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市是如何相互影响各国的
美国时间10日起,为解救全球金融危机,七国集团财长会议、20国集团财长会议等一专系列会议将在美国华盛顿属举行,其中包括韩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和欧洲央行(ECB)等,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积极探讨国际联合救市方案。美国将在G20会议上强烈要求中国购买债券。
华尔街金融风暴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减缓中国的经济增长。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已然放慢,中国现在宏观经济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内经济因素,还有一部分的确也是来自于美国,来自于外部所导致的。
美国此次的金融风暴只会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金融风暴引起美国股指暴跌,而中国政府曾在华尔街购入大量股票,中国的银行、基金公司也曾买入大量美国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机引发的贷款困难还会直接影响中国的贸易出口。
目前,中国持有5187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现在“中国是美国的银行”,如果中国这次不伸手协助美国解困,“美国会死得很惨”。
『贰』 未来10年,中国股市会翻一番吗
未来10年中国股市肯定会翻一番的,甚至会翻二番的潜力,最快的话明年就会迎来翻一番的行情。
根据当前的A股情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举证咱们A股未来10年有翻一番的潜力。
一、从空间上分析
当前的A股指数在2900点,翻一番指数就是达到5800点,难道未来10年A股连5800点都涨不上去吗?
因为现在的中国股市同比全球各大国家的股市,咱们A股是已经非常具备投资价值的,毕竟咱们A股从长远来看跌了整整13年时间,从历史中期来看已经跌了5年,从时间上分析A股接下来该时候迎来大牛市了。
总结分析
根据当前A股市场的情况,已经从A股的时间、空间和价值等三个方面分析,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得知,现在的A股已经具备投资价值,具备接下来迎来牛市的条件,只要A股迎来牛市行情,A股迎来翻一番是肯定的事,让我们一起期待指数翻一番行情的到来。
『叁』 求各国股票指数的名称
代码 名称
NZ50 新西兰股市NZ50指数
N225 东京日经225指数
KS11 韩国综合指数
AORD 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
STI 新加内坡海峡指数
KLSE 马来西亚容吉隆坡指数
TWII 台湾加权指数
PSI 菲律宾马尼拉综合指数
HSZS 香港恒生指数
JKSE 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
SENSEX 印度孟买Sensex指数
RTS 俄罗斯RTS指数
OMXSPI 瑞典OMXSPI指数
OSEAX 挪威OSEAX指数
FTSE 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
FCHI 法国巴黎CAC40指数
AEX 荷兰AEX指数
GDAXI 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
SMSI 西班牙马德里SMSI指数
SSMI 瑞士苏黎士市场指数
MIB 意大利MIB指数
BFX 比利时BFX指数
ATX 奥地利ATX指数
MERV 阿根廷MERV指数
IBOV 圣保罗IBOVESPA指数
XAX 美国证交所
GSPTSE 多伦多股票交易所综合
DJI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MXX 墨西哥MXX指数
NYA 纽约证交所综合指数
SPX 标准普尔500指数
IXIC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
CASE30 埃及CASE30指数
TA100 以色列TA-100指数
『肆』 黑色星期二是 什么啊 谁能解释下啊
在周二,亚洲主要股市几乎无一幸免。印度、新加坡、韩国、泰国,以及印尼等股市都有所下滑。到今天亚太地区股市开盘之后,下滑趋势仍然没有停止,其中东京股市日经指数开盘即大跌4%。澳大利亚股市基准股S&P/ASX200指数和新西兰股市基准股指NZSX-50指数也都在开盘半个小时内跌幅超过3%。 纽约股市昨天经历了“9·11”事件以来最大的跌幅。 当天,美国股市自开盘便一路下滑,中午时突然跳水,甚至出现播报股指者跟不上股市抛盘步伐的情况。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下跌416.02点,跌幅达3.29%。而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收盘报于1399.04点,跌幅为3.47%。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于2407.87点,跌幅为3.86%。经过昨天的暴跌,纽约3大股指今年的涨幅基本上全军覆没。同样经历黑色星期二的还有欧洲,昨天欧洲主要股市经历了近4年以来的当日最大跌幅。其中,伦敦《金融时报》100指数跌幅达2.31%,收于6286.1点。巴黎CAC40指数跌幅3.02%,收于5588.39点。瑞士苏黎世SMI股指跌幅3.40%,收于8909.8点。 这股风暴也波及到了拉美和非洲大陆。阿根廷股市主要指标股指昨天收盘跌幅超过7%。而墨西哥股市下跌5.8%,创7年之最。智利和巴西圣保罗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在影响之下,昨天南非约翰内斯堡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终盘跌幅达到3.17%。
