等),多在有生产历史传统和熟练工人较多的地区发展。
(6) 环境指向。有些企业要求有优质水源(如酿酒业),或清洁幽静的环境(如电子工业);有些污染性企业,则往往寻求在环境自净能力较强的地区建厂。
工业区位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不仅需要综合分析多种成本因素,还要对工业在一定区位集聚的效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以及政策、行为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