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债券市场的市场风险
城投债延续火热行情 潜在风险仍需警惕
随着债市的不断扩容及全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城投债对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正在不断提升。
年初至今,城投债发行持续趋热,受到投资者青睐。记者查阅数据后发现,2013年从年初到2月7日,交易所城投债平均上涨超过1.14%,交投非常活跃。
华龙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牟治阳表示:“自去年开始,城投债利率便呈现出了整体下行的趋势,这一方面缘于整个社会融资利率和债券利率的下行,更重要的一方面缘于城投债风险担忧的下降,由此带来了城投债流动性折价的消失。”
『贰』 资产抵押债券的风险分析和关注重点
与一般固定收益证券相比,在资产抵押债券的信用风险分析和管理有以下一些值得关注之处:
1、资产抵押债券的信用风险从根本上取决于基础资产的应收现金流的质量及违约概率。由于该因素在资产抵押债券发起人构建基础资产池以及向SPV转移基础资产定价时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考虑,所以一般来说,投资级的资产抵押债券出现原始债务人违约的现象在现实中很少。
2、SPV虽然是资产抵押债券发行和交易过程中一切资金流动的安排者,但并不直接参与资产抵押债券偿付资金的实际流动。所以,一旦资产抵押债券出现违约,发行人本身根本没有能力对投资者进行补偿,或哪怕只是在短期内进行垫付。
3、资产抵押债券交易发起人的财务实力是判定基础资产转移的真实销售性质的重要依据,而且内部信用增级手段的采用也使得发起人分担了一定比例的信用风险。
4、外部信用增级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担保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资产抵押债券信用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对于一支已获得全额保险的AAA级资产抵押债券来说,担保机构可以担保资产抵押债券投资者按时获得利息和最终的本金偿还,即承担了全部信用风险。
5、由于资产抵押债券服务商在原始债务人违约时要承担垫款义务,即在一定期限内承担一部分信用风险,所以服务商财务实力的大小是决定资产抵押债券投资者能否及时足额收回应得本息的重要因素。但是,服务商所垫付的款项有最高金额和最长垫付期限的限制,且其垫付资金只能来源于事后对违约资产的追偿和处理,而不能来源于其他未违约资产。因此,服务商并不能也没有义务对违约资产抵押债券承担最终偿付责任。
因此,对于资产抵押债券投资者来说,应根据资产抵押债券信用增级的具体结构将发起人或担保机构(或两者同时)作为资产抵押债券信用风险监控的主要目标。同时,为了确保短期资金流动的安全顺畅,也需要对服务商的财务实力给予一定的关注。
『叁』 怎么对一个债券分析
债券估值是决定债券公平价格(Fair value)的过程。和其它的资本投资一样,债券的公平价格是它将来预期现金流的现值。因此,债券公平价格是债券的预期现金流经过合适的折现率折现以后的现值。
估价原理
债券估值的基本原理就是现金流贴现。
(一)债券现金流的确定
(二)债券贴现率的确定
债券的贴现率是投资者对该债券要求的最低回报率,也叫必要回报率:
债券必要回报率=真实无风险利率+预期通胀率+风险溢价
债券估值模型编辑
根据现金流贴现的基本原理,不含嵌入式期权的债券理论价格计算公式:
(一)零息债券
零息债券不计利息,折价发行,到期还本,通常1年以内的债券为零息债券。
P=FV/(1+yT)T
FV为零息债券的面值。
(二)附息债券定价
附息债券可以视为一组零息债券的组合。用(2.5)分别为每只债券定价而后加总。也可直接用(2.4)
(三)累息债券定价
分析方向
债券报价与实付价格
(一)报价形式
(二)利息计算
1.短期债券
2.中长期附息债券
3.贴现式债券
债券收益率
(一)当期收益率
反映每单位投资能够获得的债券年利息收益,不反映每单位投资的资本损益。公式为:
(二)到期收益率
债券的到期收益率(YTM)是使债券未来现金流现值等于当前价格所用的相同的贴现率。内部报酬率(IRR)。
(三)即期利率
即期利率也称零息利率,是零息债券到期收益率的简称。在债券定价公式中,即期利率就是用来进行现金流贴现的贴现率。
(四)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被定义为从买入债券到卖出债券期间所获得的年平均收益。它与到期收益率的区别仅仅在于末笔现金流是卖出价格而不是债券到期偿还金额。
(五)赎回收益率
可赎回债券是指允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以前按某一约定的价格赎回已发行的债券。通常在预期市场利率下降时,发行人会发行可赎回债券,以便未来用低利率成本发行的债券替代成本较高的已发债券。
债券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
不同发行人发行的相同期限和票面利率的债券,其市场价格会不相同,从而计算出的债券收益率也不一样,这种收益率的区别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
1.期限结构与收益率曲线。
2.收益率曲线的基本类型
3.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就是基于这三种因素分别建立起来的。
1.市场预期理论(无偏预期理论)
2.流动性偏好理论
3.市场分割理论