新闻分析:全球股市同步下跌为哪般
为什么全球股市会出现同步下跌呢,来看看各方面专家的分析。
标准普尔 证券市场战略师 艾立克·杨我想国际市场会担心中国经济放缓,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这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市场都会产生影响 这就是一种连锁反应。
摩根士丹利投资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暴跌对纽约市场固然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力也是有限的。分析人士表示,此前,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演说时曾经发出警告,美国经济可能面临一次衰退,这已经让市场气氛有所转变。另外,美国近期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也不令投资者满意。另外,美国股市连续走高缺乏充分调整也是三大股指全线下挫的内在原因。还有分析认为,美国副总统切尼在阿富汗险遭刺杀等也可能是造成美国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在报道中指出,目前全球许多股市都面临股价虚高的问题,股市出现技术性回调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此外,日益紧张的伊朗核危机、持续攀升的国际油价因素也不容忽视。
声音
全球股市在一天的时间里同时大跌,这个现象可不多见,究竟是股市出现了全球化的风险,还是到了警惕泡沫的时刻,一起来看看今天有哪些关于股市的声音值得关注。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侯宁:中国资本市场已越来越具备全球影响力) 财经评论员侯宁说,中国股市下跌后,随之而来的全球股市震荡清楚地表明了中国资本市场已经越来越具备全球影响力,我们现在需要考虑的,应该是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惟其如此,中国股市才有能力应对来自各方热钱的挑战。这一事实也提醒我们,中国股市的风险也已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等等工作都势在必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此轮股市暴跌是牛市中期的调整) 我国股市刚刚遭遇“黑色星期二”,针对社会上关于我国股市的牛市是否会持续的猜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说,国内的两税合并,税收的降低,提升A股的盈利能力,包括奥运和铁路的建设等,这些机会仍然存在,此轮股市暴跌只是牛市中期的调整。 (高盛:中国不会拷贝日本泡沫史) 高盛公司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有些相似,但中国目前更加开放的经济和市场、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和不断改善的企业治理可防止重蹈日本的资产泡沫史。高盛预计,今年的中国股票不会像2006年那样出现大幅度的估值增长,但企业每股收益的增长仍将推动股价的攀升。海外上市中国企业的合理的预期市盈率应在约16-20倍的水平
『伍』 南方基金公司推出国内首只股票型QDII基金,我想请朋友帮忙分析一下这支基金好吗我很想购买,谢谢!!
据摩根士丹利的指数统计,中国过去三年年化收益率45%,而在海外包括埃及、阿根廷、印尼等国家内的投资收益有容47%~77%;把时间段拉长到过去十年,哥伦比亚等国也有很高的投资回报。对海外市场做投资配置,可以用合理、比较低的投资风险去获得全世界经济成长的收益,投资全球化是大势所趋。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日益走高,系统性风险逐步加大,全球化投资不仅可以有效分散单个市场的投资风险,而且有助于提高经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回报水平。
可适当购买,但要注意人民币汇率的变化。
『陆』 全世界各国股市市值是多少
全球股市市值排名(2009-12-06 19:43:33)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数据
截至2008年7月8日,全球股市市值排名前30位的国家。中国大陆排名世界第4,香港和台湾分列第16和第17位。 国家股市市值 (百万美元) 股本回报率 美国 15,105,153 14.86 日本 3,953,718 8.96 英国 2,999,136 20.08 中国 2,625,688 16.09 法国 2,063,406 15.12 加拿大 1,723,478 14.37 德国 1,575,476 15.66 瑞士 1,174,096 14.3 巴西 1,126,835 14.37 俄罗斯 1,119,986 17.3 澳洲 1,094,428 15.63 西班牙 848,669 16.89 意大利 833,034 12.97 印度 792,618 21.11 韩国 755,651 13.17 香港 637,783 13.07 台湾 608,270 12.28 瑞典 444,144 16.34 荷兰 436,810 17.68 墨西哥 399,646 21.95 南非 356,633 20.35 新加坡 347,754 14.08 挪威 322,434 17.03 比利时 272,010 13.11 芬兰 263,682 20.67 丹麦 235,077 16.35 马来西亚 202,761 12.91 奥地利 183,324 11.86 卢森堡 173,461 19.24 希腊 172,896 16.48 本贴于
