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建材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这个报告靠谱吗有前瞻性吗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 中国家居建材流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4年我国建材行业运行的一大特点是,一些高能耗、产能严重过剩的产品增速大幅放缓。比如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分别为24.8亿吨、7.9亿重量箱,同比分别增长1.8%、1.1%,增速分别同比下降了7.8、10.1个百分点。
可喜的是低耗能低排放加工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速,如,生产混凝土1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4%,钢化玻璃4.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1%。
不过整个行业主营业务增速趋缓也是不争的事实。去年全年,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降低6.9个百分点。其中,水泥制造业9792亿元,同比增长0.9%,增速同比下降了7.7个百分点。水泥制品、建筑陶瓷、玻璃纤维、耐火材料制造业分别完成8600亿元、4400亿元、1509亿元、47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11.8%、13.4%、8.9%。平板玻璃主营业务收入同比略有下降。
在增速放缓的同时,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1~12月份,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70.2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水泥行业实现利润780.2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仍居建材各子行业之首。水泥制品、轻质建材、玻璃纤维、隔热材料、卫生陶瓷等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均高于12%。
『贰』 建材批发行业分析
我国的水泥、玻璃、陶瓷这些传统建材的代表,其产量已稳居世界第一,在国内其产能过剩程度也早已为人所知,但若利用好“一带一路”建设契机,是可以化解一定程度的过剩。首先是深挖国内配套建设的机遇,国内的高铁建设、园区建设、城镇化建设都将对建材产品的市场有一个拉动,特别是高铁建设对水泥的拉动将有一个明显效果。再有就是要敢于走出去。
专家表示,要盯住我国建设者在国外的身影,通常我国建设单位在海外承接项目,其材料采购大多在国内进行,盯住他们,你的产品就有了一定的出路;二是走出去建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一些产品适合当地生产的可就地建厂,适合深加工的可将国内半成品出口后,建加工厂深加工,以降低成本。水泥盯住高铁、公路、港口建设,玻璃、陶瓷盯住当地配套的城镇建设。如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等企业已走出国门建厂,成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走出去合作建企业将是传统建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个出路,既可化解产能、资本过剩的问题,也可发挥我国在传统设备制造优势,可实现一举多得。家居建材市场与建材物流园区的突破
为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各国政府、国内各级政府都陆续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建材家居卖场在境外建园、开店,国内相关协会,国际的一些商协会也积极行动起来,牵线搭桥,为企业走出去做好服务,在西北亚、在东盟这些机会更多一些。如果家居卖场走出去,家居产品生产企业也将会共享这一盛宴。现在也有一些建材家居生产企业希望到境外开卖场,这是好事情,也拉开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序幕。
专家认为, “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其涉及范围之大、地域跨度之广、建设周期之长是前所未有的。对于建材与家居行业随时都会产生很好的机遇,我们既不可熟视无睹,也不要急于求成,要在转型升级上下好功夫,练好内功再上战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015-2020年互联网对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专项咨询报告》
『叁』 中国水泥行业发展前景趋势怎样
2007年,中国水泥行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行业运行和发展总体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势头。2007年1-11月,中国水泥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362,074,059千元,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350,293,152千元,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0,654,911千元。
2008年1-11月,中国水泥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438,198,836千元,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423,148,544千元,实现累计利润总额26,134,875千元。2008年9月份以来,随着国际金融风暴影响加深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速减缓,水泥生产也出现增速放缓、价格下降、效益下滑的新情况。但是,综观2008年前11个月总体情况,中国水泥工业实现产值、销售收入和效益大幅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从长期来看,在中国城镇化趋势没有完全改变以前,水泥需求将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2008年11月国家提出四万亿拉动内需计划及扩大内需十条政策,主要集中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水泥作为建筑行业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无疑会受益良多,水泥工业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中投网《2009-2012年中国水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肆』 建材行业发展趋势怎么样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边是钢铁、水泥等传统建材的产能过剩,另一边是对绿色、环保、新型建材的如饥似渴”,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专家这样描述过去一年中国建材业的发展。前瞻信息研究员预测,新型建材的发展或将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总抓手,诸多新型建材企业,有望成为未来建材发展的主力军。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新型建材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将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改造既有建筑近6亿平方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市场,我国追逐绿色建筑之梦,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其潜在市场规模可超过万亿元。
“我国建材工业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转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进入到由建材大国向建材强国迈进、实现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重要转折机遇期。”相比传统建材,新型建材普遍具有高强度、保温、节能、无污染等优良特性,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绿色建筑的蓬勃兴起,这一市场正在不断扩张。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显示,2014年底我国新型环保建材的市场占有率已达94%。
未来的新型建材之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产品技术创新的竞争,技术创新也将是传统建材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型技术产品的应用,既能满足建筑外观又能满足绿色建筑要求,完全打破了千百年来普通建材的老面孔,无疑是建筑行业的一场革命。
『伍』 建材行业现状是什么,建材行业前景如何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按照种类分有:木材、钢材、水泥、混凝土、玻璃、塑料、复合材料等,从事生产销售经营此类材料的行业为建材行业。
建材是根据市场的原材料、需求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如果楼市不行建材仍然紧随其后!
