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就是相当于直接交换钱的游戏吗
就相当于倒卖火车票.不过这票的价格时刻波动
2. 股市是否为零和游戏
股市是不是零和游戏的问题,关系到股市的本质,在中国股市发展的新时期,不能不引人一辩。笔者认为,这里至少需要辨明两个概念:股市与零和游戏。 从历史看,股市是股票发行人向社会筹集资本后,持股人之间及持股人与他人之间买卖股票所形成的交易。因此,股市实际上是一个二级交易市场。但在这一市场上,由各种因素约束所形成的股票交易价格,实际上与发行市场不再有严格的因果关系。在这一意义上,股市是一种虚拟经济。它并不为社会创造任何财富,而仅是一种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股市经济是一种虚拟经济,能将社会财富的价值起放大作用。 所谓“零和游戏”,本是经济学博弈论中的说法,指在双方及多方的交易中,即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赢家的获利总额始终等于输家的损失总额,游戏过程是封闭的且不创造任何价值,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就是“零和游戏”。股市既然并不为社会创造任何财富,只是在投资者之间进行财富的再分配,也就是说,股市中一个赚钱的人一定对应于另一个赔钱的人。因而股市是零和游戏。在这一意义上,股市投资类似于赌博。 主张股市不是零和游戏的人当然有其理由,其中之一是认为,当股市上涨时,只有赢家没有输家;当股市下跌时,只有输家没有赢家。这种论证,把上涨和下跌分割开来,是从相对静态的观点看待股市。而从动态表现看,例如从股市的一个周期看,所得等于所失,输家所失等于赢家所得。 另一个证明是拿“例证”说话:2006年,沪深两市147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781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有15亿元的价值注入股市;美国股市,自1871年以来股市整体平均的回报率达到了14.7%,也就是说,所有参加股市交易的投资者平均回报是14.7%,这也充分说明投资者的平均回报并不是零,即美国的股市不是零和游戏。这个证明似是而非,首先,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多少与其股价并无直接因果关联,君不见,那些股价平稳甚至趋于下跌的股票,其公司的净利润反而并不显低。其次,拿平均回报率证明股市不是零和游戏,更显滑稽,试问:哪个股市不存在平均回报率?至于从近期股市的参与者剧增来证明股市不是零和游戏,与拿平均回报率来证实,表面看似不同,实则犯了同样的毛病。 当然,认为股市是零和游戏并不意味着否认它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是为劝退投资者和那些寻求资本增值而欲入市者。毕竟,股市的兴起和演变,符合资本的运动规律,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揭示出来的。(卢立建)
3. 跪求 为什么股市是零和游戏
我自己的一点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3000点涨到6000,所有人不能一起卖只有卖的一小部版分人会赚,卖权的人多了又跌回去了,那就没有赚,而在6000点卖的人赚的是在6000点买了人的钱。
如果一直没有跌,就是公司亏钱,如果股市一直没有跌点,那就和市场没有关系,是公司自己运营得当导致,那他运营付出的人力物力,导致的是整个公司的股价的上涨,但是自己却没有持有所有股,那么就是为利人利己的,利人的那部分就是你们赚的,也是他亏的。
4. 股市到底是不是“零和游戏”
股市不是一场零但是博弈,既然是博弈就有输有赢的。进入股市说好听些是进行投资,既然是投资就有风险,投资增效是有的、血本无归也是常见的,所以说要有心理的准备,就投资股市而言我是这样认为的:作为证券的股票其收益主要来自二点:一是上市公司股票的分红、甚至大额度地配送股份,二是通过在股票二级市场的炒作赚取股票差价的方式;先说第一点吧:既然有了分红和配送股份这个收益就没有必要再去炒作,等着分红扩股来增加投资收益也不错啊,这也是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所在;再说第二点:而股票的炒作则不同,由于股价的变化使投资收益,具有即刻兑现的时效性和对自己才智应用的验证性,股价涨了你马上就得到收益,不受上市公司经营好坏的影响,所以作为股民更喜欢直接见效、刺激惊险、跌宕起伏的后钟获利方式,在达到投资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使贪婪欲望和感官的刺激得到满足,这就是为什么上万成亿的股民在股票市场前仆后继,奋力博弈去赚取股票差价的原因。
归纳起来从理论上讲,收益的二个方面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配送股份(做长线投资)和赚取股票差价(做短线投资)这两种方法各有不同,前者的前提是上市公司必须有较高的利润,而利润又来自于正确的经营决策和优秀的管理团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在实现之前有着许多不确定性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盈利的预期不能认定,收益的绝对保障性难以预料;而后者与上市公司的经营好坏没有直接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博弈的炒作行为,有炒作的时限性和收益的即刻性(包括亏损),同时也是个人财力、聪明、才智和勇气得以发挥和满足的实践过程。