2007年GDP排名全球,
1美国 139800 46280
2 日本 52900 41480
3 中国 33700 2520
4 德国 32800 39710
5 英国 25700 42430
6 法国 25200 41200
7 意大利 20900 35980
8 西班牙 14100 30820
9 加拿大 13600 41470
10 俄罗斯 11400 8030
11 韩国 9920 20240
12 巴西 9340 4930
13 印度 9280 830
14 墨西哥 8850 8140
15 荷兰 7560 45880
16 澳大利亚 7460 3590
17 比利时 4470 43010
18 瑞典 4470 48950
19 瑞士 4310 57040
20 中国台湾 3980 17520
21 印度尼西亚 3960 1590
22 土耳其 3860 5130
23 挪威 3760 80960
24 波兰 3750 9840
25 奥地利 3710 37800
26 沙特阿拉伯 3690 14250
27 丹麦 3060 56380
28 希腊 2630 23970
29 南非 2560 6090
30 伊朗 2520 3560
31 爱尔兰 2480 58020
32 芬兰 2360 45020
33 阿根廷 2330 5840
34 泰国 2270 3420
35 葡萄牙 2190 20620
36 中国香港 2050 29350
『柒』 2001年阿根廷违约
简单的说,阿根廷陷入严重金融危机。在国内,老百姓每个月从银行里取款设置上限,250比索。在国际上,阿根廷欠外债高达1300亿美元,阿根廷时任代总统,宣布阿根廷暂停偿还外债。这在世界金融史上开了一个很糟的违约赖账的先例。换句话说,该国宣布破产,别国持有的该国债券就变成了废纸。
1998年第三季度阿根廷经济开始衰退。2001年3月,由于经济衰退长期化,当局政策乏力,发生了“内阁危机”。经济部长墨菲的紧缩政策遭到了社会各界的反对,墨菲刚刚上任两周就被迫辞职。同时IMF袖手旁观的做法使得投资者对阿根廷经济失去信心,外资流入减少,资本外逃严重,股市、债市动荡。2001年底,代总统萨阿宣布政府无力偿还1300多亿美元的外债,债务危机迅速演变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全面危机,银行挤兑、工人上街游行、哄抢超市等现象屡见不鲜。阿根廷政府宣布比索贬值,比索一泻千里,一度跌至1美元兑4比索的低点。据统计,2002年上半年,比索贬值70%,通货膨胀率40%,失业率25%,GDP负增长16%。2002年中期,阿根廷金融危机再度升级,呈现出向巴西、乌拉圭扩散的趋势。巴西货币雷亚尔7个月内贬值50%。乌拉圭甚至在2002年7月30日由于无法抵挡挤兑狂潮,宣布银行停业,国有银行冻结所有定期存款,结果导致乌拉圭货币贬值、物价暴涨、国家风险指数上升。
『捌』 关于阿根廷金融危机
2002年新年伊始,阿根廷新政府宣布继续执行停止偿还外债的政策,不久又宣布其货币比索对美元贬值29%,这是解决阿根廷金融危机的两大关键举措。其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阿根廷金融危机是一件意味深长、不可忽视的大事,它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国际金融体系内在缺陷的深刻思考。
一、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基本经过
到目前为止,阿根廷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2001年初到7月,为第一阶段。2001年3月,阿根廷出现了一个小的偿债高峰,而此时市场对阿根廷政府借新债还旧债的能力有些疑虑。于是,在2001年3月下旬新上任的阿根廷经济部长卡瓦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付,主要内容是削减政府开支,降低赤字,与外国债权人谈判进行债务重整,这样暂时躲过一劫。但是,整个市场对阿根廷的疑虑没有完全消除。到7月10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的汇率突然出现波动,到7月12日达到高峰,此时比索实际上已贬值5%左右。
2001年7月到12月初为第二阶段。7月风波过后,由于阿根廷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总算渐渐趋于平息。11月1日,德拉鲁阿总统宣布,阿根廷将实施重新谈判外债、调整税收、支持困难企业、发行新债券等一揽子经济调整措施,以克服金融危机。但这些措施并未得到积极的反应,相反,却出现了7月以来最大的动荡。11月2日,阿根廷证券市场梅尔瓦股票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下降2?84%。政府公共债券价格持续下跌。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利率急剧飚升,以致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竟高达250%至300%。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根廷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了2500点大关,创历史纪录。于是阿根廷政府继续紧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但到了12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向债务累累的阿根廷提供13亿美元紧急援助贷款,从而使该国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债务危机。