『肆』 简述利率的风险结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违约风险。债券发行人可能违约,即不能支付利息或在债券到期日不能清偿面值,这是债券所具有的风险,它影响着债券的利率。
(2)流动性。影响债券利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债券的流动性。流动性越强,利率越低。
(3)所得税因素。税收使国债的预期收益率下降。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债券的利率低于无税收优惠的债券利率。
『伍』 债券风险体现在哪些方面
1、违抄约风险:指发行债券的借袭款人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
2、流动性风险: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价格出售债券的风险,也就是可能出现的想买买不到或想卖卖不了的情形。目前交易所有些债券在交易所交投非常不活跃,一天成交量非常稀少(成交量也就几万甚至没有,俗称“僵尸债”)。当然如果准备持有到期,则不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
3、价格波动风险:受供求等因素影响,债券价格实时波动。但是,对于准备持有到期的投资者来说,价格波动无关紧要,因为他未来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和本金返还是确定的,前提是该债券不会违约。
其中债券最大的风险就是违约风险。
『陆』 什么叫结构性债券
结构性债券是期权或者远期合约同债券的混合工具。
结构性债券也被称为合回成证券,是债券和选择答权的结合,少部分是债券与远期合约及交换合约的组合,是固定收益证券中属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一种财务工具。
虽然结构性债券类似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其价值会随着挂钩标的(underlying asset)、参考利率(reference rate)或参考指数(reference index)而变动,但基本上,对于结构性债券的发行人与债权人来说,结构性债券与纯粹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如选择权、远期契约、交换契约)在风险、报酬率及管理等层面上,仍有不少差距。
结构性债券的本金偿还一般包括固定支付部分和变动部分,后者的数额随着某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而变动。通过结构债券,投资者可以间接进入它们被禁止进入的市场。结构债券主要包括双货币债券(Dual-Currency Bonds),股指联系债券(Equity-Index-Linked Notes),商品联系债券(Commodity-Linked Bull and Bear Bonds)以及互换联系债券(Swap-Linked Notes)。
『柒』 公司债券的存在的风险
1.利率风险。利率是影响债券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债券剩余期限越长,利率风险越大。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差的债券使得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卖掉债券,从而遭受降低损失或丧失新的投资机会。
3.信用风险,是指发行债券的公司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损失。
4.再投资风险。购买短期债券,而没有购买长期债券,会有再投资风险。例如,长期债券利率为14%,短期债券利率13%,为减少利率风险而购买短期债券。但在短期债券到期收回现金时,如果利率降低到10%,就不容易找到高于10%的投资机会,还不如当期投资于长期债券,仍可以获得14%的收益,归根到底,再投资风险还是一个利率风险问题。
5.回收性风险,具体到有回收性条款的债券,因为它常常有强制收回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常常是市场利率下降、投资者按券面上的名义利率收取实际增额利息的时候,一块好饽饽时常都有收回的可能,我们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就会遭受损失,这就叫回收性风险。
6.通货膨胀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风险。通货膨胀期间,投资者实际利率应该是票面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若债券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8%,则实际的收益率只有2%,购买力风险是债券投资中最常出现的一种风险。 针对利率、再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可采用分散投资的方法,购买不同期限债券、不同证券品种配合的方式;针对流动性风险,投资者应尽量选择交易活跃的债券,另外在投资债券之前也应考虑清楚,应准备一定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毕竟债券的中途转让不会给持有债券人带来好的回报;而防范信用风险、回购风险,就要求我们选择债券时一定要对公司进行调查,通过对其报表进行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经营状况和公司的以往债券支付等情况,尽量避免投资经营状况不佳或信誉不好的公司债券,在持有债券期间,应尽可能对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了解,以便及时做出卖出债券的抉择。
