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分析
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receivable
turnover)是反映应收帐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内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帐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应收帐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周转次数,另一种是应收帐款的周转天数即所谓应收帐款帐龄(age
of
receivable)。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应收帐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及时收回贷款,减少或避免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二)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是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在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销货成本数额增多,产品销售的数量增长,企业的销售能力加强。反之,则销售能力不强。企业要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强销售能力,就必须在原材料购进,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品的销售,现金的收回等方面做到协调和衔接。因此,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能力,而且能用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有关方面运用和管理存货的工作水平。
存货周转率还可以衡量存货的储存是否适当,是否能保证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和产品有秩序的销售。存货既不能储存过少,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储存过多形成呆滞、积压。存货周转率也反映存贷结构合理与质量合格的状况。因为只有结构合理,才能保证生产和销售任务正常、顺利地进行;只有质量合格,才能有效地流动,从而达到存货周转率提高的目的。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达到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存货的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的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的这些重要作用,使其成为综合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比率。
三)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current
assets
turnover)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它是流动资产的平均占用额与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所完成的周转额之间的比率。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的效果越好。流动资产周转率用周转天数表示时,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时占用的时间越短,周转越快。生产经营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工作得到改善,都会反映到周转天数的缩短上来。按天数表示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能更直接地反映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便于比较不同时期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应用较为普遍。
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fixed
assets
turnover),是指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同时也能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不高,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不强。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值因计提折旧而逐年减少因更新重置而突然增加的影响;在不同企业间进行分析比较时,还要考虑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净值的影响等。
总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s
turnover)它是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这一比率可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这个比率较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获得能力。这样,企业就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从而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资产
②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
太简单了,做房产的都知道一般房产都贷款投地进来,美其名曰开盘、设计、精装、优惠等等(吸引顾客的手段)其实再你订房完了后,房产公司不仅能还了贷款,还能赚个几亿,多的时候是几十亿。想想买房的人真是人头猪脑啊!拿了你的钱来造房子,来还贷款,来去贿赂官员,你还强着去买块空地,连房子的影子都没看到!还有造价问题,2000块钱的每平方米造价能达到已经很不错了,有的甚至给你带个精装修都可以,你还花个2万/每平米去买,真比猪还笨了!
简单的公式:买房人的钱=房产开发商的利润+广告+房子的造价+银行的贷款金
③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构成
利润构成主要是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总收入基本就是卖房或者相关物业的总收入了;
成本主要包括:拿地的费用+建安工程费+财务+营销+税费+管理费用+其他。
④ 近十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情况统计表。
你可以上万家物业网上找找,看有没有,因为十年的,这么久,应该都很少有了!!
⑤ 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多少一般谢谢
50%的利润,干的好可以达到60-70%,房产是最赚钱的行业。
⑥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率大概是多少
你公司既然在申请贷款,一定是贷款进行现有的项目开发,以前做过项目就不要过多的地讲了。该项目的利润率只是考核的一项指标,只要达到20%就可以了,关键是项目的可行性,风险评估等,以及公司自有资金状况,后继可支配资金情况等。
⑦ 2015年房地产企业贡献的gdp占比多少
您好!
中国经济网3月25日讯 (记者 周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联合对外发布2015年度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显示,仅7家中央企业上榜。
2010年以来,数十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仅批准16家央企保留地产业务。6年后的今天,涉足房地产的中央企业,正在呈现“数量少但实力强、业务精”的发展势头。在公布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显示,仅7家中央企业入围百强,分别是保利地产、中海地产、华润置地、中冶置业、招商局、中粮置地、葛洲坝集团。
尽管入围数量不多,但此番入围的地产央企实力了得。以新进入榜的中冶置业为例,作为中冶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子公司,中冶置业在全国投资开发面积达到1000多万平方米。
“分析入围中央企业业务发展情况,不难发现,相比其它房地产企业,涉足地产业务的中央企业呈现更加强调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以及站在区域性发展高度进行战略布局的特点。”中国指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分析说。
同样以中冶置业为例:近几年来,这家企业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企业经营重心上不断做“加减法”,一方面积极退出基础设施等投资领域,另一方面明确提出“3+6”区域布局战略,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深耕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深圳、珠海六个核心城市,集中资源发展一二线城市。
据悉,随着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压力的逐渐显现,为数不少的房地产百强企业呈现围绕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城市与产品结构。入榜企业中冶置业有关负责人表示,2015年,中冶置业的土地储备几乎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的中心城区,全年新增土地储备121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项目超过土地储备总量的80%。
榜单编制方之一的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称,当前市场“二元分化”现象持续加剧,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需求旺盛,呈现量价齐升局面,而部分二线和多数三四线城市市场需求表现乏力。报告显示,“一二线主流城市仍为百强企业布局重心,业绩贡献高达82.8%,其中一线城市占比29.2%,二线城市占比53.6%。”
另一方面,诸多百强企业在土地和资源布局方面,也呈现出更多关注改善性需求的倾向。统计显示,百强前50企业在一线城市140平方米至200平米及200平米以上的中高端改善型产品销售额占比显著上升,分别达15.9%和28.8%,较上年分别上升1.3个和0.7个百分点,二线城市90-140平米产品销售额占比上升4.8个百分点至46.9%。
“在去库存的一系列政策催化下,二线城市或将迎来发展良机。百强企业凭借在二线城市充足的可售货值和区域深耕背景,将为其短期及中长期增长添油加码。”中国指数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蒋云锋分析说。
盘点各大上榜企业住宅发展战略,绿色环保和智慧化正在成为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在位于北京南四环、由中冶置业打造的名为德贤公馆的住宅项目,记者看到,独立新风系统、PM2.5过滤网已经得到大面积应用;不仅如此,楼内还采用同层排水、太阳能“云集热”系统、循环中水处理系统、节能遮阳系统等新设备,满足客户健康环保的居住需求。
中冶置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推动环保、科技、节能等新成果得到全面系统地应用,中冶置业正在加快“科技建筑除霾专项课题”研究,与相关研究机构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在京津冀地区全面推广PM2.5新风过滤系统。
“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居住者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住宅附加值,为开发商带来新的利润空间,这也符合国家住宅发展趋势。” 蒋云锋说,目前逐步进入应用阶段的健康科技大致包括置换新风系统、负氧离子系统、生态空调系统、外窗系统、排水系统及新型建材等。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研究显示,为了保持长期驱动力,不少地产百强企业基于主业溢出优势,纵向挖掘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潜力,横向进行细分行业延伸。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