2001年12月12日到2001年底,为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征是金融危机演变为政治危机。从12月12日起,阿根廷街头开始爆发抗议活动,而12月18日反对经济紧缩措施的游行转变为一场暴乱,导致28人丧生。12月20日总统德拉鲁阿和经济部长卡瓦诺引咎辞职。此后11天里,阿根廷更换了4位总统,成为历史上非常罕见的由金融危机导致的政治危机事件。
2002年初到现在为第四阶段,矛盾开始缓和。主要表现是阿根廷新总统宣布了两个重要政策,一是坚持停止偿还外债(共计1500亿美元),二是宣布比索贬值,即将比索从1美元兑1比索贬到1美元兑1?4比索,贬值幅度为29%。这两个政策都没有引起市场太激烈的反应。特别是宣布贬值政策后市场波动不大,不象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中宣布比索贬值后的动荡。
二、阿根廷金融危机背景分析
经济衰退――基本诱因
1999年开始,阿根廷经济发展态势急剧恶化。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看,1998年GDP增长速度尚有3.8%,而1999年则变成了负的3.4%,2000年为负0.5%,2001年也肯定是负增长。由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不利的外部因素进一步加重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突出地表现为两点:一是2001年以来,由于美国经济大幅下滑,给阿根廷的出口造成极大损害;二是1999年拉美经济实力最强的巴西为了促进出口,将其货币贬值40%,这对阿根廷出口的冲击也是非常大的。
货币局制度(CurrencyBoard)――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世纪90年代初,在经历了整个8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之后,阿根廷政府采取了货币局制度,即将阿根廷比索和美元以1∶1固定汇率挂钩,其目的是恢复公众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在具体操作上,其中央银行每发行一个比索,就要有一个美元的外汇储备做基础。相应的,中央银行要无条件以固定汇率接受市场对美元的买卖要求。换言之,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由外汇储备决定。应该说,货币局制度对付恶性通货膨胀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阿根廷也因此从1991年起迅速恢复了经济增长。但由于阿根廷的货币供给要由外汇储备决定,这就意味着决定外汇储备的外国资本流入一旦发生波动时,阿根廷的货币供给也要发生波动,进而引起经济震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流入减少,阿根廷未能幸免。由于货币局制度的作用,阿根廷货币供给受挫,从而极大地抑制了经济增长。结果,从1999年开始,阿根廷正式进入经济衰退。
国际社会救援不力
阿根廷发生金融危机后,从传统和道义上而言,国际社会中最重要的救援伙伴是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但这二者都没有积极开展救援。
早在“9.11”事件之前,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保罗.奥尼尔(Paul0'Neill)就曾暗示,美国对于像阿根廷这样的新兴市场所出现的危机将采取更为强硬的方针。“9.11”事件后,美国忙于反恐怖战争,对阿根廷的金融危机自然无暇以顾。
2000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牵头,组织了约400亿美元的紧急救援贷款,帮助阿根廷过关,但是条件是2001年经济增长2.5%,财政赤字不得超过65亿美元。这两个条件阿根廷都未能实现,加上2001年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态度转变,于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救援阿根廷的态度也转为消极,乃至出现了2001年12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向阿根廷提供贷款的一幕。
三、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启示
首先,金融危机在阿根廷演变成了全面的危机。在经济上,金融危机使得阿根廷政府和企业更加难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并加剧了经济衰退。在政治上造成了社会动荡,和政权频繁更迭。如12月18日的游行演变为暴乱,有28人死亡,并导致在12月20日到12月31日连续更换了五名总统,这是非常少有的政治事件。
其次,金融危机影响了国际资本对新兴市场的信心,导致资本重新选择注入欧洲或美国这样成熟的资本市场。比索贬值后,阿根廷政府无法赎回债券,或者外币借贷的呆坏账增加,均会影响全球性金融机构的盈利。由于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会引发投资者的紧张情绪,因此阿根廷的邻国,如巴西、委内瑞拉及哥伦比亚,更难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筹得资金。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好不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新兴市场的信心,但随即又受到阿根廷事件的影响。2001年突出的一个例子是,香港的“小超人”李泽楷发行25亿美元债券的计划就受到投资者对新兴市场信心下降的影响而宣告流产。