『捌』 地方债和企业债结构风险体现在哪
结构风险可以从债务性质与企业性质上来看。
从债务性质来看,非生产性投资的比重上升很快,生产性投资的比重下降明显,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投资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债务的流动性就越来越差,违约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从企业性质来看,大企业债务膨胀严重,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政绩驱动下,投资扩张意愿十分强烈,向全国和海外投资的热情十分高涨。但是,投资的效率和效果却没有显现,盲目投资现象十分严重。
『玖』 公司债券有哪些风险
1、违约风险:指发行债券的借款人不能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而给债券投资内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容
2、流动性风险: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价格出售债券的风险,也就是可能出现的想买买不到或想卖卖不了的情形。目前交易所有些债券在交易所交投非常不活跃,一天成交量非常稀少(成交量也就几万甚至没有,俗称“僵尸债”)。当然如果准备持有到期,则不需要考虑流动性风险。
3、价格波动风险:受供求等因素影响,债券价格实时波动。但是,对于准备持有到期的投资者来说,价格波动无关紧要,因为他未来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和本金返还是确定的,前提是该债券不会违约。
其中债券最大的风险就是违约风险。
『拾』 债券兑付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债券信用评级情况
债券信用评级是由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主体如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能力与意愿的相对风险进行的以客观、独立、公正为基本出发点的专家评价。债券信用等级是反映债务预期损失的一个指标,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判断风险的参考值。一般而言,债券信用评级受债券发行主体信用评级、债券利率水平及其偿付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债券信用评级越高,该种债券发生兑付风险的可能性越小。
2.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是指债券发行主体的资产负债结构及其流动性,这从财务角度反映债券发行主体到期偿还债券本息的能力。资产负债结构方面一般可关注公司资产负债率指标,其反映资产最终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资产负债率越低,债券发行主体的兑付风险越小;流动性方面一般则关注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指标,其反映债券发行主体的短期偿债能力,债券发行主体的流动性越好,对投资者越有利。
3.经营情况
经营情况是指债券发行主体运用资金获取收益的能力,债券本息的偿付来源于债券发行主体通过使用债券募集资金实现的收益,因此债券兑付风险的大小从根本上而言取决于企业的经营情况。企业经营情况的好坏受其所在行业、自身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储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情况越好,债券兑付风险发生的概率也越低。
4.担保情况
债券发行主体在自身资信情况不够或为追求债券更高信用评级的情况下,会寻找相关机构如金融机构、担保公司或大股东等为其债券本息的兑付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因此,债券是否存在担保及其担保主体的资信情况是其兑付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而言,存在担保的债券其兑付风险小于没有担保的债券;存在金融机构担保的债券其兑付风险小于普通企业担保的债券。当然,就担保本身而言,还要分析具体的担保条款如担保范围、担保方式、担保期限等。
5.偿债保障措施
偿债保障措施是债券发行人为避免兑付风险的发生,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债券兑付期限建立的偿债准备机制。常见的偿债保障措施如设立偿债准备金及专项偿债账户制度;此外还有在出现兑付危机时的特殊规定,如发行人将不向股东分配利润,发行人将暂缓重大对外投资、收购兼并等资本性支出项目的实施,发行人将调减或停发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奖金,发行人主要责任人不得调离等。很明显,有明确偿债保障措施的债券的兑付风险也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