所以更多的投资、投机者最为喜欢这种具有挑战意义的方式,用最短的时间来达到最大的投资收益(当然也包括亏损)的目的;一句话说白了:就是怎么赚钱快就怎么干,最大限度地用你的才能让你的投资收益在最短的时间里实现最大化。
5. 股票市场 只是有钱人的资本游戏吗是虚拟的,根本就不可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你的抄问题和回答 也对袭也错。 我举个例子,开了股市,证券公司就要招人上班,产生了就业机会,门口有卖盒饭的,也是就业机会;)
往大里说,他提供了企业融资的渠道,可以发股票,让老百姓闲着资金 支援国家建设,等等
但是副作用也是明显的,由于监管不严格,现在企业骗了钱,都吃喝玩乐,根本没搞建设。
股民的回报很少,股市就演变成了赌场,零和游戏,才会让你感觉虚拟。
反过来说,中国人有存钱习惯,这样货币沉淀了,也阻碍经济的发展,
货币的本质是购物券,商场购物券 都有有效期,但是货币没有,你说如果你拿了商店购物券,10年不去买东西,商场受得了吗。货物积压,他知道你随时会来,但你不来。呵呵
6. 股票是什么游戏
股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股票操作是种很有意思的投资活动,收益与亏损见内效很快,它的操作有容一套完整的游戏规则,如果真想参与这个游戏,靠人帮忙不太现实,主要靠自学,建议按以下方法系统的走一下比较稳妥和全面,将来真金白银的操作更保险一些:
1、找薄一点的股票入门书看一下前1/3就够了,拿到这样的一本入门书,基本就知道要学什么了;
2、去游侠股市开个模拟炒股的帐户,进去开战,开战同时消化那本书的后2/3。
如果只是想了解一下证券市场,这已经有了很深程度的了解了,如果想实战操作,再作以下步骤:
3、到证券公司开户,投入几百上千元,就可以正式实战了。
4、有把握再增加投资,最好有个限额,比如为自己收入的1/3,但绝对不能借钱炒股!
这样操作,基本上就是系统自学股票并参与操作的过程了。
7. 股市就是一个游戏,政府就不能把一部分资金拿来作为国民福利发放吗这点心胸都没有,无理由的打压太狠了
股市中十个人一个人才能小赚一点,不懂技术的人还是不要玩了。
8. 股市不是零和游戏吗
股市是不是零和游戏的问题,关系到股市的本质,在中国股市发展的新时期,不能不引人一辩。笔者认为,这里至少需要辨明两个概念:股市与零和游戏。
从历史看,股市是股票发行人向社会筹集资本后,持股人之间及持股人与他人之间买卖股票所形成的交易。因此,股市实际上是一个二级交易市场。但在这一市场上,由各种因素约束所形成的股票交易价格,实际上与发行市场不再有严格的因果关系。在这一意义上,股市是一种虚拟经济。它并不为社会创造任何财富,而仅是一种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形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股市经济是一种虚拟经济,能将社会财富的价值起放大作用。
所谓“零和游戏”,本是经济学博弈论中的说法,指在双方及多方的交易中,即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赢家的获利总额始终等于输家的损失总额,游戏过程是封闭的且不创造任何价值,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就是“零和游戏”。股市既然并不为社会创造任何财富,只是在投资者之间进行财富的再分配,也就是说,股市中一个赚钱的人一定对应于另一个赔钱的人。因而股市是零和游戏。在这一意义上,股市投资类似于赌博。
主张股市不是零和游戏的人当然有其理由,其中之一是认为,当股市上涨时,只有赢家没有输家;当股市下跌时,只有输家没有赢家。这种论证,把上涨和下跌分割开来,是从相对静态的观点看待股市。而从动态表现看,例如从股市的一个周期看,所得等于所失,输家所失等于赢家所得。
另一个证明是拿“例证”说话:2006年,沪深两市147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781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有15亿元的价值注入股市;美国股市,自1871年以来股市整体平均的回报率达到了14.7%,也就是说,所有参加股市交易的投资者平均回报是14.7%,这也充分说明投资者的平均回报并不是零,即美国的股市不是零和游戏。这个证明似是而非,首先,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多少与其股价并无直接因果关联,君不见,那些股价平稳甚至趋于下跌的股票,其公司的净利润反而并不显低。其次,拿平均回报率证明股市不是零和游戏,更显滑稽,试问:哪个股市不存在平均回报率?至于从近期股市的参与者剧增来证明股市不是零和游戏,与拿平均回报率来证实,表面看似不同,实则犯了同样的毛病。
当然,认为股市是零和游戏并不意味着否认它的地位和作用,也不是为劝退投资者和那些寻求资本增值而欲入市者。毕竟,股市的兴起和演变,符合资本的运动规律,这是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揭示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