第三,由于中国和阿根廷的经贸联系有限,加上两国相距甚远,因此在阿根廷金融危机不大规模扩散的情况下,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却是深远的。
最大的启示是在人民币汇率安排方面。从1994年1月1日到现在,人民币汇率安排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安排,从实际运行上看接近于盯住(美元)汇率制度,与联系汇率制度有相似的地方。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货币供给是受外汇储备变动影响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一定要注意汇率安排对货币政策乃至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
四、从阿根廷金融危机看
国际金融体系缺陷
阿根廷金融危机让人们很自然地又联想起1982年爆发的拉美债务危机,以及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在这些金融危机中,受损最严重的无一例外都是发展中国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除了发生金融危机国家自身的内部因素之外,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也是导致危机发生或使危机进一步恶化的重要因素。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突出表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表现和国际汇率体系安排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认为是国际金融体系的卫士。但近年来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维护国际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却有很多的批评,总体上可归为四方面:第一是不能准确估计可能爆发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即预防危机的能力比较差;第二是出现危机后反应速度往往比较慢,即有很长的决策时滞;第三是对接受救援国家所提出的条件,即所谓“药方”,往往千篇一律,总是以紧缩为特征的三板斧;第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实力显得越发有限,难以充分提供被救援国家所需的资金。
在这次阿根廷金融危机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突出缺点是,反应速度太慢,而且要求实行紧缩政策的“药方”恰恰加重了阿根廷的经济衰退。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1年7月称,阿根廷如果想获得去年批准的400亿美元债务支付补助的话,2001年就必须把财政赤字限制在65亿美元以下,同时把2002年的财政赤字限制在400亿美元以下。而非常关键的是,在阿根廷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如果遵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紧缩政策,必然进一步恶化经济形势。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金融体系中对汇率的安排实际上处于一种无安排的状态,即每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自由选择其汇率制度。结果形成美元、欧元和日元三大国际储备货币汇率相对浮动,多数国家货币以各种形式与上述三大货币挂钩的局面。对于许多经济总量不大,但对外依赖度很高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货币局制度,就成为汇率安排方面一种重要的选择方式。在拉美国家,除了阿根廷以外,还有好几个国家甚至采取了更加激进的美元化政策,即放弃本国货币,采用美元为通货。现在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重新去思考货币局制度、美元化问题以及全球的汇率安排。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迫使我们重新去思考,在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下,实行货币局制度或实行美元化的国家如何避免和阿根廷类似的金融危机。
『玖』 全球都有哪些国家有股市,要全的
美国三大股指:道琼斯,纳斯达克,标准普尔。
法国CAC指数,德版国法兰克福指数权,英国富时指数,日经225指数,澳洲全股,香港恒生指数,台湾台北指数等指数。另外,拥有股指的国家和地区还有:俄罗斯,南非,巴西,埃及,沙特,尼日利亚,秘鲁,阿根廷,加拿大,百慕大,摩洛哥,希腊,突尼斯,冰岛,瑞典,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瑞士,爱尔兰,匈牙利,迪拜,印度,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斯里兰卡,巴基斯坦,菲律宾,泰国。
『拾』 阿根廷从上世纪到现在经济一直下降衰落民众贫穷,未来会不会改革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政治走向问题很复杂的。更多在于做政治的人。如果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得到所所有的世界人民看到了光明,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也不可能的。