『陆』 水泥贸易企业行业状况和发展前景
从水泥产量来看,近年来,我国水泥产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2009年我国水泥产量为16.3亿吨,同比增长17.27%,为近年来最大增幅,2012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21.8亿吨,到2013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4.1亿吨,同比增长10.55%。
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拉动水泥需求增长
在我国水泥需求结构中,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的需求领域,占比高达70%左右。2013年,我国房地产累计开发投资8.60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为9.35万亿元,同比增长21.18%,尤其在公共设施、道路运输、水运、水利、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资突出。这对我国水泥的需求产生了较大的拉动作用,2012年我国水泥销量达到21.6亿吨,同比增长6.27%,2013年我国水泥销量增加至23.9亿吨,同比增长10.54%。
2011年,我国水泥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9亿元,同比下降8.3%,出现5年来首度负增长。2012年,水泥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9亿元,同比降低7.0%,2013年1-11月,全年水泥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1199亿元,同比增速为-4.63%。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使得新增水泥产能有所控制,提高了行业的产销衔接,2013年行业的产销率高达99.3%。
煤炭价格下行 助推水泥企业盈利空间扩大
近年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行,从国际动力煤现货价来看,从2011年的130美元/吨左右下降到2013年底的80美元/吨。以山西大同南郊Q5500动力煤为例,2012年初,动力煤价格为680元/吨左右,到2013年末价格已跌至400-520元/吨。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5-2020年 中国水泥行业竞争格局与领先企业分析报告
2015-2020年 中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发展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柒』 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
水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工业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水泥仍将是人类社会的主要建筑材料。作为传统行业的建材行业,一直以来被称为“两高一资”行业,是仅次于冶金、化工行业的第三大耗能大户,因此水泥单位产品能耗对建材工业节能降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水泥的需求量呈现增长趋势。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高度分散的中国水泥行业即将迎来重组和整合时代。我国将重点支持优势企业在水泥行业内并购重组落后和困难企业,鼓励大型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利用率。
目前,水泥市场各地不一,水泥行业集中度较低,全国前十大生产厂商市场占有率不到20%,未来行业并购整合,并从区域竞争逐渐扩张到全国性竞争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水泥行业的地域性特征,使得各地市场景气度各不相同。西部和北部更多受益于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水泥市场产销两旺,因此毛利率较高。其中西北地区水泥企业毛利率最高,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0%多;东部和中部由于经济发达,行业竞争过于激烈,毛利率偏低。西北区域水泥需求主要依靠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而西南区域新型干法比例及城市化率都偏低,且由于西南地区运输相对封闭,水泥价格一直位居全国首位。且灾后重建再加上4万亿投资中的大型基建项目,都进一步推进西南区域的水泥需求和价格。西南区域将是全国六大水泥区域中景气度最好、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市场。
“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国内市场对水泥总量需求将由高速增长逐步转为平稳增长,增速明显趋缓。但水泥基材料及制品发展加快。预测水泥年均增长3%~4%,2015年国内水泥需求量为22亿吨左右。可见水泥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是巨大。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水泥行业的发展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请访问《2014-2020年中国水泥机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提供市场规模和潜力研究、市场细分和用户行为研究、渠道模式研究、竞争对手调查、市场进入研究、消费者研究、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产业规划等系统的市场研究咨询服务。在消费品、能源化工、机械电子、it软件、教育培训、车辆交通、零售百货等众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实战咨询顾问经验。宇博智业研究中心专业的投资分析人员为您的投资保驾护航,为您的投资减少一份风险,增添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